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清风入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还有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或是风雅的传说。
  黛荷花池边上按着黛玉的意思修改的曲水流觞也赶在六月二十钱弄好了。在请客的前一天一晚上的大雨之后第二天早上碧空如洗,水面上的荷花更加精神,天气里面的燥热也不见了。林如海带着子瑜应酬客人在临水的花厅里面吟诗赋词也是风雅一时。
  子瑜在众人面前一番古琴论述叫人刮目相看。等着大家全认真的看着以为名士新编的戏文的时候,子瑜和张廷玉两个站在曲水流觞的边上讲话。张廷玉不肯收回那张绿漪,就连原来的九天风雷 都完璧归赵了。子瑜赶紧谦让只是说自己以前太鲁莽了。“上次的事情,我是惦记着家里的妹妹,妹妹现在年纪小学琴不方便。叫年兄误会了。琴者心也,年兄品格高洁这样的东西放在小弟这里也是糟践了。我那些的外话都是跟着妹妹听来的,年兄不要当真!”子瑜赶紧表示自己没有任何的风雅细胞,叫自己看看热闹西还行,弹琴好像不是自己长项。
  “这张琴也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只是路上在偶然得到的。子瑜何必这样过谦,能够讲出来刚才一番话的,一定不会错待了这张琴。”张廷玉觉得林子雨年纪小但是心思纯正,比起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是指挥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好的多了。两个人慢慢的成了好朋友推心置腹起来。
  那张绿漪还是放在黛玉的琴几上,连带着基本难得的琴谱和理论书籍,这些都是张廷玉的=送给子瑜的,又被子瑜送给自己妹妹。
  时间过得很快,三十八年的春节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这一年江南的春节还是和往年一样热闹,这几年,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到处都是一片太平景象。但是今年的春节更带着隐隐约约的不安和兴奋,皇帝要南巡了。林如海和江南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新年都是在惶惶不安和紧迫的准备迎驾的事情里面度过的。
  那个张廷玉和林子瑜的关系越发的好起来,终于是搬到了林家的外书房和林子瑜整天在一起切磋学问,倒是叫林子瑜功课长进不少。林如海现在那里有时间管家里的事情,一门心思的找盐商谈话,安排接驾的事情。有些盐商财大气粗一副暴发户的样子,林如海为了避免到时候谁一不小心给康熙留下为富不仁的坏印象和盐商们商量着开仓放粮的事情给那些实在没钱过冬天的人饭粮食和钱财。忙着帮着各处的义学修建房屋,修桥补路等等事情,家里的事情全在家门和黛玉这里管着。
  黛玉对着这些事情很感兴趣,一门心思的跟着贾敏身边看着难得意见的康熙南巡是个什么样子。贾敏的娘家贾家以前就接驾四次,对这些事情倒是见怪不怪的,每天除了管理家里的事情,就是教导黛玉,并关心自己儿子和张廷玉的生活。
  春节的时候张廷玉竟然没回家,自己跑到了寺庙里面念书去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林子瑜在家里只是过了初一也跟着上山到寺庙里念书的。谁知第二天,两个人就被寺庙里面烧香的香客闹的不胜其扰回来了。
  这天林子瑜被黛玉派遣着出去买东西,张廷玉一个人坐在书房看书,看到无趣的时候,看着外面已经是有燕子飞来了,忍不住想起这个时候京城恐怕还是寒冬天气。信步走到外面看看泛起浅浅绿色的柳条,一个小厮进来对着张廷玉说:“给张大爷请安,好像府上的信差来了。”张廷玉一听立刻是问那个小厮现在信差在哪里。那个小厮向来是跟着子瑜的,对着郑廷玉笑着说:“大爷别急,那个信差见我家夫人去了这一会就来了。”张廷玉点点头,向着书房花园走去。
  外书房的花园连着里面的内院,被一道高高的花墙隔着上面隔着一个小小的垂花门。张廷玉早就听说林家还有个女孩子,为了避嫌自己很少去后面的花园的。这次惦记着家里的信件,想着自己也就在花园站站,林家的家规严谨,哪里能叫小姐没事到前院站着来?
