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克格勃就已经警告过菲舍尔,告诉他海哈南并没有返回莫斯科,并指示他使用另
一套身份文件离开美国。但是菲舍尔并没有执行命令,而继续留在美国。6 月ZI日
清晨,他在纽约东28街的一家旅馆里被捕,然后被用飞机送往得克萨斯州麦卡伦外
国人拘禁中心接受审问。在与审问者进行了几天较量后,菲舍尔承认自己是一个利
用假身份生活在美国的俄国斯人,而他所供认的真名则是一个已经死去的克格勃同
事的姓名:鲁道夫。伊万诺维奇。阿贝尔。菲舍尔知道只要中心看见美国报纸头条
上的“阿贝尔”这个名字,就会立即明白发生在美国的一切。
    菲舍尔的被捕标志着克格勃针对“主要对手”的行动遭到了一次极其严重的挫
折。冷战初期,中心在美国的行动战略是以建立一个间谍网为基础,这个间谍网将
负责指挥重要间谍,如霍尔和菲尔比,最终像伟大卫国战争时期那样,使这些间谍
打入美国政府的高层。但是菲舍尔失败后,克格勃在美国已经没有秘密情报站了。
    于是中心相应地采取了更为实际的目标更有限的战略,试图再创“大特工”时
代的辉煌,并将以前的失败都归因于一系列行动上的失误。
    中心对马卡耶夫(哈里)、布里克(哈特)和海哈南(维克)案件的调查表明,
它在挑选冷战后第一代特工时存在着严重问题。海哈南的克格勃档案里记载着很多
足以引起警惕的迹象,这些迹象在他1952年赴美国前就已经很明显了。他在苏联和
芬兰都有负债并向他人借钱的记录,而且还存在极为复杂的性关系。虽然他在苏联
时已经结了婚,但是在没有通知中心的情况下,他又在芬兰和汉娜。库里卡结了婚,
后来还带着她到美国生活。但是,1949年准备汇报给情报委员会领导的关于海哈南
的报告却掩饰了他性格上的缺陷,而是坚持认为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改正海哈南行动
上的失误。米特罗欣在读完克格勃档案中关于海哈南的资料后这样写道:显而易见,
虽然海哈南(维克)已经有过不麻烦,但克格勃仍希望让他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不
管具体干什么,因为克格勃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行动。因为再训练一个代替他的人是
非常困难、而且也十分费时间,同时也因为克格勃不想让花在维克身上的那么多时
间和金钱都付诸东流。
    海哈南的俄罗斯妻子接到丈夫叛变的通知后,立即与他离了婚,并开始使用她
结婚前的姓——莫伊谢耶娃。1957年克格勃主席接到一封署名格里蒂纳的女人的信,
询问海哈南的下落。她说海哈南是她12岁孩子的父亲。对于格里蒂纳,克格勃显然
没有像对待莫伊谢耶娃那么诚实。克格勃告诉她,他们从来没有雇用过海哈南,也
不知道他的下落,但他们听说海哈南在苏联犯下了极为严重的罪行,现在警察正在
通缉他。格里蒂纳回答说,她将告诉她的孩子说他的父亲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在与
德国人的战斗中牺牲了。实际上,海哈南于1961年在美国去世。当时有人说他是在
宾夕法尼亚的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祸,但实际上他似乎是死于肝硬化。
    1957年11月15日,55岁的鲁道夫。阿贝尔被判三十年监禁。阿贝尔在听到实际
上对他来说等于终身监禁的判决时,表现得“出奇的镇定”。他的美国律师詹姆斯。
多诺万对此十分惊讶:“这名镇定的职业间谍的自控能力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
刻了。”阿贝尔的妻于伊利亚上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是在1955年夏天
“阿贝尔”返回莫斯科度假的时候。听到判决后,伊利亚没有像她丈夫那样掩饰自
己的感情。她十分悲痛地写信给中心说,这不是等待25年或是30年那么简单的事,
“我不知道我丈夫还能不能够回到我身边。”在过去7 年中,她一直是管弦乐队的
竖琴师,但是当因丈夫的被捕而指责了克格勃之后,乐队以不再需要竖琴师为由将
她辞退了。中心也拒绝了伊利亚。阿贝尔提出的帮她再找一份工作的要求,只是同
意每月付给她sl卢布的退休金。
