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迪生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骗局、无赖行为的商业世界中不啻是一个救生圈。

当他的发明创造成功地被人们应用时,他对他的成就感到最为自豪。
他知道,人们学习他的有用的发明,以便更多地运用它,是多么地重要,但
是他从来不谈论自己如何伟大,并且似乎也不大这么考虑。他喜欢人们给他
的荣誉,但是没有荣誉和不被人注意时,他也不断地工作。几乎没有人比爱
迪生接受更多的荣誉。在格雷蒙特他的家里,有一只装着他所有奖品和勋章
的大玻璃柜子。有人问他是否允许公众看这些奖品和勋章。爱迪生说,想看
奖品和奖章的任何人都可以来看,但是他不理解为什么人们对奖品和奖章感
兴趣。爱迪生不记得如何打开柜子的门,他打破了柜门上的玻璃。当人们要
他叙述每枚奖章和奖品的故事时,他却不能记住。

爱迪生在他一生中见过和知道世界上许多名人和重要人物。他同国王
一起吃过饭,但是,他从来不相信他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他虽然忠实于人
民,但是他对人们如何出名不感兴趣。

他不懂为什么人们特别帮他的忙。他年老时和他年轻时一样,仍然不
能理解这一点。一次,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经理决定为爱迪生从火车上把包
裹拿下来,这使爱迪生非常地吃惊,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人这样做。

虽然爱迪生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但他不易接受其他人的意见。他注意
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但他绝不迷信权威,他在改进发电机时,就曾向一位
电学权威挑战。他不相信当时流行的什么“电机普遍规律”,他说:“如果按
照这样的规律设计发电机,那么电机效率只有50%,电灯的用费将是昂贵的,
那谁还能用得起电灯呢?我要用实践证明,发电机的效率仍然是可以提高
的。”他不怕权威的讥笑、奚落,终于研制出了效率高达90%以上的发电机。

爱迪生一生不但和桀骜不驯的电气相争,而且同陈腐的宗教观念斗争。
1910 年秋季,有人问他:“上帝对你意味着什么?”爱迪生说:“一个有人
性的上帝对我毫无意义。”他宣称“他是一切迷信的敌人”,“圣经是胡说八
道。”爱迪生的话传到教会,宗教界立即掀起了反对爱迪生的巨浪。他家的


信箱充满了杀气腾腾的来信。爱迪生面对教会的攻击毫不惧怕,他说:“我
并不为我的攻击担心,我说的是真话,我从来没有看见天堂地狱。上帝关于
个人未来道路的理论,没有丝毫科学证明。证据!证据!这是我经常追求的。”

爱迪生是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他说任何一个愿意观察、学习、思考的
人都可以有好的设想。

他相信,人们应该尽可能早地开始看到世界和大自然,去思考他们看
到的事物。他曾经讲过,一个人越勤于思考,思考愈容易。他说:“如果你
在年轻的时候不学会思考,你也许永远不会思考。”

他不想人们认为他永远不会猜想。他说,当猜想被实验证明时,猜想
可以成为发明。人们在头脑中进行设想,然后需要知识把设想变成事实。

爱迪生喜欢学习。他认为,学习特别值得肯定,因为他的大部分知识
都是自己学习得来的。他曾说,不应把学习视为玩。因此,在学习上,爱迪
生是刻苦的,乐此不倦的。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亨利·福特在《我所认
识的爱迪生》一书中写道:

“就我所知而论,他不仅对于一切事物都发生兴趣,而且对于一切事物
他都是专家。人人都知道他是科学家,但在我第一次和他旅行时,与及后来
的旅行中每次和他的晤面时,我都惊异的发觉他对于飞鸟、树木、花草的广
博知识,并且完全明了地质学和天文学。

他的历史和政治的知识也很广博,他对于艺术极饶兴趣,而尤羡慕于
希腊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朴素。他手成的直线和图式都含有美感。”

爱迪生自己也曾说:“我不追想过去,只为了今日和明日生活着。我对
于科学、艺术、企业及其他一切都有兴味。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
音乐、哲学、机械学,什么都读。只要是有关于世界的进步的,什么学问都
不憎恶。我读科学学会的刊物,读商业的新闻,又读关于演剧的东西,读关
于运动的东西,我因此得以理解世界。我跟了世界大势走,但书籍给与我以
瞬间的慰乐,真当感谢。”

