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兰峰部驻守归绥(现呼和浩特市),在日本特务机关的监视之下。孙部为迷惑敌人,傅作义将军命令孙部在出发前几天,每日到归绥东15公里的白塔一带,进行野外演习,天黑后再返回驻地,使日特务机关以为部队出动是例行野外演习,不生猜疑。

  23日夜12时,各部队到达准备位置。

  24日零时开始攻击,由于各部队行动极其秘密,日伪军毫无察知。百灵庙及其周围山上山下虽有坚固工事,但无伪军防守,及至将敌警戒哨兵捕获,日伪军听到枪声大作,始从梦中惊醒。伪军在日指导官的威迫下,慌乱进入阵地,进行抵抗。

  傅作义部在步、炮、装甲车各兵种密切协同下,向敌发起拂晓总攻。

  山炮12门,苏鲁通小炮8门,用破甲弹向女儿山敌之轻重机枪掩体直接瞄准射击,掩护装甲车及步兵进攻。短时间内,敌阵地为猛烈炮火摧毁。装甲车及步兵向敌猛烈冲击。

  最前一辆装甲车驾驶兵被敌弹击中身亡,第二辆装甲车又被敌用手榴弹炸毁,驾驶兵受伤,这个受伤的驾驶兵,冒弹爬进第一辆装甲车,开足马力向敌猛冲。继而6辆汽车满载步兵跟进,冲入山口。

  敌不支,纷纷向庙内败退。

  傅部各队又将庙内前后院分割为数段。骑兵团攻占北山,控制了敌人飞机场,将敌后路切断。

  敌遂惊惶失措,无心再守。伪蒙军一排20余人,在战场起义,调转枪口向日本指挥官射击。日指挥官及伪蒙师长,见事已危机,援军又一时难到,顽抗下去,必成俘虏,乃急乘汽车数辆,由日本指挥官用机枪射击掩护,朝东北方向夺路逃窜。

  激战至24日上午8时,全歼日伪军,收复了百灵庙。

  之后,日军连续不断向百灵庙及集宁一带侦察、扫射、滥施轰炸。

  12月2日晚,日伪军4000余人乘汽车百余辆再图反攻百灵庙。

  守军景彦青营长,得知上述情况,急电傅作义将军和孙兰峰旅长,力陈百灵庙不可久守,建议将庙焚毁,把部队撤回原防。傅将军接电,极为震怒,对景营长严加申斥,并令孙兰峰旅长亲自率部前往坚守。之后,孙旅长击溃反攻之敌,打死打伤日伪军500余名,俘200余人,并将其副司令雷中田击毙。遂之向傅将军告捷。

  后,傅将军决意乘胜收复大青山以北地区,日伪已成惊弓之鸟,金宪章、石玉山两部反正,王英部所属安华亭、王子修两旅反正。致使日伪军再无力反扑。

  绥远抗战无疑是中国对外作战最成功的范例,空前的范例。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可以说,无懈可击。无论是迷惑敌人隐蔽自己,还是兵力配备使用,采取突然出击,或是袭击敌指挥机关,分割包围,断敌后路等,以至处理俘虏(每人给一袋面,银洋五元,释放回家),争取伪军反正都非常成功。

  但有其重要一点:面对的敌人不是关东军,而是在关东军军官指挥下的汉蒙伪军,这些伪军的作战士气,训练水平,观念心理又极类似国内军阀混战。

  无疑,绥远抗战的胜利是关东军的耻辱,日本史学家称:“参加作战的日本现役军官不过4名,此外参加的预备役军官也不过数名。”而中国方面估计至少200名。

  绥远抗战又掀起了如长城抗战一样的举国欢腾庆胜利的场面——支援抗战服务团、慰问团、代表团……捐款等。

  官方报纸居然用大泼墨的手法报道“被打败的内蒙古军是戴着内蒙古军标志的关东军”,“田中部队”等。这个概念又令人误认为傅作义将军是直接和关东军作战。报道的目的似是好的,以打消中国官民中间存在着的对日军的自卑感,而给他们能战胜日军的自信心。

  获得“自信心”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人如此可打,对蒋介石为什么迟迟不抗战开始怀疑。尤其是对抗战前线,平津封疆大吏宋哲元大加诘责。把成功鼓吹得玄玄虚虚,也会有人相信。如果你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话,大家会认为你猥琐,是懦夫。所以标语口号,豪言壮语在那时候就非常盛行。


