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立三之谜-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对王明回国作了周到安排。在王明动身之前,米夫就以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名义打电报给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中央对王明的工作给予妥善安排。
  中共中央对东方部打来的电报给予高度重视,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与当时担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的康生商量后,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安排王明等人的工作问题。鉴于王明是一位从学校门到学校门,毫无国内斗争经验的留苏学生,并没有像王明和米夫想像的那样得到器重,而是决定按照中央历来对回国留学生的安排规定:凡从苏联回国的留学生,由于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一般不直接安排到中共中央机关,而是安排他们到基层工作,锻炼一个时期后,再根据他们在基层工作表现的能力,考虑调到中央或地方领导机关工作。由康生把“中央决定,让你到上海南洋烟厂担任支部书记”的通知告诉了王明。中央这个决定,太出乎自认为有靠山、有来头的王明的意料了。领袖和一个基层单位的支部书记,简直有天壤之别。前程似锦的美梦,刹那间化为乌有。他暗自咬牙切齿,耿耿于怀,这一剑之仇,迟早要报。
  王明到烟厂去了几天,害怕白色恐怖,提出不愿在基层工作,就被调到上海沪西区委做宣传工作,其任务是每日到处去秘密散发张贴党和赤色工会的传单标语。
  7月底,王明被调到中共沪东区委任宣传干事,兼《红旗》报通讯员。首先的工作是深入基层到工厂群众当中了解情况和进行革命宣传鼓动。但是,王明却借口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而不愿到基层接近群众,他很少深入工厂和群众当中去了解情况。他对这项工作职位深感不称心。王明认为,中央这样安排他的工作,简直是把共产国际极端器重的人冷落起来,对他是有才不用,浪费人才,对区委分配给他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而对既漂亮又有派头的同乡姑娘孟庆树发起了猛攻,不能很好地完成区委交给的任务,因而在区委会上经常受到同志们的批评。王明转向当时担任中宣部秘书的潘文郁求救,1929年11月即通过潘文郁把他调到《红旗》报工作。
  《红旗》报创刊于1928年11月20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归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由李立三兼任,副部长是罗绮园,秘书长恽代英,秘书先后有李求实、潘文郁,编辑有谢觉哉、李求实。王明调去担任编辑和采访员。
  王明调到《红旗》报后,在不到半年时间先后以“韶玉”、“石”、“慕石”等笔名,在《布尔什维克》、《红旗》上发表了35篇文章。其思想大都来自共产国际,用共产国际的思想,论述国内政治斗争,主要是鼓吹“城市中心论”等不切实际的工人武装暴动,强调中国革命的危险是右倾,不是“左”倾。
  之三、向米夫告黑状
  1930年1月12日上午10时,王明在上海英租界垃圾桥附近出席工联召开的布置年关斗争的会议。10时20分左右,中外巡捕10多人冲入会场,大喊“莫动”,接着进行搜查,搜出《上海报》、《红旗》报、《布尔什维克》、苏联画报和煤业、药业、制衣业等斗争纲领数百份以及会议记录、签到簿等,装了两大篓。然后把在场的20多人全部赶到囚车上,押解到老闸捕房。1月22日上午又把他们押解到提篮桥监狱的特犯间。2月4日下午5时,英租界当局宣布将王明等人引渡到国民党的上海警察局。
  由于王明被捕时是工人打扮,监狱没有发现他的真实身份,一个印度人巡捕对他说:“只要你想办法搞点钱来,买通关节就可以出去。”王明听了高兴地说:“钱不成问题,如果你们有人同我一道去,我能找到出钱的人。”这位巡捕不敢答应放他出去,只答应替王明送信。于是王明立即给他的挚友、在中山大学的同学,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的潘文郁写了一封简短的信,交给这位巡捕。信的大意是“我已被捕,请设法营救”。
  王明为了自己早日获释,让巡捕到中央秘密机关送信,不惜暴露党的秘密机关,严重违背了党的纪律,影响了党的秘密机关的安全,致使一些机关被迫转移,因而受到李立三的严厉批评。康生慷慨激昂地说:“这种贪生怕死的人,应该给以严厉的处分。平时那么狂妄,在敌人面前,骨头又那么软。”在党组织积极营救下,2月18日,王明得以出狱。王明出狱后,对同学王逸常说:“这个监狱有些资产阶级味道。他们看我是个小个子,看不起我,认为我不像一个革命的共产党员样子,就把我放了。”
