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廉思+蚁族-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汽车维修的书。床对面是一张写字桌,上面铺着桌布,简单干净。屋里的两个女孩都来自河南,是大学同学,在这里做邻居。她们搬来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本屋的主人瘦瘦小小,头发不长,就在脑袋后面扎了个很小的马尾,烫成很细很小的卷,染成了棕黄色。她穿短款羽绒服,牛仔裤,脚上一双小靴子,虽然毕业,却还是一副学生打扮。这女孩是1987年出生的,说起话来稚气未脱。答问卷时,她就像个小学生在做题目,认认真真,有问必答,对每个答案都仔细地推敲一番,不确定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情况向我叙说一遍,然后问我:〃你说是选哪项好呢?〃有些问题她可能没有思考过,就会挠挠头:〃这个问题没有想过啊……你别急,我想想啊。〃
第62节:生存在北京(2)


她是学文秘的,家在农村,从小被妈妈带大。现在她有个做汽车维修的男朋友,上铺的那些汽车维修的书就是她男朋友的。

问卷做完,我起身告辞,她俩很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留下你的手机号啊?我们经常经过你们学校,有机会还想去找你们聊聊呢。〃我遵命留下了手机号,两人很高兴:〃我们刚到这里,不认识什么人,不然就多喊点人来帮你们做问卷了。大冷天的,多辛苦啊!〃

这两个女孩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觉。上午的调查对象,工作了五年多,经历了各种事情,早已告别天真烂漫,连填一份问卷都小心翼翼,尽量不给自己找麻烦。而这两个女孩呢,仍然保存着青春的朝气和待人的真诚。她们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倒是有着自己的乐趣。她们每月只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可也能省下不多的钱去逛街买漂亮衣服,收拾屋子整理房间。正因为心态不同,两处住所的氛围也天差地别。上午那间屋子黑暗而压抑,很久没有整理,可能主人忙于工作,根本无心打理;下午这间屋子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

天色渐黑的时候,我结束了一天的访谈。疲惫之余,脑海里不断闪现着访谈的情景。离开〃聚居村〃时,我回头看了眼这个地方。如今我们满怀斗志,可是三五年之后,当我们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开始与现实妥协时,不知道还有多少精力留给我们的理想?没错,我们尚在读书,可三五年之前,他们正和我们一样。如今他们的理想被压在现实之下,他们很可能就是三五年之后的我们。
第63节:出村进村


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多的时候,她代表着一种奋斗的信仰。

题记

出村进村

我们的传统哲学是要求不计出身,

可是一个人的出身往往是他一生的烙印。

他的起点,他的观念,他的归属感,这些东西都影响着人的道路。

这些离开老家,迁入北京农村的〃蚁族〃们,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我们都在思索。

走出了老家的农村,又走进了北京的农村。他们始终在城市的边缘徘徊。

题记

1。 同在北京两重天

钱 岳

走入一个女孩的宿舍,我说明来意之后,她怯怯地问我:〃大专毕业的算吗?〃我连忙说:〃可以的,您有时间接受我的调查吗?〃她欣然同意。

我挺喜欢眼前的这个女孩,文文静静,看上去温婉善良。我到她宿舍的时候,她正在吃早餐。她答应帮我填答问卷后,便放下手中的碗筷,拿起问卷和笔认真地看起题来。

可能因为刚起床,她穿得很随意。简单的外套搭上一条睡裤,头发也没怎么梳,但是面庞的清秀却掩饰不住。

我在一旁看着她填答问卷,随时提醒她需要注意的问题。她认真地听,然后点点头,低头继续答题。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她会主动问我。遇到需要回忆或者大略计算的题目,她都会停下来,用笔轻轻地敲敲自己的脸颊,然后仔细作答。

她叫孙菲,北京人,农村户口。她有些话令我非常感动,她说她现在辛苦奋斗是为了三个目标:第一,让父母有富足的晚年生活;第二,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第三,她才想到了自己。多么淳朴的女孩啊。辛苦奋斗最先想到的是父母和孩子。我想,她一定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女孩,她一定渴望拥有一个可以为她遮风挡雨的港湾,可以给父母和孩子带来比她现在更好的生活。

