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齐家,平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菀笑着摇了摇头,笃定地说:“他们不会的。”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舍得,而是以前有一次,陈桂香拿擀面杖打她的时候,力道没控制好,一擀面杖下去,就把她打倒在地,摔了个头破血流,浑浑噩噩了好几天才好。
  那次杨有才难得的跟陈桂香急了,把陈桂香也吓得不轻。之后他们私心里都觉得,杨菀身子弱,经不住打,自然不会再跟她动手。倒是杨茗,硬气惯了,总是和他们硬碰硬,挨打也成了常事。
  杨茗也想起来了,立刻说道:“你呀,那一次真是快要吓死我了。”
  杨菀得意地笑了起来,凑到她面前神神秘秘地说:“其实那次,我是装的。”
  杨茗顿时瞪大了眼睛。
  “她倒是没打多重,是我自己去撞石板的,之后那几天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我是装的。虽然那次受了点苦,但起码现在他们不会轻易动手打我。倒是姐,你就不能服点软?明知道娘就是那样的人,爹肯定听她不听我们,你又何必呢?”提起此事,杨菀又是满脸的担心。
  杨茗先是觉得自己这个妹妹的确聪明,但听到后半句话,却是有些沉默:“我就是不服气其实我有时候就在想,爹打我的时候,都不会心疼吗?我们同样都是他的女儿啊。”说着又轻轻叹了口气。
  她其实心里明白,只要她不去和陈桂香作对,她爹也不会跟她动手。只是,她学不来杨菀那温顺的性子,让她委曲求全,她宁可据理力争。最起码,不会被心里那股怨气呕死。
  杨菀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了看天色,她站起身准备回去:“我要了回去收拾桌子了,爹一会儿出来见不到我又该生气了。等会儿我给你留个门,别回来的太晚。”说着又把手上的油纸包塞给她,笑眯眯地说:“青儿特意给你留的,拿着吧,也算是今晚没白闹。”
  杨茗打开纸包一看,立刻愣住了,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杨菀立刻笑着冲她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不是为了一块儿白糖糕,只是相争一口气罢了。莫要再说了,记得早些回来。其实我也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那是小孩子才喜欢的东西。”
  杨茗本来心里有些五味交杂,这会儿却被她给逗乐了,看她那小大人的模样,脸上总算是显出一丝笑意。她这个三妹,虽然年纪比她小,却凡事要比她看的开得多。
  “走啦。”杨菀冲她又挥了挥手,然后飞快地跑回家。杨茗看着她远去,半晌,低头看了看手上的白糖糕,然后轻轻咬了一口。

  第4章

  等杨菀回到屋里的时候,杨有才正沉默地坐在桌边吃饭。她紧跑几步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乖乖吃饭。这一日三餐能按时吃上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还贪心什么呢?
  片刻后,杨有才开口问:“你姐她怎么样?”
  杨菀眨了两下眼睛,听清楚他的问话后,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她微微皱了皱鼻子,然后犹犹豫豫地说:“还好吧。反正左脸是整个都肿起来了,身上有没有伤我不知道,她没说。”
  后半句是真的,因为她是真的不知道,外面黑乎乎地,当真是什么也看不清楚。但那个“左脸整个肿起来”却是她随口说的,没办法,这个时候,她也只能这么说。只有让杨有才心里多一分愧疚,杨茗才能少吃些苦头。
  其实杨有才不是不爱她们两姐妹,只是在他的观念里,子女就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可杨茗总是和陈桂香对着干,这让他很是恼怒。有时候,他动手,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仅仅是她顶撞了陈桂香。
  这些杨菀都看的明白,她也曾经劝过杨茗,可她二姐的脾气她也知道,说好听了是威武不屈,说难听了就是愣头青。不过她心里明白,杨茗的心思其实很单纯,谁对她好,她就会加倍对谁好,但谁对她不好,她也一定会跟那个人抗争到底。
  许久后,杨有才叹了口气:“她怎么总是这么倔呢?”语气里透着满满的无奈。
  “二姐其实和爹很像,爹不觉得吗?”杨菀说完,开始闷头吃饭。
  杨有才怔怔地看着眼前的三女儿,再一次觉得,这个女儿是不一样的。
  在这六个孩子中,他最疼的自然是儿子杨三全,其他的孩子他都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是天生就和老二不对盘。至于这个三女儿,平时只觉得她乖顺听话,可有时候她说的话做的事,却总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明明年岁不大,小女孩儿的心性也总会在细微之处不自觉的流露出来,可是在一些大事上,她似乎比谁都看的明白,看得透彻,也说的清楚。
  吃完饭,杨菀边收拾碗筷边说:“爹,家里的米快没有了,你看什么时候去城里,我跟着一块儿去。石榴再过几日就能摘了,我这儿还有几个新编的络子,可以拿到集市上去换点钱。”
  杨有才想了想说:“再过两日吧,等把田里的农活忙完了就去。”
  杨菀点了点头,快手快脚地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碟,去洗刷干净。
  第二日,杨茗半边脸颊虽然没有肿起来,却是一片青紫。但她什么也没说,还是该干嘛干嘛,等到杨有才下地的时候,还是跟着一起去了。杨菀心下明白,她到底还是舍不得爹一个人在田里辛苦。
  两日后,杨菀正带着两个妹妹一起摘石榴。
  “三姐,这么多的石榴,能卖很多钱吗?”杨莹拿着一个比馒头还要大的石榴问。
  她笑道:“卖不了多少,但多少能换点米钱。”
  “哦。”杨莹脸上显出一丝失望,仰着头看着满树的石榴。
  “不过,也应该够买一些白糖回来了,到时候,给你们做白糖糕?”