  刚转过一个太湖石,耳边忽然传来几个女孩子的生气,张廷玉立刻站住闪在假山石后面,天气还是阴晴不定,树木花草多事枯萎,借着掩映的花草能看见一个穿着浅粉色的衣裳的女孩子身后跟着不少的丫头正站在门口看着园子里面。这个天气园子除了松柏剩下的花草都是枯黄或者是浅灰色的干枯枝干,那个浅粉色的衣裳好想是初春的桃花一样,叫人眼前一亮,断断续续的声音传过来,娇嫩好像是清澈的山泉。张廷玉脸上一阵发热赶紧离开了。
  黛玉站在园子门口,有点踌躇的说:“等一会叫人问问哥哥回来没有。咱们还是回去省的被嬷嬷念叨。”身边跟着的白芷年纪大些,听着黛玉的话舒一口气:“外院现在住着客人,姑娘咱们还是回去等一会叫人过来看看就是了。那个东西大爷不是讲一定能淘换到,姑娘有什么不放心的。”说着白芷和雪雁扶着黛玉回去了。黛玉眼睛尖看见远处的太湖石边上一个青色的衣角一闪而过,黛玉心里想着可恶的封建社会,自己失去了看看未来皇帝心腹的机会了。看着背影那个张廷玉倒是个翩翩书生。
  康熙皇帝终于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南巡了,黛玉自然是不能出去看看,林如海完全是低调行事,贾敏好像对着外面喧天的热闹完全免疫,只是一门心思的管家每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黛玉眼看着在眼皮底下的热闹自己看不见,林子瑜倒是能出去转转,从林子瑜对着皇帝出巡的描述里面,黛玉知道这次出风头的是皇帝上一年分封的皇子里面年纪最小的八阿哥。八阿哥的风采和学识完全叫江南的读书人倾倒了。
  第六章
  对于皇帝和皇子大臣们的种种黛玉只是听听罢了。康熙这次南下并没有带着太后,后宫里面也只是带着一些低等的嫔御罢了。贾敏这些诰命夫人并不用上前朝见,因此黛玉根本没有机会跟着贾敏趁着给娘娘请安的机会,顺便瞻仰围观一下皇帝小老婆是什么样子了,只能是在家里老老实实过自己的日子。
  但是江南美好的春天,真的很难很难叫人很难坐家里静下来做哪些繁琐的叫人抓狂的东西,黛玉不舍得浪费好天气,叫人把绣架放在后花园子的水榭边上,点上淡淡的檀香,在卷帘房檐底下光线很好,又避免了阳光的直射,抬眼就能看见清澈的水面和里面游动的锦鲤,就算是做针线也要诗情画意啊。黛玉现在的绣工已经很好了,黛玉这些时候能够完全静下心来,专心体会着刺绣的好处,黛玉越发的喜欢上这个手艺了。贾敏请来的刺绣高手对这黛玉称赞有加,说黛玉天生的心灵手巧,这样的功夫就是一般的绣工也要练习很久才能学会。黛玉能够学成这个样子也是很难得了。
  黛玉抬起头,看着远处开的正好的栀子花花,想着上一年这个时候自己跟着林如海全家人出去游玩,真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红杏青帘,身边不少人服侍,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好不快活。今年就不行了,可是都是康熙的南巡,害的林老爹没时间在家呆着,整天绷着神经,不是被康熙宣召去谈话,就是要在行宫等着皇帝随时的召见,或者是跟着皇帝看景色。跟着上司尤其是握着生杀大权的上级一起出门,面对多美丽的景色都不会高兴的起来。可怜的老爹,黛玉心里叹息一声,自己很想出去啊。黛玉转念一想,没根据穿越定律来说出门遇见大白鲨的可能性很高,还是忍忍算了。
  正埋怨着康熙横插一脚叫大家什么也不干不成,上天好像接收了黛玉的抱怨,紫苏急忙忙的走过来对着黛玉说:“姑娘,夫人叫姑娘过去。”黛玉听了这话站起身带着丫头们往贾敏的院子走去。贾敏看着黛玉进来,笑着指着一边花梨木罗汉榻上的一堆绫罗绸缎说:“这是新做好的衣裳,你也是大姑娘个了也该学着打扮了,伺候着你们姑娘穿上,叫我看看合适不合适。”
  黛玉上前一看,真是不少的衣裳,有汉人的裙子和褙子,紧身的小袄,和一些能够穿在外面的大袄,裙子一条条都是精致的,甚至有一条红色的百褶裙每一条皱褶里面都是一条刺绣精致的飘带在每一条飘带的末端真的拴着一个小小的银铃铛,穿着这样的裙子出去真的是考验姑娘的教养了。
  还有不少的旗装,绣花的大氅华贵无比,精美的旗袍绣着精美的花样。黛玉有点糊涂起来,前几个月自己生日的时候已经做了不少的衣裳,现在忽然冒出来这些。自己的身体正在发育,一件合适的衣裳很快的就不能穿了。这些衣裳看着都是比较合身的,自己可能穿不过来一遍,如此精美的衣裳眼看着变小不能穿真的很可惜啊!难道林如海真的收黑钱了?根本不在话这一点小钱?黛玉看看贾敏,贾敏正在和一个管事的嬷嬷讲话,神情态度一切正常啊。一边的福嬷嬷笑着看着自己,和平时一样没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打发了回事的人,贾敏看着黛玉既欢喜又带着疑惑的神气,伸手捏一下黛玉的脸蛋,慈爱的说:“你是大姑娘了,咱们满人讲的不是十五岁笄礼,十二岁就是成年了。这些是给你的衣裳,还有首饰等着明天我找出来叫人给你送去。一天一天的大了,不能在做孩子样子。”贾敏感慨着看着黛玉,自己的女儿浑身散发着飘逸出尘的味道,眉眼之间总是笼罩着天然的风韵这样的孩子,这一副好样子,将来是福还是祸呢?
