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众奉为一切野仙、真仙,各及眷属,至诚恳切,代为归命敬礼,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利慧王佛。南无珠月光佛。南无威光王佛。南无不破论佛。南无光明王佛。南无珠轮佛。南无世师佛。南无吉手佛。南无善月佛。南无宝焰佛。南无罗□守佛。南无乐菩提佛。南无等光佛。南无至寂灭佛。南无世最妙佛。南无无忧佛。南无十势力佛。南无喜力王佛。南无德势力佛。南无德势佛。南无大势力佛。南无功德藏佛。南无真行佛。南无上安佛。南无提沙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佛菩萨也。
又复归命,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三宝也。
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愿诸仙主,一切真仙,各及眷属;解脱客尘,清净缘障,妙色湛然,等佛身相。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得现前。四无碍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出入游戏菩萨境界。登法云地,入金刚心,以不思议力。还接六道。
  此为愿辞。愿仗三宝力,慈悲摄受。一切仙主,真仙之病,在于清净缘。清净本是好事,内则心地清净,外则色身清净。而不知诸仙之障,适在清净二字。以有宿世之习,厌离俗缘之□欲,弃舍五尘之爱染。性尚清虚,守精抱一。于诸境缘,不贪不痴。犹恐在尘劳烦恼中,内不能伏三毒,外不能离五尘。于是避喧就静,远居蓬莱海岛,山岩石窟,人□所不到处。以其境清净,则内心亦由之清净矣。然既处冷僻孤地,另居一境。则前不见释迦,后不见弥勒。从此无见佛之缘,岂非一大障乎!又或菩萨说法,不欲参听。四依宏经,亦不乐闻。一志长生不老,颠倒错认,以为究竟。用诸妄想,展转支离,迷不知反。虽如来正教以相规,亦所不信。此即乐着清净成障,而其病在于客尘。外境不常如客,内身密化如尘,此为野仙存想固形者而言。见惑易遣曰客,思惑难除曰尘,此为真仙别修妄念者而言。如身不久住,忽来忽去,是名曰客。保持形躯,密迁暗移,是名曰尘。不知此身,念念生灭迁流,刹那无暂停息。如旅中客,似空中尘,不过心粗不易知耳。仙界之中,修性养命,炼身形如草木,坚固药饵金石者。数百年后,返老为少,犹如童子。然纵使返老还童,总不能湛然常住。所谓假饶八万劫,终究落空亡。今代礼三宝,仗慈悲力,令彼清净之缘,不得成障。令亲近知识,闻法听经。解脱客尘烦恼,等同佛身庄严。湛然清净妙色相,并愿四心六度现前,四辩六通自在。出凡圣同居土,入实报庄严土。游戏神通,入菩萨不思议境界。乃至超证极果,还以不思议力,接引摄化众生。
  ○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
  大梵天王,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然约横论,有万亿初禅天,万亿梵王,皆居四方。唯有尸弃大梵,主领大千也。在外道目为一切众生之父,如围陀论师。计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华上有梵天祖翁,为万物主,出生一切有命无命物。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脚生首陀,两□生毗舍。又云八天子是众生父母,梵王是八天子父母,此谓邪外。以邪心推度,谓梵王,乃诸众生之父也。在佛法中,则称护法天尊,为佛敷法座,请转法轮,如大通智胜如来。十劫坐道场,四方诸梵王,请佛说法。又如释尊成道已,梵王劝请世尊,愿开甘露门,转无上法轮,佛即受请说法,故梵王通为一代请转法轮主。及佛灭度时,复请佛住世。故知梵王,于众生实有厚德焉。等者,即指帝释四王。帝释即□利天王,为三十三天主。拥护佛法,作大佛事。护世四王,一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返护助,诸出家人。佛临涅槃,亲嘱令护,勿使魔挠。是知梵王帝释,四王诸天,皆于佛法有功,于众生有恩。故须代为礼佛,以报答之。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梵王帝释,护世四王,各及眷属,归命敬礼,世间大慈悲父。