第十一章 儒将镇守南苑

  南苑,距北平永定门16公里。古南苑四周有围墙120里,是一座广大的皇家园囿。元代称放飞泊,明代称上林苑。育养禽兽,设24园。清代为阅武田狩之所,并修建行宫4座,以团河行宫最为豪华,距南苑约20里,团河之河出南苑墙称为团河。团河行宫内有前殿、后殿、配殿、别宇亭台,及松柏花卉,宫堂之间有游廊,共有宫堂124间。这一切,均在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的进攻下毁于战火。

  1904年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南苑开始驻兵。1913年北洋政府在南苑设飞机场。1922年冯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1922年的南苑练兵是西北军建军之始,192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此处是冯玉祥司令部。陆军检阅使署设在七营房。1936年春,佟麟阁将军主持军司令部工作,军部也设在检阅使署旧址。

  南苑兵营陆续建成,有营房18所,每所营房有平房6—10排,每排10余间,每间可住一个班的兵力。另设有马厩、车库、弹药库、厨房等。原行宫建筑逐渐荒废,寨墙大都残破,砖瓦被乡民取为它用。尤其经过八国联军及1937年两次战火以后,南苑、团河这座宏大宽广的皇家花囿,已是残垣断壁,满目荒凉。

  话说回来,佟麟阁出山,当夜回到东四十条家中,第二天天明向父母问安以后,即到南苑军部上任。前面已经说到,军部虽在南苑,实无人主持,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都家住北平城内,政务缠身,无暇兼顾,宋将军不过是每周来视察一次,听听汇报,或做一次演讲,日常工作多由副参谋长张克侠管理。

  佟将军到任以后,要速办两件大事,建立军事训练团、军官训练团和马上筹建军事情报处。筹办这两件事的消息,不胫而走,建立军事训练团的消息,因登报招生,日本人知道,还可理解;而建立军事情报处的事,日本人怎么马上知道的?

  待我们下边细说。

  佟将军带着随行人员,无非是参谋副官,把整个兵营的每个营房视察了一遍。完整地看了两个连的术科竞赛。两队竞赛的终点立着一个炊事兵,炊事兵用绳子牵着一头肥猪,猪身上用红墨水写着东倒西歪的一排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胜者冲到前面,到肥猪身边就是一刺刀将肥猪挑翻,其他战友也跟上来,将哀号的、奄奄一息的肥猪抬回自己的食堂,改善胜利者的生活。

  佟将军虽然离队两年,对这种生活感到陌生,但他知道这是西北军——二十九军传统的训练方法。他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似乎也想不出什么绝计。

  佟将军只好向他们说了声:“很好!”转身带着随员又视察别的地方去了。

  他走到大操场边上的主席台,只见台高丈余,上面用竹篙和席搭起幕壁和台楣,他对这个地方并不生疏。不过那时候他是在台下的训练场上,不过是个排长。往事好像还都在眼前。

  他抬头看见台的中央挂着三个人的画像,中间是孔子,右边是孙中山,左边是蒋介石。这种偶像的悬挂方法是当年没有的。这也是进化,他可以理解。作为宋哲元的重要助手和20年袍泽,他马上就理解到,这实际上反应了宋哲元的观点和心理状态。

  宋将军早年曾做私塾老师,教学生四书五经。后投奔表姐夫冯玉祥门下,冯对宋影响很深,冯在滦洲起义后力图追随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救国家。宋本人后来眼界开阔,吸收新知识,钻研各门科学,推崇华盛顿、林肯、拿破仑、讷尔逊、俾斯麦、玛志尼等人。宋将军在督陕期间,就曾在陕西实行教育救国,实行十年强制教育制。宋之所以能成为冯玉祥将军的“五虎将”之一,与其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熏陶,品德厚重,好学而懂得指挥艺术有很大关系。在1930年中原大战前后,五虎将的其他四人鹿钟麟、李鸣钟、张之江、刘郁芬都背冯而去之时,蒋介石几经策反,宋哲元仍不为所动,最后将败军带回山西境内,反而得到蒋介石的尊重。在这之后,宋哲元逐渐意识到“军阀拥兵自重是国家民族之一大害”。

