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親手、煽動、拋擲、固定的陷阱、詭計及超能力。由於詳細解釋它們則篇幅太長,所以我們應當把它們及其他說明略過不提。有意知其詳細解說者應參考律藏的裕瑭ぉぁ镀斩藝馈罚⊿àmantapàsàdikà)。
  「偷盜」(adinnàdàna)是指「不與而取」;亦即偷他人的枺鳌尳倩虍敱I佟T诖恕覆慌c」是指別人所擁有的枺骰蜇斘铩H魟e人對某件財物有自主權,可以任意使用而不會受到懲罰或譴責,該物即是屬於那人的。明知該物是屬於他人所有,而懷著僖獾刂铝Λ@取該物即名為「偷盜」。若屬於他人之物低劣,所造的惡業即輕微;若屬於他人之物珍貴,所造的惡業即重大。為何?因為其物珍貴。若它們的價值相等,偷屬於品德高尚者之物即惡業較重,偷屬於品德低劣者之物即惡業較輕。(偷盜)有五個條件:他人之物、明知是如此、僖狻⒅铝敖Y果移動了該物。方法則有六種,即:親手等等。每一種偷盜的方法都能依以下的情況進行:吃秤頭、強硬手段、耄Рm、設計或偽造。這是關於偷盜的大概,詳述見於《普端嚴》。
  「邪欲樂行」(邪淫)裡的「欲樂」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賤及實應受到譴責的行為」。「邪欲樂行」的特相是生起於身門的思(cetanà,意願),具有侵犯自己無權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於此,男人無權與之行房者是:(甲)十種未婚女人,即:一、為母所護;二、為父所護;三、為父母所護;四、為兄弟所護;五、為姐妹所護;六、為親戚所護;七、為族人所護;八、為宗教導師所護;九、已訂婚;十、正受懲罰;以及(乙)十種已婚女人,即:一、以錢財買來(的妻子);二、自願為人妻者;三、為了財富而為人妻者;四、為了服飾而為人妻者;五、由雙親執行婚禮,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隻碗裡的水,而如法地成為人妻者;六、從社會階級較低階層裡獲得的妻子;七、奴搿蓿话恕蛉似蓿痪拧鸱蓿皇⒍虝旱钠拮印
  當中,有十二種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訂婚和正受懲罰的女人,以及後面十種(已婚女人)。所造的惡業之輕重有視被侵犯的對象是否有持戒等德行。此惡業有四個條件:有心想要享受不可侵犯的對象、致力於享受、設計佔有、結果佔有了。方法則只有一個,即:親身體驗。
  「妄語」是欲欺騙他人者的身或語的行動,以損害他人的利益。懷有欺騙他人的意念,而致使採取身體或言語行動去欺騙的思(意願)名為「妄語」。另一個定義:「妄」是不真實或不存在的事物;「語」是表達它為真實。「妄語」的特相是想要讓他人以為不真實的為真實,而又造成相符的表達的思(cetanà,意願)。此罪業是重是輕有視他人受到損害的利益是大是小。或者,對於在家居士,若他們由於不想施捨自己的枺鳎_說:「我洠в心菛|西」,這是輕罪;若作為證人卻發偽誓,以致(他人)遭受損失則是重罪。若沙門在只得到些少油或奶油時,開玩笑地以反語說:「我想,今天是有條油河流進了村子」,這是輕罪;若對未曾見過的事物說為有見過則是重罪。此(罪)有四個條件:不真實之事、欲欺騙的意念、致力欺騙、傳達該事給其他人。方法只有一種,即:親自行動;當知這是通過身體、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語的欺騙行動。若該行動令到他人明白其意,產生該行動的思在當下即成為欺騙的行為。人能通過行動、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語欺騙他人,同樣地,人們亦能煽動第三者道:「跟他這麼說」,或把一片寫了字的貝葉放在他人面前,或永恆性地寫在牆上等,期望「(他人)會因此明白其意」,這些都是欺騙他人。所以把煽動、傳達和永恆的記錄視為這種惡業亦是有理。然而裕鑱K洠в刑岬竭@點,所以應當深入檢討後才好接受。
  「兩舌」是指誹謗的言語,說了之後會導致對方對另一者之愛降至零點。令到自己粗野的言語,或導致他人粗野的言語,它本身即是粗野的,不悅耳亦不令心歡喜;這種言語名為「惡口」。「綺語」是說毫無意義且無用的廢話。