  当念梵王诸天,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今当至诚恳切,代礼诸佛世尊。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大光佛。南无电明佛。南无广德佛。南无珍宝佛。南无福德明佛。南无造铠佛。南无成手佛。南无善华佛。南无集宝佛。南无大海佛。南无持地佛。南无义意佛。南无善思惟佛。南无德轮佛。南无宝光佛。南无利益佛。南无世月佛。南无美音佛。南无梵相佛。南无众师首佛。南无师子行佛。南无难施佛。南无应供佛。南无明威德佛。南无大光王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也。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也。
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愿梵王帝释,护世四王,各及眷属;六度四等,日夜增明。四无碍辩,乐说无尽。得八自在,具六神通。三昧总持,应念现前。慈悲普覆,十方四生。百福庄严,万善圆极。三达开了,五眼具足。为法轮王,摄化六道。
  愿仗三宝大慈悲力,令梵王帝释,护世四王,不动本位,转大法轮,摄化六道,成等正觉。六度四等,日渐增明。盖慈悲喜舍之四等,为升梵天之梵行,本因地中,修此四行,故得生梵天。今使二六时中,四心增长扩充。不仅用在梵众,梵辅,须普及于无量四生六道。从一梵天,扩充以至于大千世界。初禅见一四天下,二禅见一小千世界,三禅见一中千世界,四禅能见一大千世界。如尸弃梵王,统领大千,能见大千世界。今增此四无量心,遍满于大千,可以为法轮王,摄化六道。次则六度行门,度度差别,道场逐渐增明,则将来为法轮王,方得四无碍辩,乐说无有穷尽。复得八大自在之真我: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而一多自在,分身千亿,多多无碍。二、以一尘身,遍满大千,小大自在,示现尘身刹身,充满世界。三、能示大身,轻举远到,□游十方,无碍自在。四、现无量身,常居一土,乃不动自在也。如释迦不动道场,而成大道,随类现身,不离本处。五、诸根互用自在,眼非但见色,亦可闻声、□香、尝味、觉触、知法,根根如此,皆可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圆悟佛之知见,而不起佛见、法见之想,此乃有无自在也。七、说一偈义,能至无量劫数,如释迦为一真法界,演大华严,大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之多,是为乐说自在。八、现身□满于诸刹,犹如太虚空之无边,是为空有自在。如是八自在,乃至有无量自在,具足六神通,百八三昧,一切总持陀罗尼门,应念现前。慈悲普覆,十方四生。积功累德,修成百福庄严。言百福者,能治愈大千盲眼众生,方为一福。总之,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念念留心,时时留心,方能万善圆极,三达开了,五眼具足,不离本位,而为大法轮王,摄化六道众生。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

逍遥无碍。自庆当陈。警缘三宝是真因。相与意谆谆。普礼慈尊。奉报上天恩。
南无远行地菩萨(云云)
  初句、逍遥无碍,因七卷首,为解怨释结之余文,解怨释结,无诸怨对仇结。从此逍遥物外,到处自在,如出笼之鸟,处处无碍。次复详陈十五种自庆,又提起警觉自心,缘念三宝厚恩,此乃吾人成佛之真因。身、口、意、无非三宝,所作业,皆出世成佛之种。用意谆谆,彼此殷勤恳切,此代天、仙、梵王、帝释等,普礼十方三宝,诸佛慈尊,以报上天照临之恩也。至此第七卷文已竟,理须归依远行地菩萨摩诃萨。
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一心归命三世诸佛。
南无过去毗婆尸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舍浮佛。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弥勒尊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八
  ○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
  善神于佛法有功,于人民有恩,代为礼佛,固所当然。而修罗贡高我慢,猜忌为怀,若不为之礼佛,则嫉妒心生,嗔恚益炽矣。阿修罗,此云非天。以其多嗔,有天福而无天德。所以大力修罗王嗔怒发时,非但能与帝释争权,抑且见梵王亦所不惧。故亦当为之礼佛,令其离嗔恶而趋慈善,舍迷途而登觉岸。修罗有胎、卵、湿、化之四种,内有一种,为护戒、护定、护慧、及护持经咒等善神,承护法福报力,乘神通而入空界。卵唯想生,以想上升,故从卵而生,是为鬼趣所摄。又有一类,或□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或梵王天,各有其德。□利有戒善德,空居有欲定德,初禅有梵行德。一旦情欲念起,不能久居。定力衰弱,故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或居七金山顶。