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兵来何事?曰:奉王ぇ旨,抄长者家。长者勃然一怒,以手挥之。彼八万兵,一齐大惊。复以手抑之,八万兵悉皆伏地。长者曰:汝等为欲生耶?抑欲死耶?于是首领恳愿垂恩饶命。长者曰:尔等回宫复旨。于是诸兵士领命而退。今之所谓天子者,非国王之天子。乃郁伽长者,六欲天子也。一怒者,长者之一念也。八万兵一齐伏地,虽未死而已同尸卧,故曰伏尸。万里者,非真有万里之广,乃眼界空阔之谓也。降此以还,空自纷纷扰扰。鞭打楚挞,捶击捆缚,造无量罪恶。当此一念嗔心起时,何处应言?我当依佛之善诫,即前之不得贪欲、嗔恚、愚痴、邪见是也。而惟恐苦毒惨酷,不深不重。如是意地之恶,通于一切含灵抱识,乃俱生我执也。上智下愚不免,豪贵卑贱共有,从未见有一日生大惭愧,作大忏悔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嗔恚烦恼,意虑幽深。虽复欲舍,对境已发,动与恶俱,念念相触。何时当得,免离斯苦!大众既知其罪,岂得晏然而不改悔?相与今日,恳到披诚,忏灭此罪。宜各人人,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此为劝词。意为独处暗室,故意地中所有嗔恚烦恼。缘虑思量,幽远深秘。虽已欲舍,而熟处难忘,触境发动,即与恶相俱。缠绕不息,何时方得免此苦恼?在凡夫地,须至初禅可伏。以上界不行嗔,但伏不能断。至阿罗汉,见思正使断时,则此嗔使亦断。然而习气未除,视三界如牢狱,犹是嗔也。必也登初地位,入同生性,破无明惑,始得断除。大众既知其罪,岂得晏然自适,而不求忏改悔也:愿各恳切苦到,披诚忏悔,灭此意业怨恶之罪,宜各至心,归依慈父。
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无所负佛。南无月相佛。南无电相佛。南无恭敬佛。南无威德守佛。南无智日佛。南无上利佛。南无须弥顶佛。南无治怨贼佛。南无莲华佛。南无应赞佛。南无智次佛。南无离憍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常乐佛。南无不少国佛。南无天名佛。南无见有边佛。南无甚良佛。南无多功德佛。南无宝月佛。南无师子相佛。南无乐禅佛。南无无所少佛。南无游戏佛。
  除释迦牟尼佛外,皆为未来诸佛。
南无师子游戏菩萨。南无师子奋迅菩萨。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愿我等将来,以诸佛为师,以菩萨为友,如师子之游戏,在在无畏。如师子之奋迅,抖擞尘劳。如无边身,分身尘刹,上求下化。如观世音,普门示现,□应尘寰。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总归依也。
愿以慈悲力,无量无边自在力。受某等今日,向四生六道,父母师长,一切眷属。忏意所结,一切怨对。若对非对,若轻若重。已结之怨,愿忏除灭。未结之怨,不敢复结。仰愿以三宝力,同加摄受。哀愍覆护,令得解脱。
  上来述意业怨结已竟。兹则述解意恶怨结之法,此先总求请愿也。结在各人自己分上事,欲求解,则己力所不逮。故须仰求三宝之力加被,令我意业之罪,一切消灭。愿以本有无缘大慈力,同体大悲力,无量无边自在力,容我求忏灭罪,解怨释结。放眼看来,四生六道,皆是我过去父母师长,六亲眷属。皆有意业所结之若对非对,若轻若重,一切怨对。今愿求三宝慈力,忏除已结意业之怨,永不再结。未来之怨,并请哀愍摄受,覆护拯接,令各蒙解脱。
某等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以意恶业因缘,于四生六道,父母师长,一切眷属。结诸怨对,若轻若重,今日惭愧,发露忏悔。一切怨对,愿乞除灭。
  此下正求忏。先总忏。自惟无始来,无量意恶怨结,莫不由于因缘,造诸恶业。意根所含蓄者,贪、嗔、痴之三毒也。头一念生起,种子发时为因,第二念继念相续而发为缘。最初一念不觉,无明妄动为因,由无明而发贪、嗔、痴为缘。由贪、嗔、痴而造身口七支,名之曰业。于胎、卵、湿、化,天、人、鬼、畜之四生六道中,彼此互相结怨。当知怨从亲缘而起,故皆于父母师长,一切眷属边,结诸意业怨对。或以勇猛心而结重怨,或以寻常心而结轻怨。今则意惭愧,口发露,身礼拜,愿乞一切所有怨对,悉令除灭净尽。