  南苑操场主席台的三张画像两旁还有格言联。孔子像上题“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对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孙中山遗像上题是:“革命导师孙总理”,对联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孔子的左边是蒋介石像片,上题是:“革命领袖蒋委员长”,对联是:“实行新生活,恢复旧道德”。在这三幅像的旁边还有宋哲元亲自拟定的“永久信仰及决心”等8条。

  这三幅画像不仅在主席台上高高悬挂,同时在每个营房均有一幅精美印制的约3尺宽,2尺高的字画,挂在营房当面墙上。

  佟将军的眼神停在“恢复旧道德”上。若是在3年以前他可能毫无感触,自从退隐西山以后,名是退隐,实际自己在思考救国救民之路。他虽然早年已经跟着冯玉祥将军信仰了基督,退隐以后,他又从头研究起四书五经。

  别人称自己是儒将,似是恭称,自己开始怀疑自己。儒学,治世哲学,非乱世哲学。汉初刘邦打天下,屡败屡战,他不信儒生的一套:智、仁、勇等等。儒生来求见他,他非常不礼貌地坐在地上,两条腿直伸出去,像簸箕。他把儒生的帽子抢过来,当着众人面把尿撒在儒生的帽子里。他做了皇帝以后,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勋臣们对他很没有规矩,他很烦恼,那个儒生叔孙通请求为大臣们演礼,刘邦同意了,大臣们不得不按照“礼”的要求演习,演习完成以后,以“礼”去见刘邦,大臣们变得尊卑有序,他的烦恼没有了,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如果早演礼,臣下的智能会受到制约,刘邦可能打不下天下。得了天下,不演礼,臣下很没规矩,早晚有弑上之举。其实,这只是佟将军的一闪念。佟将军也在研究《孙子兵法》,可是,委员长一再强调将军们的武德。他暗自怀疑,兵法就是诡道,讲武德如何用兵,岂不成了宋襄公!他也暗想,这明轩,是不是宋襄公的后代,怎么对日本人总是以君子之风对待!

  其实——国家如此,我有妙法,能做个忠勇的岳武穆(岳飞)即可。将军战死沙场,不要像岳武穆落入奸人之手。

  佟将军想着,也顺便问了问这些参谋们的看法,正说着,值班人员来报告,秦副军长有急电,佟将军赶回了司令部。

  秦德纯的电话没有挂断,等待着佟麟阁。佟拿起电话,原来是情报处的事,日本华北驻军已经通知秦德纯,二十九军成立情报处,可以!但日方必须派顾问。

  佟脱口而出:“是我们搞日本人的情报,还是日本人搞我们的情报?”

  电话里听到了秦德纯的苦笑。

  佟将军说:“叫日本人找我来!”

  秦在电话里回答:“日本人说你是刺客。”

  为什么说佟是刺客呢,日本人引用了“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盖风土之然乎。”这话在二十九军是有流传,因宋哲元是山东乐陵人又是私塾先生出身,常引用四书五经,而又以四书五经治军,齐鲁鸿儒即指宋。佟麟阁家乡在易水河边,佟非常钦佩荆轲,并经常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所以日本人认为佟将军有刺客荆轲的作风,可能动不动就掏出鱼肠短剑,不好打交道。

  秦、佟二位副军长商议半天,没有结果。

  参谋又报告军事训练团招收学兵情况,招生通知发出以后,平津各大学学生纷纷到南苑来报名,已经开始考选。另外,海外华侨青年也有来信来电报名的,还有海外华侨若干团体要出资捐助等。

  佟将军略略平静,转身到自己办公室,翻阅军训教材。片刻,厨房按照将军的喜好,用餐笼提来了红豆大米饭和几根大葱,一盘黄酱和一盘萝卜条。——这样粗茶淡饭,在二十九军的高级将领中已是独一无二。

  佟麟阁漫不经心吃完了饭,又继续翻阅教材。深夜了,他拔了几下“单杠”——用两根粗绳在房梁上横挂的一根木棍——这是他军旅生活养成的习惯。在勤务兵的侍候下洗漱完毕,即躺在办公室的帆布行军床上。第二天,营房里的起床号一响,就坐了起来,略做活动,又去拔“单杠”。

  这时值勤哨官疾步走进院中,在廊下大声喊着“报告”。

  佟将军信口答应:“进来!”

  哨官推门进来,立正站在佟将军的办公桌前。

  佟将军平和地问了问:“什么事?”

  哨官说:“大门外一辆日军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