    鲁道夫。阿贝尔被送到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监狱服刑,在那里,他与另外两名苏
联间谍成了好朋友。他和莫顿。索贝尔下国际象棋。海哈南私吞的5000美元就是准
备给莫顿的妻子的。阿贝尔也得到了库尔特。庞杰给予他的小恩小惠。庞杰是一个
出生在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在监狱里的牙科诊所工作,他于1953年被指控在驻澳大
利亚美军服役期间进行特务活动而被判5 至15年监禁的。克格勃有关庞杰的档案显
示,庞杰早在1936年就已经成了苏联间谍,但是在他被捕后,中心错误地认为他是
个双面间谍,他的被捕只是美国人为了破坏苏联在澳大利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制
造的阴谋。阿贝尔对庞杰是一名真正的苏联间谍这一点毫不怀疑,1962年9 月出狱
后,他还曾试图说服克格勃给予庞杰经济上的资助。
    阿贝尔只在监狱里呆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1962年2 月10日,美国与苏联在连
接西柏林和波茨坦的格利尼克大桥上将他与被苏联击落的美国U -2 飞机驾驶员加
里。
    鲍尔斯进行了交换。克格勃极为重视这次交换行动,并给它起了个代号“留登
泽亚”,由原握太华情报站站长弗拉基米尔。帕夫洛维奇。布尔金负责协调。克格
勃的一个秘密行动小组被派驻西德,负责监视大桥附近地区美军的动向。而在大桥
上,在东德海关办公室中还潜伏着一个克格勃武装行动小组。在附近,一个从大桥
西端看不到的地方,另外一个武装小组负责押解鲍尔斯进行交换。在苏联检查站,
第105 团的一位受过特种训练的军官指挥着一队冲锋枪手。另外,东德还准备了由
20名手持冲锋枪、身背手榴弹的军人组成的预备队。
    这一庞大得有些可笑的秘密军事部署几乎没有被发现,中心为此深感得意。阿
贝尔的律师则对陪同他的当事人到大桥去的美国警卫印象颇深:“他是我所见过的
最高大威猛的人,足有6 英尺7 英寸高,体重恐怕有300 磅。”在阿贝尔和鲍尔斯
进行了交换后,格利尼克大桥就成了冷战中有名的“特工桥”。据克格勃关于“留
登泽亚”行动的档案记载,他们的非军事性花费(阿贝尔和他妻子、女儿的食物、
火车票、及酒店住宿费用及其他手续费外加一顿庆祝宴会)共5388马克90芬尼。但
当时的东德领导人瓦尔特。乌布利希却没有像中心一样对这次行动的成功表示满意。
2 月15日,他向苏联大使别尔乌辛抱怨说,他的政府没有得到关于这次行动的详细
通报,而且在押解鲍尔斯的人员中没有东德警察,这是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主权的
不尊重。
    乌布利希在提出口头抗议后,还对苏联这一蔑视行为发出了外交照会。
    在美国,阿贝尔的书画作品成了收藏家们的目标。大律师罗伯特。肯尼迪请苏
联大使馆问一问阿贝尔是否愿意将他在亚特兰大监狱所画的他的哥哥(美国总统肯
尼迪)的肖像送给美国政府,并允许他们将这幅作品悬挂在白宫里。中心认定这是
一个阴谋。他们还认为在白宫内悬挂阿贝尔的作品是一种挑衅行为,虽然他们并不
知道这种挑衅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罗伯特。肯尼迪的要求遭到了拒绝。
    回到莫斯科,阿贝尔受到了非公开的但却是英雄式的欢迎,克格勃主席弗拉基
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特内,克格勃第一总局(国外情报局)局长亚历山大。
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苏联总情报部部长彼得。伊瓦舒京将军都先后接见
了他。在谢米恰俾特内的提示下,阿贝尔以个人名义写信给赫鲁晓夫,感谢他在确
保自己获释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十分感动,您在处理大量党务及政府工作的百忙
之中还牵挂着我。”
    中心为了维护自己在党内的声誉,把阿贝尔在美国的使命吹嘘成一位忠诚的
“契卡分子”取得的重大胜利,并宣称阿贝尔的使命只是由于一个人的叛变行为才
不得已而提前结束,其实中心很清楚阿贝尔在美国根本没有做出什么有影响的举动。
    他在1957年被捕,原因就是当海哈南没有返回莫斯科后,他没有执行中心的命