  黛玉放心下来,自己十二岁的生日应该是热闹的庆祝一下的,谁知康熙的南巡打破了以往的生活规律,黛玉的生日只是家里人随便的在一起吃吃饭也就散了。除了林如海和假冒送的礼物,子瑜给黛玉不少的小东西,里面竟然有一个精致的唐朝香囊,整个是银子鎏金的,上面都是缠枝牡丹花,小小的镂空圆球,打开了里面是个陀螺仪,放着香料永远不会撒出去。那个张廷玉竟然也给了黛玉一件礼物,一本精巧的册页一张张的全是工笔的花鸟画按着一年十二月份画出来的。册子上没有落款和名字看来是张廷玉的手笔了。
  对于这件礼物,贾敏看了只是淡淡的说:“难得想着,黛玉看着回礼就是了。”黛玉想想,猜度着张廷玉的心思,和现在的情势,当着贾敏的面吩咐好来上好的文房四宝,又选了一些精致的花笺当成回礼了。贾敏看着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衣裳都很精致很多料子都是江南织造进贡的料子,穿在黛玉身上,福嬷嬷和李嬷嬷都是感慨着姑娘长大了,比夫人年轻的时候更标志。贾敏满意的点点头赏赐了裁缝,拉着黛玉说话不提。以为以前黛玉身体不好,贾敏在佛祖面前许了很重的愿,每年琼花开放的时候都要带着黛玉上观音山拜佛还愿。
  康熙虽然还在江南,不过御驾已经离开了扬州到杭州去了。林如海虽然跟着皇帝一起去了杭州,毕竟康熙走了,全扬州都松了一口气,贾敏还是决定带着黛玉上香还愿去。扬州的琼花天下闻名,皇帝刚刚欣赏过,名气更胜,看着皇帝走了,整个扬州的人好像都出来散散心了。康熙来的那几天很多地方都是被兵丁把守起来,不能进去。现在皇帝走了,这些天被闷坏的人全出来游春了。
  贾敏带着黛玉坐在一个轿子上,子瑜拉着一门心思钻进故纸堆的张廷玉一起骑着马,跟着贾敏和黛玉出门上山拜佛烧香和看琼花去了。黛玉现在也算是个大孩子了,早就自己坐一个轿子了,谁知今天贾敏好像黛玉是个小孩子一样,每天都是拉着黛玉不肯放手。今天贾敏又是拉着黛玉坐在一个轿子上,悄悄地透过的纱窗,能看见山路上来来往往不少的善男信女,还有一些出来游玩的读书人,或者是三五成群或者是带着家人,都是出来游玩的。
  贾敏看着黛玉一身的打扮,可见早上李嬷嬷和黛玉身边的丫头们费了不少的心思,黛玉还是厌烦花盆底,今天出来穿着那样的鞋子纯粹是找不自在,黛玉脚上穿着一双精巧的绣花鞋,一朵朵的桃花从鞋面到鞋帮直至脚后跟,完全是一枝开的正好的桃花。盛开的花心镶嵌着一个个粉色的小珍珠。一条纯白的绫子百褶裙,倒是中规中矩,上面穿着一件天青色的夹袄,掐着从广州来的西洋花边,衣襟上绣着的也是桃花。这件衣裳看起来朴素,可是灼灼其华的桃花衬托着黛玉的脸色好像是刚刚打骨朵的桃花一样。
  “你眼看着一来二去的年纪大了,明年一开春你哥哥就要进京城了。内务府的消息,你现在年纪虽然还小可是应选是免不了的。我和你爹爹商量了,准备着把你和你哥哥一起送到京城住在你外祖母家里这样便宜些。等着到了庙里你跟着我求平安符还有你哥哥的。佛祖还是灵验的,娘的信息全在你们身上,要是你们平安我还有什么求的?”贾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