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棋逢对手 作者:[英]西瑞尔·哈尔-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沿着座位毫不费力地挪到车窗边。窗子是开着的,我脸朝着窗外假装欣赏起外面的景色来。我的脑子里能够想象出路边的电线杆飞速向后闪去的情形。“你注意到没有?”我冒险地说,“好象我们的车没有动,是外面的树在动。” 
  “这是常有的现象。” 
  我把脸从窗口转过来,朝着姑娘,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默默无语。“你的脸真有趣。”我变得越发大胆了,然而,这种评论是不会错的,因为很少有姑娘不喜欢奉承。 
  她舒心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宛若一串银铃声。“听你这么说,我真高兴,”她道,“谁都说我的脸漂亮,我都听腻了!” 
  啊,这么说来,她确实长得漂亮!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大声道:“是啊,有趣的脸同样可以是漂亮的啊。” 
  “你真会说话。”她说,“不过,你干吗这么认真?” 
  “马上你就要下车了。”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谢天谢地,总算路程不远,要叫我在这里再坐两三个小时,我就受不住了。” 
  然而,我却乐意照这样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只要我能听见她说话。她的声音就象山涧淙淙的流水。她也许一下车就会忘记我们这次短暂的相遇,然而对于我来说,接下去的旅途中我会一直想着这事,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难忘怀。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姑娘站起身,收拾起她的东西。我真想知道,她是挽着发髻?还是长发散披在肩上?还是留着短发? 
  火车慢慢地驶进站。车外,脚夫地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车门附近传来一位妇女的尖嗓音,那想必是姑娘的姨妈了。 
  “再见!”姑娘说。 
  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撩拨着我的心房。我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可是她已飘然离去,只留下一丝清香萦绕在她站过的地方。 
  门口有人相互撞了一下,只听见一个进门的男人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声“对不起”。接着门“砰”地一声关上,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列车员嘴里一声哨响,车就开动了。 
  列车慢慢加快速度,飞滚的车轮唱起了一支歌。车厢在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摸到窗口,脸朝外坐了下来。外面分明是光天化日,可我的眼前却是一片漆黑!现在我有了一个新旅伴,也许又可以小施骗技了。 
  “对不起,我不象刚才下车的那位吸引人。”他搭讪着说。 
  “那姑娘很有意思,”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着长发还是短发?” 
  “这我倒没注意,”他听上去有些迷惑不解。“不过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可对她毫无用处——她完全是个瞎子,你注意到了吗?” 
  录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7)》(该册为“外国微型小说专辑”,1986) 
  警笛 
  〖法〗P·贝勒马尔J·安托尼 
  汪宗虎陈积盛译 
  一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点15分,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克里斯蒂昂·拉斯马森正跟同伴卡尔·斯卡格尔玩牌。突然,电话铃响了,22岁的拉斯马森拿起话筒。 
  “我是消防队,您说吧……喂?……” 
  他什么也听不见。明明有人在打电话,可又不搭话。 
  “喂?我是消防队。您是谁?请讲话!” 
  同伴抱怨道:“准是有人在跟消防员开玩笑!” 
  拉斯马森打断了他:“别打岔!我听见喘息的声音!喂!您是谁?要是您在开玩笑,请别占这条线!这会儿,也许正有人向我报警呢!要是有正经事,就请快讲!喂?” 
  拉斯马森听到一个声音,听上去象是位老太婆。 
  “我摔倒了……救命啊!” 
  “您摔倒了?您在哪儿?” 
  “我不知道。” 
  “您在家里吧?您在哪儿?” 
  微弱的声音回答:“我想是在家里……” 
  拉斯马森立刻意识到,打电话的人不是在开玩笑。接着又问陌生人:“您不知道是否在自己家里?那您是在哪儿?是在公寓里吧?” 
  “是的,是在公寓里。我摔倒了,摔在地毯上,动不了啦。” 
  “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们!” 
  “我……地址我想不起来!” 
  “那您就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我再也站不起来了!” 
  “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别把电话挂上!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邮电局找到您的住处!……喂!……喂!……糟糕,她把电话挂上了!” 
  拉斯马森感到茫然:“我该咋办?” 
  “毫无办法……我看只好等她再来电话!”同伴说。 
  “这不是开玩笑!应该报告中尉!” 
  “一无姓名,二无地址,中尉会比你更高明?” 
  32分钟后,电话铃又响了。听筒里传来同刚才一样微弱的声音:“我刚才晕过去了……我四周有血……想必是我伤着哪儿了……我怕……快来吧!” 
  “接邮电局!快!让他们查一查,这电话到底是从哪儿打来的?”拉斯马森向同伴吩咐后,又问老太太:“您伤着哪儿了?” 
  “不知道……我流血很多,快死了……” 
  “您放心吧,我们正在同邮电局联系。您能将您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吗?” 
  “我说不上来……我觉得头晕眼花!” 
  “千万不要把电话挂上,您把电话机放在地毯上。请放心,我们会照料您的!” 
  此时,同伴在给邮电局打电话,他解释道:“我们一直跟她保持着联系,你们能否搞清楚她到底从哪儿打来的电话?” 
  邮电局回答说:“我在这儿只是负责交换台和叫人起床的!凌晨3点钟,我这别无他人!要知道搞清楚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可要进行一连串的技术操作!……还得算出不少中继线,我一个人无法做……” 
  二 
  拉斯马森感到无能为力了。他叫醒了中尉,5分钟后,中尉拿起了电话。只剩最后一线希望了:设法继续跟老人对话,以便推测出她所在的位置,或唤起她的记忆! 
  “夫人!……夫人!您还流血吗?疼不疼?” 