我问她:〃你觉得生活在这里怎么样啊?〃

她腼腆地笑了笑,说:〃挺好的。我都在这住了三年了。大专毕业后一直住在这。〃

小月河学生公寓的条件并没有让她觉得有多么不满。孙菲很知足。

我在接触〃蚁族〃的过程中,没有遇见过〃北京人〃。北京的学生因有地域优势,往往会比外地学生状况好一些。所以,见到孙菲,我颇有些意外。由于家住农村,她从小便在很普通的学校读书,既接触不到〃奥赛〃也进不了市重点。但她对北京非常有归属感,她认为她的家就在北京。可是她显然没有像市区的〃北京人〃 得到实际的优越条件。生活就是这么现实,出身的不同,可以影响我们一生的轨迹。同样是〃北京人〃,她为了留在北京市区工作,不得不住在低廉的学生公寓里,与背井离乡的外地学生一样打拼。我常想,这么善良认真的女孩子,如果从小就在北京市区长大,现在她的状况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可是生活容不得假设,出身亦无法选择,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铺开,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孙菲对人对生活都非常平和,她满足现在的生活,也憧憬更美好的生活生活的美好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我祝福她可以拥有她想要的幸福,因为她是如此善良美好,她理应得到幸福。
第64节:〃马太效应〃的真实触摸(1)


不管梦想是否看得清,也不管期望是否扛得住,青春总要去尝试。绝不妥协。

题记

2。 〃马太效应〃的真实触摸

王 敏

在调研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早晨7:30出发,赶往海淀区二里庄的小月河。北京冬天的早晨很冷,阳光稀稀落落地洒在行人身上,我多少有些茫然,不知道将在小月河看到什么。

到达二里庄后,我们在公交车站向别人问路。从指路人的神情和语言中,不难知道这个地方的流动人口很多,作为大学毕业生的聚集地带,这里早已被人熟知。这条小月河岸边的公寓,总共住着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

我们根据路人的指引,找到了河岸边的公寓区。这里的公寓十分密集,名称各异。为了提高调研的效率,我们决定分头行动,开始寻找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

我们首先看中了一座名为〃学生公寓〃的二层小楼。

这个二层通道楼是开放式的,住的全是女孩。楼下杵着一块标牌:女生公寓,男士止步。但是并没有保安或管理员监督这块标牌的落实。今天是周六,我们来得又比较早,很多女生都没起床,我们试图敲门进入,都没能成功。我打量了整个楼道,所有的宿舍都以楼道为中心,对称分布,分阴阳两面,每层有五十个房间,每个房间住着八个人。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公寓里,住了八百人左右。

我们在楼道里遇到一位刚洗漱完毕的女孩。我们向她讲明来意,她欣然表示愿意配合。跟随这个瘦小的女孩,我来到了她的宿舍。这个宿舍有二十平方米左右,四个上下铺的床位占掉了宿舍的大部分空间。宿舍的陈设十分简单,只是正对门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水杯、饭盒、镜子等常用物品。由于空间太小,女孩们都将鞋盒、洗漱用品等堆在床铺下面,十几个水瓶和零散的脸盆摆放在门口。有七个床位挂上了床帘,试图在这个小房间中划出自己的私人空间。房间虽然狭小,倒还算整洁。

这个瘦小的北方姑娘刚刚毕业,年龄与我相仿。与她交谈,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气息。她大学毕业之后便留在北京独自奋斗,但工作不太顺心。当她说起她那些正在读研和在事业上有了很大进展的大学同学们,我能感觉到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她对自己的现状十分不满意,却一时没有解决的良方。

我说,那你的家庭经济情况如何?是否需要你独自在北京闯荡?

