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之道-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侍君之道:做一个有用处的人
随机应变方圆侍君之道一:培养君主的依赖心理
随机应变方圆侍君之道二:满足皇上的心理需要
随机应变方圆侍君之道三:率性而为服从谨小慎微
第二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交友之道:做一个有帮手的人
第三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取媚之道:做一个有影响的人
第四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进取之道:做一个有功名的人
第五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避祸之道:做一个有头脑的人
第六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斗争之道:做一个有手段的人
第七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生活之道:做一个有情调的人
第八章 纪晓岚随机应变方圆立身之道:做一个有特色的人

'清'纪晓岚·原典 东野君译著 编著

前言

纪昀,(1724—1805),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随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播出,纪晓岚的大名现在已是家喻户晓。
    传统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就凝聚在一枚小小的古铜钱中,外面圆圆的,中间是棱角分明的方孔。它寓示着“外圆内方”的做人道理。方和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理解,有不同的定义。方,做人的正气,优秀的品质;圆,处世的技巧,圆滑的行动。方,原则性;圆,灵活性。方,有棱有角;圆,圆滑世故。方,个体与群体的对立;圆,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等等。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大叛离亲。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成功要诀就是精通何时何事可“方”,何时何事可“圆”,“方”“圆”如何相济。
    纪晓岚身处清朝由盛而衰、由治而乱的过渡时期,以天纵之聪明,在复杂多变的封建官场中,随机应变,方圆相济,上得天道,下媚黎民,生前显赫,死后留芳。他传奇般的成功就在于他巧妙地将“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成了天理与人欲、品德与才华、生活与事业、为学与为官等一系列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的高度统一。从方圆的角度来看待纪晓岚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发现:
    就人际交往而言,纪晓岚认为,一个人与最要好的朋友之间,也有对立面;与最仇恨的敌人之间,也有依赖面。处理好人际关系,主要就是根据彼此依赖面大还是对立面大,巧妙地把握“方”与“圆”的转化。
    就事业与生活的关系而言,事业宜方,生活宜圆。纪晓岚认为,只有自由自在的人生才能快乐无比,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恬淡自守、清心寡欲是一种高尚的气节,然而过分冷淡避世,则会毫无抱负,无法救助世人,报效天下。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是一种美好的品德,然而过于忙碌苦做,则会丧失人生乐趣,无法陶冶情操。
    就思想与行动的关系而言,思想宜方,行动宜圆。人的思想往往与行动有着很大的距离,思想上考虑成熟的东西有时却无法转化为行动;情感也往往与理智不能和谐,理智上认为正确的,但情感却执拗地与它相抵触。纪晓岚认为,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以行动之“圆”助思想之“方”,要善用高尚的思想来提高行动的价值,善用圆滑的行动来落实先进的思想。
    就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而言,纪晓岚认为理就在欲中。宋明理学家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将天理与人欲视为对立,要体现天理,就必须排斥人欲。纪晓岚认为这无异“以理杀人”,“理者,存乎欲者也。”、“理者,情之不爽失者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主张以情来统治理。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和魏、晋时的知识分子一样,把理论在行为中付诸实践,其放荡与旷达,与阮籍、嵇康有神似之处。
    就德与才的关系而言,纪晓岚认为,看其事功。儒家传统,重德而轻才,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曹操心目中“贤”的标准,恰与儒家所持者相反,重才不重德。曹氏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能进取,能进取的,未必有德行。纪晓岚认为:有德行中的伟人,也有功业中的伟人,汉、唐英雄,于德行虽有亏,但他们创造了历史,影响了人类的命运,我们不应忽视其伟大之处。
    就为学与为官的关系而言,纪晓岚认为,做学问要方,做官要圆。做官与做学问并不矛盾,方圆相济,相得益彰。纪晓岚不仅在学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仕途上也志得意满。这与他善于运用方圆之道是分不开的。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时期,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
    当然,纪晓岚随机应变的方圆之道还有很多,打开本书,你可以细细品味,领略其精微神奇之处,相信你定可以从中悟出适合自己的方圆成功之道。