他所阅的定期刊物,包括《警察公报》,《纽约财政公报》这一类的出
版物,还有许多英美的杂志。爱迪生对于这事的解释简单极了。他要把全世
界都纳到他的面前——与各种思想的观点相接触。他觉得世界上最有趣味的
题目,就是人类生活之研究,别人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他的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据他说,他给自己定的定额是,每天
读3 本书。一生中,他读书破万卷,并且能记住书中的要点。对于科学刊物
《科学美国人》等,对于科学团体举行的讲座,他也非常关心。刚开始做电
报员时,他买了一本旧的《法拉第全集》,这对他一生走上发明家的道路有
很大的影响。他一天工作20 小时,衣服破了也顾不上换,有了钱就买药品,
买仪器,买书。

爱迪生读书有自己的特点。他很善于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方面的内容,
把前人和当代人达到的水平掌握到手。每当一个试验要进行时,不管在理论
方面有多大困难,他先把凡是可以借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一本一本地啃,
然后做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认真记录下来。例如
关于蓄电池的试验,他就记录了5 万多次。爱迪生的助手讲述这样一件事:
在研制打字机的一个部件时,爱迪生同所有的制造家约好,让他们某天把各
种打字机的样子都送来,并各派代表前来予以说明。同时,他就从图书馆把
有关这个机件的书都借来了,在客人们到来的前一天晚上集中精力阅读一


遍。第二天,客人们来到之后,爱迪生就对他们头头是道地讲了起来,这里
应该怎么改进,那里又该如何设计,还给他们画图示意,甚至对这些专家们
弄错的地方,也能纠正过来。这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奇。爱迪生的助手目睹
了这件事之后,曾经把爱迪生那个晚上读过的书借来通读一遍,结果竟用了
11 天的业余时间。

爱迪生相信未来。他认为世界很快会有这些伟大的发现,以致多年前
的伟绩会显得微不足道。他在谈到未来时说,如果人们都满足于已有的东西,
未来就不会变得更好。如果要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不
满足于事物的现状。他说完全满足于现状的人是不能成功的。

爱迪生在晚年曾对《美国成功》杂志记者维尔谈到:“你知不知道,我
总不会希望牺牲我所有的经验而取侥幸,而且绝不以战胜困难而满足?侥幸
和满足可以使我的奋斗容易些,也许可以使我多获得一些,然而我想我不会
因为一些困难就来改变。因为要有困难才能使人领略安逸的好处——如果安
逸至终临到了。”此外,他又加了一点爱迪生哲学的精义,这比他所说的任
何东西都有意义,任何人都可以当作一种荣耀,拿来作为自己的箴铭:“我
们常常所不能看透的事,终久可以做到。”

爱迪生渴望利用大自然的奥秘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利益,这正体现了美
国人民的愿望。他懂得生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得到了什么,而在于我们
提供了什么。

奇特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爱迪生认为,人们在睡觉上花了太多有用的时间。在他看来,人们不
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休息,少睡觉不至于伤害人的身体。一次,他告诉美国的
一位总统,要他少睡觉。

爱迪生睡觉的方式很奇怪。他每晚没有一个定量的睡眠,有时睡4 个
小时或9 个小时,有时很长时间不休息,有时又接连睡24 个小时。当他对
某事物发生浓厚兴味时,简直不需要正常的睡眠。他持续地工作,一直到他
的脑力耗尽时,随处倒下来便唾。他在露营旅行中,当他对于目前的事物不
发生兴味时,无论何时,他随意便入睡。如果来宾或环境不来惹他,他就坐
在椅子上也会入睡的。因为没有什么事做,他就觉得不如休息来贮蓄他的精
力。

他可以在潮湿的地上或实验室的地上睡觉,也可以在实验室的金属板
上睡觉。

爱迪生后期的一位同事说:爱迪生睡觉,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什么
都可以当床。我曾见他用手作枕头睡在工作台上;还见过他两脚架在办公桌
上睡在椅子里;有时也穿着衣服睡在小床上。还有一次我见他一连睡了36
个小时,中间只醒来一个小时,吃了一大块牛排和一些土豆、馅饼,抽了一
支雪茄。此外,他还有站着睡觉的时候。

