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入门-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任之后,了凡先生做得确实很认真、很如法,他准备一本空格册子,题名为‘治心篇’,用来对治心中的恶念。每天一早随从就把治心篇交给办公室的人员,放在他的办公桌上,让他将每天所做的善恶全数记录。并且每天晚上仿效赵阅道(宋仁宗时的御史,为人公正无私,时称‘铁面御史’),在庭院设一香案,将自己一天所做的善恶写成疏文,向上天祈祷报告。

 

由此可知,这个人大公无私,绝不隐讳自己的过失,他用这个方法断恶修善。因此,若是见不得人的事,不敢向上天说的事,他决定不敢做。不但不敢做,连念头都不敢生。因此,他到晚年断恶修善的效果愈来愈殊胜。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县衙’,今之县政府。天启的母亲看到县衙内没有什么善事可做,于是很忧愁的说:‘从前我在家常常与街坊邻里走动,做善事容易。现在你做了官,我走到哪里都有人接待,反而做善的机会少了。你现在许做一万桩善事,到何时才能圆满?’了凡先生听了这些话也很懊恼。结果他晚上梦到一位神人,他就向天神说:‘我许做一万桩善事,恐怕很难满愿。’神人告诉他:‘你减粮一事,使你的善愿已经圆满。’这是他真诚行善的感应。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知。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了凡先生任宝坻知县后,觉得田租太重,于是下令减轻农民的田赋。因为做了这桩事情,他的一万桩善事已经圆满了。但是他对天神的话有点惊奇怀疑。此时适逢幻余禅师自五台山来,他就把梦中之事向幻余禅师请教,并且问天神讲的话可不可信。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两句是从理上讲。真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依据经典理论来说的。你做三千桩善事、一万桩善事、十万桩善事,如果是用分别、执著心去做,还是有范围。真心没有界限,极小的善也遍虚空法界。所以,菩萨极微细的善,能变成无量无边的大善。

 

世间人往往像了凡先生一样,许一万桩善事,做得很辛苦,这是小善,因为没有脱离妄想、分别、执著。换言之,有妄想、分别、执著,所行之善有量;若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即使是修极小的善都无量无边,没有限量。因此,‘一行可当万善’。所以,拓开心量非常重要。在世间做善事,大小与自己心量有关系。心量愈大,小行变成大善;心量狭小,大行变成小善。

 

‘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两句是从事上讲。何况你为全县农民减轻赋税,这不只是万农受惠,农夫的家人,包括父母、妻子、儿女,统统受惠,因此一善可以抵万善。俗语说:‘公门之中好修福。’从前人何以希求科第?就是作官容易修善,平民想修一万桩善事多么艰难。反之,他若是嫌田租太少,还要加重税赋,这一念之恶就造了万恶。因此,善恶在一念之间。

 

明白了这个事情,了凡先生非常高兴,于是捐出俸银,在五台山供养出家人,以此福来做回向。

 

古时候,只有作官的人有这个权势,所以为恶为善都很容易。在现前这个时代,许多行业也都能修大善、造大恶,尤其是娱乐界、影剧界、传播公司,操作的权超过国家领袖。若是利用卫星、网路传播的内容是正面的、善行的,能启发广大的群众觉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一小时的节目播出,所行之善即超过了凡先生的万善。若是所播放的节目是负面的,教人杀盗淫妄,这一小时的罪过就是阿鼻地狱。由此可知,现在人不必去求功名,作大官,掌大权,在任何一个行业断恶修善都比过去方便太多了。

 

现代科技发达,可以提供我们一些方便;但是这个方便有正面、负面,我们必须认识清楚,吉凶祸福确实在一念之间。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孔先生算了凡先生的寿命只到五十三岁。他并没有特别求长寿,到五十三岁时,他平平安安的度过。之后为教导儿子天启写四训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九岁,这时他已从宝坻知县退休下来。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书经》说天道难信,为什么?以其命之不常;也就是说定数会变,不是恒常的。又说‘惟命不于常’,天命无常,修德为要。这些话都是真实话,不是妄语。

 

了凡先生明白这个道理,接受圣人的教诲,知道自己可以改造命运,自己可以主宰命运。这样的人是英雄豪杰,决不同于一般凡人,一生听命运的主宰。尤其造作罪业,损福折寿,这是愚痴到了极处。纵然大富大贵,因为造作不善,福折了,寿也折了,这是世间最愚痴的人。因此,人不能不受教育,尤其不能不受圣贤教育。唯有受圣贤教育才能明理,才能改造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的境界。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你的命不知道究竟如何?即使你命中有富贵荣华,也要常常作不得意的想法。即使做事情很顺利,还是要当作不称心的想法。这几句话都是了凡先生教他的儿子要学谦虚。《易经》说六爻皆吉,只有一个‘谦’卦。《书经》云:‘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无论处在优越的环境也好,恶劣的环境也好,都要谦虚,万万不可傲慢。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思’就是想,这六条确实是佛法讲的‘正思惟’。人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这六条就是标准。

 

