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盖世太保周旋的人 作者:德·梅德韦杰夫-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品质,因而她总是出色完成上级交给她的各项任务。记得有个什么人说过,只
有高明和不高明的演员,没有重要和不重要的角色’。而娜塔莎就是自己这个不重
要角色的杰出扮演者。她是那样善于从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中看出其伟大的意义,因
为她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联系起来,把今天做的工作与昨天和明
天做的工作联系起来,韭从所有这些平凡工作的总和中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全部价值。
总之,娜塔莎在游击队员中被公认为有头脑的、成熟的人是不无根据的。
    我明白,娜塔莎痛苦地忍受着来自自己人方面的对她的某科不信任,而这种不
信任在她刚从班杰拉匪徒那儿逃跑出来的初期又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还知道,娜
塔莎在出色扮演韭非重要角色的同时,也不可能不希望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这次委
以她一个重大的角色—二在克鲁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娃之间,换言之,也就是在侦察
员和他们的后方之间当联络员。在这条路上来回奔走将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每走一
步都可能发生意外,随时都有可能被捕,必须为共同的事业负责,所有这一切,都
是摆在娜塔莎·博古斯拉夫斯卡娅面前的新考验。当我听到她说“我还必须抓紧多
于”时,我不能不感到莫大的欣慰。这是一种善良、纯朴而高尚的愿望。我们完全
相信,娜塔莎绝对不会辜负我们对她的信任。
    我请娜塔莎和热尼娅和我一起出去散散步。我向她们谈了谈我自己有关红军进
攻的一些考虑,力图给她们描绘出一个在希特勒匪徒败退的情况下我们工作的总轮
廓。同时我把我所知道的关于利沃夫的全部情况都告诉了她们。具体问题我没有涉
及,只是把罗夫诺的一处模范秘密住所——瓦莉娅·多夫格尔住处的情况向两位姑
娘作了介绍,这也许对她们去利沃夫工作有一些好处。关于瓦莉娅·多夫格尔,热
尼娅过去在支队曾听说过。
    “嗯,那就是说明天就出发啊?”热尼娅以告别的口气问。
    “是的,明天就出发。”
    “那我们今后就要在利沃夫见面喽!”
    “对。”
    “啊,”她突然想起来了,“我还需要洗洗衣服。再见,支队长同志!走吧,娜塔莎!……”
    ……·通信排仍然没有得到有关飞机的消息。为这事今天一天内我去问报务员
玛丽娜·基赫问了十来次,后来她不等我问,便把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怎么
回事呢?是天气不能飞吗?看来问题出在天气上!
    我已预料到,只要玛丽娜获知要派克鲁季科夫小队去利沃夫,必定会请求派她
去,因为她过去经常如此。原来,在我之前,斯捷霍夫已到她那儿去过,请她写信
到利沃夫,因为玛丽娜的家在利沃夫,家里还住着她的姐姐和其他热人。
    玛丽娜显然没有说服脾气很倔的副支队长斯捷霍夫,于是又磨蹭起我来了。
    “信,我当然要写,”她说,“我姐姐能为游击队员找到住的地方,能帮忙,
一切都能……但支队长同志,只要您说说……我在利沃夫长大,对利沃夫我比谁都
熟悉,我不去,谁去?谁更适合完成这项任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呢?直截了当
说吧,是谁?”她坚持要求去,并满以为我会说“当地人作用大,”于是她又继续
“进攻”,也就是说,她要极力证明,在支队,派她去最合适。
    “那要看什么样的当地人,”我回答,“当然不是那些当地人都认识的人。”
    理由是充分的,但看来,这个理由斯捷霍夫大概已经用过了,因为玛丽娜的回
答是早巳准备好了的。她说,她改变发型,她不住在姐姐家,她一次也不到姐姐那
儿去,总之,现在在利沃夫,谁也不会想起去找她……所有这些,在她自己看来似
乎很有说服力,但是派玛丽娜到利沃夫,让她去冒生命危险,我不能这样做。
    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信必须在清晨前写好。然后我就到斯捷霍夫那儿去了。
斯捷霍夫在支队部的窝棚里和侦察队长卢金坐在一起,窝棚里除了他俩之外还有七
个人——六名侦察员和报务员布尔拉克。卢金指示他们,或更确切地说,提醒他们
不要受各种指示的框框的约束,目的只有一个: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损失。此外,一
切见机行事。侦察员们默不作声地听着,没提什么问题。只是到快结束的时候,侦
察员帕斯图霍夫问,除了他们几个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人在利沃夫活动。亚历
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卢金淡淡地答道,这完全有可能。
    “我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帕斯图霍夫解释说,似乎对提了一个不合时
宜的问题感到抱歉,“如果需要组织什么大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联络当
地秘密组织,大家一起……您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他没有说完,但他知道,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作出。
    “同志们,这个问题提得好,顺便说一说,不要去做和当地地下组织联系的任
何尝试!”斯捷霍夫一边和侦察员告别,一边提醒大家。“你们应最严格地遵守秘
密工作规则,注意保护自己。”他补充道,并和大家一一握手……
    早晨,克鲁季科夫把小队集合起来。
 五
    一月十日天刚亮,库兹涅佐夫跑进了我的窝棚,他是头一天才从罗夫诺回采的。
    “炮兵!”他喊了起来,“我们的炮兵!我们的!”
