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蒋介石不一定会接受在他看来是合理的让步。为此,他曾向杜鲁门总统要一张底 
牌,那就是如果蒋介石不愿让步而使国共关系无法协调时,美国到头来是否还得支 
持蒋介石。对此,杜鲁门作了十分肯定的回答。而这一点,恰恰很快就被蒋介石心 
领神会了。马歇尔常常为此感到苦恼。 
  6月4日,蒋介石凯旋回宁的第二天,即接到东北传来的国军不断战败、被歼的 
消息。原来国民党在东北的胜利,只是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几个大城市,其他广大地 
区都在中共军队的手中。 
  蒋介石原想在3至6个月内消灭东北民主联军的梦想算是破灭了,他不得不考虑 
采取一种比较现实的策略。当马歇尔向他转达周恩来的意见时,他表示可以考虑暂 
且停战。 
  6月5日,经马歇尔左右周旋,他和蒋介石、周恩来达成了东北停战15天的协议。 
6日,国共双方下停战令,蒋介石和周恩来就此分别发表声明。 
  蒋介石说: 
  余刻已对我在东北各军下令,自6月7日正午起,停止追击、前进及进攻,期限 
为15天。此举在使中共再获得一机会,使其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 
  周恩来说: 
  不论对于中国本部的冲突或者对于东北的冲突,中国共产党都是主张无条件而 
且真正停止内战的。由于中共的坚持,中国人民的愿望和马歇尔将军的努力,才得 
蒋委员长下令停止在东北进攻15天,进行下列事项的谈判:一、结束东北冲突之详 
细办法;二、完全恢复中国交通之含有时间限制的议定办法;三、不再延迟地执行 
2月25日关于中国军队复员的整编及统编的协定之基础。我们虽然担心这15天时间的 
短促,且谈判中又必然要牵连到东北乃至全国性的政治问题,需要更多时间,但我 
们不放弃任何机会以求和平之实现,仍同意这一休战15天的办法,并愿以一切努力, 
谋取谈判成功。我们希望国民党方面,能具最大诚意,使过去一切协议见诸实施, 
并使暂时休战成为长期休战,永远停止进攻,以符合中国人民及世界友邦之要求。 
  拉锯式的谈判仍在进行。 
  6月10日,周恩来往访马歇尔,直截了当地说:“国民党的打算,是在东北用接 
收主权的名义占领大城市和交通线,在关内用恢复交通的名义占领华北铁路。如果 
中共不同意,就把中共除外,召开国大,通过宪法,表示中国已经实现民主,以便 
取得外国援助,肃清中共。” 
  马歇尔说:“现在既已宣布停战,双方都应严格遵守,以便商谈其他问题。但 
我得到的消息是双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完全停下来,我已派白鲁德从北平飞长春, 
协调东北各执行小组的行动。” 
  周恩来说:“国民党方面放风说中共部队正在松花江北岸准备渡河,进攻长春, 
这纯属造谣。需要注意的倒是他们自己。杜聿明已公然声称国军15日后将继续接收 
大连、安东、嫩江、松江、合江、黑龙江与兴安各省的城市与交通线。中国共产党 
的方针是要争取和平民主,但目前内战的危险日益严重,迫使我们不能不抵抗。只 
有这样,才能使得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不能达到目的,使他认识困难,再回过头来趋 
向和平。” 
  6月12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叶剑英:“我为报复起见,攻克枣庄、泰安、大 
汉口、张店、周村、德州、胶州等处,如美国人讲话,应驳斥之。数月来国民党攻 
占我村镇数百处。县城40处(尚有26处未恢复),人口300万,美国人不说话。现在他 
们说话了,可见不公平。如果国民党不停止进攻。我方的报复也不会停止。” 
  15日,周恩来电告中共中央:“国民党方面在最后决定权、路警、军队驻地、 
兵力、省主席名额五个问题上逼我让步或与我破裂。我们既要避免破裂,又要不作 
大的让步,今后一周将是斗争最紧张的一周。” 
  果然不出周恩来所料,国民党认为局势对其有利,态度日渐强硬,企图压迫共 
产党屈服。两天后,他们突然在17日对整军方案提出了补充办法:要求中共领导的 
部队退出察哈尔、热河两省;退出山东的重要港口烟台、威海卫;在东北只能驻在 
齐齐哈尔、海兰泡和延吉三地,而让出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安东等地。 
  18日,马歇尔将这个方案转交周恩来时,周恩来一看就火了。他愤怒地说:“ 
蒋介石真是逼人太甚,简直要使谈判不能进行,这个方案我们无法接受!” 
