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谛闲大师遗集-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起于座,而光照大千。故曰定中兴起。此即净分依他所现之三身四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或从定中兴起若见若念,若心若境等差别。此即清净分别,对缘摄化之德用。所谓能知世谛,及众生心心数法,示现五通三轮,应化六道四生,乃至说己所得,示于未闻。故曰种种差别。是为念念起文殊之智。见见开普眼之门。心心不思议。境境大解脱也。大寂静是真如体。大解脱是真如用。体用一如,此之谓根本真如三昧。此名从止起观者,即是从体起用。从定起慧也。 
  (癸)四第四重止观,明双现前。
又复炽然分别,而常体寂。虽常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此名止观双行。
  而常体寂,牒上大寂静止门。缘起分别,牒上大解脱观门。谓上来所说,言有先后。行无次第。正历历明明,即了不可得。虽了不可得,复历历明明。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即照即寂。即寂即照。是为止观双现前。此之止观双行,局而论之。唯佛以清净眼,见晴明空。空外无见。见外无空。即见即空。即空即见。方能究竟。若通而论之。亦可六即判位。盖众生虽妄想纷飞,然其心体本未尝动。惜其在迷,日用而不自知耳。是名理即双行。后遇善友经教,闻知心性本寂本照。是为名字即双行。从此念念照常寂,心心了缘起。自观行至分证,皆是止观并运。无一而非双行也。但未证佛果,不能圆满耳。如释要中广明。(校上来原本卷十五竟。)
   (辛)三通简。分三。(壬)初正简示。二约幻喻。三约梦喻。初中四。(癸)初简止观功能。二简四重深义。三简修有次第。四简妄执须除。今初。
上来三番明止观二门。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
  此明止观二门,各有功能也。盖观能成立三性,是为缘起有门。止能证入三无性,是为解脱空门。观门中,初观五阴六尘等法,皆由无明妄想分别而有。即成分别性缘起。何以故。一切法若离分别,本来非有故。次观诸法唯识所变,皆是虚相。即成依他性缘起。何以故。因缘和合,唯虚无实故。更观诸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即成真实性缘起。何以故。心外无法故。如是三性缘起,是为真空不空,成立妙有。止门中,初则了达诸法本来非实,何必分别。执实之心即灭。则离分别,入无相性。何以故。分别原以执相实有为性,今不执相故。次复了达无实之虚,唯心所现。本自不生,今即无灭。执虚之心亦息。则离依他,入无生性。何以故。依他原以缘生虚相为性,今知无生故。更复了达真心,离四句绝百非,不可自生分别。横执之真亦灭。则离真实,入无性性。何以故。真实原执别有真心为性,今知不可分别故。心体本寂故。此中第一重无相性,为空解脱门。第二重无生性,为无相解脱门。(无相性,是不执虚为实。无相解脱,是不执虚相。)第三重无性性,为无作解脱门。(一名无愿亦名无起)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即三三昧。一名三三摩地。是为重空三昧,诸空不生也。又当文云,除灭三性者。非谓三性可除,乃是舍离三性之执。如金刚经云,法尚应舍。是舍法执,非舍法也。
  (癸)二简四重深义。
就真实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观者。但此穷深之处,微妙难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实,除妄空以明止。即是无性性。次一显即伪是真,息异执以辨寂。即是无真性。是故无性性,或名无无性。或云无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观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后第四一重止观者,即是双现前也。
  此明真实性中,所以四番明止观者。因此性穷极深玄,微妙难知故。何谓微妙难知。谓研穷性体,至幽深处。则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不可以念念,不可以缘缘,直是不可异议。故曰微妙。且二乘天眼,亦不能见。菩萨慧眼,见亦不能了了。等觉菩萨法眼,犹如隔罗望月。佛眼但见一如,并无异相。故曰难知也。妄空者。谓分别依他二性之执虽空,但不可执空为实。执则虽空亦妄,非真实性矣。前第一番遣之云。何有无法,以为净心。是示妄空非实也。又云。执无之心即灭,则名为止。是除妄空以明止也。以妄既除,便成真实,故曰即是无性性。或名无无性者。既不执无,是二性之无,亦无之矣。此乃真实性也。然亦不可执。执则犹有异相,亦非真实。故第二番复遣之云。设使分别,正是净心。是显即伪是真也。又云。净心之体,常无分别。是息异执以辨寂也。以即伪便是,更无异真,故曰即是无真性。总之。或名无性性,或名无无性,或名无真性,所以立此三名者。正显真性微妙,不可思议。少着情见,便非净心。圆觉经曰。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想,无有是处。今故立此三名,辗转除遣。遣至无可遣时,方显真心。如第一番曰。净心离四句,何得以此无法为净心,是为约离遣即,显无性性义也。第二番曰。何有异法,可缘可念。能觅净心者,即是净心。是为约即遣离,显无真性义也。第三番曰。念即自息,名证真如。即为大寂静止门。又曰。即于定中,兴起大用。是为亦即亦离,非即非离,以显根本真如三昧之义。第四番寂照同时。正显三性即而常离,离而常即之义。合此四义,显其穷深微妙。以明真实性中止观,必须双遮双照。三谛圆融。方见不思议性体也。
  (癸)三简修有次第。
又复行者。若利机深识,则不须从第一分别性修。但径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别性。以具有二性义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须次第从第一性修,然后依第二性修,依次而进也。终不得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也。又复虽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
