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停战谈判中朝联军屈辱的一页-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 梦海蓝天 来源: 子陵 ziling/

谈韩战,不能不谈停战谈判。交战双方在谈判桌上交锋激烈的程度一点不亚于战场。人们常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在朝鲜停战谈判中恰恰相反,成为政治是战争的继续。战场上打得好,在谈判桌上口气就硬;反之,仗打得窝囊,就无法在谈判桌上挥洒自如。实际谈判的结果也确实反映了当时战场的形势。中国主流媒体一谈韩战,无不以胜利者自居,认为自己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但却无法解释,大胜仗为何不能导致谈判桌上哪怕一点点小胜呢?这点在当前信息开放的时代应当重新检讨,目的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停战谈判在中国主流媒体出现的机会较少,主要是因为在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直得炫耀的,吃了亏自然没有脸面大声声张。偶尔提及,也是尽量避免细节,尽讲些官话,如谴责美帝国主义如何傲慢无理,没有谈判诚意,而我方又如何有理有力有节地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最后逼迫美帝乖乖地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对小学生式的说教是无法令有思考能力的人信服的。如今我们面对前苏联的解密文件,重新审视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在一九五O年中,五次战役结束后,战场进入相持阶段。这时交战双方都意识到谁也消灭不了对方,不约而同想到了停战。以前也有几次其中一方提出停战被另一方拒绝的,因为拒绝的一方认为打下去有利可图。现在不同,打下去谁都没好处。但是,要停战就要讲条件,双方都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毛泽东在同斯大林协商后提出了如下条件:
    
    【解密文件】
    
    1、1951年__月__日,双方同时发布停火命令,双方在朝鲜的陆、海、空 军力量停止敌对行动。
    
    2、双方陆、海、空力量从三八线各后撤10公里,在三八线向北和向南10公里地区建立非军事区。在非军事区的民政机关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三八线以北属於朝鲜人民政府管辖,三八线以南属於南朝鲜政府管辖。
    
    3、双方停止从外部向朝鲜调运装备,调动或补充人员(包括陆、海、空运输)。
    
    4、双方遣送战俘。在停止军事行动后3个月期限内,每一方应分批全部交换战俘。
    
    5、在朝鲜所有交战的外国军队,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3个月期限内应分批全部撤离南北朝鲜。
    
    6、南北朝鲜难民在4个月内应返回从前居住的地区。〃
    
    毛泽东
    
    1951年7月5日
    
    从这些条件来看,不卑不亢,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可惜的是,这五条全部被否决了,否决得那么彻底,居然连一条都没有保留下来,能不感到屈辱吗?
    
    首先,第5和第6条被自己主动否决掉。美国方面对第5条态度很强硬,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第5条等於是把美国赶出朝鲜半岛,那南韩还不是随时会被吃掉?毛泽东是真有谈判的诚意,一看,这样一来,谈判还没开始就走入死胡同,只好妥协,把这条拿掉。第6条在技术上行不通,况且对双方的利益都不造成重大影响,为枝节问题影响谈判显得不智,这条轻而易举地去掉了。
    
    这样焦点就集中到前4条上。实际上,前4条可概括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包括前3条,即如何达成停火;第二个问题是交换战俘问题。整个谈判主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其间的攻防引人入胜,值得探讨。
    
    
    美方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是,
    
    【解密文件】毛泽东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我方策略致斯大林电
    
    (1951年8月11日) 敌方在其关于8月10日会议结果的公报中指责我方‘坚决拒绝讨论下列问题:
    
    1、关于确定以战线作为可能的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2、关于确定以除三八线以外的其他某种界线作为可能的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3、除第2项议程以外的任何其他项议程。''
    
    首先双方在军事分界线上看法大相径庭。中方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自认为合情合理,战前就是这条线,既然你战前能接受这条线,现在怎么接受不了呢?美方则认为,你别给我来战前战后,让我退回到三八线难道这仗白打了?我要的是以战线作为军事分界线,也就是说,我能打到哪儿,哪儿就是分界线。你想要三八线为分界线吗?有本事你把我打回三八线去。美方态度虽然有些蛮横,但也有它的道理,是一种军事决定政治的做法。
    
    另一重大分歧是,中方要求在谈判其间,双方立即停火,给谈判造成良好气氛。美方断然拒绝这一条,美方坚持,只有在停战协议签字后,才能停火。列位看官评论一下,谁的方法好?不可否认,美方的办法可行性较高。中方的办法为做弊留下后路。你想,如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就停火,那么其中一方想拖就可无限期地拖下起,那么停战协议就可能永远达不成,到时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在战场上解决。那样的话,还不如在谈判其间一直打下去,这样给双方都有压力,谁要是想拖吗?那么就要忍受己方天天死人的事实。美国人不愧为制定规章制度的好手,搞出来的制度不一定完美,但一般比别人的漏洞少。
    
    从美方的观点可以看出两点,一,当时战场美方所处的位置远好于三八线。美方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二,美方对战场未来的发展胸有成竹,是主动的一方。虽然美方不愿意打下去,但也不怕打下去,打是美方给对方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朝鲜首先在美方的压力下顶不住了,多次要求同意美方的条件,尽快达成停火。
    
     有些具有阿Q精神的人认为当时的战线与三八线比并不吃亏,因为占到开城这一古城,对朝鲜人心理影响极大云云。这等於说中朝双方谈判的官员都是傻瓜,放着美国人开出的好条件不要,非要去争一个不包括开城的三八线,他们肯定没有研究过朝鲜人民的心理,差点儿做了伤害朝鲜人民感情的事。还是美国佬比较了解朝鲜人民的心理,为朝鲜人民谋了福利。可是,中朝方为了争这三八线,又付出了数万士兵生命的代价。是不是说,这些士兵的死是毫无意义的,他们放着手里的一个好条件不要,却要为一个坏条件去送命。与三八线相比,中朝往南多占2460平方公里,而美国往北多得5364平方公里,一倍还多。
    
