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懿大传 作者:马敏学1-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壁不知是计,骂骂咧咧开了房门。司马兄弟和邓艾一拥而入,一人先打倒一个。却见那矮个子已“嗖”地打开窗子跳了出去。他哪里知道外边已撒下天罗地网,一落地便被擒住。

  他们把西蜀奸细带到王府。王肃亲自审讯。原来那矮个子是西蜀参将,其余几个都是他来洛阳收买的痞子。西蜀一共派来二、三十人到长安、洛阳,散布流言,收买人马,以为西蜀作内应。诸葛亮利令智昏,已定好今年的春节要到洛阳过了。

  当夜,司马兄弟和王询各带家丁把城中散布的西蜀奸细一一抓获。天已大亮,王肃知道边关紧急,天子上朝还要计议迎敌之策。想了想,便让司马兄弟火速赶回宛城,让司马懿作好西征准备。一边草草吃些东西,便带上西蜀奸细和帖子迸宫面圣。

  在朝房,王肃悄悄对太傅钟繇讲述了昨夜事情。钟繇又惊又喜。惊的是西蜀竟施反间计而且还派了奸细,我们竟毫无察觉;喜的是奸细落网,司马懿身上的罪名可以清洗了。










司马懿大传三 孔明出山克三郡 王朗上阵命归阴






三 孔明出山克三郡 王朗上阵命归阴

  魏延献计伐魏,孔明按既定方针出师,连克三郡,曹睿大惊,调兵遣将;祁山前,诸葛亮唇枪舌箭,骂死魏军师王朗……

  建兴六年正月,诸葛亮在汉中经过一年的准备,又使反间计,让曹睿削了司马懿的官职,自认为时机成熟,便向蜀主上表出师伐魏。

  镇北将军魏延听说丞相上表伐魏,非常高兴。认为立功建业的机会到了,便求见丞相,献上久已考虑好的谋略,说:

  “丞相容禀,魏令夏侯楙都督长安,是我西蜀求之不得的好事。夏侯楙虽是大将夏侯惇之后,却年少志骄,毫无谋略。

  未将愿领精兵五千,从褒中出兵,沿秦岭东进,绕出子午谷。

  不出十日,可进逼长安。夏侯楙必措手不及,弃城东逃。丞相可从斜谷进出。未将在长安与丞相大军会合,齐心合力,便可荡平咸阳以西。”这是他思谋已久的计谋,反复权衡,找不出秕漏,自认为丞相会赞赏接受。这样,北伐平魏的首功就是他魏延的了。却不料丞相听了淡然地摇摇头道:

  “将军不可想当然行事。你这样太冒险了。我已上表蜀主封你为丞相司马,统领前军。至于打法嘛,还是按既定方针办,稳妥些好。”

  魏延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就是被封为丞相司马也不兴奋。他根本没料到丞相对他早存戒心,用他只是看重他的勇猛,把他当枪使罢了。可笑他蒙在鼓里,还振振有词地批驳丞相的既定方针哩。

  “丞相若从大道进兵,魏必沿路防守。一路打打停停,何年何月才能取得中原?”

  诸葛亮甩着官腔,冷冷他说:“上天如果保佑大汉,何愁不能势如破竹,一举成功?”

  好了,你别说了。丞相的意思是靠命哩。命里注定你输,怎么打都不行,命里注定你胜,怎么打都中。话是怎么说,如果魏延较上劲再追问一句:“既然上天可以保佑,为何不依未将以求速胜呢?”诸葛亮如何回答?魏延也是聪明人,看丞相的神态语气,分明是对自己有看法,再多说有什么用?

