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全集-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农民军之所以造反,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只是因为吃不饱。现在既然朝廷肯原谅他们,给他们饭吃,自然愿意投降,毕竟造反这事,要经常出差,东跑西跑风险太大。

 

而对于杨总督,他们也是很客气的,很有点宋江喜迎招安的意思。

 

比如神一魁投降,约好地点,杨鹤打开城门,派出群众代表,热烈欢迎。众多民军头目大部到场,在杨总督的率领下,前往关帝庙,在关老爷面前,宣誓投降(关老爷靠得住)。

 

虽然此前双方素未谋面(可能在往城下射箭时看过几眼),但双方都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特别是杨总督,获得了民军的一致推崇,他们赶走了杨鹤的轿夫,坚持一定要亲自把他抬到总督府,并以此为荣。

 

一时间,西北喜讯接连,朝廷奔走相告,杨鹤跟各民军领袖的关系也相当好,逢年过节,还互相送礼,致以节日的问候。

 

局面大好,大好。有效期,半年。

 

杨鹤同志读过很多书,干过许多工作,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从招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弄明白。

 

正是这个问题,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这个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答案是:为了活下去。

 

怎样才能活下去呢?

 

有钱,有粮食。

 

要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三段论:

 

造反,是因为没钱、没粮食;投降,是因为有钱,有粮食。

 

杨鹤有钱,有粮食吗?

 

没有。

 

所以停止投降,继续造反。

 

在招降之前,杨鹤曾经认为,只要民军肯投降,事情就结束了,可是投降之后,他才明白,事情才刚开始。

 

光是神一魁的部队,就有三万多人,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招来当兵,就别扯了,连自己手下那点人的军饷都解决不了,招来这些人,喝西北风?

 

赶回家种地,似乎也是白扯,年年灾荒,要能回家种地,谁还造反?

 

对于这个悖论,崇祯同志是知道的,也想了办法。


'1672' 

 

他先找了几万两银子,安排发放。然后又从自己的私房钱(内库)里,拿出了十万两,交给杨鹤,让他拿去花。

 

应该说,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民军们拿到钱,确实消停了相当长的时间。

 

具体是多长呢?

 

我前面说过了,半年。

 

半年,把钱都花完了,自然就不投降了,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继续反!

 

为了活下去。

 

猛人出场

 

崇祯四年(1631),领了半年工资后,神一魁再次反叛,西北群起响应,而且这次阵势更大,合计有三十多万人。

 

搞到这个地步,朝廷极为不满,许多大臣纷纷上告。

 

杨鹤很委屈,他本来就不是武将。之所以跑来办这事,实在是被人弄来的,原来是吹吹牛而已,你偏认真。来了之后,都没闲着,天天忙活这事,钱花完了,人家又反了,我有什么办法?

 

崇祯更委屈,原本看你吹得挺好,觉得你能办事,才把你派过去。这么信任你,你招降了人,我立马就给你十几万两银子,连老子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你把钱花完了,这帮人又反了,十万两都打了水飘,你干什么吃的?

 

杨鹤委屈,就写信给崇祯,说我本不想干,你硬要我干,我要招抚,也是没有办法。

 

崇祯委屈,就写了封命令:锦衣卫,把杨鹤抓起来。

 

崇祯四年(1631)九月,杨鹤被捕,后发配袁州。

 

鉴于杨鹤的黑锅实在太重,由始至终,朝廷没人替他说话。

 

例外总是有的。

 

命令传出后,一个山海关的参政主动上书,要求替杨鹤承担处罚。

 

如此黑锅都敢背,是不正常的,但这个人帮杨鹤背锅,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位参政,是杨鹤的儿子,叫做杨嗣昌。

 

崇祯没有理睬,杨鹤先生的命运未能改变,依然去了袁州。

 

帮父亲背锅,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导致了两个重大后果。

 

从这份奏疏上,崇祯看到了一个忠于父亲的人。按照当时的逻辑,忠臣,必定就是孝子,所以他记住了杨嗣昌的名字。他认定,此人将来必可大用。

 

而杨嗣昌背黑锅不成,父亲被发配了,对他而言,莫过于奇耻。从此,他牢牢记住了那些降而复叛的人,此仇,不共戴天。

 

杨鹤离开了,但这场大戏刚刚开幕,真正的猛人,即将出场。


'1673' 

 

一年前,招抚失败后,民军首领王左桂派出起义军,进攻军事重镇韩城,韩城派人去找杨鹤,告急。

 

杨鹤很急,因为他的政策是招抚,手中实在没有兵,但到这节骨眼上,就是自己拿菜刀,也不能不去了。

 

但他终究没有掌握菜刀技术,无奈,他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的手上也没有兵,但杨鹤相信,这个人是有办法的。

 

第一个猛人登场,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畴。

 

洪承畴接到了求援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个相当扯淡的命令,你是总督都没办法,我怎么办?