令,立刻离开美国。
    美国媒体也将阿贝尔吹嘘成了一位英雄的特工大师,中心也从中获益匪浅。阿
贝尔的辩护律师在1964年出版的《大桥上的陌生人》中,以一种赞赏的笔调对他在
审判、监禁以及与鲍尔斯进行交换时的表现进行了描述,这些描写更加强了“阿贝
尔”特工大师的形象。多诺万在著作中清楚地写道:“我崇拜鲁道夫这个人”,他
还引述了1953—1961年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艾伦。杜勒斯的话“我希望我们现
在也能在莫斯科有三四个像他这样的特工……”他在《大桥上的陌生人》的结尾附
上了阿贝尔从莫斯科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两张十分珍贵的16世纪时书写在牛
皮纸上的《论查士丁尼法典》。阿贝尔写道:“请您收下,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对于中心来说,这些言辞就像是美妙的音乐。特工大师鲁道夫。阿贝尔的神话
掩盖了菲舍尔秘密情报站平庸的现实。可以用来歌颂的英雄事迹少得可怜,但这种
缺陷可以用以下的理由来粉饰过去,那就是:虽然他们也做出了不少英雄事迹,但
是因为这些事迹大都过于机密,因此不能公开歌颂。但是真正的“威利”。菲舍尔
的幻想日渐地破灭了。回到莫斯科后,他被安置在克格勃第一总局特工管理局的一
个角落里,甚至连一张自己的办公桌都没有。当一位朋友问他在做什么时,他闷闷
不乐地回答道:“我是展览馆里的一件展品。”   
   克格勃绝密档案        
                 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情报活动
    艾森豪威尔(195 —1961年)和肯尼迪总统(961 —1963年)执政时期,克格
勃针对“主要对手”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不是因为它制定了“建立新秘密情报站”
大战略(这一战略在菲舍尔被捕的几年后就失败了),而应该归功于一系列“主动
上门者”。这些“主动上门者”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德国和西柏
林的“大间谍”亚历山大(“萨莎”)。格里戈里耶维奇。科帕茨基,化名“库瓦
什维茨”(先后使用欧文、赫伯特和理查德三个代号)。1949年,他被苏联克格勃
发展为特工,接受了密写和微型摄影技术方面的训练。50年代,克格勃总共付给他
4 万西德马克和2117东德马克,并因为他业绩出众而奖励了他几块金表。
    科帕茨基在美国最敏感的一个情报部门工作。美国中央情报局西柏林站就设在
距离苏联军队驻地几英里远的地方,这个苏军驻地是苏联军队在世界上最大的集结
地。科帕茨基的一项任务就是寻找愿意用色相引诱苏联军人、充当中央情报局特工
的东德妇女。他积极参与了情报站招募和策反苏军军人的工作,因而能够获得许多
破坏其活动的机会。在他提供的大量情报中,包括100 多位美国驻东德情报官员和
特工的资料,这些人中有一些遭到了逮捕,另外一些变成了双面间谍。他还帮助克
格勃故意“暴露”一系列假造的特工行动,欺骗中央情报局工作站。1952年他帮助
安排了苏联特工维克托的假叛逃,后来维克托被“美国之音”所雇用,提供了许多
科帕茨基的档案所谓的“有价值的情报”的文件。
    1954年,科帕茨基因酒后驾驶被判入狱后,中央情报局将他的名字改成了伊戈
尔。奥尔洛夫,所以在他申请美国公民权的材料中并没有这项犯罪记录。1957年,
奥尔洛夫作为中央情报局特工(不是苏联间谍)的身份在柏林曝光后,他和家人被
送回美国接受进一步训练。后来,奥尔洛夫又被派回欧洲参与中央情报局在德国和
奥地利的一系列行动。1960年中央情报局开始怀疑奥尔洛夫在替克格勃工作。中心
的一份损失分析报告认为,过多的克格勃官员与奥尔洛夫的直接接触——在过去10
年中与奥尔洛夫接触过的官员超过了20个——可能是造成他被怀疑的原因之一。为
了防止奥尔洛夫在对他立案之前叛逃,中央情报局答应给他在华盛顿安排新的工作,
1961年1 月,他一到华盛顿就立即被解雇了,深人细致的调查工作也随之展开。奥
尔洛夫与他的苏联新上司——苏联驻华盛顿情报站行动官员谢瓦斯特亚诺夫接上头
后,得到了当卡车司机的工作,在以后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