  马歇尔耸耸肩,悻悻而返。 
  两天后,周恩来坦率地向马歇尔说明:“蒋介石要中共军队分驻几个地区,是 
要我退出城市和铁路线,以便消灭我们,因此,我方不能接受。蒋已准备半年作战 
计划,但战争决不会如蒋所想像,他将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目前情况十分紧迫, 
内战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危险。建议东北全面停战,关内重申停止冲突。” 
  同日,周恩来会见记者,提出“不分关内外,不受时间限制,停止一切冲突, 
静候调处”的主张。 
  国民党对此根本不予理睬。21日,蒋介石宣布将休战延长到6月30日,同时增提 
新的要求:胶济铁路沿线的中共军队须于8月1日前撤退到铁路两侧30公里以外的地 
区。周恩来当即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立即宣布东北长期停战,协商一切问题,并 
表示:“凡有一线和平希望,我们无不努力以赴。” 
  22日,三人小组讨论停战方案,未获结果。会后,周恩来电告中共中央:“国、 
美方案不仅在东北,即在关内也想侵入我区。国方一切为了打,8天后整军方案也难 
得协议。故应在此8天积极备战。” 
  毛泽东立即致电郑位三、李先念、王震,要中原部队准备突围。并致电刘伯承、 
邓小平、薄一波,贺龙、李井泉,聂荣臻、刘澜涛,陈毅、舒同,林彪、彭真等, 
要求各部队准备大打,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正是: 
    谈了一年又一年, 
    一夜回到谈判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三部)     第八回 
重兵齐攻中原突围 特务横行斗士喋血     
   话说面对日益扩大的战火,广大人民对时局越来越感到忧虑。 
  6月23日,港粤各界及爱好和平民主人士何香凝等96人联名通电,呼吁和平,反 
对内战。通电曰: 
  时局险恶,祸起萧墙,国脉奄奄,民不堪命。今时局中心系于南京谈判,现谈 
判巳逾两周,尚未获具体协议,休战暂延长8日,转瞬期满。虽和平希望未绝,但人 
心咸感焦灼。同人等一致认为如内战重演,必招致国破家亡之严重后果。23日之休 
战谈判必须达成永久和平之协议,和平谈判已届最后机缘,或成或败,有关国家民 
族之兴衰与后世子孙之祸福。是故此一谈判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宜延长不宜终止, 
必须使东北休战成为全国休战,使暂时和平成为永久和平。恢复交通,整编军队, 
政协决议必须一一付诸实现,然后国家民族始有复兴之望。目下国计民生濒于绝境, 
千万灾民死亡相继,何忍再事自相残杀,以绝生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咸盼国共 
两党相忍为国,其他党派与社会贤达,竭力斡旋,共底谈判于成,以慰民望而固国 
本! 