  當知稱為「兩舌」等的即是作為這些言語之根源的思。以邪惡之心,通過身行言語播下挑撥離間的種子之思,或向他人諂媚之思即是兩舌之思。其罪之輕重有視受離間者之德行是低劣或高尚。此罪的四個條件是:一、有受離間的人;二、有「讓他們分裂」的目的;三、付諸實行;四、表達交流。但若他人並洠в幸虼藳Q裂,那麼,該罪是不足罪,是「未足道之業」;只有在導致決裂時才是足罪。
  「惡口」是指粗野之思,致使實行於身或語,給與他人致命傷般的重擊。以下的故事可以說明這點:據說有位男孩不聽母親的話而去到森林裡。由於無法制止他,其母即裕渌溃骸割娪须b野母水牛追你!」果真即有一隻母水牛因此而出現在森林裡。該男孩即宣說真實語(之後發願道):「願我母親所說的不會發生;願她心中所想的發生!」而該水牛就有如無法動彈般站著。所以,雖然她的話看似兇惡,但其實並不粗野,因為她的心是柔軟的。雖然有時父母會對自己的兒女說:「希望侔涯銈兦谐稍S多塊!」但其實他們甚至不願看到一片荷葉掉在兒女的身上。教師及宗教導師有時也會對學生們說:「這些無恥魯莽的小伙子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把他們趕出去!」然而他們還是希望學生們能獲得成就。言語能因柔軟之心而不成粗野,故此言語並不一定因為說得柔軟即溫如。譬如想要殺人時說:「讓他舒適地睡覺」,這話即毫不溫和;由於其心粗野,故其語亦粗野。惡口(的惡業輕重)與被辱罵者的德行成相對比。此罪的三個條件是:有受辱罵的人、瞋念及辱罵。
  造成身或語作出無意義的表達之不善思名為「綺語」。其罪之輕重有視是否時常如此作為。造成此罪的兩個條件是:一、心傾向於毫無意義的話睿纾喊屠_(Bhàrata)之戰、悉達(S?tà)綁架案等故事;二、敘說這些故事。但若他人並不接受這些故事則不成足罪,即不成「足道之業」,只有在他人接受這些故事時才成足罪。
  「貪婪」是貪要,即看到他人的財物時想要擁有它們。其特相是如此的心思:「噢,如果這是我的那該多好!」其罪輕重之分與偷盜罪類似。它有兩個條件:他人的財物及令自己傾向於獲得它。雖然貪欲可能會在看到他人的財物時即生起,但只要他還洠в邢耄骸膏蓿绻@是我的那該多好!」,它還不是完全達到這種惡行的階段。
  毀壞他人的幸福與快樂的即是「瞋恨」。其特相是想要傷害他人之惡念。其罪輕重之分與惡口罪類似。它有兩個條件:另一者及想要傷害之念。只是瞋怒還未完全達到這種惡行的階段,只要洠в杏麣闹睿纾骸割娝豢车剿赖簦 
  「邪見」是不依正見的錯見。其特相是顛倒之見,如:「佈施並洠в校ㄗ饔茫!蛊渥镙p重之分與綺語罪類似,或依據其邪見是暫時性或長久性。它的兩個條件是:一、顛倒對事物的正確知見;二、它依其所持的邪見顯現(於心中)。已達到這種惡行階段的邪見是:(認為)一、洠в泄麍螅欢ⅲㄊ虑榈陌l生是)無因的;三、洠в性熳鬟@回事。其他見則不算在內。
  對於這十種惡業,我們可以在五個方面確定它們,即:
  一、依究竟法;
  二、依組;
  三、依目標(所緣);
  四、依受;
  五、依因或根。
  
  (一)十惡業的首七種惡行只是思(cetanà);從貪婪開始的三惡行是與思相應之(心所)法。
  (二)首七種及邪見八法是行,不是因(根,hetu);但貪婪與瞋恨既是行亦是因。貪婪是不善的貪因或貪根;瞋恨則是不善的瞋因或瞋根。
  (三)殺生的目標是緣生法,因為它的目標是命根。偷盜的目標是有情或枺鳌P坝麡沸械哪繕耸蔷壣ǎ驗樗怯|(所緣),有些人則說它是有情。妄語的目標是有情或緣生法;兩舌也是如此。惡口的目標只是有情。綺語的目標是有情,或依所見、聞、感受及想的事物則是緣生法;貪婪也是如此。瞋恨的目標是有情;邪見的目標則是三界裡的緣生法。
  (四)殺生與苦受相應。92因為即使國王看到小偷時可能會笑著說:「把他給殺了!」,下決定的思(心所)肯定只與苦受相應。偷盜能與三種受相應。看到他人的財物時,若愉快地偷取即與樂受相應;若驚懼地偷取,則與苦受相應,若在省思其惡果之下偷取也是與苦受相應;若中捨地偷取,則與捨受相應。邪欲樂行(邪淫)與兩種受相應,即:樂受與捨受;但在下決定時則不可能是捨受。妄語能與三種受相應;兩舌亦是如此。惡口只與苦受相應;綺語則能與所有三種受相應。(在此舉例)闡述──在講悉達綁架案、巴拉達之戰等故事時,若聽眾對他喝彩及把自己的頭巾拋上空中等,講故事者即會有樂受。當如此對他喝彩的人過後走向前去對他說:「再從頭講給我們聽。」講故事的人即會對該建議感到不快,心想:「我是否應該講其他不相關的事?」在這情形之下,講故事時即會有苦受;若他中捨地講則會有捨受。貪婪與兩種受相應,即樂受及捨受;邪見亦是如此。瞋恨則只與苦受相應。