第一、‘远思扬祖宗之德’。光大祖宗之德,这是根本。我们的祖宗是谁?历史上记载,从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是我们民族的祖宗。而每一个家庭的祖宗,都是承袭古圣先贤的道统,因此要常常想到发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大自然、人与天地鬼神都应当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要常常如是思惟,如何将祖宗之德落实在生活中,利益现前社会大众。

 

第二、‘近思盖父母之愆’。这是说到近处。中国古圣先贤常常教导我们:‘家丑不可外扬。’家有不善的事,在所难免。若道与外人知,则受外人轻视,甚至引起他人不善的企图,破坏家庭的和睦。谚语说:‘祸从口出。’家庭如是,社会亦如此。

 

今日社会何以如此混乱?我们细细思惟,这是我们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教我们对社会、对人群应当‘隐恶扬善’,看到别人的不善,不可放在心上;看到别人的好处,应当赞扬。这种作法使不善之人心生惭愧,‘我做恶事,人家都能包容原谅我;我做一点小小的善事,人家表扬我、赞叹我’,这样能激发大众的廉耻心、惭愧心,社会才会安定,世界才会和平。

 

我们吃了大亏!因为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恰恰相反,隐善扬恶,恶事特别加以报导,善事隐而不提。这种作法让行善之人灰心,对作恶的人却是莫大的鼓励,因此社会动乱,世局不安,其来有自。

 

一个家庭,父母、兄弟有过失都要遮盖,然而一味的遮盖也是错误的,必须要劝导父母、兄弟改恶向善。同时要注意,劝导要在家里,决不在有外人的场合;只要有外人在,决定是隐恶扬善。

 

第三、‘上思报国之恩’。佛教导学生要常常想到报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是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国家之恩、众生之恩。我们生活在世间,不能脱离人群独立生活,衣食住行都要仰赖大众,因此人与人之间都有恩德,我们要常常怀念。如何报答?奉献自己的智慧德能,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就是具体报恩的行为。

 

第四、‘下思造家之福’。‘造家之福’是齐家,家庭整理得整整齐齐。整齐的标准何在?‘伦理’,伦理是一种天然的秩序。国家有秩序,国家强盛;社会有秩序,社会安定;家庭有秩序,家庭兴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这是齐家天然的秩序,决不是古圣先贤、孔老夫子制定的,这是自然之道。以佛法而言,这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本具的德能,本有的秩序,自然的,不是人为的。明白此理,我们才真正肯随顺圣贤的教诲。

 

他们之所以称为大圣大贤,原因何在?他不是要我们永远听他的教诲。听他的教诲是在初学的阶段,到你学到一定的程度,你的境界提升了,原来我们跟他一样!佛说:‘一切众生皆当作佛’,都是平等的。《圆觉经》、《华严经》说得更透彻,‘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比‘应当成佛’更要亲切。所以,佛法是平等的,儒家讲是平等的,道家讲还是平等的。古今中外,大圣大贤所垂训的教诲,无一不是清净平等,这个道理我们要细心深入体会,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第五、‘外思济人之急’。要常常想到如何帮助苦难的众生。在生活方面一定要懂得节俭,能省一块钱,就能多帮助别人一块钱。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应当全心全力援助。。

 

第六、‘内思闲己之邪’。‘闲’是防范,对自己一定要懂得防范邪知邪见的侵入。特别在这个时代,崇尚民主自由开放,这是世界潮流,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提倡正知正见,伦理道德的教育,以防范邪知邪见。

 

今日邪知邪见充斥全世界,这是社会动乱、灾祸的根源。我很佩服新加坡政府,这是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我最初到新加坡讲经,受到严格的监督,所讲的经本内容要报备,经过审查,许可了才能开讲。听说我们讲经的时候,都有政府的便衣人员在监听。如果说的是邪知邪见,造谣生事,破坏社会的团结,破坏种族的团结,立刻受到禁止。这是好事情!

 

我们要晓得,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决定造成社会动乱,因为邪知邪见无人防范。中华民族绵延至今,这是历代帝王保护人民的正知正见,防范邪知邪见在社会上流行,这个功德大。此地提出的六条是思惟的纲领,也是正知正见的思惟。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务必要天天检点反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一天不知道过失,自以为是,这是大病。一天没有过可改,就无法进步,不能进步就决定退步。天下聪明俊秀之才不少,何以道德不能天天增长?德业不能天天扩张?都是被‘因循’二字害了,在德学功业上,得过且过,没有认真努力去做。

 

佛门常讲‘开悟’,何谓开悟?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开悟了。你能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这叫真修行。学佛的同学们,最重要的是早晚功课,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早课的用意是在提醒自己,希望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身体力行。晚课是反省,我今天对人对事对物,哪些做的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做对了,明天继续保持;做错了,明天一定要改正,如此做早晚课就有功德。‘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这才是做早晚课真正的意义。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这是第一篇立命之学的结论。‘邃’,深。‘真’,决定没有虚妄。‘正’,决定没有丝毫邪僻。云谷禅师教导他立命的学说,至精至邃,至真至正,没有丝毫虚妄邪僻。他自己一生努力修学,改造了命运。命里没有功名,他得功名;命里没有儿女,他得了儿子;命中只有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这足以证明云谷禅师的教诲正确无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