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忏华解深密经 简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取 自 〝 即 將 公 開 〞 部 份 )


      本 頁 目 錄: 
唐 譯 略 本 

唐 睿∽睢‘敗

全 經 八 品 

明 所 觀 境 

立 三 無 性 

辨 能 觀 行 

顯 所 得 果 

唐 譯 注 解 

藏 文 譯 本 

瑜 伽 行 派 



唐 譯 略 本
 


    《 解 深 密 經 》 , 五 卷 , 唐 玄 奘 於 貞 觀 二 十 一 年 ( 6 4 7 ) 在 弘 福 寺 譯 出 。 
    相 傳 此 經 梵 文 廣 本 有 十 萬 頌 。

    今 譯 是 其 略 本 , 一 千 五 百 頌 , 譯 文 分 八 品 。

    在 唐 譯 以 前 , 此 經 曾 經 譯 過 三 次 :

    一 、 劉 宋 元 嘉 中 ( 4 2 4 ~ 4 5 3 ) , 中 印 度 求 那 跋 跎 羅 在 潤 州 江 寧 縣 枺“病∷隆∽g , 名 《 相 續 解 脫 經 》 , 一 卷 , 只 有 最 後 兩 品 。

    二 、 元 魏 延 昌 三 年 ( 5 1 4 ) , 北 印 度 菩 提 流 支 在 洛 陽 少 林 寺 譯 , 名 《 深 密 解 脫 經 》 , 五 卷 , 開 為 十 一 品 。

    三 、 陳 天 嘉 二 年 ( 5 6 1 ) , 西 印 度 真 諦 在 建 造 寺 譯 , 名 《 解 節 經 》 , 一 卷 , 只 有 前 兩 品 ( 開 為 四 品 ) 。

    此 外 還 有 西 藏 譯 本 。 
 





唐 睿∽睢‘
 


    〝 解 深 密 〞 是 梵 文 〝 珊 地 涅 暮 折 那 〞 的 義 譯 。
    據 圓 測 《 解 深 密 經 疏 》 、 智 周 《 成 唯 識 論 演 秘 》 ( 卷 三 末 ) 、 遁 倫 《 瑜 伽 師 地 論 記 》 ( 卷 二 十 上 ) 都 說 〝 珊 地 〞 有 〝 諸 物 相 續 〞 、 〝 骨 節 相 連 〞 、 〝 深 密 〞 等 意 義 。

    各 種 譯 本 的 標 睿。〖础「鳌∪ ∑洹≈小〉摹∫弧×x , 而 以 唐 譯 睿∶椤∽睢‘敗 !
 



 


全 經 八 品
 


    本 經 解 釋 大 乘 境 、 行 、 果 的 深 義 , 一 共 八 品 :
    第 一 《 序 品 》 是 序 分 ,

    第 二 《 勝 義 諦 相 》 , 以 下 七 品 是 正 宗 分 。

    又 正 宗 七 品 , 可 攝 為 三 類 : 

    初 四 品 明 所 觀 境 , 

    次 二 品 辨 能 觀 行 , 

    後 一 品 顯 所 得 果 。 

    其 梗 概 如 下 : 

一 、 《 序 品 》 , 

    詳 敘 教 主 佛 陀 所 具 的 殊 勝 功 德 和 所 住 的 淨 土 莊 嚴 , 以 及 所 有 能 解 深 義 密 義 的 無 量 菩 薩 聲 聞 大 眾 。 
 



明 所 觀 境
 


二 、 《 勝 義 諦 相 品 》 , 
    說 勝 義 諦 相 離 言 離 分 別 , 超 過 一 切 尋 思 與 一 切 法 非 一 非 異 , 而 遍 在 一 切 法 中 平 等 一 味 , 即 離 言 法 性 , 亦 即 諸 法 實 相 。 

三 、 《 心 意 識 相 品 》 , 

    就 世 俗 諦 敘 述 八 識 ( 心 意 識 ) 的 體 相 。 

    說 明 阿 賴 耶 識 生 滅 相 續 , 是 生 死 根 源 , 以 及 它 的 各 種 名 稱 及 其 差 別 。 乃 至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六 識 生 起 等 相 。 

四 、 《 一 切 法 相 品 》 , 

    總 括 一 切 諸 法 的 體 相 為 遍 計 所 執 、 依 他 起 、 圓 成 實 三 種 性 相 , 以 說 明 一 說 染 淨 的 法 相 。 
 




立 三 無 性
 


五 、 《 無 自 性 相 品 》 , 
    明 一 切 諸 法 皆 無 自 性 , 即 依 三 種 自 性 立 三 無 性 。 

    其 中 遍 計 所 執 性 相 是 依 假 名 安 立 , 即 相 無 性 。

    依 他 起 相 是 依 眾 緣 所 生 , 即 生 無 性 。

    圓 成 實 相 是 一 切 法 的 勝 義 諦 , 為 一 切 法 無 我 性 所 顯 , 即 是 勝 義 無 性 。

    由 此 和 會 一 乘 、 五 性 之 說 , 謂 聲 聞 、 緣 覺 、 菩 薩 三 乘 有 情 , 都 由 此 無 自 性 性 一 妙 清 淨 道 , 証 得 無 上 涅 槃 , 由 此 密 意 說 〝 唯 有 一 乘 〞 , 但 其 中 也 有 鈍 根 、 中 根 、 利 根 等 種 性 的 差 別 。