  “不疼……只是身子瘫痪了,两条腿动不了……其他部位还能动。血可能是从头上流下来的……我满脸都是血!” 
  “您一点也不感到疼痛?这可能是您的脊椎骨受到了损伤!假如您能做到的话,请您继续和我交谈,您的腰部千万别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您是怎样摔的?” 
  “可能是从床上摔下来的,这房子里就我一个人……” 
  “您能叫叫您家旁边的人家吗?” 
  “我叫过,可我声音太小了……” 
  “您摔下来后,电话机在哪儿?” 
  “原来在床头柜上,我摔下来后就晕过去了。等我醒来,电话机就在我身旁的地毯上,于是我就拨了‘18’,因为电话机上写着‘火警18’。” 
  “您摔倒之前是不是已经瘫痪了?” 
  “有可能,……很有可能。” 
  “您可能是一个人生活,那平时谁在照料您?您想得起来吗?譬如一个大夫的名字。” 
  “想不起来……噢,想起来了,我由于瘫痪,常接受一位大夫的运动疗法。” 
  “这个大夫的名字您有印象没有?” 
  “有,有印象,我敢担保。” 
  “那好。我去找一本专业电话号码簿来,把本市所有从事运动疗法的大夫名字都念给您听,如果您听出那个人的名字,就打断我,同意吗?” 
  20分钟后,当中尉念到第48个名字——亨宁·汤姆森时,老太太惊叫起来:“就是他!肯定是他!亨宁·汤姆森!” 
  三 
  已是清晨4点钟了,中尉拨动了汤姆森的电话号码。一个人回答说:“汤姆森先生去度周末了,你们可以给他留个话。” 
  希望全成了泡影。中尉无可奈何地挂上电话,显得有些灰心丧气。然而,总得想个办法才是! 
  于是,他又拿起了话筒:“喂,夫人,既然您看得见,那您的房间里一定亮着灯。您都看到什么啦?” 
  对方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床前地毯上……全是血……快点来吧,我求求你们!” 
  “请等一下。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是方砖,还是镶木地板?” 
  “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 
  “太好了……那天花板呢?您看得见天花板吗?天花板高吗?” 
  “高,我觉得很高……” 
  “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您房间里有窗户吗?” 
  “有……就在我对面。” 
  “窗户又窄又高,对不对?有窗帘吗?” 
  “跟你说的完全一样,只是没有窗帘。” 
  “那好,百叶窗关着没有?” 
  “没关,开着呢。我隐约看到外面的墙,很可能是马路对面的墙,好象马路上有灯光。” 
  她说最后这句话时,声音越发微弱了。中尉兴奋已极,大声地向拉斯马森说“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所在的街道狭窄,因为老太太能看到对面的墙壁。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否则,她决分辨不出路灯亮着没有。” 
  “可我们还是不知道她住在哪个区啊?要是她能再想点有关自己的事就好!” 
  中尉又拎起电话:“夫人……你能告诉我您所住的那个区和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老太太再也不搭腔了。她没有把电话挂上,大概又晕过去了。 
  中尉无计可施,对拉斯马森说:“这下可完了,真叫人担心!千万别把电话挂上,也许她还会苏醒过来。她刚才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弱,她大概流了好多血!她正在无声无息地死去!” 
  一个小时过去了,仍无反应。中尉想,可不能无限期地堵塞报警线路。他正准备去挂上电话,拉斯马森羞答答地开了腔:“中尉,我倒有个想法,不过您肯定会说是荒唐可笑的。” 
  “说嘛,谁能料定不是个好主意呢?” 
  半个小时后,消防队的上校被叫醒了,他采纳了拉斯马森的意见。 
  四 
  清晨5时半,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各个街区。警笛不断响着,每一辆车都得跑遍一个区的大小街道,同时要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在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筒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他希望能听到从老太太的电话里传来警笛声,因为老太太的电话一直没挂上,冲着电话的百叶窗也敞开着。3刻钟后,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6点22分,上校正准备命令停止鸣笛——市长和报界肯定会让他对鸣笛一事作出解释,拉斯马森突然叫道: 
  “中尉,听见了!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声音很低,可是很清晰!消防车大概就在离那儿不远的一条街上!” 
  中尉用无线电报器命令:“1号车!停止鸣笛!” 
  拉斯马森对中尉说:“我还听得见。” 
  “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8号车……” 
  依次往下,当第12号车停止鸣笛时,拉斯马森惊呼起来:“就是这儿!”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其余车辆一律停止鸣笛,返回大本营!12号车继续鸣笛行驶!”中尉继续命令道。 
  12号车又开始搜索起来。15分钟后,突然,拉斯马森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急不可待地把耳机递给中尉。果然,通过老太太家里的电话听筒,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12号车的警笛声。 
  “12号车,我是指挥部!我们要找的人家就在你那条街上!快去寻找有灯光的窗户!” 
  “指挥部,我是12号车。这会儿全区都惊动了,所有的窗户都亮着灯!” 
  “12号车,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都熄掉!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太太的家!” 
  拉斯马森电话听筒里的警笛声已经停止。随之传来十分清晰的扩音器的声音:“请把灯关上……我再说一遍……请关灯!我们在找一位瘫痪了的妇女,她家亮着灯!” 
  10分钟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员的话音,他从血泊中捡起了电话耳机: 
  “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她仍昏迷,不过脉搏还在轻微跳动。她的颅骨有伤,是在床头柜上磕破的。我们现在就送她去医院!在车上再和你们联系。” 
  五 
  这位老太太名叫埃伦·索恩代尔,72岁,下肢已瘫痪多年。在医院里她总算得救了,并逐渐恢复了记忆。为了拯救这位老太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