  杨莹和杨茜立刻欢呼了起来:“太好了。”
  忽然,旁边传来一句嗤笑声,只见杨莲穿着一身翡翠撒花半袖襦裙,坐在不远处的凳子上往这边看了一眼。
  她算是杨家长女,虽然长的不是最漂亮的,但却很会打扮,衣服自然不用提,连每天的头发都要杨菀仔细梳成城里小姐们的发式。再加上她从小到大都被当做小姐一样的养着,身上自然有股寒门农家女身上少见的骄纵之气,更显得她与别家女子的不同。
  此刻她正手里拿着一个石榴,慢悠悠地剥石榴子儿吃。举止端庄优雅,像足了大家小姐,只可惜,别人家的大小姐都是丫鬟给剥的石榴,只有她,只能自己剥。而她说出的话也一样带着尖酸刻薄:“你还真当自己什么都能做得?”
  杨菀对于她的冷嘲热讽早就习以为常,所以没有说话。倒是杨莹天真无邪地说了句:“三姐可不是什么都能做得?不像大姐你,什么都不会。”
  杨莲被呛了一声,顿时有些恼怒,瞪着她说:“你说什么?”
  杨菀忙拉了杨莹到身边:“来,你赶快挑几个喜欢的,放在家里和茜茜一起吃,剩下的我就要都拿走了。”
  杨茜一听也来劲儿了,忙凑过来跟着杨莹一起挑出来四个长得最圆最好看的,开开心心地拿进屋去,说是要给爹和娘也一人留一个。
  杨菀笑了笑,将剩下的都收了起来。
  不一会儿,杨有才借了一辆架子车过来,将满袋子的石榴放上去,然后带着杨菀进城。
  杨茜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咬着指头小声嘟囔:“爹和三姐会不会也去下馆子红烧肉”
  杨菀看着自家这个最小的妹妹,当真是什么话都写在脸上了。她笑着安抚道:“我们是要去干活的。更何况,今日就是把这一袋子石榴都卖掉,也买不到半碗红烧肉,所以莫要想了。”说完却又凑到杨莹和杨茜面前,压低声音说,“等我回来了,给你们一人带一条头绳,好不好?”
