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五讲 秦可卿生存之谜-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大喝醉了酒,一听说派这个活,火冒三丈,而且仗着他原来在上几辈主子面前有脸面,破口大骂,骂的话很多,我现在就只拎出一句,他有一句话,惊心动魄,叫做“爬灰的爬灰”!意思是说,公公与儿媳妇私通。那么焦大骂的什么意思就很清楚,他这个矛头直指贾珍,他这个骂的矛头不是指秦可卿,他是直指贾珍。他骂的声音很高,不但已经坐上车的凤姐和贾宝玉听得清清楚楚,贾蓉也听见了,尤氏当然听见了,家下的周围的仆妇们也都听见了。所以贾珍的这个问题,在宁国府不是什么秘密,就算尤氏是一个,比如说,她性格比较懦弱,或者是这个人没有什么决断,她也不能够最后断定,她的儿媳是不是和她的丈夫有通奸的关系,那么至少她应该不愉快,至少她应该觉得很恶心,很堵心。所以到第十回,写到秦可卿生病的时候,尤氏对秦可卿的反应,按我们这样的思维逻辑,应该是这样一种反应,你本来就不知道你的父母是谁,是一个野种,你又是一个小官僚家里面,勉勉强强嫁到我们家来的,你居然跟你公公不干不净的,你得病了,得病活该,你死了才好呢!而且秦可卿的病,大家知道,书里面隐隐绰绰也写到,她是月经不调,几个月没有经期,经期特别长,这很可能是怀孕了;如果怀孕的话,尤氏转怒为喜,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毕竟娶个这媳妇,目的就是要让贾蓉把宁国府的三世单传传到第四世。但是大夫说得很肯定,不是喜,尤氏好像也认可大夫的判断,不是怀孕,就是病了。那么,《红楼梦》就有大段文字写尤氏对待秦可卿生病的态度和反应,应该细读。
  尤氏说了些什么话呢?她说,她嘱咐秦可卿:“你且不必拘礼,你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什么叫“早晚照例上来”?懂不懂啊?《红楼梦》来回来去写,贾宝玉、林黛玉他们早晨要到长辈面前去晨省,晚上要去晚省,就是都要去请安的,每天要坚持的,除非你病了以后长辈原谅你,允许你不去,否则都得去,例行功课。但是尤氏对秦可卿如此宽容,你病了,你就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了,你就好生养养吧,就是亲戚一家子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而且尤氏还有的话更古怪,她就对她的儿子贾蓉说:“你不许累掯她。”累掯又是一句北方的语言,就是不许你难为她,“不许招她生气”。底下的话越说越奇怪,说:“倘若她有个好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这么个性情的人,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这事太奇怪了!她听见焦大骂“爬灰的爬灰”,在说这些话之前,她应该对她儿媳妇非常地反感,她犯不上,又不是怀孕,得了这种怪病,就关怀备至到如此程度。而且,怎么会就打着灯笼,找不到比养生堂抱来的野种,还好的女子呢?这不成逻辑啊,在当今社会这也不成逻辑啊,不用打灯笼,打火把,摸黑摸了一个女子,可能就是能查清父母的。是不是?而尤氏这么说话!你说,秦可卿在贾府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生存状态呢?透过别人眼光就很清楚了,她是一个从贾母开始,上上下下都尊重她,喜欢她,她在那儿没有任何不适应的地方,她好比鱼游春水,非常自如,她是这么一种生存状态。尤氏跟人还说了这样的话,说,哪个亲戚,哪家的长辈不喜欢她呀!这就奇怪了,就算你宁国府容了她,贾母容了她,三亲四戚的不许人说闲话呀,你们家娶媳妇就娶一个养生堂抱来的野种?她娘家就是一个宦囊羞涩的小官僚,不许有人不喜欢她呀?哎呀,怪了!没有一家长辈不喜欢她,所以尤氏就说了啊,这两日好不烦心,焦得我了不得,我想到她这病上,我心里倒像针扎似的。这么一个媳妇得点病,她心就像针扎似的!你说说,这多心疼啊!