  大师婆心一片。诰诫行者,不可贡高,致成邪执。故出此文。盖根性既利,识见复深者。闻知诸法虚相,唯心所现,便能领会。是其垢障较薄,则径观因缘生法,有即非有,未尝不可。若或未然。即须依次而进,先从分别性修,除其执实之心也。须知径依第二性修者。非谓凡夫闻得诸法是幻,便能除其执实。以依他亦得名为分别,本具有二性之义。如前约依他辨三性中,明不净分即分别性是也。是故观依他性时,亦得除其分别执情。故可径依耳。所以终不得径依第三性修者。以第三性,并非离前二性别有。前云除分别除依他,并非除彼二性,乃除其病。若其病未除,自恃根利识深,谓我已知分别依他,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便可径观第三性者。不知即此径观第三性之一念,便是妄想。便成邪执。何以故。舍流觅水,非真水故。是故但能谛观分别及依他性,除其执情,任运自得证真实性。所谓息波入水是也。知此则无论如何根利识深,终不得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其理可明矣。前破大乘人执中,已具明径依真实性修之过。今更为之简示。大师垂诫之意深矣。行人须三复此言,不可躐等也,又复下,是明虽不可越次,然不妨并学。如初修观时,了达妄执之实,当体即空。见与见缘,本无所有。即依他性。了达因缘生法,亦唯心现。所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真实性。是谓三番并学。亦可为修真实性之助力。故曰资成第三番。由此益知念佛法门之妙矣。不必辨三性次第。三性三无性,举一念而全收。一念相应,即一念佛。念念相应,即念念佛。即空即假即中,纵横自在。所谓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真最胜方便也。
  (子)四简妄执须除。
问曰。既言真实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实。答曰。执二无以为真实性者,即须除之。故曰无无性。妄智分别净心,谓为可观者。亦须息此分别异相,示其无别真性可得分别。故言无真性。但除此等于真性上横执之真,非谓除灭真如之体。
  上云。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不得意者,将谓真性岂可除耶。故出此文以简示之。须知言真实性者。但以分别之妄,显其是真。以依他之虚,显其是实耳。实则真即一切真。实即一切实。盖净心离一切相,本绝对待。净心即一切法,不可分别。由是义故。因其执无以为性,执性别有真,故曰无无方是性。此除其执彼二无之念也。又曰无真方是性。此除其执有异真之念也。但因真性上,不可起执。才有横执,真即成妄。故须除遣。非谓除灭真如之体也。岂但真实性无可除。即分别依他,亦心体之相用。复何可除。前云除灭三性,皆是除其妄执。所谓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是也,不可误会。
   (壬)二约幻喻。分三。(癸)初标章。二正说。三例结。今初。
复更有譬喻,能显三性止观二门。今当说之。
  此部大乘止观。乃南岳大师,下化众生上成佛道之书。所以称为曲授心要者。因此是明心见性,甚深法要,赅括如来一代时教。今为迷途众生说之,若不巧设方便,曲曲指授,何能了解。是以上来先令知得清净自心,以为依止修行之本,故初明止观依止。又因众生正在迷中。若不定境,以为观心方便,从何入手。故次开一心为三自性,而明止观境界。更复说明三自性修行体状,以示如何证入三无性,复其清净自心。即此三明止观体状是也。我大师亦已委曲详明,发挥尽致矣。然而三性无际,举一全收。其中真妄互融,性相不碍之处,幽深微妙。诚恐久在迷途之人,虽闻法说,犹难晓了。故更说此譬喻显之。务令行者洞然于观止二门体状。则依之进修,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此善巧方便,真大师彻底悲心也。
  (癸)二正说。又三。(子)初喻观门。二喻止门。三止观合辨。今初。
譬如手巾。本来无兔。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唯一净心,自性离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兔现。依他性法,亦复如是。妄熏真性,现六道相也。愚小无知,谓兔为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迷妄,执虚为实。是故经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观门也。
  此喻三性以明观也。初,以巾喻净心。以巾本无兔,喻心本离相。是为真实性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性离相,故为真实也。次,以现兔喻现六道相。以兔依幻现,喻相依妄熏而现。是为依他性法。三,以执兔为实,喻执虚相为实。以愚小无知,喻意识迷妄。是为分别性法。如斯譬喻,显明极矣。是故下,引如来藏经为证。一切法谓五阴六尘等。是皆依熏所现,故曰如幻。此明缘起之法,皆是幻有也。如理观察真实本有如巾。依他全假如幻兔。分别全空,如执幻兔为实。是为观门。故结之曰,此喻三性观门也。
  (子)二喻三无性止门。
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虚无实。无相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诸法依心似有,唯是虚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虚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来不生。无生性智,亦复如是。能知虚相唯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兔以为手巾。无性性智,亦复如是。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此喻三无性以明止也。初,能知兔依巾有,唯虚无实。喻能知诸法心现,无实相性。是为无相性智。无实相性者。谓分别性所执,唯是虚状而无实也。次,能知唯是一巾,实本不生,有即非有。喻能知唯是净心,虚相非有,自性无生。是为无生性智。自性无生者,自性中本无生灭也。三,能知巾是本有,不将无兔以为巾。喻能知净心本有,不执二性之无以为心。是为无性性智。须知修观时,了达三自性是一心之缘起,便是三无性智。即以此三智,遣除三自性之病。病除即入三无性而无止矣。故曰,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盖三智为能照,三自性为所照。三智为能显,三谛为所显。三谛者,即三无性是。以无相性智,观照□计所执,当体即空,而入无相性。即显真谛理也。以无生性智,观照依他性虚,有即非有,而入无生性。即显俗谛理也。以无性性智,观照性体本有。不因无相无生,方有真实。如即兔是巾,何必无兔方为有巾也。则入无性性,而显中谛理矣。所谓一中一切中。即二边便是中道,无假无空而非中也。南岳此喻,通身吐露。真善巧哉。
  (子)止观合辨。
是故若欲舍离世谛。当修止门,入三无性。若欲不坏缘起,建立世谛。当修观门,解知三性。若不修观门,即不知世谛所以缘起。若不修止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