  (五)殺生有瞋與痴二因。偷盜亦有瞋與痴二因,或貪與痴二因;妄語也同樣是有瞋與痴或貪與痴二因。邪欲樂行有貪與痴二因;兩舌與綺語亦是如此。惡口有瞋與痴二因。貪婪只有痴一因;瞋恨也是如此(只有痴一因)93。邪見有貪與痴二因。



第六章:色之概要
(R?pasa?gahavibhàga)

節一:序文
  Ettàvatà vibhattà hi sappabhedappavattikà
  Cittacetasikà dhammà r?pa§ dàni pavuccati。
  Samuddesà vibhàgà ca samu??hànà kalàpato
  Pavattikkamato cà ti pa¤cadhà tattha sa?gaho。
  至此已依類別及生起過程分析了心與諸心所;在此當說色法。色之概要有五個部份:列舉、分別、生起之源、聚、轉起的次第。
節一之助讀說明
  《阿毗達摩概要》裡的首五章整體是一部名法的完整概要,其中分析了: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心的各個方面、五十二心所及它們的組合、在心路過程裡及結生時生起的心、生存地、業的類別及其果報。
  這首五章可算是對心與心所這兩種究竟法的詳細分析。在第六章裡,作者阿耨樓陀尊者將再詳細地分析第三種究竟法──色法(r?pa)。首先,他列舉了所有種類的色法,然後再解釋它們依什麼原則分類、它們的因或生起之因、它們組成的色聚、以及生起的過程。最後,在結束這一章之前,他簡要地解釋第四種究竟法,即:無為界──涅槃。
  巴利文r?pa(色)可解釋為源自意為「被破壞、干擾、敲擊、逼迫、破碎」的詞根ruppati。94諸論師認為:「稱為色是因為它遭受熱、冷等色法妨害緣所造成的變易之故。」95佛陀本身在解釋「色法」一詞時說:「諸比丘,為何說是色?因為它被破壞,所以稱之為色。被什麼破壞?被冷、熱、铮I、口渴、蒼蠅、蚊子、風、烈日及爬蟲所破壞。」(《相應部》22:79/iii;86)
列舉色法
(r?pasamuddesa)
節二:簡說:四大元素與所造色
  Cattàri mahàbh?tàni; catunna¤ ca mahàbh?tàna§ upàdàya r?pan ti duvidham p'eta§ r?pa§ ekàdasavidhena sa?gaha§ gacchati。
  色法有兩種,即:四大元素及由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這兩者包含了十一類(色法)。
節二之助讀說明
  色法有兩種:《阿毗達摩論》列舉了二十八種色法,簡要來說則可歸迹麨閮纱箢悾矗核拇笤丶坝伤拇笤厮斓纳āK拇笤兀╩ahàbh?ta)是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這些是色法不可分離的主要元素;在它們的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粒子,大至山帲У囊磺械奈镔|。所造色(upàdàya r?pa)是源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它們一共有二十四種。四大元素可譬喻為大地,所造色則有如依靠大地而得以生長的樹木。
  所有二十八種色法可歸迹妒活悺F渲衅哳惙Q為完成色(nipphannar?pa),因為它們擁有自性,所以適合作為觀禪的目標。其餘四類色法較為抽象,因此稱為不完成色(anipphannar?pa)。(見表6…1)
節三:詳述:真實色
  Katha§?
  1。 Pa?hav?dh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