又无始以来,至于今日。依三毒根,起于贪心。因于贪使,起于贪业。若幽若显,尽空法界。他所有物,起于恶念,我当取之,乃至父母物,师长物,眷属物,一切众生物,诸天诸仙物,如是等物,皆念属己。如是罪恶,无量无边。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此为别忏,先忏贪恶之怨罪也。若言无始至今,贪罪实是无量无边。莫道过去,即今生五六岁之小孩时,即生贪心。见父母外出,即欲偷取钱物。孩提尚然,及年长大,益当炽起贪业。故贪之一字,不胜枚举。根本则依于三毒中之贪毒根,起于八识种子,而发现行之贪心,因其差遣手足口舌之贪使,起于偷盗拐骗之贪业。明盗曰显,闇偷曰幽。从无始以至今日,尽虚空界受生。则尽虚空界造贪业,本应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今则见他所有之物,即起诸贪心,我当取之,以为属己。或他人动我之物,则如割心头肉,悭□不舍。众生心量,彼此一样。故互相偷盗,互相造业。如贪自己父母师长等物,如贪一切众生物,乃至诸天诸仙物,三宝常住物,皆起贪图心,而谋取之。然诸天高出云霄,诸仙远隔海岛,诸佛常处寂光,何能盗取?此当约天祠庙所塑诸天像,道观宫所塑诸仙像,像则所有供养物品,乃至法器。如各处庵堂寺院,所供三宝之物,皆被人贪取偷盗,是为取诸天仙诸佛之物也。如是无量贪恶之怨罪,愿乞除灭。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起于嗔业,昼夜烧然。一时一刻,无暂休息。小不适意,便大恚怒。取诸众生,种种恼害。或加鞭杖,或复沉溺。乃至驱迫饥饿,悬缚幽系。如是嗔罪,无量怨对,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次为忏嗔罪。一念嗔心起,烧尽功德林。昼夜肝火烧燃,通身是火。虽一时一刻,不获暂息稍安。触动而发,曰相应无明。独自发动,曰独头无明。一言小不适意,便放雷霆,发大恚怒。众生通病,彼此皆有。始则口角,继乃用武。或用藤鞭,或用棒杖。或推于水中,令其沉溺。或强迫驱逐,令其饥渴。或用绳索悬缚,或幽系室中。如是嗔罪,无量无边。因之而生无量怨对,今日忏悔,愿乞灭除。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随逐无明,起于痴业,无恶不造。无有正慧,信于邪言,受于邪法。如是痴业,结诸怨对,无量无边。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此为忏痴罪。痴业者何?即前嗔罪中所举之独头无明是也。无明翳乎法性,障本有之智慧,随无明而流转,较贪嗔为尤烈。贪不过贪顺境之物,嗔仅不要逆境之物,有要有不要。唯独痴业,不问顺与不顺,逆与不逆。无恶不造,无所不犯。盖以智慧为无明痴暗所覆故也。以无有正慧故,邪正不分。而反以邪为正,以正为邪。不信正言,而受邪说。不信正教,受于外道邪法。如是痴业,无量怨对。仗三宝力,忏悔除灭。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行十邪道,无怨不结,无业不造。念念攀缘,未曾暂舍。扇动六情,起诸结业。或身口不遂其事,心增毒厉。乃至戏笑,构起是非。不以直心,与人从事。恒怀谄曲,无有惭愧。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于六道中,受大苦恼。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此忏邪见罪,亦乃痴业之眷属也。因有宿世邪外之种子,以致意起邪见,口说邪言,身作邪行,行于邪道。即于佛法僧三宝中,结诸怨对。盖水火不同炉,必相攻讦,以期独树一帜。如佛在世时,九十五种外道,对佛种种反抗毁谤。是即所谓无怨不结,无业不造矣。念念攀缘尘境,意根为能攀,五尘为所攀。尘念交芦相着,未曾稍有舍离。以境风扇,鼓动六情根,起诸怨仇结业。或有身口不遂心称意之事,如杀不到,偷不到,□不到,则自心益增毒厉。乃至闲谈戏笑,起妄言绮语,而构起是非。以邪见之人,内无正直无私之心。一味用弯曲心,欺诳语。与人从事,心则恒怀曲心,口则常起谄言,无惭无愧。所以今日仍做苦恼众生,如是无量邪见罪业,愿乞除灭。
某等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身业不善,口业不善,意业不善。如是恶业;于佛边起,一切罪障。于法边起,一切罪障。于诸菩萨贤圣边起,一切罪障。如是罪障,无量无边。今日至诚,求哀忏悔,愿乞除灭。
