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要是晓得了,自己必定珍重,要好好的把握著这一生会成就。那些没有成就的,就是底下这一句所讲的,『犹未究竟』,遇是遇到,对於佛法的道理没有能够究竟明了,得到了又空空的过去,你看看这多可惜。经里面多分从比喻上说的,这是比喻一个穷子从小离开父母,在外面流浪五十余年。这个五十余年旧注,古人把它比作五道也很好,五道就是六道,因为阿修罗这一道,天有,人间也有,畜生、饿鬼都有,所以讲五趣,或者讲五道是很正确的。讲六道,单单将天阿修罗算一道,人间、饿鬼、畜生阿修罗都不算,单独是把天阿修罗独立一道称为六道轮回。所以诸位将来在经上看到五道,或者是五趣、六道,一样的,不要争论,这里说五道,那说六道,怎么多出一道出来?实际上是一样,开合不同而已。讲流落五道也讲得很好,这就是讲六道轮回的意思。此地讲的它把它说作五阴,说作五阴也是非常好的,说五道是从事上讲的,说五阴是从理上讲的,就是色受想行识,从理上讲。理与事实在讲是分不开的,五道离不开五阴,五阴表现就是五道,所以说是一样的事情,怎么说都可以。两种合起来看这意思就更圆满,就是有理、有事相当的圆满。此地是就五阴这个意思来讲。
  【五十年者。即是五阴。五阴中一念心生。具五十种恶。】
  这个五十种恶,《金刚三昧经》里有这么说,《楞严经》里面五十种阴魔,也是从五阴生的,五阴要是断尽,魔障就没有了。这个魔障大概是分为四大类,你们念《八大人觉经》里头四魔,就是一切魔障可以分为四大类,这个四大类根本的就是五阴魔。五阴魔、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你们想想,这个四大类里面,三大类都是属於内在的,只有一个天魔是属於外面。如果我们内在健全,天魔再有能力也无能为力,最怕的是什么?内里不健全,里面的魔跟外面天魔一勾结,这麻烦就大了。这里头有汉奸,外头有盗匪,这个一勾结这就没救,无药可救。所以说外面天魔不怕,只要我们内里头没有烦恼,不与天魔勾结,我们就不会受外面魔的损害,不会受它害的。这下面这个一段比喻,诸位自己要好好的研究,我们由於时间限制,就是大意都不能够细讲,但是重点一定会跟大家指出来。再看底下这下半段,下半段第五行,有几句话也很要紧:
  【依他教修行。虽少伏惑。未是佛乘。】
  就是讲的依外道来修学,诸位必须要记住,除了大乘佛法之外都叫做外道,连小乘也包括。你看在楞严会上,大乘人看小乘就是魔,小乘也是魔,不过是最接近佛的,不会受什么大害。佛法,你看看本经里头,这是把所谓开权显实,真正的佛法提示出来,「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换句话说,前面给诸位讲三乘都是方便,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讲的除了大乘法之外都是外道,这个话不是骂人,有人听了外道,听了之后不高兴那是错误。什么叫外道?心外求法的就叫做外道。我们学佛的人,我们今天是心内求法,还是心外求法?这个问题很大。我们今天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我们心内观音,还是我们心外的观音?如果拜的是心外观音我们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心外的阿弥陀佛,还是心内的阿弥陀佛?是不是真佛法就在这里分。你要是把这个当中划个界线,娑婆世界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个阿弥陀佛,我们要去求他,我们要生到他那里去,心外求法。不晓得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十万亿佛国土外面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没有?有,一点不假,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
