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这叫愚痴。什么叫愚痴?这叫愚痴。看不懂,会念,念得很虔诚,什么意思不知道;听会错会意思,这业障,这愚痴。那要怎么改过来?有这种毛病的人很多,我们自己也在所不免,向老师请教,老师慈悲,告诉我们真的,我们提出问题一点都不错,确实是这样的,怎么办?真诚忏悔。老师告诉我,章嘉大师给我讲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外表形式并不重要。这是对什么?对你真正想干的人说的。你不想真干,他就告诉你外表形式很重要,为什么?给你种善根,你规规矩矩的修行,你种了善根。种个善根,这一生不得受用,阿赖耶识种了善根种子。所以对这种人,形式重要;对真干的人,这一生当中想作佛,这生当中想到极乐世界,那形式不重要,实质重要。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忏悔?后不再造,你真的忏悔了。我今天在佛面前求忏悔,明天照干,这种人多;或者自己做不了主,外面五欲六尘一诱惑,马上就回头去了。自己的善根福德不足,外面诱惑力量很强,就禁不起诱惑,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损人利己马上就现前。多,真的多!所以经教没有方法,天天学、天天干,不要看别人,别人与我不相干,看自己。我自己想成就,我想带给别人成就?带不起来,佛都带不动,你怎么能带得动?佛多慈悲,普度众生,众生违逆性德,不要说一尊佛,一切诸佛来帮助他都枉然。这个事情要靠自己,真回头,不贰过。我今天知道我错了,从明天之后决定不会犯同样的过失,那叫真忏悔。那个管用,你就能得诸佛威神加持,你能够得到龙天善神拥护,就这么个道理。
  前面这句「承佛威力」,这是承蒙佛力加持,佛为什么加持你?下头这句「普观十方」,念念不忘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还没有觉悟的众生,你要念念心里有他们。这就是什么?「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这个愿是真的不是假的。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喜欢就度他,不喜欢我才不度他,一般人是这种念头。这个念头违背你自己的誓言,你自己说话不算话。试问问,我们在课诵里头有没有念众生无边誓愿度?「三时系念」每一时都念,都发这个愿,第一时发,第二时发,第三时还是发。你看你发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结果全是假的,全是在欺骗佛菩萨、欺骗自己、欺骗众生,这怎么会成就?佛菩萨慈悲不怪你,反正你说假话说惯了,不怪你,佛菩萨知道你还是要堕三途。到什么时候你真干,佛菩萨那个神力就加上;你不回头、不是真干,加不上。所以众生难度,难在哪里?就是回不了头来,就是喜欢说假话,成天说假话。我们要成就自己,要想度自己,关键就在此地。从什么地方开始?从不妄语始。宋朝的宰相司马光,这个人很有名,《资治通鉴》是他作的。他告诉人,他一生的成就就是得力於这句「从不妄语始」。他一生不欺骗人,一生没有说假话,错,错他也承认,他不掩饰。那我们修净土,将来要想希望带业往生生极乐世界,我们从哪里开始?《无量寿经》明白的告诉我们,从不妄语开始。你要问哪句经文?在第八品,善护三业,第一句就是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第二句说「善护身业,不失律仪」,第三句说「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你看佛在一切经里面讲善护三业的话,都是把身口意,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唯独在《无量寿经》上不是这个排列,它是口身意。
  我们讲真诚,什么是真诚?不妄语是真诚,人一妄语,真诚没有了,真诚是真心。菩提心,我们现在用五句话来说明,第一个是真诚心,第二是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这三个就是经论里面所讲的深心。深心不好懂,什么叫深心?古来大德注解深心,注「好善好德」,这个心叫深心。好善好德还是很笼统,所以我就用《无量寿经》上的经题,你看《无量寿经》的经题是「清净平等觉」,我就用这三个,那就是深心。后面是慈悲,大悲心。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大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真诚,菩提心之体,下面是用,作用,深心是自受用,菩提心自受用就是清净平等觉,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对人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清净平等觉。那想想我们对自己,我们对自己依旧是染污,不清净;高下,不平等,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不平等;第三个,迷而不觉,自己迷、不觉、没有智慧,还是随顺烦恼,对自己对不起。不能对自己,怎么能对别人?所以对别人当然没有慈悲心。对自己没有清净平等觉,对别人哪来的慈悲心?哪有这种道理!佛是怎么教我们?你要想度别人,先度自己。自己没度,你能度别人,佛说「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佛菩萨给我们说真话,我们称它叫真言,真言并不是咒是真言,句句话都是真言,句句话都是老实话,你想它这里头含义多深!所以我们学会了,你走的是菩萨道,你走的是成佛之道。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很简单给我们提示,「智慧者,决断不动,所以名智」,这是解释菩萨德号表法的意思。佛法讲智、讲慧,慧是什么?慧是明了,明了叫慧;智是什么?智是决断,也就是真假、邪正、是非、善恶,你能够决断不动,这叫智。这两个字我们有没有?先从明了,我们没有明了,我们迷惑,慧没有,决断更没有。我们要是有决断的话,我们怎么会往三恶道去?怎么会造这种业?实在说,我们在经教里面几乎天天都听到佛菩萨劝告,三恶道是什么形成的?贪瞋痴,或者再加两个补充的,贪瞋痴慢疑,只要具足这五个字,决定堕三恶道。而且三恶道里面,跟诸位说,还不是畜生、不是饿鬼,肯定是地狱,为什么?因为你五个字统统具足,这就很重。修来修去,最后修到阿鼻地狱,你不叫冤枉吗?所以诸佛菩萨看到了,怎么不摇头?天天劝我们破我执、破法执,前面精进慧菩萨教我们,这里智慧菩萨还继续在教我们。我们看偈颂第一首:
  【我闻最胜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见一切佛。】