  我们再看看,贾府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拿事的人物,王熙凤,她怎么对待秦可卿。王熙凤,说老实话,就像贾母点出来的:“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那好厉害,那个人!你看,远房的亲戚贾芸到她那儿求个事,她都不拿正眼瞅贾芸,直到贾芸给她行贿,送给她一些冰片、麝香,那是很值钱的东西,她收了,收了心里还想,她本来就想,给贾芸派一个事,因为宗族的子弟一旦被派了个事以后,就可以到总账房去关银子,关了银子以后,一部分办事,一部分,说老实话就归自个儿了。所以贾氏的旁支,远亲的这些子侄们,都愿意到贾府里面揽一个事,贾芸也不例外。可是王熙凤连正眼都不看,而且受了麝香、冰片以后,也不马上派他的活儿,王熙凤就继续走人了。到后来,她假惺惺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啊?后来派他一个在大观园里面,补种树木花草的这么一个活儿。这就是王熙凤!她对自己知根知底的亲友尚且如此,因为贾芸,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是贾氏宗族的正式成员,父母是谁,再往上是谁,查家谱清清楚楚,她尚且如此。
  那么对秦可卿,按道理她应该是一万个看不上,是不是?你们宁国府你们瞎了眼了,娶媳妇娶来一个养生堂里抱来的野种,什么家庭背景啊?秦业,小官僚,按说她对秦可卿最好的态度也不过是敷衍,可是,不是!她跟秦可卿形成一种密友关系,虽然她辈分高,她是婶子,秦可卿是侄媳妇,两个人好得不得了,书里面是明明确确地这么写。像第十一回写到,王熙凤到了宁国府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说了那么多的话。比如说,举一例,王熙凤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你好,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她安慰秦可卿,那整个贾府宁、荣二府要竭尽全力来保住秦可卿的生命,一天吃二斤人参都吃得起的,那不成问题,宁国府没有了,荣国府要去。
  那么去看望秦可卿的时候,贾宝玉他老跟着,“跟屁虫”,王熙凤嫌他有点多余,后来就把贾宝玉给支走了。支走了以后有很重要的一笔,就是王熙凤又和秦氏两个人压低声音,说了许多的衷肠话,你看,她们两个人感情多好?这是一个从养生堂抱来的野婴的态度吗?绝对不是。
  那么我们现在看一看,秦可卿自己怎么想。写一个人物,一个是写外面的人,周围的人怎么看待她,一个是写她自己,往她内心写,她自己怎么想。秦可卿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婴,如果她的养父真的是一个宦囊羞涩的小官僚,她就必然会有自卑心理,她会自卑的,她会觉得很难为情。起码她表面上可以强撑着,但是一到夜深人静,清夜扪心,她就会感到她处在一种凶险的环境当中,人家这么富贵,自己的背景如此不堪,她会自卑的,会痛苦。可是,书里面一笔这样的描写也没有,从她第五回出场到第十三回死去,完全没有这样的内容。就是凤姐去探望她的病情,她跟凤姐说的一番话里面,有愧疚,但是也不是自卑感,不是因为自己的血统和家庭的原因而产生出来的自卑感。她是这么跟凤姐说的,她说:“这都是我没福,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
  她之所以觉得有些愧疚,不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出身寒微、自卑,而是觉得别人对她这么好,可是她却不争气,她病得要死了。而且她说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叫做“任凭神仙也罢,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她这是什么话呀?什么意思啊?所以秦可卿在心理上她有一个阴影,她阴影是一种死亡的阴影,但不是因为出身、血统和家庭财富不够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一种阴影。
  下面又有听众又在微笑,因为你要跟我讨论了,我知道你想要跟我讨论什么,哎呀,你说,就不许人家曹雪芹偏这么写吗?人家是小说,说他就要这么写,这个人物她的家庭背景比较差,她就不自卑。那么,是不是他每个人物都这么写的呢?