胎因情有,以情起故,从胎而生,为人趣所摄,又有毗摩质多修罗王,执持世界,驱役鬼神,兴灾作福,力量广大,贯通人天,无所恐怕也。然虽能司祸福,而其专权不及诸天,故尝与梵王帝释争权。经称:化身十六万八千由旬,手撼须弥,诸天震恐。帝释四王,常与争□。此乃自人道中有福力故,欲割土分疆,图王霸国,而事未遂,身已先亡,化以离应。故离人而应修罗道中,化生大身,管领诸修罗众。化生福力,等于天众,是为天趣所摄也。别有下劣修罗奴,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日游虚空,暮归水宿。湿以合感,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所摄也。是为四种修罗,今我代为礼佛,令之脱修罗恶趣,乃慈悲心所发也。然作过去亲缘想,亦未尝非报恩心也。护法善神,则纯为报功酬德起见,可不必言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及各眷属;又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八部神王,八部神将;乃至若内若外,若近若远,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空法界,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十方,八部神王,八部神将,各及眷属。归命敬礼,一切世间,大慈悲父。
  大众至诚,代为尽虚空界一切修罗王,及男女眷属,归命慈尊。又代一切聪明正直,上则天灵,中则空神,下则地祇;及记善录恶,护经持咒诸善神、乃至八部神王神将。内指此界,外指他界,近在目前,远在十方,大神足力,大威德力;如是等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善神,皆代为礼敬世尊。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宝名佛。南无众清净佛。南无无边名佛。南无不虚光佛。南无圣天佛。南无智王佛。南无金刚众佛。南无善障佛。南无建慈佛。南无华国佛。南无法意佛。南无风行佛。南无善思名佛。南无多明佛。南无密众佛。南无功德守佛。南无利意佛。南无无惧佛。南无坚观佛。南无住法佛。南无珠足佛。南无解脱德佛。南无妙身佛。南无善意佛。南无普德佛。南无光王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别礼也。
又复归命,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礼也。
愿以慈悲力,同加覆护。愿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各及眷属;又愿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八部神王,八部神将,各及眷属;解脱客尘,清净缘障。发起大乘,修无碍道。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常得现前。四辩六通,如意自在。恒以慈悲,救护众生。行菩萨道,入佛智慧。度金刚心,成等正觉。
  此为愿辞。愿十方三宝,同加覆护。大凡一切善神修罗,虽不同仙趣清净离尘,而亦有此等之习气。以清净缘力,感大威德,感大神通,以此爱心不忘,而成菩提大障,即为客尘烦恼。不知一切善,乃自心本具。只要肯自发心,则何法不具?所谓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今愿彼等,不缚于客尘,发大乘心,自度度他。依此大心,起于大行,修于无碍之道。一、修平等空慧,空观无碍道也。二、修方便智力,假观无碍道也。三、修十地行愿,中观无碍道也。修空观而破见思,得空解脱。修假观而破尘沙,得无相解脱。修中观而破无明,得无作解脱。又修空,自行无碍。修假,度生无碍。修中,二边无碍。从此大乘无碍道中,因则等、度、现前,果则神、辩、莫测。常以慈悲,救度众生。入佛智慧,圆证极果。
  ○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
  龙之种类甚多,有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蛇龙、人龙等。象年代既久,死后当化为龙。余如马、鱼、虾蟆、蛇、人等,亦皆能成龙。又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龙,无角曰毂龙,未升天曰蟠龙。昔有阿罗汉弟子,师尝往龙宫应供。一日师回,求师带宫沾光。后龙请供,师即带往,龙王心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