    因 此 , 世 尊 說 法 , 有 三 時 不 同 ,

    初 時 只 為 發 趣 聲 聞 乘 人 , 用 四 諦 相 轉 正 法 輪 , 是 未 了 義 ;

    在 第 二 時 中 為 發 趣 修 大 乘 人 , 依 一 切 法 皆 無 自 性 , 用 耄А∶堋∠唷∞D 正 法 輪 , 仍 是 未 了 義 ;

    在 今 第 三 時 中 普 遍 為 發 趣 一 切 乘 人 , 依 一 切 法 皆 無 自 性 , 用 顯 了 相 轉 正 法 輪 , 是 真 了 義 。 
 




辨 能 觀 行
 


六 、 《 分 別 瑜 伽 品 》 , 
    說 明 修 瑜 伽 行 中 奢 摩 他 ( 止 ) 、 毗 缽 舍 那 ( 觀 ) 的 義 相 , 顯 示 唯 識 止 觀 的 妙 行 , 証 明 諸 法 唯 識 所 變 , 而 分 別 其 定 慧 行 相 。 

七 、 《 地 波 羅 蜜 多 品 》 , 

    述 說 菩 薩 十 地 乃 至 第 十 一 佛 地 的 名 義 , 及 菩 薩 所 應 學 事 有 佈 施 、 持 戒 、 忍 辱 、 精 進 、 靜 懀А ⅰ≈恰』邸。ā“恪∪簟。×〔ā×_ 蜜 , 而 以 智 慧 波 羅 蜜 為 能 取 諸 法 無 自 性 性 等 義 。 





 


顯 所 得 果
 
八 、 《 如 來 成 所 作 事 品 》 , 

    述 說 如 來 法 身 及 化 身 的 圓 滿 功 德 , 以 明 此 如 來 成 所 作 事 了 義 之 教 。 
 


唐 譯 注 解
 


唐 譯 本 此 經 的 注 解 ,
    有 圓 測 《 疏 》 十 卷 , 現 存 九 卷 ( 坊 刻 本 會 入 經 文 ) ,

    又 道 論 的 《 注 》 五 卷 ( 因 《 瑜 伽 師 地 論 》 卷 七 十 五 到 七 十 八 , 引 用 唐 譯 此 經 正 宗 七 品 全 文 , 所 以 道 論 的 《 瑜 伽 師 地 論 記 》 卷 二 十 上 到 二 十 一 上 等 於 唐 譯 此 經 的 注 解 。 金 陵 刻 經 處 有 單 行 本 , 會 入 經 文 , 改 睿 丁〗狻∩睢∶堋〗洝∽ⅰ 贰。∥濉【怼。 

    此 外 有 令 因 《 疏 》 十 一 卷 , 玄 范 《 疏 》 十 卷 , 元 曉 《 疏 》 三 卷 , 璟 興 《 疏 》 若 干 卷 等 , 都 已 失 傳 。

    此 經 陳 真 諦 譯 本 有 他 自 己 撰 的 《 解 節 經 疏 》 , 亦 已 失 傳 , 但 一 部 分 疏 文 散 見 於 圓 測 《 疏 》 內 , 經 中 國 內 學 院 輯 成 《 解 節 經 真 諦 義 》 一 卷 。 
 




藏 文 譯 本
 


此 外 西 藏 文 譯 本 有 :
一 、 《 解 深 密 略 釋 》 , 

    無 著 撰 , 勝 友 等 譯 , 二 百 二 十 頌 , 不 足 一 卷 ;

二 、 《 解 深 密 經 廣 釋 》 , 

    失 譯 , 西 藏 舊 經 錄 或 說 為 四 十 卷 , 龍 幢 撰 ;

三 、 《 解 深 密 經 大 疏 》 , 

    即 圓 測 《 疏 》 , 法 成 譯 , 七 十 五 卷 。

    測 《 疏 》 漢 文 本 今 缺 後 六 卷 ( 釋 經 第 十 品 大 半 ) , 藏 譯 本 完 全 ( 按 測 《 疏 》 漢 文 本 缺 後 六 卷 , 近 年 已 由 觀 空 法 師 從 藏 文 還 譯 為 漢 文 , 睿 丁〗狻∩睢∶堋〗洝∈琛。∮伞≈小》稹〗獭f 會 印 行 。 — — 編 者 ) 。 
 


瑜 伽 行 派
 


    由 於 本 經 正 宗 七 品 的 全 文 在 《 瑜 伽 師 地 論 》 中 被 整 篇 引 用 , 又 《 成 唯 識 論 》 也 一 再 引 用 此 經 , 因 而 顯 示 本 經 在 印 度 是 瑜 伽 行 派 的 重 要 典 據 。
    自 此 經 漢 譯 之 後 , 慈 恩 宗 人 更 依 此 經 《 無 自 性 相 品 》 , 分 判 釋 迦 如 來 一 代 的 教 法 , 為 有 、 空 、 中 道 三 時 教 , 並 依 此 經 的 《 心 意 識 相 品 》 及 《 一 切 法 相 品 》 文 以 三 性 說 及 唯 識 說 為 一 宗 的 根 本 教 義 。 

黃 懺 華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