  这很难得,『我』是智慧菩萨自称,他给我们现身说法,他给我们做榜样。我们先看清凉大师的注解,「颂意」,颂就是智慧菩萨他所说的偈颂,有十首,这十首偈什么意思?「为显於一切法皆能出离」,你看他说的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人天法、声闻法、菩萨法、佛法,这叫一切法,他统统能出离。佛法也出离吗?是的,十法界的佛,是相似佛,不是真佛,一切法都能出离。靠什么出离?决断,智慧决断。我们学了《华严》,如果这一生当中不能够决断出离一切法,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标在哪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还是带业往生。学《华严》是应该在实报庄严土,学《华严》还在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那就错了。那是什么?那些人没机会,没有这个缘分,没有遇到『最胜教』。你看这偈颂里「最胜教」,你没有遇到。「文中生死涅盘,皆善离故」,偈颂里面给我们所讲的,后面我们都会念到,生死涅盘统统都离了。
  十首颂分两大段,这两大段,第一大段就是一首,第二大段是后面九首,分两大段。第一大段是「引己励众」,自己现身说法勉励大众。「我闻最胜教」,这个最胜教是《华严》。佛说的,菩萨说的,菩萨说的跟佛说的没有两样,为什么?这些菩萨都是佛,真佛,不是假佛。什么叫真佛?他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全断了,那就是真的,初住菩萨断了。这是我们初学佛的人常常疑惑。妄想就是我们讲的起心动念。这个人在境界里,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对人、对事、对物,他已经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成佛了。究竟果地,究竟果地也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有什么两样呢?没有两样。初住菩萨跟究竟果佛完全没有两样,所以他们的智慧是相同的,智慧是一样的,德能是一样的,相好是一样的,都有能力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完全相同。不同的呢?不同就是起心动念的习气没有断尽。这个习气是断不了的,这个要知道。我起个念头,用什么方法把它断掉?你起这个念头,你又起心动念,又分别执著了,不就都有了吗?那你就又堕落了。所以它不能起心动念,那怎么断法?随著时间自然没有了。
  所以古大德举的比喻很好,我们都没有脱离古大德这些好的例子。古大德用酒瓶做比喻,盛酒的瓶,把酒倒光,里面擦得干干净净,确实没有一滴酒了,挤也挤不出来,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你有什么法子断掉?没有法子断掉。你把酒瓶砸碎,砸碎闻闻看还是有味道。那怎么办?不要去管它,随它去,时间长了,摆上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再去闻,没有了,就这么回事。所以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就是断无明习气,叫无功用道,他不能有什么用功,他一用功就坏了。十法界里头可以用功,可以用方法来对治,他这个境界是没法子,随它去了。要多少时间,无始无明习气才完全没有?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我们平常人讲修行,不是,三大阿僧只劫是断无明习气的。我们从最初闻到佛法修行,到破无明、证法身,就是我们能够真正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佛在经上讲要无量劫。无量劫是从你真的初发心到证佛果,佛果是什么?初住菩萨,是无量劫。初住菩萨以后就不能起心动念,就无功用道,到把无明习气完全断尽是三大阿僧只劫,是这个意思。
  最胜教是什么?是大乘,一般说是大乘;大乘里面的最胜教是《华严》,《华严》、《法华》都是最胜教;《华严》、《法华》里面的最胜教,还有最胜的,那是什么?《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这话不是我说的,隋唐时代那些祖师大德们说的。有证明,《华严经》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经》,所以古德说这三部经是一部经,《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一部经,有细说、有略说。略说就是《阿弥陀经》,细说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折衷来讲就是《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叫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我们也可以说《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华严经》是大本《阿弥陀经》,一而三、三而一,说得有详略不同,里面的意思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最胜教!我们没有遇到《华严经》,没有遇到《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遇到《无量寿经》,就应该要生方便有余土;遇到《华严经》,理所当然的,你应当要往生实报庄严土。诸位想想,对不对?
  这样详细替你说出宇宙的奥秘,你全都知道了。知道以后呢?知道以后要放下。为什么要放下?这个境界,所有一切境界是相有性空、事有理无。你知道空无,你还能不放下吗?你还能在此地起心动念去造业吗?那就错了。还要起心动念,还想控制,还想占有,还不能够放弃对立、矛盾,这一生往生能靠得住吗?是有心求往生,但是这些习气放不下。不能小看这些习气,这些习气障碍你往生。你要不能往生,这一生真可惜,阿赖耶里头是种了善根,你来生能不能得人身?大有问题!来生得人身有把握的,我告诉诸位,你能把三桩事情做好,有把握,百分之百落实《弟子规》、百分之百落实《感应篇》、百分之百落实《十善业道》,来生不失人身,你不会堕三恶道。
  这个事情我们自己想想,我们翻开这三个小册子,能不能做到?自己给自己打分数,如果每样可以打八十分,大概就不会失人身;够不上这个标准,靠不住。为什么?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谈何容易,失人身很容易,得人身不容易;得到人身又能闻佛法,那更不容易。不要说别的,我们这栋大楼十几层,还不到二十层,你看这栋大楼里面住的这些人,几个人闻佛法?香港包括流动人口估计应该在六百多万,闻佛法的多少人?有没有六万人?六万人是百分之一。如果说佛教徒可能有,佛教徒未必闻佛法。所以你一层一层淘汰下去就没剩几个,你才知道佛讲这个话是事实,一丝毫没有夸张。尤其在闻法当中,几个人能闻《无量寿》?几个人能闻《佛华严》?
  我们得人身、遇到了,不知道珍惜,不晓得真干,念念不能舍离世间法,佛在这个地方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