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机百年发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动机的尾喷口所喷出的比较强的红外信号进行遮挡,从下面人们就观察不到红外信号。所以隐身效果比较好的这些飞机,它的发动机一般都是由元部件,或者是整架飞机的机翼来遮挡它这个发热部件的。当然另外还可以采用非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以后红外信号很强,采用非加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就可以减弱红外信号。等等,那么隐身飞机应该说也是五花八门的。 

宋笔锋:那么刚才给大家介绍了飞机七种主要的外型变化,就是说飞机一百年来,飞机的主要的七种外型。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实际上影响飞机的因素,飞机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那么主要有它的外型,它的动力系统就是发动机,它的控制系统,它的结构和材料等等,诸多方面。今天我讲这个内容主要是介绍飞机外型在一百年里面的一些变化。 

另外一点,我需要强调一点,给大家说明的是,我讲这七种变化是外型,也就是说它在每一个飞机发展过程里面,每一个时间段里面主要的变化。那么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飞机的外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任何,世界上没有任何两架飞机它的外型是相同的,完全相同的,这基本上是没有的。那么除了七种主要的外型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外型形式。比如说边条翼啊,截尖三角翼啊,还有翼尖小翼啊,那么等等很多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仅仅是介绍一下它的主要的发展阶段和主流的发展方向。 

那么正因为飞机外型很酷,它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个也是人们关注飞机发展一个原因,相信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随着飞机的技术进步,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多种多样的飞机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我的讲座就到这儿,谢谢各位! 

许戈辉: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像我们这些外行人看飞机的外型,只是觉得酷不酷,就像您说的酷不酷。但是内行人,却能从这些外型研究出来,飞机怎么让它飞得快不快。 

那接下来是我们的提问时间,我也征集了一些网上的问题,我们同学们也有机会提问,先看网友的问题。网友,网名叫先发制人,他说,宋教授您好!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直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我多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预警飞机的模样。但是报道中说,中国目前没有自己的预警飞机,都在替咱们国家着急。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大型飞机,能够承载相关的预警设备,我想听听您对此的评价? 

宋笔锋:应该说这个看法基本是对的。因为大家知道预警机,它是要把很重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天线,雷达天线,一般来讲有几十吨,这么重的东西驮到高空里面去,大概最少要在15000米以上,最好是2万、3万这种高度,它覆盖的面积很宽、很大。 

许戈辉:就是说我们在电视里面经常看到那个雷达,在地面上的,有的时候是有好多好多的雷达,就刷地一下就转过来,它为什么在地面上不行,还得驮到高空上去? 

宋笔锋:在高空以后,看的地域宽,看得远。雷达也像人的眼睛一样,就是说你站得高的话你就看得很远。预警的话指它要看得距离非常远,对方稍微,比如说有飞机的起飞,或者有军队的调动,我们通过预警飞机就能发现它。就是它是要相当于我们过去古代的千里眼,那种形式的一样,必须要看得很远,预警飞机的功能就是这样的。 

要做预警机的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必须有很大的雷达,雷达天线是非常非常之大。 

许戈辉:然后就要有足够大的飞机来把它驮上去。 

宋笔锋:必须有足够大的飞机把它驮到空中里面去。那么我们国家目前来讲就是说,又没有这么大个子的飞机,当然也想了一些办法,想从国外引进一些飞机,毕竟数量有限,这个是影响我们国家预警飞机发展的一个因素吧。 

同学:宋教授,您好!今天您做的讲座就是说,从飞机的外型看飞机的百年发展。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飞机的外型,现在也可以说是向微型化、小型化发展呢。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美国有很多的那种无人飞行器,是向小型化发展的,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宋笔锋:今天我介绍主要的内容就是这位同学讲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大飞机而言的。那么对于小飞机而言,小飞机现在基本上对军用飞机来讲是无人机。无人机是小型化的,因为它们不载人,很多设备都可以减掉,可以小型化的。这个应该说它的外型,又跟大飞机有联系的地方,也有它不同的地方。 

那么现在,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这个,美国人现在搞的微型的无人机,现在可以说叫掌上飞机,美国人定义的是。 

许戈辉:真的有那么小吗? 

宋笔锋:有,大概是15厘米左右,飞机是15厘米左右,叫掌上飞机。这个,在战争里面有特殊的用途,就像近距的侦查、情报获取,然后通信中继,然后像生化探测,比如说现在突然来了一朵云,这个云里面有没有有害物质,通过发射一架很小的微型飞机,返回来就可以采样,判断它有没有。现在小型的微型飞机,可以作为步兵,自我携带的,它叫公文包里的侦察兵,就可能比这大不了多少,提在手里面,突然我感觉要看到两三公里以外的情况到底是咋样的。有没有埋伏,有没有敌方的坦克,有没有埋伏。打开以后,把这个飞机拿出来,发射出去,它在两三公里转一圈,就可以告诉你当时的情况,那么这个小飞机,应该说还是很有它的用武之地的。那么这个来讲的话,从这点讲的话,美国现在基本上集中两类。按说有三类,实际上有两类。三类主要是它的微型的固定翼飞机,还有一个微型的扑翼飞机,就像鸟一样,扑翼飞机。还有一种是它的旋翼机,就像直升机一样的,微型的直升机一样。现在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是固定翼的微型飞机和扑翼的飞机。那么固定翼的微型飞机,大概是15厘米左右,已经接近于实战。据报道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曾经用过这架飞机,叫Microstar,就是微星。 