 

但他并未抱怨,召集了自己的下人和亲兵,并就地招募了一些人,踏上了前往韩城的道路。

这是文官、陕西参政洪承畴的第一次出征,这年,他三十七岁。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根据记载,此人的家世,可谓显赫一时:

    曾祖父洪以诜,字德谦,中宪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武央殿大学士。

    曾祖母林氏、一品夫人。 

    祖父洪有秩,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祖母戴氏,夫人。 

 

    有这么一份简历,基本就可以吃闲饭了。

 

    可惜,洪承畴没能吃闲饭,事实上,他连饭都吃不上。

 

    因为所有的这些简历,都是后来封的,换句话说,是他挣回来的。

 

    洪承畴出生时,他的父亲因为家境贫寒,外出打工去了,他的母亲虽然穷,却比较有文化,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

 

    洪承畴很聪明,据说7岁就能背三字经,这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说我,27的时候,还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洪承畴23岁,参加全省统考(乡试),他的成绩很好,全省第19名。

 

    第二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统考,成绩更好,全国第17名,二甲。

    然后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

 

    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是比较倒霉的。

 

    原因我说过,在明代,要想将来入阁当大学士,必须当庶吉士,进翰林院。以洪承畴的成绩,应该能进,可是偏就没进。

 

    此后的十几年,洪承畴混得还可以,当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当了参政。

 

    参政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是混到最后,光荣地退休。


'1674' 

 

没考上翰林的进士,混饭吃的小参政,到历史留名,骂声不绝,余音绕柱的大人物,只是因为,他外放的地方,是陕西。

    刚去陕西的时候,洪承畴带了很多书,

所以洪承畴带兵去救韩城的时候,只是一个书生,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杀过人。

 

据说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会打仗,天生就会杀人。

这是事实,不是据说。

 

洪承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军事天才,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人、伙夫,就这么上了战场,却没有丝毫的胆怯。

 

面对优势敌军,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轻易击败了起义军,斩杀五百余人,解围韩城。

 

在洪承畴人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有过无数个强大的对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次。

 

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洪承畴明白,他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力挽狂澜,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他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末落的王朝,创造太平的盛世。

 

讽刺的是,他最终做到了,却是以一种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畴是一个务实的人,具体表现在,他正确地意识到,杨鹤是一个蠢货。

 

招抚是没有用的,钱是不够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镇压。

 

来陕西上任之前,洪承畴带来了很多书。三十年以来,书,是他仅有的寄托。

 

战后,他丢掉了书,做出了一个新的抉择——开战。

 

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此后的两个月里,洪承畴率领这支纯粹的杂牌部队,连战连胜,民军闻之色变,望风而逃。

 

在历史上,他的这支军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洪兵”。

 

洪承畴是文官,杨鹤也是文官,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对待民军,杨鹤是很客气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语招抚,投降后,他好吃好喝招待。

 

而洪承畴的态度有点差别。投降前,他说,如果不投降,就杀掉你们;投降后,他说,你们投降了,所以杀掉你们。

 

对于这件事情,我始终很疑惑,读圣贤书,就读出这么个觉悟?

 

自古以来,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从来没断过,但公认最无耻的事,就是“杀降”,人家都投降了,你还要干掉他,太过缺德。

 

但更让我疑惑的是,这种缺德事,洪承畴同志非但干了,还经常干。

 

比如那位曾经围过韩城,被洪承畴打跑的王左桂,后来也投降了。洪承畴听说后,决定请他吃饭。

 

还没吃完,一群人冲进来,把王左桂剁了。

 

我始终觉得,这事干得相当龌龊,就算动手,起码也得等人家吃完饭。


'1675' 

 

落在他手上的民军头领,不是抵挡到底被杀,就是不抵抗投降被杀。总之,无论抵抗到底,还是不抵抗到底,都得被杀。

 

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对某些人很有效。

 

这个某些人,是指张献忠之类的人。

 

关于张献忠的具体情况,这里先不讲;关于他后来有没有在四川干过那些事,也不讲;只讲一个问题——投降的次数。

 

我曾经在图书馆翻过半个月的史料,查询张献忠先生投降的相关问题,我知道他是经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经常到这个份上。

 

简单地说,他的投降次数,用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两只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频率也很高。有一次,从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几天。

 

这是难能可贵的。一般说来,投降之后,也得履行个程序,吃个饭,洗个澡,找个地方定居,以上工作全部忙完,至少也得个把月。但张先生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咂舌。

   

相比而言,李自成就好得多了。虽然他也投降,但还是很有几分硬气的,说不投降,就不投降,属于硬汉型人物。

 

大体而言,当时许多民军的行为程序是,起兵、作战、被官军包围,投降,走出包围圈,拿起武器,继续作战。

 

此类表演,基本都是固定节目,数不胜数。很快,你就会看到两个典型案例。

 

洪承畴跟杨鹤不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要彻底扭转形势,不能招抚,不能受降,只有一个办法——赶尽杀绝。

 

这种方式的效果相当明显,短短几个月内,西北局势开始稳定,各路民军纷纷受挫,首领被杀。

 

他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包括崇祯。对他而言,高升是迟早的事。

 

但他毕竟太年轻,资历太浅,还要继续等。

 

两个月后,一件事情的发生,缩短了洪承畴的等待时间。

 

崇祯四年(1631),估计是有心脏病,或是胆囊炎,起义军进攻延绥巡抚镇守城池的时候,这位巡抚大人竟然被活活吓死。

 

没胆的人死了,就让有胆的人上,洪承畴接替了他的位置。

 

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又过了两个月,他的顶头上司杨鹤被抓了,总督的位置空了出来。没人能顶替,也没人愿意顶替,除了洪承畴。


'1676' 

 

崇祯四年(1631)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噩梦开始了。

 

当时的起义军,已经遍布西北,人数有几十万。虽说其中许多都是凑人数的,某些部队还携家带口,什么八十老母,几岁小孩都带上,但看起来,确实相当吓人。

 

比如宁夏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