    由於美方的态度坚决,中方从三八线的立场退却了。下面,毛泽东的一番话为此做了解释。
    
    【解密文件】1951年11月14日
    
     我们之所以建议在当前战线地区停止军事行动,我们之所以同意推迟解决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和在召开政治会议之前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等问题,不仅因为目前进行的谈判是停战谈判,以及敌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立即以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山区来交换三八线以南的西部低地,而是因为在敌方拒绝放弃东部山区的情况下,我们在那里也有有利於防御的山区;至於三八线以南的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则它对我们有利,是因为那里居住着比东部地区多得多的居民,还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开城地区是夺取汉城的前哨阵地。
    
    但是,美方认为中方退得还不够,与美方的立场还有差距。差距在於,要以当前战线划线,而美方要以停战时的战线划线。别看一词之差,意义大不相同。美方认为,继续打下去,他占便宜;而中方则认为未来的战线不如当前的战线对自己有利,这点,双方对形势的估计是一致的。最后还是采取了美方的提法,无奈,美方的军事压力实在太大。
    
    是什么因素使中朝在原有的立场上退却了呢?可不是中朝为了对美国人民表示有好而发扬的高姿态,而是他们各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战争在经济上极大地拖累了中朝两国,使他们渐感不支。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交战双方是在拼经济实力。
    
    苏中朝三国加起来与美国相比经济实力相差甚远,拼下去一定会先垮下去。且看中国的经济困境。
    
     【解密文件】今年因为抗美援朝的关系,中国政府的全年预算已较1950年预算增加了60%,而总预算中的32%均直接用于朝鲜战场,苏联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军事贷款尚未计算在内。因此,如果现在不立即采取紧缩的方针,则明年的预算必更膨胀,财政必受影响,物价必大波动,势必使前方战争大不好,后方建设亦搞不好。采取这种方针,正是为著在朝鲜谈判中,和固有利,拖也不怕,而打下去一定能打出一个结果来,国内各项工作均好做,并有把握争取政治和经济的继续稳定和发展。请您就上述问题给予指示。
    
    毛泽东
    
    第5631号电 1951年11月14日
    
    如果一年的预算三分之一拿出来打仗,这个国家还能坚持几年?朝鲜的情况比中国更差,基本上靠援助过日子。其中大量的援助来自贫穷的中国。
    
    
    【解密文件】彭德怀同志今年1月22日的电报:
    
    3、我认为,尽管我们的预算也很紧张,但根据1951年预算年度的援朝计划来看,我们完全应计划拨出16000亿元人民币(约合2.37亿卢布)来援助朝鲜。这一数字未必能缩减。请尽早将此列入总预算。〃
    
     中国拿出16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朝鲜,那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这样规模的援助我们能坚持多少年?苏联要同时援助中朝两国,而且援助的规模巨大,更使苏联的经济如牛负重,苦不堪言。在这种形势下,三国都没有打下去的本钱。别看中苏两国嘴巴上硬,内心是虚弱的,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和谈与失败。而朝鲜早已象泄了气的皮球,连嘴硬的能量也没有了。中苏对朝鲜的软弱多有抱怨。金日成多次向斯大林诉苦,要求早日停止他自己发动的战争。
    
    【解密文件】金日成给斯大林的信
    
     我认为有必要向您,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报告下述情况:根据对朝鲜状况的总体分析,不排除停战谈判有可能无限地拖延下去。在过去一年的谈判时间里,我们实际上减少了战斗行动并转入了消极防御。这种状况造成了敌方在不停地使我方遭到人力和物质财富上的巨大损失,而他们自身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例如,仅仅在最近一段时间敌方就破坏了朝鲜的所有发电站,并且空军活动猖狂,使电站无法恢复。这就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并继续带来巨大损失。敌机对平壤一个城市仅仅一昼夜(1952年7月11日至12日夜)的狂轰滥炸,就使和平居民的死伤达6000多人。敌方利用这种形势提出了谈判中我方无法接受的要求。
    
    金日成指出,中朝联军进入消极防御,他们已经无力发动有意义的进攻了,於是几乎没给美方造成损失。这就象我们常看到的重量级拳击赛中的场面:一个拳手不停地挥拳?击打对方,而另一个拳手则只能招架。美军一面挥重拳击打中朝联军,一面强迫中朝接受美方的条件。这时中朝方在考虑是否要接受美方的无理要求。
【解密文件】毛泽东关于不接受美方建议问题致斯大林电
    
    (1952年7月18日)
    
    至于接受敌方建议一事,肯定会带来巨大危害。
    
    首先,在敌方狂轰滥炸压力之下接受其挑拨性和欺骗性建议将使我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敌方会不断地利用我们这一弱点向我们继续施加压力并导致敌方新的挑拨行径。那时我们将处于不利地位,再想向敌方施加压力时,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上述的优势也将失去其自身意义。这是糟糕的一步,并会因这一步而输掉全局。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接受敌方建议必然会使敌方更加自负傲慢并有损于我们的望。
    
     中朝当然不会这样轻易地接受敌方的条件。从毛泽东的电文中已经可以看出中朝方的弱势和美方的蛮横。说到这里,我想特别谈一谈苏联对朝鲜战争所起的作用。我对苏联作用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无论怎么夸大都不过分的。没有苏联的支持,中朝在美军面前坚持不了一个月。
    
     大家也许以为我这么说是危言耸听,我的根据是,打阵地战就是武器决定论。这一点连斯大林都这么看。斯大林在总结他们打败德国人时说,就是因为他们比德国人的炮火更加猛烈。卡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