  好吧,就依你的安排,出水才看两腿泥呢。最后看谁的意见对吧。

  蜀主准奏,诸葛亮发号施令,令赵云为镇东将军,邓芝为扬武将军,据守褒斜道中段的岔口箕谷作为疑兵,自己声东击西,亲率大军西出祁山,夺取陇右。

  蜀军经过充分准备,队伍整齐,兵强马壮,号令严肃。

  曹魏由于没有想到刘备刚死,蜀汉会这么快出兵,加之把司马懿撤走,因此,关中、陇右防务薄弱。见蜀兵压境,纷纷告急。

  驸马夏侯楙声色狗马是好手,打仗领兵却是草包一个。

  他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交手,就连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如丧家犬逃往羌胡。

  消息传到洛阳。曹睿大惊失色,急召文武问计:“谁可为朕退蜀兵?”

  司徒王朗说:“臣以为朝中只有大将军曹子丹可退蜀兵。”

  “曹爱卿,朕命你为大都督如何?”

  曹真道:“臣愿往,但乞一人为副将。”

  “爱卿保举何人?请讲。”

  “太原阳曲郭淮,文武兼备,足智多谋,可为副将。”

  曹睿准奏,诏命曹真为征西大都督,王朗为军师,郭淮为副都督领雍州刺史,曹遵为先锋,朱赞为副先锋,点东西二京军马二十万,浩浩荡荡,开赴渭水之西下寨,与蜀军相峙于祁山前。

  当夜,王朗晃着自发苍苍的脑袋,踌躇满志地对曹真说:“明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施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

  曹真听了,想哭又想笑。好嘛,你既有这本事,干嘛不自己来?把我调出来,到边塞受这份苦?好,就依你。

  次日,祁山前,两军击鼓对阵。魏营中走出一骑,上坐一白发银须老者,乃军师王朗。只见他精神矍铄,志得意昂,端坐马上,轻咳一声,手指诸葛亮斥道:“久闻公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诸葛亮哈哈大笑:“我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王朗慷慨陈词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囊自桓灵以来,黄中倡乱,天下争横。

  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催,汜继虐;袁术悟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上,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好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我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那?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他洋洋洒洒,有理有据,自以为诸葛亮听了会惶恐汗颜,伏地请罪。岂料诸葛亮哈哈大笑,接着他的话扎扎实实还击了他一通。

  “我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不料出此鄙言!我有一言,你们听着。昔桓灵之世,汉统凌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中之后,董卓、催、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我素知你王朗,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人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你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制议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荀图衣食。

  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我共决胜负!”

  好一通叫骂。可怜老王朗以耳顺之年,在两军阵前受诸葛亮羞辱,又羞又恼又气,面孔由红变白变青。突然大叫一声,栽于马下,当即气绝。

  曹真见王朗被诸葛亮骂死于阵前,大惊,急鸣号收兵,回营坚守。连夜写表奏闻魏主。










司马懿大传四 钟繇慷慨举忠良 魏主悔悟念贤臣






四 钟繇慷慨举忠良 魏主悔悟念贤臣

  噩耗传到洛阳,曹睿束手无策;钟繇押来西蜀奸细,曹睿悔悟,急诏司马懿为平西都督,火速赶赴西安……

  曹睿自送走曹真,天天晚上做恶梦,茶饭不思,人瘦了许多。今日一上朝,便闻报王朗身死,不禁惊道:“王军师耳顺之年,什么坎坷没经历过,竟然会被孔明骂死,这孔明果然了得。众爱卿,为今之计,将如之奈何?”

  华歆出班奏道:“臣以为,眼下只有陛下御驾亲征,方可敌之。否则长安有失,危及关中。”

  太傅钟繇奏道:“臣以为陛下亲征固然可勉励将士,威慑敌胆。但是,两军对垒,少不得大将。而曹子丹虽久用兵,实非诸葛亮的对手。臣愿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人,足可退西蜀之师。”

  曹睿急问:“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贤达可退蜀兵,快快说来,与朕分忧。”

  “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一人。故散流言,令陛下去其柱石之臣。陛下果然中计。蜀兵方得以长驱直人。今若复用此人,则蜀兵闻风自退。”

  曹睿急问:“太傅所荐,莫非是司马仲达?”

  “正是。”

  “你说朕中孔明之计,何以为证?”