  前面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你一看《法华经》,你看祖师这个注解,一切诸佛菩萨国土,四土全是表法,统统说的是自性。一部《法华经》说什么?就是说的自己心,妙心,众生心也是自心,佛心也是自心。前面讲这个三种法,心法、众生法、佛法,统统是自己的心法,除了自心之外没有一法,所以称之为妙!你看自心这个妙用,所谓恒沙妙用无量无边,全是自心变现之物。几个人能够承认这是我自心变现之物,几个人能承认?如果果然承认,在一切法里就不会分自分他,那真正是法喜充满,不会再分自分他。实在讲是众生迷惑颠倒,不晓得事实的真相。我们修别的,依别的教来修就是概括来说,就是心外求法,可以伏少惑。譬如像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们能够伏见思烦恼,这在心外求法里面,可以说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别的还办不到,还没有办法做到。他还能够真的把见思烦恼给去掉,这是心外求法里头最大的功能,只能到这里。你要想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那就必定要学佛法,学大乘佛法、一乘佛法才能够办得到,否则的话,是办不到的。这几句话要紧,就是真正能够成就的,唯有一佛乘,唯有佛法。底下就说得更明显,第八行最后三个字,你们看看:
  【依外道邪教修行。冀出生死也。】
  『冀』是希望,这是决定办不到的事情,『依外道邪教修行』,给诸位说可以生天,乃至於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但是不能了生死,不能够超越轮回。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看到,有些这个外道示现有些定功、神通,就被他迷惑。佛法里面,你看看经典里头所说的,禁止示现神通,佛法不是不示现神通,在我们经典里面就是《神僧传》里面,历代有不少法师示现神通。神通不是随便现的,是在特殊因缘;换句话说,有此必要的时候才示现。这是避免被那些外道邪教所乘。佛现神通,他们就是常常用神通,我们如果是这样一来,什么叫正法、什么叫邪法我们就很难辨别。佛法的教学是正规的教学,不用这些方法,不用这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这是诸位要明了的,它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来教学。世俗里有些对我们的批评,有些不好的地方也很多,有所谓是「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这就是很不好、很难听的一句话了。寺庙要想信徒多,总得要搞些花样引诱信徒到此地来,这是后来佛教里才有,有那些不守规矩的。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你看看我们中国隋唐那个时候的佛教,有没有好奇骛怪?各个都是规规矩矩,一天到晚在那里翻译经典,讲学教学都做这工作。出家人很守本分,在家来求学的也很守本分。
  那个时候所谓大法会,大法会是什么?大法会都是讲经的法会。不是念经的法会,没有念经的法会,没有超度的法会,更没有经忏的法会,这是你们念佛教史应该要晓得。后来这些法会就变成喧宾夺主,把我们佛教本来面目丧失了,形成了一种带有浓厚迷信宗教的色彩,使整个社会对於佛教产生了莫大的误会。这个误会现在无法澄清,为什么?你表现在外面是这样子。后面说佛教迷信,你说你佛教不是宗教,人家再来看看确实是宗教、是迷信,你没有办法跟人家辩别。那个有智慧、有头脑的念过书的人,一说他懂得,为什么?隋唐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以后才变成这个样子。譬如佛门里面讲超度,超度这个事情也不是原来有的,佛教里头本来没有。这个事情过去我曾经问过章嘉大师,道安法师曾经在大专讲座里头说过一次,就讲我们超度的事情,超度的起源。他说追溯在历史上讲,可能是从开元那个时候,就是唐明皇那个时候,这是安禄山造反,这在历史上讲「安史之乱」。因为那个时候各地方由於战乱,老百姓死伤的人很多,军民死伤很多。平定了以后,唐朝的佛教是很兴盛的,就在每个战场,就是死难人多的地方都建一个寺,这个寺就叫做开元寺。所以开元寺有很多,每个战场都建,请这些高僧等於是追悼,来超度这个死难的军民同胞,由国家来办超度大会,可能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国家这么一办,好像大规模的超度死难的军民,这老百姓也上行下效,他家里要是有老人过去的时候,也请几个法师念念经来超度。在那个时候那是随缘,不是正经事,而且很少在寺庙里,不是在寺庙,都是人家请几个法师到家里面,不是在寺庙里,寺庙里头不做这个事情。你看到了今天,寺庙里面讲经、修行、译经统统没有了;现在都经忏佛事喧宾夺主,霸占了寺庙,这成什么话?