一、纪晓岚方圆侍君之道:做一个有用处的人

    在封建社会,作为士人,皇帝认为你有用,你就有用,皇帝认为你没有用,你就是一个废物。所以,服侍君主,最关键的,是要让他认为你有用。纪晓岚深知这个道理,他没有显赫的家族,不是皇亲国戚,完全靠自己亦正亦奇的侍君之术,来博得皇帝的恩宠。纪晓岚自乾隆十九年成为天子近臣后,40余年不离左右,期间只有两次离开京师,一次是发配新疆,另一次是督学福建,加起来时间不足五年。这两次一损一荣离开皇帝之外,纪晓岚并非没有其他外任的机会,但是皇上离不开他。

方圆侍君之道一:培养君主的依赖心理
    ——想钓鱼,就要问鱼想吃什么。如果侍君有秘诀的话,就是了解君主的观点,并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看事情的可能。侍君之道,关键在满足他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对于皇帝来讲,驾驭一群服服帖帖的马,没有驯服一匹烈马得到的心理满足感强。纪晓岚恰恰深谙此道,侍君之初,才为主,媚为辅;侍君之中,才媚各半;侍君之末,才为辅,媚为主。依次不断满足青年皇帝、中年皇帝、老年皇帝不断变化的心理需要。

方圆实战:让君主赏识,而不是让君主佩服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要是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而至于产生致命后果。自以为优越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人君嫉恨,因此,对寻常的优点可以小心加以掩盖,例如相貌长得太好亦不妨用某种缺陷加以抵消。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君王喜欢有人辅佐,却不喜欢被人超过。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应该显得你只是在提醒他某种他本来就知道不过偶然忘掉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要靠你解谜释惑才能明白的东西,此中奥妙亦可从天上群星的情况悟得: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
    权力和才气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你有多大的权力,你就发挥多大的才气。才气发挥的过了头儿,或者说“聪明过头”,不是什么好事。才子文人最需要切记的是:在场面上,不要事事显得比皇帝高明。
    谦虚是美德,但不适合初来乍到者。显露和展示才华,是获得皇上重视的有力手段。同时,上级领导者最讨厌下属蔑视他的能力,如果你处处显得比皇上还要高明,你的小命可能就岌岌可危了。像纪晓岚这样一个一贯恃才傲物的才华之士,长期处在乾隆皇帝这样一个自恃甚高,而且颇有才华和成就的封建帝王身边,既要发挥才气,又要有所保留,其间的微妙之处,只有他最清楚了。
    初次相交,要让皇上看高你的才气,一个窝囊废是得不到皇上的恩宠的。要满足皇上驾驭能臣、驯服能臣的心理愿望。初期有才有楞有角,然后在皇上的调教下,服服帖帖。否则,皇上是根本看不上一味逢迎拍马的蠢才的。
    话说一年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圆明园中春光明媚,景色宜人,桃红柳绿,燕舞莺啼,是皇家园林中的最佳时季。