  此为总结求忏,三业怨结罪也。吾等从无始来,身业不善,起杀、盗、□之恶业。口业不善,起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恶业。意业不善起,贪、嗔、痴之恶业。三业为能造。三宝为所造。或于泥塑木雕,丹青绘画,金铸锦绣等,佛像前,起亵渎轻慢等一切罪。或于募缘刊经之法边,起营私作弊等一切罪。或于菩萨贤圣边,起污辱侵陵等一切罪。如是无量罪,愿乞除灭。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身三口四,意三恶业。五逆四重,无罪不作。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又无始已来,身三、口四之七支业,及意恶业。乃至弑父、弑母等五逆,杀、盗、□、妄之四重根本性罪。总之无罪不作,无恶不造。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六根、六尘、六识,妄想颠倒,攀缘诸境,造一切罪。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又无始至今,六根门头,取于六尘,发诸六识,起种种妄想,即十八想也。昏盲颠倒,攀缘尘境。造一切罪,今愿除灭。
又无始已来,至于今日。于摄威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多有毁犯。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在地狱中,受无量无边恒沙等苦。又堕饿鬼,无所知识,恒抱饥渴,受诸热恼。又堕畜生,受无量苦,饮食不净,饥寒困苦。又出生人中,堕邪见家。心常谄曲,信于邪言,失于正道。没生死海,永无出期。三世一切众恶怨对,不可称计。唯有诸佛,尽知尽见。齐如诸佛所知所见,罪报多少,今日忏悔,愿乞除灭。
  此忏菩萨失三聚净戒之罪。摄威仪戒,即诸恶莫作,无恶不除。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无善不作。摄众生戒,即广度众生,无生不度。又摄威仪戒,即是摄律仪戒。凡遇作恶,当令除尽。无一恶而不断,无一罪而不灭。所以有威可畏,有仪可法。行住坐卧,威仪整肃,则律在其中矣。亦即梵网经中之十重是也。摄善法戒,凡有善事,无不兴崇。无一善而不修,无一福而不求。故众善齐修,亦即梵网经中之四十八轻是也。摄威仪戒,不许汝作,作之即犯。摄善法戒,正要汝行,不行则犯。所以一为恶戒,止持作犯。一为善戒,作持止犯。此律门中止作持犯之不同也。摄众生戒。即饶益有情戒。见苦恼众生,应设法而化度之。故无生不度,有乐不与,有苦不拔,即名犯也。若不守此菩萨三聚净戒,多有毁犯。则身坏四大分张,命终一息不来时,即堕于地狱中,受无量恒沙之苦痛。又堕饿鬼道中,神识昏迷,无所知识,常受热恼饥渴。又堕畜生道中,受饮食不净,如狗食粪。饥寒逼迫,无量困苦。即使出生为人,堕外道邪见家。或为娼优皂绮,或为魁刽屠儿。心常谄佞偏曲,信邪法而迷正道。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永无解脱之期。据上所述三世一切众怨,实不可称量计度。唯佛大圣,智眼朗照,无不尽知尽见。今以佛之所知所见,罪报多少,悉求忏除。
愿以诸佛大慈悲力,大神通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令某等今日忏悔,一切怨对,即得除灭。六道四生,今日已受对者,未受对者;愿以诸佛,大地菩萨,一切贤圣,大慈悲力,令此众怨,毕竟解脱。从今日去,至于菩提。一切罪障,毕竟清净。舍恶道生,得净土生。舍怨对命,得智慧命。舍怨对身,得金刚身。舍恶道苦,得涅槃乐。念恶道苦,发菩提心。四等六度,常得现前。四辩六通,如意自在。勇猛精进,不休不息。乃至进修,满十地行。还度无边,一切众生。
  此为忏悔后,发愿词。愿文与前并无大异,所以说之又说,复之又复。非重复也,实求忏之所必要也。今愿诸佛种种神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一念。令今所忏一切怨对,即得除灭。并及四生六道,已受对者,未受对者;仰仗三宝慈力,得以解怨释结,究竟解脱。乃至从今日至成佛,一切罪障,毕竟清净。舍三恶道苦报生,得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舍怨对之报命,得种智之慧命。舍怨对生灭身,得金刚不坏体。念三途恶道之苦,这一句话,最为要紧!因恶道,受苦众生,并非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