    我披上大衣,跟着他跑出窝棚。森林里一片寂静,炮声清晰可闻。人们纷纷走
出窝棚,兴奋地听着这时高时低、时强时弱的隆隆炮声。苏联红军在前进,正以雷
霆万钧之力围歼着法西斯匪徒。
    卢金气喘吁吁地走到我跟前。
    “可别耽误了时间,”他说。
    我们一起走进了窝棚,等政治副支队长也到后,就让通… 信员传达了支队立即出发的命令。
    罗夫诺的诺瓦克分队部分同志已经撤回来了。索洛维约夫和库特科韦茨继续留
在戈夏。从罗夫诺撤回来的,大多是继续呆在那里有生命危险的同志,其中包括组
织炸毁军官餐斥的三位姑娘——加莉娅·格涅坚科,丽莎·格尔丰德和伊拉·索科洛夫斯卡娅。
    捷连季·费奥多罗维奇·诺瓦克本人也撤回来了。
    一个和诺瓦克一道回来的、身材瘦小、面色苍白、疲惫无力的女同志对我说道
:“支队长同志!我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嘴唇颤动,两眼泪水汪汪,这就
是丽莎·格尔丰德,“我有三个孩子寄放在邻居家里,现在孩子的情况一点不知道,
他们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尽一切努力找到您的孩子,”我说,“我们马上发电报。”
    “往哪儿发电报?”
    “往莫斯科。请莫斯科通知各部队,只要我们的人一旦占领城市,就请他们马
上寻找您的孩子,并好好照看他们。”
    “能行?!”丽莎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我,“这能行吗?……如果行的话,那
就请他们帮忙吧,我把地址给你……”我的天哪,只要知道他们还活着就好了……
你看呢,红军能很快来这儿吗?……”她自言自语地回答道:“现在倒真的是快了……”
    一月十日傍晚,我们支队到达罗夫诺——卢茨克铁路。
    我们同样碰到克鲁季科夫小队曾经碰到过的难题——过铁路。但和他当时的情
况又有所不同:他的小队只有21人,而我们却有一千四百人左右。问题还不仅于此,
因为我们的马车只能从铁路道口过,而不能从排水沟和铁轨上过,何况铁路线上还
有敌人的装甲列车来回不停地巡逻。
    所以,我们不得不寻找道口。我们发现的第一个道口被人用石头、木头、泥土
堵了起来,这是宪兵队搞的。我们继续寻找,情况相同,另一个道口也被堵塞起来,
敌人还在道口两侧的路上埋下了地雷。后来侦察兵终于报告:发现一个未堵塞的道
口,但要穿过铁路还是相当困难。
    “怎么回事?”