  两个小丫头立刻蹦了起来,在她们的印象里,三姐就是无所不能的。
  杨菀安抚下她们,又扭头对杨莲说:“大姐,今日中午的饭就你来做吧,辛苦了。”
  杨莲顿时脸色有些难看,没好气地说:“你就不能做了饭再去?”说着摔了手上的果子,转身扭着杨柳腰就进了屋。
  杨菀笑了笑没说话,却也不担心。她这个大姐,总是觉得进厨房做饭是很掉身价的事情,所以从不肯轻易下厨。但真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普通饭菜她也是能做得的。
  出门赶集,自然是赶早不赶晚。杨有才推着车子,上面除了一袋子石榴,还有一些自家攒的干果和新鲜的蔬菜。
  石榴今日特地穿了她唯一的一件青绿色小坎肩,布料质地不怎么好,洗的次数多了,都有些发白了。但这却是她自个儿做的,修身,样式好,还绣了花上去,倒也好看。
  这杨家五个姐妹中,最会打扮的自然是老大杨莲,最漂亮的则是杨莹,那瓜子脸,大眼睛,水汪汪的,看得人疼到心里去。杨茜年纪还小,倒还看不出什么。杨茗却因为常年下地干粗活,好好地一个大姑娘,整的跟个大爷们似的,甚至有时候为了保护妹妹不受欺负,敢和村里的男孩子们干架。所以提起她,乡里之间,也只会说一句,这杨二姑娘能干,一个女娃能顶三个男娃使。
  至于杨菀,长得并不出众,顶多算得上是清秀。但这五个女娃站在一起,不管大家最开始注意到的是最会打扮的杨莲还是最水灵的杨莹,最后目光都会落到她身上,然后说一句,这女娃,真灵气。
  杨菀的灵气是从她的眼睛里迸出来的,漆黑清亮的眼眸,目光总是干净清澈,一抿一笑,灵气十足。而且她年少当家,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她都守着规矩醒着神,邻里之间,接人待物,凡事妥帖。再加上她见人总是笑脸,眼睛弯弯,嘴巴嘟嘟,白净净的脸上两个小酒窝,谁人见了能不喜欢?所以她在村里的人缘也是极好的。
  另外,她也是心思精巧、心里有主意的主。在家闲来无事,她总会四处走走,今儿个帮着隔壁杨奶奶收收菜,做做糕点,走时总能带上几个,还能学得糕点的做法;明儿凑到大婶子们群里,帮着打打下手,看着她们绣花,不定就能学得几个花样;改明儿见到张家的儿子学堂归来,总要凑过去问问今儿个学了什么,慢慢的,字也能识得几个大家只当她是小孩子,凡事也不避讳。日子长了,她还当真就学会了不少东西。
  心灵手巧,用来形容她倒真是不假。
  他们住的地方离郢州城不远,约莫走了两里地也就到了。进城去卖东西,自然是要交进门费的。只是这些廉价的东西实在是不值得费这个事儿,杨有才索性就把车子停在了城门口,周围都是些早点摊子,也有几家卖蔬果的,倒也不觉得什么。
  杨菀先帮着他把车放好,帮着看了一会儿,然后拿起几个石榴放进小竹篮里,拿帕子细细盖好,和他打了声招呼,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城。守门人问起,她只道是来走亲戚,倒也没难为她。
  进了城,她先是四处看了看,然后提着篮子到城里有名的“金银阁”前守着,那里专卖金器首饰,大户人家的小姐少不得被人陪着来买。每当有小姐公子从里面走出来,她总会拿着络子,提着篮子问。
  她年纪小,也不怕羞,就是有时遭了白眼,她也只是笑笑就让开了,倒显得落落大方。
  因着络子编的确实好看又新奇,三个里面总有两个喜欢拿钱买的,碰上有公子陪着的小姐,即使小姐家不见得多喜欢吃石榴,但公子总归会付钱买去讨个美人欢喜。所以不多会儿,她篮子里的石榴就卖完了。
  转眼到了中午,她拎着空篮子晃悠悠出了城。杨有才面前的架子车上,蔬菜已经卖完了,只是石榴,还剩下几个。
  她笑眯眯地把卖石榴的钱交了上去,卖络子的钱却没交。杨有才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递了饼子过去,这是早上她在家里做的,虽然凉了,但味道还不错。

  第5章

  吃过饭,两人推着车子进了城,还要买些米面去。
  到了十字路口,不等杨菀开口,杨有才就对她说:“你想到哪里去逛逛,就去吧,待会儿我在城门口等你。”
  她点了点头,伸手将两个石榴放进篮子里提着,正要走,杨有才忽然摸出几文钱塞给她:“给你二姐买块儿白糖糕带回去。”
  杨菀笑着应了下来,对他的这一举动似乎一点也不意外。“爹,那我去了。”说着,拎着小篮子往东边走,杨有才则推着车子去了南边儿。
  先是到针线铺买了彩绳,她琢磨了一下时间,觉得还来得及,就又去了城北的布衣坊。这种地方,一般情况下,只要一看不是要买衣服的人进来,过不了多久伙计就会把人轰出去。可杨菀却是个例外,她可以随意地在这里晃悠,因为她和这里的裁缝是师徒。
  想当初,她一个人跑来拜师学艺,厚着脸皮留下来当了学徒,学了不到一个月,能够自己上手做衣服了,却忽然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