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溯自廿年前,老人示寂后,为编订此集,曾颇费周折。每念溷□缁门,获受法乳;佛恩未报,师恩未酬,衷心若有重积未释。兹幸缘熟香岛,得以办学之机,荷诸居士赞助;并诸学僧努力,圆此出版功德;斯盖佛光加被,师德所感。虽不敢云为愿满,第将智者心传,弘阐海外;老人慧业,流布岭表,克与曹溪一脉,相扶并隆;所谓报佛恩即所以报师恩,报师恩即所以报佛恩,窃所引以自慰者也。
  今岁七月二日,适老人生西廿周年;并九五寂寿。愿藉此以祝老人,小住莲邦,重返娑婆。印事既竟,爰缀数言,以志原委。
  佛历二九七九农历壬辰闰五月□虚谨识于香港华南学佛院
      ×  ×  ×  ×
  最后敬向出资印经各位;并诸法师躬自印刷,深致谢忱!
      ×  ×  ×  ×
又老人示寂时,为民廿一年七月二日。本集卷首蒋维乔居士之挽联,辵写为三日,特予更正。

谛闲大师遗集 第四编 忏释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遗著 语录
  
  谛闲大师遗著目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疏
  八识规矩颂讲义
  附:百法明门论一切法无我句讲义
  妙法莲华经玄义辑略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辑略
  六波罗蜜法门
  后面补印附录印光法师文钞阅览佛学经书翻动时减少罪过之注意
  另见电版
  附录印光法师文钞阅览佛学经书翻动时减少罪过之注意
  学人阅览寻常书本。每于翻动页角时。往往用指甲掠划。以致纸质伤损。指印纵横。殊失尊重保护之道。此种恶习。施之于寻常有益身心之书籍。已有罪过。何况佛学经书。为超出生死苦海之宝筏。天神地祇。咸皆恭敬拥护。而可任意亵慢。不加爱护哉。且末世众生。福量渐薄。享用各物。得之弥艰。物质日劣。近时所出之纸。亦远不如前。若常常划翻。纸易破裂。以此积习。施之佛学经籍。乃大不敬。急宜切戒。旁观者能善言劝导。使之悔改。功德甚大。 又有以指尖蘸口中津液。黏纸翻掀。虽纸质未必损伤。然墨色及纸角纯白之色。易致污染。又以污秽口液。抹于佛经之上。亵渎之罪。实无可逃。况乎有病之人。口津沾书。易使后来展诵之人。得传染之病。以己累人。尤为损德。所当切戒。窃谓佛书流通世间。为养人慧命。度人出苦之无上宝典。阅者宜加意保存爱惜。期其传之久远。救拔多众。普利有缘。各页翻动之时。当用指肚从旁轻轻掀起。不可卤莽。宜加慎重。其始虽觉未惯。久之自能得心应手也。 又临开卷时案头尘垢。先须揩抹干净。经籍面页。底页外。能加外护。或纸或巾。均佳。
  