  王明出狱后,写了两封信。
  一封信是王明出狱第三天,即1930年2月21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共29页。他向党中央汇报了一些情况,也轻描淡写地承认自己有“错误或疏忽”,但没有诚恳地检讨自己的错误,极力为自己开脱罪责。
  3月16日,党中央给王明写了一封信,指出他这次所犯的重大错误是:
  1.供出中央秘密机关的地址,“影响机关安全”,“给一般同志以极坏的影响”;
  2.让“巡捕送信到中央秘密机关”,违背了纪律;
  3.“躲避自己的错误”,“没有在错误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心”;
  4.还说什么“中央解决你的问题不要给取消派借口”,表现着你完全不接受中央批评的精神。
  中央决定给王明以党内警告处分,撤换他在中央宣传部及《红旗》报的工作职务,希望他能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改正错误。
  王明受处分后,党中央与李立三原准备让王明随许继慎、熊寿暄去鄂皖苏区工作,接受锻炼,但最后还是决定将他调到全国总工会工作,任全总党团秘书和《劳动》三日刊编辑。
  王明写的第二封信是给米夫的,他向米夫状告中共中央。在信中他说,回国后,中共不拿他当人看,让他到危险的斗争前沿。他被捕后遭到毒打,但自己表现很顽强等,抱怨中共中央抛下他不管。
  米夫见到王明的信很不痛快,大发雷霆。一面夸王明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典范,一面指责李立三对王明不重用,并写信给李立三,向李立三陈述了他的态度。
  之四、摇旗呐喊 鼓吹暴动
  王明对因被捕事件中的错误离开中共中央机关,一直不满。到全总宣传部后,一直不好好工作,认为他是被大材小用了。一次他向全总党团书记罗章龙炫耀说“东方部派我回国不是做普通工作,而是要做领导工作的。我们是国际直接派来的,你要认识这一点”。不等罗章龙开口王明又说:“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不懂马列,十分幼稚,一贯右倾,需要从上到下加以改造。”罗章龙批评他,要他虚心点。王明强辩:“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共产国际的意思。”
  王明在全总工作期间,一方面对李立三和党中央不满,一方面又先后发表了19篇文章,竭力鼓吹暴动。比如:
  王明在1930年5月15日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第3卷第4、5期合刊上发表了“目前军阀战争与党的任务”一文。
  文章在分析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军阀战争的结果与前途”后,在第四部分提出了“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是变军阀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具体内容”,“我们不是反对战争中的某一派军阀,而是反对整个军阀;我们不是为‘暂时的和平主义’或‘虚伪的人道主义’而反对军阀战争,而是要根本消灭军阀战争;我们不仅要消灭军阀战争,而是要彻底消灭军阀战争的一切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我们不是空喊‘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国民党’,而是以工农兵武装暴动根本推翻现在政权而代之以苏维埃的统治。”接着,他又提出了“加紧进行反对各种右倾倾向及对右倾采取调和态度的调和倾向,是目前党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指出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要危险——右倾倾向的十种表现:“一是对于目前国际革命形势及中国革命形势的日益完备高潮条件的怀疑与动摇;二是在群众斗争中党的尾巴主义;三是职工运动中的黄色倾向与对于赤色工会建立的忽视;四是农村中的富农路线的领导和对反富农斗争的犹豫和不坚决;五是地方观念,保守观念和一般的农民意识;六是对于士兵运动的忽视与对于兵变的取消倾向;七是对于争取公开工作路线的怀疑与不坚决;八是对于红军、游击队及苏维埃区在一般革命运动中的比重成分估计得不够;九是对于‘中小商人’及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正确估计和‘幻想’;最后,非常危险的是对于党的本身力量估计得太过分薄弱。”“这一切倾向都是与党的目前根本任务不能兼容的,都是动摇、妨碍、破坏以至反对党实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策略,都是使党不能实现变军阀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根本战术”。“为加速地和顺利地进行反军阀战争的根本战术起见,加紧反对各种右倾倾向及对右倾采取调和态度的调和倾向,是目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之一。”