  散骑常侍王肃奏道:“陛下容禀。臣于昨夜擒得西蜀奸细,搜得造谣帖子无数。人证、物证俱在。”

  曹睿吃惊地:“快把帖子呈上。”

  他看了帖子,叹道:“可恼孔明奸诈,忠良受诬。朕之过也。”

  当即降诏,遣使持节至宛城,仍复司马仲达官职,加平西都督,统率南阳诸路军马,火速赶往长安。天子御驾亲征,克日到长安聚会。

  且说司马师兄弟告别王肃,打马回去,邓艾却扯住马缰绳不放,非要投奔司马将军,报效国家不可。司马兄弟也喜欢邓艾的憨厚忠勇,便同意带上他。三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人歇马不歇,赶回了宛城。

  司马懿正在家中坐卧不安,等的焦急,见二子兴高采烈回来,料知有好消息,便急不可待地问:“有什么消息?怎么这样快就回来啦?”

  “快?孩儿还嫌慢呢。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啦。”接着,二人一人一句眉飞色舞他讲述了洛阳城的遭遇。未了,又向父帅介绍了邓艾。

  司马懿听说他为自己的昭雪立下了首功,十分欣喜。便让他先留下,待机授以官职。

  这时,司马昭已困的睁不开眼了,要去睡觉。司马懿因沉冤昭雪,浑身一阵轻松,正要让他们都去休息,忽又想到西线战事,脸上刚刚舒展开来的菊花纹又皱起来了。就说:

  “别忙,先说说西线战事如何?‘阵前元仲达,孔明称神仙’。

  为父放心不下呀。”

  司马昭便推给哥哥:“你说吧。”

  司马师便把王肃父子讲的情况说了。刚说完,就歪倒在椅子上睡着了。那两个也早已是鼾声如雷。司马懿见他们确实是累坏了,便爱怜地让家人取来衣物,给他们轻轻盖上。

  自己则来到地图前,分析形势。

  他看着看着,高兴地笑了。这诸葛亮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明摆着西蜀兵马应该北出秦岭,占据关中,扼守潼关,这样便可居高临下东向以争天下。这才是稳操胜券速胜之举呀!不过,他也看出孔明的用兵方略。此人一生谨慎,该他难成大业。

  这时,门外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停下。

  细心的司马懿心里一紧,该是天子诏书到了。

  果然,家人跑来还没禀报完,天子使者已笑嘻嘻进来了。来者是谁?原来是王恂。他因擒奸细有功,已和司马师、司马昭一同被封为散骑侍郎。这是个可以上殿接近皇帝的官儿,地位十分尊荣。

  司马懿忙唤醒二子,一齐跪听诏书。接诏罢,一面吩咐摆宴款待王恂,一面传令宛城诸路兵马克日启程。










司马懿大传五 孟达谋反通西蜀 司马果断剿新城






五 孟达谋反通西蜀 司马果断剿新城

  司马懿正待启程,接到密报一封,身上惊出一身冷汗;

  是……?还是……?权衡再三,当机立断。

  却说诸葛亮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料长安指日可得,心中欣喜。这日,在帐中,面对巍巍祁山、滔滔渭水,拨动琴弦,自弹自唱,好不得意。

  忽报永安宫镇守李严令子李丰来见。

  诸葛亮心中一惊,以为东吴犯境,急唤人帐中。

  李丰进帐,一张娃娃脸笑得极灿烂,道:“丞相,家父差丰来报喜了!”

  诸葛亮奇怪地问:“何喜?”

  李丰:“魏新城太守孟达又要归顺大汉了。”

  “什么?你细细道来。”

  “先前孟达降魏,是不得已而为之。初降时,曹丕爱其才,封他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委以西南重任。还三天两头赐以骏马金珠,同辇出入,给以很大荣耀。自曹丕死后,曹睿即位,不曾一次赏赐孟达。孟达在朝中的好友侍中桓阶、将军夏侯尚又相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