  如果诸位说译经,那印度经典都被我们翻译过来,我们现在没什么好译的,这个话说错了,这个话说得不对。印度梵文经典是都被我们译过来了,不错,可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没有佛教,可以从我们中文翻成其他国家文字。所以我们这个翻译工作可以说永无间断,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翻成英文、翻成法文、翻成德文、翻成西班牙文,流通於全世界。从前的寺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译经,所以出家人那都真正是饱学之士,博学多闻,都是通达好多国家语言文字的,没有这样程度不能出家。所以你们诸位出家了,你们要晓得将来这神圣的任务,你们的学问,像这种科技常识需要知道,不必深究,提起来晓得不外行,这些科技、这些物理、化学,这个东西提起来不外行,知道不必深究。真正是深究的是什么?是经典。再一个就是语文,语文非常重要,现在交通发达,空间缩短。譬如在民国初年,清末民初的时候从中国,如果要是到美国去,那个时候坐轮船要一个多月。如果要遇到风、台风不顺利的时候,得两个月,一般都得要四十多天才能到达;你看看现在到美国,一天。以前到日本差不多要五、六天,现在到日本两个小时。交通的便捷,空间的缩小,人与人的关系往来密切,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时代冲击的机缘,这个时候。那就是我们过去,等於说是交通没有这么便利,科技不发达,大众传播事业也没有今天这个样子,几十里地以外发生的事情,往往我们二、三天才知道。今天全世界有一点点小事情,卫星传播我们立刻就晓得。全世界就变成一个都市,你看这关系多密切。
  整个不相同,现在突然之间一结合,好像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应付才好。我们中国有这种感觉,外国哪个国家都一样,都是觉得一下子手足无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科技发展太快,我们来不及应变。今天是形成这个样子,我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头。所以要想将来弘法,你就必须要记住,你能够会语言,外国语言是愈多愈好,最低限度要能够精通两种外国语,你才能够应付得了,以后出家人法师的身分,那才能够应付得了。所以大家功课,语文要特别留意学,什么数学、物理、化学那没有什么重要的,浪费时间,对我们没什么大用处。还有就是历史、地理要学,这中外史地都要学,为什么?将来便利於观机,你到国外去弘法,你要晓得观机。还有一件就是译经,你译给哪个国家人、哪个地区人为对象,这个经给他们看的,你要懂得他们的历史文化。所以诸位要晓得,譬如你译这个经典,我译给欧洲人看的,跟翻译给美国人看的不会一样的。这个我们今天都没有想到,有很多人已经会一点英文,以为这个东西翻译过去就行了,不行!行不通。你译出去人家看了不是味道,这中国人翻译的,纯粹是中国味道。所以拿到外国去,虽然是外国文字写的,但都是中国味道,外国人尝尝他不喜欢,他不愿意接受。
  所以说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它的文学特色,佛法是文学,一定要运用他们当地的色彩才有效。像佛经翻译成中国文字,很显然的你们大家能够晓得,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就是纯粹中国味道,我们一看很欢喜,为什么?跟我们念中国文一样。玄奘大师了不起,他所翻译的意思都没错,翻译的是印度味道,你们看看玄奘大师翻译东西就不行。为什么?他的文法倒装句是印度味道,他是直译的。所以玄奘大师译的东西多,都在《藏经》里放著,给法师们做参考的,流通不出去,大家不愿意接受。这就好像中国人吃惯了中国菜,吃像那些牛排吃了不习惯,虽然你说那个好,吃了不习惯,还是中国小菜适合於口味,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要能够懂得这一个著眼,将来你们在国际上弘法利生,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到一个地区被那个地区人欢迎,你能在那个地方成佛作祖,在哪个地区做一代祖师,到哪里做开山祖。你要不晓得这些道理,不通达人情世故,以为你佛法通了,不行,你佛法怎么通也不行,你搬到外面去,人家不喜欢,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今天整个好像文化交流,有这么密切关系,世界结合成一体,但是每个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