提纲大科分二 :初总释名题五、二别解文义三。
 初总释名题五:初释名二、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初释别名、二释通名。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       
             初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益二 初请益之仪、二请益之词二:初赞益、二正请。
                           二如来许示三 初印赞许说、二领旨复请、三正为开示二(接□)。
                           初正明菩提无法二:初当机蹑问、二如来直答三(接□)。
             二明菩提无法直显般若本体三 二直示般若本体二:初审示三(接□)、二直显三(接□)。
        三流通○               三通结始终心法。   
(续□)三正为开示二:初明降住其心二、二彰般若妙用二。
 初明降住其心二 初略示二:初略示降心离相、二略示住心无住。
         二详示二 初约佛法广示降心离相三:初约佛身离三(接□)、二约果法离三(接□)、三引事况胜二:初引事、二况胜。
              二约圣果广明住心无住四:初历明无住三(接□)、二正明无住、三喻明无住、四较量显胜二(接□)。
 二彰般若妙用二 初当机请名、二如来垂示二 初出名劝持二:初正标名、二重释义。  初说法离相、二依正离相二(接□)、三显示经功、
                      二即事显用二 初彰般若离相用五   四闻义述解二(接□)、五结成离相。
                             二彰般若无住用二:初正明无住三(接□)、二举喻显用二(接□)。
(续□)初约佛身离三:初正明离相、二兼示殊胜二、三结成离相。
 二兼示殊胜二 初当机疑问、二如来诫说二:初诫答、二说胜二 初能信人善根殊胜、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初顺明所以、二转释所以。
(续□)二约果法离三:初如来双审、二空生双对、三承上双释。
(续□)初历明无住三:初小乘圣果二、二佛所得法、三菩萨庄严。   
 初小乘圣果二 初泛论三 初论见道位、二论修道位二:初论二果位、二论三果位。
        二确证。 三论无学位。  初显略持人处胜二:初显人胜、二显处胜。
(续□)四较量显胜二 初较量、二显胜二  二显广持人处胜二:初显人胜、二显处胜。
(续□)二依正离相二:初依报、二正报。
(续□)四闻义述解二:初当机呈解三、二世尊印述二。
 初当机呈解三:初解自闻希有、二叹他闻希有、三明后闻希有。
 二世尊印述二 初印证二:初总印、二别证。
        二述成二 初约法述成二:初就智度述成、二就忍度述成。
             二引人证成。
(续□、□)二彰般若无住用二:初正明无住三、二举喻显用二。
 初正明无住三 初不住六尘、二不住人法、三结显真实二:初正明真实、二转释真实。
 二举喻显用二 初举喻二:初喻住则不妙、二喻不住方妙。   初明略说福、  
        二显用二 初生福用二 初自利福、二利他福二 二明广说福三:初明广福说功德、二反显乐小不能、三结指经处当供。
             二明灭罪用三:初正明灭罪妙用、二兼显经功妙用、三总结经功妙用。
(续□)二如来直答三
 初蹑前住降无法、         初约果示三 初示得果无法、二示得记无法、三转释无法义二:初约法释二、二约喻释。
 二正明发心无法、三分示因果无法二 二约因示三:初明度生无法、二明严土无法、三明达我无法。     初正释无法、二释法非法。
(续□、□)二直示般若本体二:初审示三、二直显三。
      初约知见圆明示三 初示佛眼图见、二示佛智图知、三示实福非福二:初明有实非多、二明无实乃多。
 初审示三 二约色相言说示三:初示即色非色、二示即相离相、三示即说非说。            
      三约众生非生示二:初当机起疑问生、二如来决答非生。  初示本无余欠、二示本无高下二:初直示平等、二转释平等。
 二直显三 初空生呈悟、二如来印可、三正显本体二 初显自性平等三 三引示显胜。             
                         二示离相平等五 初约生佛以显平等、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接□)。 
                                 三约无去来以显平等、四约非一多以显平等、五即诸见以显平等。
(续□)二离空有以显平等三 初离有见、二离空见、三较量福胜二 初较胜、二论福二:初当机问、二如来答。 
       