    这天,乾隆皇帝传命纪晓岚伴御驾,到这里观赏春天美景。看到园中那到处依依飘荡的柳丝,娇妍盛开的桃花,乾隆皇帝一时兴起,口中吟道:风吹杨柳千枝动,雨打桃花万朵遥。皇帝觉得两句对仗工整,摹景与意颇为佳绝,满意地回头问纪晓岚:“卿以为此联如何?”纪晓岚知道皇上好胜心强,喜欢高人一等,若说此联很好,皇上自然高兴,可是与皇上接触还不是太多,皇上也不是太了解自己的才华,这样说显露不出自己的才华;若说不好,又怕惹恼圣上,降罪下来吃不消啊!纪晓岚想到这里,有了主意,随即说道:“圣上之联,美则美矣,只是未尽善也。”乾隆听了这话,果然心中有些不太愉快,但不露声色,仍然用平静的语气问道:“何以言之?”“为臣妄言,不知妥否。”纪晓岚小心翼翼地说道。
    “卿详细说来,朕倒要听听。”乾隆面露不悦之色。
    纪晓岚看在眼里,心想我必须让皇上高兴起来,便小心谨慎地答道:“臣以为失之粘滞,僵而不活,且‘千’‘万’二字,概而言之则可,细推则不妥。若虽弱小之孤树,则无‘千’‘万’之可言;若是丛林密株,则又不只‘千枝’‘万朵’,况且,风雨之中,谁也不去计数。”乾隆听着,觉得有道理,但又不肯罢休,又接着问道:“以卿之见呢?”“臣以为每句只动一字便妥。把‘千枝’‘万朵’,改为‘枝枝’‘朵朵’,这样就成了:风吹杨柳枝枝动,雨打桃花朵朵遥,有多少枝,即多少枝动;有多少朵,即多少朵遥。如此改动,则前弊尽除,且能尽陛下本意啊!”乾隆这回笑了,知道纪晓岚在玩弄文字游戏,但仔细推敲,确有道理,于是点头表示赞同。
    几天过后,乾隆皇帝带纪晓岚等一帮臣子,到郊外踏青春游。只见在明媚的春光中,耕人遍野,牛羊满坡,村妇在门前纺纱,村姑在树旁挑绣。南来北往的行人络绎不绝,骑驴赶车的悠然而行,旷野上回荡着悠扬婉转的歌声。真是鱼游于池,燕翔天空,莺啼树梢,桃花含笑,柳枝绽翠,禾苗碧绿,草色青青,一幅太平景象,盛世风光。
    在一帮大臣的簇拥下,乾隆皇帝看到如此美景,心中十分畅快。大臣们不停地颂扬圣天子仁明有道,故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乾隆皇帝听得有些飘飘然了。纪晓岚此时也不甘落后,和大臣们竟相显露事君媚上的本领。他看好一个机会说道:“陛下,宋人讲‘万紫千红总是春’,确实不虚啊!”乾隆兴致很浓,点头说道:“是啊,如此良辰美景,虚度了实在可惜。朕命卿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嵌上两个‘春’字,卿以为如何?”纪晓岚欣然从命,略加思索,脱口吟道:
    春光春风春景和,
    春人路上唱春歌。
    春日临窗写春字,
    春闺女子绣春罗。
    “好!好!”纪晓岚吟诵刚罢,大臣们便齐声喝彩,乾隆皇帝也点头称善。大家都十分喜爱他敏捷的才思。
    京城百官都听说纪才子文思敏捷,从来没有被人难住过,个个兴趣盎然,争相为他出题,请他题诗,成为一时乐事。皇上本是个喜欢显示才学的性格,更是兴致勃勃,常想出个题难倒他,以表明天子的高明。
    纪晓岚是何等聪明之人,他早已看出皇上的心思,心想哪天应该让皇上难住一下了,省得得个罪名。
    这天,乾隆皇帝把纪晓岚召进宫中,看着他含笑不语,一时间让纪晓岚摸不清原由。
    纪晓岚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向皇上请奏:“微臣纪晓岚,斗胆叩请圣上,圣心为何这般喜悦?”乾隆笑道:“朕今天十分高兴,是因新得一喜,特召你进宫来吟诗志喜。”早在上朝的路上,纪晓岚就心里琢磨着,可能是圣上闲来无事,又召他进宫吟诗取乐,没想到是新得了皇子,在这种时候,一定得小心侍候。他脱口吟出一句:“我主今日降真龙,”皇上听了一笑,说道:“爱卿猜错了,不是皇子,是位公主。”纪晓岚听了这话,心里有些吃惊,心想自己太急切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