  我们可以考察一下《红楼梦》的文本,曹雪芹这个书他写作遵守一个原则,就是他写一个人的气质、身份,以及他内心的情感,他的心理活动,他都是紧扣着这个人的血统,这个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来写的。写心理活动,毫不例外的。你比如说,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探春和贾环。探春,她是贾政的女儿,他父亲的血统不要讨论了,非常尊贵,她仅仅是因为母亲的血统比较卑微,你看她的存在状态里面有多么浓重的阴影啊!书里面有很大篇幅来写她内心的痛苦,仅仅是因为她母亲本来是贾府里面的一个奴才,不知道怎么有一天被贾政睡过了,生出了她,又生出了一个弟弟。所以,贾政就把这个人纳为了小老婆,就是赵姨娘,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她就痛苦得不得了。而且她和她的生母发生了剧烈冲突,她不承认赵姨娘是她的母亲。她说,我只认老爷、太太,谁是我父亲啊?贾政。谁是我妈呀?王夫人。你是什么啊?你是奴才。
  当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以后,在赏赐多少两银子给这个死家,这个问题上,她和她母亲就发生了剧烈冲突,她只给了二十两。因为根据贾府的老规矩,家生家养的奴才死了,抚恤金就是二十两。如果是外面进来的奴才死了,可能抚恤金要高一些,她严格地遵照当时的游戏规则,来做这件事。赵姨娘就不干了,赵姨娘哭哭啼啼就跑去了。当时是王熙凤病了,探春、李纨和薛宝钗代理王熙凤来理家,来管事。赵姨娘就说,你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别人不拉扯我便罢了,你怎么不拉扯我啊?探春气得不得了,说,一个人要是正常的话,需要人拉扯吗?
  她虽然去和赵姨娘抗争,但是内心非常痛苦,就因为她血脉里流的血一半是贾政的,另一半居然是赵姨娘的。她其实比那个养生堂抱来的野婴强多了,她很痛苦。贾环也是一样,贾环跑到薛宝钗那儿去做游戏,和莺儿、和香菱她们赶围棋,掷骰子,他耍赖,莺儿就说了他几句,说,你个爷们,你就好像臭讹,贪我们点小钱财。他顿时就哭了。他哭的原因,就是他内心有一个阴影,有一个血统阴影。他说,你们都是知道,我不是太太养的,你们就一味地欺负我。所以你看曹雪芹他笔下写人,他是要从这个人物的血统上来写人物内心的呀,是不是?不可能他写探春写贾环,他遵照这样一个写人物的原则,那么他来写秦可卿,他自己跟自己打架,他又是另外一个原则,他不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朋友要跟我讨论了,说,这只是一个血统问题,那么《红楼梦》有没有写这个人,因为她自己家境比较贫寒,而内心很痛苦的?有没有这种例子呢?有的。比如说邢岫烟,邢岫烟她是邢夫人兄弟的女儿,当时邢家家境已经走下坡路了,她的父亲就带着她投奔了邢夫人,邢夫人就把她安排在大观园的迎春的那个住处住下了。书里面写到雪后大观园的女儿们,加上贾宝玉聚会的情景,写得是非常好看。我们都应该记得,在这段描写里面,每一位小姐都穿着非常华贵的防雪的斗篷、大衣。贾宝玉不消说了,贾宝玉,贾母给了他一袭雀金裘,用金子连成线,再跟孔雀毛连在一起,用这个东西织成一个大的披风,华贵不华贵啊?贾母很喜欢薛宝琴,给薛宝琴一件披风更不得了,叫做凫魇裘,是用野鸭子头上那点毛,攒起来织就的这样一个斗篷,得多少野鸭子的头啊!其他人穿的,或者是茄色哆罗呢对襟大长褂子,或者是所谓鹤氅,或者是昭君套,或者是观音兜,争奇斗胜,大红猩猩毡的斗篷,都不稀奇了。那么他就写到,邢岫烟她因为家境贫寒,她没有大斗篷,没有大衣服,她的形象在其他的美女面前,就成了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而她自己内心也很痛苦。所以你看,曹雪芹笔下因为家境贫寒而痛苦的例子是有的。
  可是他写到秦可卿,秦可卿的血统远比探春、贾环糟糕,秦可卿的家庭背景远比邢岫烟糟糕,对不对?但是在关于秦可卿的描写里面,何尝有一丝一毫的自卑心理呢?何尝有一丝一毫因为自己的血统和因为自己家庭背景而造成的痛苦呢?是没有的。这就是曹雪芹他给我们所描绘的秦可卿在贾府的实际的生存状态。
  所以,听了我以上的讲述以后,我们就应该提出一个更新的问题,就是如果要是《红楼梦》第八回末尾,关于秦可卿那个交代是后来他为了掩饰什么,遮盖什么,不得已打的一个补丁的话,那么秦可卿的真实的出身究竟是什么呢?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谁?曹雪芹根据这个原型所描写的秦可卿,原来他的构思和原来他所形成的文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