    “支队长同志,问题在于道口守备森严。”我决定和侦察员们一起去看看敌守备情况。
    橇车似乎故意跟人捣乱,黑暗中老是撞上土墩、木桩之类的东西,走得很慢。
    “就这里,支队长同志。”
    橇车停了下来,我们向前走了一段。
    “这儿是堆放杂物的仓库,里面住了许多希特勒匪徒。”
    两个侦察员悄悄摸到铁路旁边,然后很快回来报告说:“这些法西斯分子有平
射炮、机关枪,我们看见射击孔里露出了枪口和炮口。”
    当我们返回支队时,支队驻地已经燃起了篝火。
    “早晨作决定总比晚间高明些,”斯捷霍夫说,似乎意思是;现在我们什么也
别去考虑,“等到早晨再说吧。”
    又一个早晨到来了。随着曙光升起,东方又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就这样早晨一
晚上,晚上一早晨,周而复始,一天一天过去,情况依然如故。我们整个支队沿着
铁路线徘徊了好几个昼夜。侦察员多次企图潜到住着法西斯匪徒的仓库去,用手榴
弹干掉他们,可每次都遭到法西斯匪徒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 陷入自己人“包围圈”的危险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我们。
    斯捷霍夫、卢金和我坐在一堆篝火旁边分析形势。
    突然从黑暗中传来一个人的声音:“支队长同志!请允许我带一个小队化装成
德国人,大摇大摆去道口,消灭那里的守备队。”

    我回头一看,只见眼前正立正站着一个高个子“德国人”,头戴一顶钢盔,半
边脸被钢盔遮住,身着一件很合身的、佩戴德军中尉肩章的德国军大衣,脚穿一双
漂亮的一点折皱也投有的军官高筒皮靴,左腰挎一把皮套套着的手枪。虽然说话人
的声音我很熟悉,因为太突然,我不由自主地将手伸进口袋掏手枪。采萨尔斯基!
正是他,他继续说:“德军军服我们有的是,愿干的人也很多,不防让我们去冒险
试一试,何况我的德语也讲得不错……”
    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但我没同意。
    “我们还要做一些尝试,如果实在闯不过去,那时我们再去冒这个险。”
    库兹涅佐夫也提出,他不能再等下去了。尽管离开支队他也会感到很难过,但
他还是希望去做一做冒险尝试。
    我知道,库兹涅佐夫十分珍惜每一天时间,因此我也就没反对。他那辆灰色
“奥培尔”汽车早就漆成了黑色,两个前灯也换了,并补办了新的车辆登记证。这
样一来,就连过去的车主人——卢茨克市行政长官也未必能认出自己的车来。
    司机别洛夫穿上了德国士兵服,库兹涅佐夫还是穿上过去老穿的那件配戴有德
军中尉军衔的军大衣。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杨·卡明斯基,他装扮成一个从罗夫诺
布尔什维克手中仓惶逃跑出来的巨商。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有相应的证件作证明。
    库兹涅佐夫得先去卢茨克,因为要到那儿去搞汽油,然后直接从那儿去利沃夫。
计划是;到了利沃夫,三个人先在卡明斯基的亲戚或熟人家里住下来。
    “还有什么要交待吗?”库兹涅佐夫问我,“如果支队不能很快到达利沃夫,
我在那儿干什么?目前战争进展很快,不管是什么情报,假如不能马上送给你们,
只要超过二、三天,就将过时无用。我不愿拿生命去做那种无价值的冒险。在这种
情况下,请允许我去和那里的希特勒匪徒的头目进行周旋。”
    我告诉了库兹涅佐夫两个法西斯头目的姓名,我认为这两个人是应该去打交道
的:一个是加里西亚省省长维希特博士,另一个是副省长鲍埃尔博士。
    我们一方面为库兹涅佐夫打点行装,另一方面和他商定与支队接头的地点以及
假如我们给他派去他不认识的人的接头暗号。
    “要尽量经常向我们报告你们的情况,”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卢金提醒说,
“完成任务要报告,没完成任务也要报告。这是克鲁季科夫的坐标位置,给你们。
这是利沃夫的两个地址,你们可以把需要报告的东西送到这里。”
    我们商定好了;假如库兹涅佐夫、卡明斯基、别洛夫无法和支队接头,他们就
应去找克鲁季科夫小队,并留在那里;假如这一着不成,那就自己越过敌人防线去
解放区;假如越过防线失败,那就立即转入地下,等待红军到来。
    卢金和往常一样,希望尽可能预见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出应变措施。
但他明白,可能发生的情况不可能完全预料到,这就象下棋一样,只能想出前二、
三步,往后的走法就要看竞赛者的天才了。他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