她忙把我拉出寝室,做了一个不要说出来的手势。很显然,她不愿意向自己的室友暴露自己的家庭状况。可能她一直在自己的室友面前展示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在后来的交流中,她将室友定位为 〃熟悉的陌生人〃。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自卑感,是她的隐私,小月河的室友们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关系并不稳定,她不愿与之分享隐私。

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名叫张琳的山西女孩。她扎着马尾辫,高高的个子。我们见到她时,她正穿着一件厚厚的咖啡色羽绒服,坐在电脑前看着时下流行的韩剧。她已经毕业三年,一直以小月河为家。当我问及她的经济状况时,她告诉我,由于家里没钱,她大学的学费是靠助学贷款的,已经还得差不多了,而生活费则靠奖学金。如今她月收入两千多,她直言不讳地盘算了收支状况:〃我在中关村上班,吃得比较贵,所以我每个月大概要吃掉近一千块钱,房租很少,其他方面也没什么开支,每个月我还能有余钱给家里寄回去的。〃假如没有家庭的负担,两千元的收入足可以让她住到更好的地方去。但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不得不尽自己绵薄之力补贴家用。
第65节:〃马太效应〃的真实触摸(2)


张琳毕业于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这个专业在北京就业的机会相对多一些,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北京这个城市,所以毕业之后我选择留在北京发展。〃不难看出,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个社会上,有的人靠关系,稍作努力便平步青云;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不需努力便能锦衣玉食。而像张琳这样贫困的大学生,只好背负着各种东西踽踽独行。这也许怕就是人们所说的〃马太效应〃吧。张琳是漂在北京的贫困大学生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强大的背景,囊中羞涩,也并非万里挑一的人中之龙。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靠一个普普通通的梦想支撑,默默地努力,想扎根于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我只好默默地祝福她。

吃过午饭,我们继续寻找调研对象。在一个住满八人的宿舍中,有五人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找到这间宿舍的时候,她们正聚集在宿舍里聊天,其乐融融,充满温情。得知了我的来意,女孩们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这里我认识了一个安徽的老乡,这个直爽的姑娘直奔主题,指着一位室友说道:〃你们这个调研能帮我们解决就业问题吗?马上就要失业啦!〃她那位文弱的女孩呵呵呵地笑了起来:〃我刚递了辞职申请。太累了,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工资还不能按时发,把人不当人看。〃我对这个叫李欣的女孩产生了兴趣,请她谈谈她的工作经历。她说她毕业不久,却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我说,工作不稳定,会不会对你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呢?她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李欣似乎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和方向。当我问及她们为什么选择小月河居住时,她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便宜呗!〃她们回答问题时都是嬉笑着的,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压力给这群追梦的姑娘带来的重负和无奈。这五个女孩全部是来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有三人的学历仅仅是专科。逐年的扩招使得本科生和研究生泛滥,专科文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她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一次次碰壁以后,只好将自己定位在比较低的工作层次上了。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她们失去了交友方面的优势。为了节省开支,她们的交际范围都很小,也很少进行交际性的娱乐活动。单薄的人脉关系又为她们的择业带来困难,从而使她们的职业生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我从女孩们的口中得知,小月河曾发生多起自杀事件。

大家叽叽喳喳说道:〃上次有一个女的,和男朋友争吵过后,扑通一声,跳到小月河里面了。〃

我问道:〃那女孩多大年纪?〃

安徽女孩说:〃和咱年龄都差不多,大学刚毕业!〃
第66节:〃马太效应〃的真实触摸(3)


李欣补充道:〃自杀的人多着呢!有一个男的,被公司辞退了,在羊肉串店喝了不少啤酒,在小月河边站了几个小时,最后跳下去了,不过不是淹死的,是摔死的。〃

女孩们开始互相调侃:〃以后想不开就跳小月河啊!〃

我知道她们只是说说而已。但我可以想象那些自杀的人是经历了怎样的失落才选择了轻生。他们是茫茫人海中之一粟,高等教育使他们对生活有了很高的期望,但当他们走向社会,发现学历和知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