金刚经新疏跋

  金刚经者。如来实相真空之至妙心法也。脱昏迷之滞情。解颠倒之缠缚。扫□荡空。绝相超宗。无不以斯金刚妙智。般若真慧。而会归于摩诃衍。故佛祖迭承。即以此为心印之密旨。如弘忍五祖之嘱持诵斯经。能见心明性。六祖慧能之闻无住生心。豁然有省。自古迄今。信奉受持此经。或妙悟心源。或灵迹昭彰。得获种种胜益者。不知凡几。是诚无明暗室之智灯。生死长夜之慧炬。粤人久润曹溪法水。夙秉大乘圆种者多。凡信事三宝之缁素男女。咸喜持诵此经。即肯彻底研究者。亦不乏人。而苦无相当之疏解。虽是经之注释繁多。而泾渭莫辨。取舍无从。今乃有浙宁谛闲老法师之最近所著金刚经新疏。随机应教。刊行于粤。吾必知其风行一时。纸贵洛阳。尝闻人云。老人持金刚经为常课。约有数十年之久。今以己心所得。藉文字般若。发扬而光大之。契理契机。势所必然。唯老人初着是疏。秘不示人。此次余来粤弘法。为欲发弘法特刊。乃亟函求疏稿。俾增光敝刊。幸蒙慈悲允许。惠然颁赐。除已登入特刊外。复拟印单行本。以资流通。月前膺青山寺之聘。讲梵网经。乃携原稿来港。适该寺住持显奇和尚。亦为谛老人之高足。中兴杯渡道□。弘建青山法幢。兹复请余讲经。普利?生。法会隆盛。得未曾有。余以讲余之暇。偶与谈及。显师一见老人手着疏稿。无量欢喜。遂即与余商诸同人。集资付印。余思初版甫出。当必有发菩提心者。再版续出。从是展转流通。弘传不绝。老人之法雨普周。无复穷尽者矣。时在丁卯夏。释宝静谨跋于香港青山寺。



  夫金刚、喻也。取乎坚明利之三德。般若、法也。本乎真俗中之三谛。谛体本寂。取金有坚性。谛体本觉。取金有明相。谛体具德。取金有利用。坚、喻心之体也。明、喻心之相也。利、喻心之用也。体无分别、则利明安寄。体无不备、则利明斯在。语体、则非一而常一。语德、则不三而常三。只三而不三。只一而不一。体坚无改。强名为万法之性。相明无染。强名为万法之宗。用利无住。强名为万法之本。万法者、复何谓也。举坚明利三德之所为也。何其然欤。良繇无始性觉之明强照。照生而念起、谓之迷。无始无住之智随缘。缘起而心动、谓之妄。繇迷妄、而有虚空。繇虚空、而有世界。繇世界、故成众生也。于是大觉世尊。本乎俗谛立一切法、而万法全彰。故说文字般若波罗密。本乎真谛泯一切法、而一尘不立。故说即非般若波罗密。本乎中谛统一切法、而不废假名。故说是名般若波罗密。繇俗谛之文字般若、修真空观、不取四相。真空观成、见思惑破、除人我执、以证人空。繇真谛之观照般若、修妙假观、不取法相。妙假观成、尘沙惑破、除法我执、以证法空。繇中谛之实相般若、修圆中观、不取非法相。圆中观成、无明惑破。除空我执、以证俱空。俱空者、第一义空也。故知此经、从始至终。依三谛理、说三般若。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依文字般若。悟实相般若。依实相般若。起观照般若。修观照般若。契实相般若。修三观。破三惑。除三执。显三空。证三德。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梵伊三点。似摩醯三目。非纵横也。非一异也。是之谓不思议之金刚般若波罗密也夫。时维
民国十六年岁次丙寅释谛闲述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新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四明观宗讲寺台宗后学谛闲述

大科分二 初总释名题按本宗家规有五重玄义自分为五 初释名二 初释别名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此经以法喻为名。梵语斫迦罗、亦云跋折罗、华言金刚。具含三义。一者、坚义。二者、利义。三者、明义。闻帝释天有宝杵、名曰金刚。其体最坚。其用最利。其相最明。以坚故、万物不能坏。以利故、能坏一切物。以明故、能令一切暗皆除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般若有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是故取喻金刚。以金刚之三义。与三种般若正相应也。谓金刚之坚。喻经之体。实相般若也。金刚之利。喻经之用。观照般若也。金刚之明。喻经之相。文字般若也。实相体坚。虽经多劫、升沉六道、出没四生。乃至出圣地、入凡流、丝毫无有增减也。观照用利。能了万法无生、当体全空。触有有坏、触无无败、二边未尝取着也。文字相明。能显实相、能起观照、依体起用、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