  也在6月23日这一天,一个更加使人震惊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这天,上海各界 
10余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欢送马叙伦、阎宝航、吴耀宗、盛丕华、雷洁 
琼等10位请愿和平代表前往南京,呼吁制止内战,实现和平。 
  这样规模的要求和平的示威游行,以前还不曾有过。在请愿代表中有教授,有 
大学生,有工商界人士,还有宗教界人士。 
  国民党当局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让南京的特工、警探换上难民衣服,集中下关 
车站,说是从苏北逃来。当天下午,请愿代表乘火车到达下关车站时,这批“难民” 
一拥而上,杂七杂八乱问一通,三言五语便打将起来。代表们横遭袭击,一个个头 
破血流。暴行前后持续5个多小时,马叙伦等4人身受重伤,在场记者与欢迎人员受 
伤的有12人。 
  周恩来闻讯,立刻向国民党当局交涉,将受伤的代表和记者送往医院,并赶往 
医院探望。他激动地拉着受伤者的手说:“血不会白流的!”当晚,周恩来写了一 
个备忘录,由英文秘书章文晋面交美方转马歇尔,同时由国民党代表俞大维转陈诚, 
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 
  第二天,各种消息传到蒋介石的官邸。 
  上海:教育家陶行知为10人代表团挨打事招待记者,指出代表们是被特务殴打 
的。他要求美军离开中国,要求美国在中国获得和平秩序及联合政府成立以前,停 
止对华的一切援助。他代表上海54个反内战团体发言,这些团体的成员目前已超过 
10万人。 
  南京:首都记者联谊会请求政府缉凶,并慰问受伤的同业高集、浦熙修、徐士 
年、徐斌及市府新闻专员钱江潮。 
  重庆:工商界、宗教界等知名人士4000人签名呼吁和平。 
  同类的消息,来自香港、广州、昆明、贵阳、北平…… 
  蒋介石生气地对陈布雷说:“你们替我发表谈话,告诉广大民众,这个代表团 
是中共派来的。马叙伦等人一下车,王炳南等中共代表和民盟的叶笃义等人便去迎 
接,还为他们定了车;出事以后,周恩来、董必武还当夜探视,处处说明了这是中 
共安排的。” 
  陈布雷劝道:“今日之下,我们不能再长他人威风。如果把各地的反战行动都 
算在共党头上,岂不给人留下委座主战、共党主和的印象?”蒋介石正在沉思,宋 
美龄急匆匆走了进来,说:“马歇尔派秘书送来一封信。” 
  蒋介石忙问:“写了些什么?” 
  宋美龄边看边说:“他希望我们适可而止,不能过火。在首都车站殴打和平代 
表,除了使人得到一个政府不要和平的印象之外,没有别的。其实这些代表,由他 
们来好了。现在重要的是军事部署。除此而外,蒋将军可否表现得民主一点,争取 
民间的同情与拥护?希望能派官员到医院慰问这些伤者,这是我的建议。。。。。。” 
  “好!”蒋介石感到有理,当即派邵力子和中宣部的人到医院慰问去了。 
  就在这天,周恩来代表中共在会谈中再次作出让步,三方通过了终止东北冲突 
的训令和恢复华北、华东交通线的指令。周恩来判断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心已定, 
决不会因此停步,“谈判将临最后关头”。于是,他致电中共中央:“我在停战、 
交通及美方职权上均作了某些让步,今日大致通过三个方案,足够表示我方愿求解 
决,留下的争论在整军,蒋绝对不会放弃他的打算。请中央批准我在此相机行事, 
以便使谈判破裂做得愈于我们有利愈好。”中共中央在第二天复示:“你可根据既 
定方针便宜行事。” 
  果然,蒋介石接着又坚持要中共交出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安东、白城子、 
热河、察哈尔、烟台、威海卫,并要中共领导的部队离开所有铁路线。 
  周恩来断然拒绝了这些要求。 
  6月26日,一个晦暗的日子。 
  这一天,蒋介石命令刘峙指挥;30万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围攻。以此 
为起点,全面内战爆发了。 
  蒋介石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发动这场内战,主要是由于他自恃拥有较中共 
方面强大得多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其中包括美国给予的大量援助,以为可以凭 
着这些力量很快地消灭中共领导的军队和解放区。 
  蒋介石当时的兵力,包括陆军的正规军、非正规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以 
及后方机关、军事院校,总数达430万人;而中共方面,只有61万人的正规军、65万 
人的地方部队和后方机关人员,总数12了万人。双方兵力的对比是三点三七比一。 
  蒋介石的军队,由于接收了侵华日军100万人的武器装备,再加上美国政府在抗 
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给予的大量援助,装备先进,武器精良。其正规军,约有四分 
之一是用美械装备起来的,一半以上是日械装备,四分之一是混合装备。他们不但 
拥有大量的炮兵,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而中共领导的 
军队却只装备有抗战时期缴自日军的各种步兵火器以及极少数量的山炮、野炮,没 
有坦克,没有飞机,更没有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