  由于王明为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摇旗呐喊,积极讨好李立三。因此,不久李立三又把王明调出全总,重新安排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秘书。
  之五、发起进攻 受到处分
  1930年6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李立三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以何孟雄为代表的一些同志勇敢地站出来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进行斗争。
  一开始,王明并没有把何孟雄等人的反对意见放在心上,然而当他了解到共产国际远东局驻上海的代表罗伯特反对李立三的主张时,立即决定调转枪口,再把矛头对准李立三。
  后来,当他得知李立三要在7月9日召开政治讨论会,讨论《决议》执行的事宜,便与“中大”回国的同学王稼祥、何子述、博古等,私下开了碰头会,交换看法,四人不谋而合,决定在政治讨论会上对李立三大举进攻。
  7月9日会议一开始,李立三讲了会议宗旨,谈了如何贯彻《决议》等等。李立三话音未落,何孟雄便站起来,慷慨激昂地反对李立三的发言及《决议》。何的发言,使会议气氛紧张起来。何发言后,王明给博古一递眼神,博古便起身发言,也反对《决议》。接着王稼祥,何子述也向李立三开火。这时,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的王明慷慨激昂、手舞足蹈地发表了长篇讲演,引经据典,一条一款对《决议》进行批驳,当场拿出马列著作和李立三、向忠发等展开激烈的辩论。
  李立三、向忠发对王明的如此行为十分意外和恼火。他们虽是中共最高首脑,谈起马列主义理论时,却不如王明等人,但不肯向王明等人低头。争论不过,李、向遂动用手中的权力,把“右倾”、“小组织者”的帽子扣到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头上。向忠发还当即宣布撤销王明的中宣部秘书职务。
  王明自恃有共产国际撑腰,自信是共产国际正确路线的代表,知道共产国际不支持李立三,便没有把李立三、向忠发放在眼里,7月10日又写信给中共中央,再次陈述他反对《决议》的意见。信中指责李立三犯了躲在“左”倾词句之下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托洛茨基主义、陈独秀主义及布郎基主义的混合物。对比王明与李立三的主张,其实王明意见的“左”倾盲动程度比李立三表现得更为严重。
  王明的“万言书”使李立三、向忠发更加压不住心中怒火。在康生提出的“反李立三就是反党,应该给王明这个反党分子应有的处分”的建议下,他们便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王明六个月的留党察看处分,并把王稼祥调往香港,何子述调往天津。这就成为王明对李立三终生不忘的积怨。
  之六、韬光养晦 以屈求伸
  当时,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是李维汉,宣传部长是夏曦,秘书是李初梨。王明被分配到李初梨手下任干事。为进一步打击王明的气焰,李立三专门到了江苏省委,向李维汉、李初梨等交代要对王明进行思想帮助。王明对来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自然很恼怒,但他心中有数。王明看到他在与李立三这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暂还不具备批倒李立三的力量。在受到中央的处分后,他马上又给党中央写信,声称:“我虽然对中央这一决议有不同意见,但坚决拥护它。”实际上,王明在等待时机,准备进行新的较量。在推行李立三的“左”倾盲动中,王明干得很积极,编写快板,起草传单,印刷标语等,宣传部领导对王明的工作很满意,认为他很能干。
  9月24日至28日,在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