那么扑翼,应该说从技术来讲是更具有优势。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还没有使用。相信这块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在航空这块以后一个发展的热点。包括咱们国家,包括我们学校,包括我自己也在做这方面研究,那么这个应该说还是很有前途的。 

许戈辉:那我们知道现在微机电系统,这种学科也是发展得日新月异,可能会给微型飞机提供很强的技术支持。 

宋笔锋:对,它给飞机的制造这方面,因为我的设计理念,比如说我要设计出一个15厘米,或者是更小的飞机来,那么微机电这套系统,把它想办法要做出来;否则的话,我这个概念也实现不了,就这么一个关系。 

许戈辉:我们给两边的同学一点机会好吧。 


同学:宋教授,您好!主持人,您好!我想问一下,您对法国协和客机,它也是超音速飞机,退出民航产业的看法,谢谢! 

宋笔锋: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因为大家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两架超音速的客机,一架是俄罗斯产的,一架就是协和。超音速的客机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它的噪音非常大,就是他带来的环境污染很厉害。那么以至于像欧洲好多国家,它拒绝协和号飞机在它那儿着陆,你不能到我这儿着陆,为啥?你噪音很大,我为了保护环境,不要你来。这样的话导致它效益不好,这个原因从营运的角度来讲,是超音速客机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导致协和号最终退出,最后再退出民航运输领域它最主要的原因。 

许戈辉:它的安全性能有没有什么问题?我记得好像是在一架协和出了空中事故之后不久,他们那个协和就宣布退出了。我不知道。 

宋笔锋:主要不是安全问题。 

许戈辉:不是安全问题。 

宋笔锋:因为飞机实际上,大家对飞机可能有误解,飞机实际上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啥呢?飞机一出事,包括哪个国家的军用飞机出事,电视台也报道,哪个地方,比如汽车或者火车出一个什么事故,没有人报道的。所以给人感觉上飞机老出事,实际上根据国际上权威机构统计下来以后,飞机是最安全的一种交通工具。 

许戈辉:就是飞机的事故率其实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低的。 

宋笔锋:对,而且事故率跟它的速度不一定有关系,不是这个亚音速的民机出事的可能性就小,超音速的飞机出事的可能性就大,没有这种必然联系。 

我刚才接着你这个问题说,但实际上人们追求这个飞行速度,那么这是一个人的永恒的追求目标。现在有很多国家在研究第二代的超音速的客机,有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日本也在研究第二代超音速的客机。那么为什么?相对于以后(世界)要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概念,也就是说从中国到美国可能有几个小时就到了,那么你要用这种空间的话,你没有超音速的客机的话,你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这一点从人们的需求来讲,肯定以后还是要搞的,现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它的噪音比较大。好多(国家),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他不让你降落,那么我想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超音速客机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同学:您好,宋教授!我是从广东那边飞来听你这堂课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从科幻片上都可以看到,或者从人们所说的UF那里所得知,外星人所驾驶的,给我们感觉特先进的飞行器都是圆饼形的,而我们现实所存在的飞行器,基本上没有这种形状。我想请问一下宋教授,圆形的飞行器有没有很大的科学依据?还有如果有,我们是否有这方面的研究的发展方向?谢谢! 

宋笔锋:这个问题已经比较专业了。是这样的,我想这样的,实际上今天我讲课的时候也讲到了,做讲座也讲到了,飞机它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其中有二个因素就是,一个它的外型,一个它的动力系统。那么您刚才提到这个问题来讲,如果目前的,依照目前咱们现有的工业基础给我们提供的动力系统而言,或者在大气层里面飞行这一个情况而言,那么您刚才讲的飞机的新的形式,应该说是科学根据不是那么牢固,要么的话可能人们早就做出那种飞机来了,他为什么不做?因为目前基于我们这种发动机,基于我们在空气里面飞行的概念,应该做出升阻比,就是升力大阻力小的一种飞机,这样才能飞起来,飞得快一些。 

当然你看到科幻片里面这个,这个我想以后也许能实现,这个(需要)有新型的动力,但也可能不在大气层里面飞行,那我想这个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方面,我没有做太深入的研究,但是我浅显地理解大概是这么一个概念。 

许戈辉:好,人类动力载人飞行一百年的历史,那咱们今天很遗憾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这一百年的历史发展,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精炼、浓缩,那接下来我让您做一个更大的精炼、浓缩,就是用一句话对您刚才的讲座做一个总结。 

宋笔锋:一句话。 

我想这句话是这样,就是说,我们的先辈,我们的前人们,已经研制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各种各样外型的飞机,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和我们大家一起,研制出更新的,更加新颖的,更加性能非常高的,具有很好的外型的飞机来。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句话。 

许戈辉:好,非常感谢宋教授!也谢谢在座的西北工业大学的各位师生们!谢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收看我们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和我们再次相聚《大红鹰世纪大讲堂》,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