有时,他不用手当枕头,而是垫一本化学辞典,等醒来时,立刻就有
许多新的设想,所以人们常说他在睡觉的过程中也吸收着辞典里的知识。

日本吉松虎畅写道:“爱迪生之所以如此伟大,不仅因为他的思考力异
于寻常,且他想睡时只一刻熟睡,即能立刻恢复精神。”虽然他在60 年的生
涯中,工作多,睡觉少,但他几乎从来不患病。他是一个身体魁梧魄力强壮
的人,但他不需要操练,因此未作任何有规则的运动,他精神活泼,常在新
鲜空气的地方走动。


爱迪生在饮食方面有他自己的个性。他吃饭不多,他认为,大部分的
病都是由于吃得太多而引起的。尽管他同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应该比脑力劳
动的人增加一倍的饮食,但他仍然极力主张全美国所有的人都应该减少2/3
的食量。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少食是健康之道,如果美国乃至全球都能照
爱迪生所说的减少2/3 的饮食的话,冠心病、肥胖病等或许也会减少一半。

他也认为,人们应该吃许多不同的食物,他说他喜欢同一种食物不吃
两遍。他说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同的食物,人们应该试试各种食物。爱迪生
除了一种软的称之为笋瓜的植物不吃以外,其他所有的植物他都吃。他说,
和笋瓜一样,容易吃的东西对人没有帮助。

爱迪生出名以后,人们为他举行很多宴会。但他参加宴会时经常自己
携带喜欢吃的东西赴宴,或在家中先吃了一些才去。在宴会上,大家吃6— 
8 种不同的食物,而爱迪生吃几种简单的他喜欢的菜:鱼罐头、水果、带叶
子的菜、粗面包和牛奶。

爱迪生对膳食不讲究。许多来访的人对爱迪生不讲究的膳食招待感到
吃惊。威廉·普利斯在1877 年5 月18 日的日记里写道:“我在一个叫门罗
公园的地方和爱迪生共度了酷热的一天——他是位出色的电工——我们对那
里的仪器进行了试验和检查。吃饭时,他为我提供的竟是生火腿、茶水!”

当少年的时候,他经济上买得起什么就吃什么;但在晚年,他才找那
些最适宜于他的和他喜欢的来吃。他不爱饮酒而好吸烟并嚼烟叶。他虽用烟
叶但对于卷烟,是他所深恶的。

爱迪生吃饭时间从不固定,常常是半夜才用晚餐。到了晚年,爱迪生
的每日午餐,回到家里去吃了。以前许多年,午餐是要人送到实验室里给他
吃的。爱迪生夫人劝他在每日午餐之后休息20 分钟;她这样劝他,经过了
很大的困难,可是至终她的劝告成功了。

“发明大王”的幕后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靠自己的勤奋,但其中也渗透着他妻
子的辛勤劳动。

爱迪生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叫玛丽·斯蒂尔韦尔,第二个妻
子叫米娜。

为了使爱迪生生活有规律,不致影响身体健康,玛丽对他十分体贴。
她经常做可口的饭菜,一到开饭时间便给爱迪生送到实验室;晚上熬夜,又
给他送去宵夜;半夜回家,玛丽就煮好咖啡,准备好面包等着他;天将转冷,
玛丽早为爱迪生制作好厚呢子大衣;夏季太热,玛丽把爱迪生经常换洗的衣
衫都洗得干干净净,烫得平平整整。。爱迪生自从有了玛丽这个贤内助,精
神上很愉快,献身科学事业的劲头更足了,他的发明创造也更丰富、更多样
了。

有一年夏天,玛丽带着孩子到郊外度假,爱迪生一个人留在纽约搞研
制。当假期还未满,玛丽便病倒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不让别人告
诉爱迪生。后来病情日渐加重了,医生才瞒着她给爱迪生写了封信。

米娜对爱迪生的关心不亚于玛丽。她知道爱迪生经常废寝忘食,所以
格外精心留意。每天早上都要拦住他喝完牛奶才走。有时爱迪生因忙不能回
家,她就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