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企业发展之路-厉以宁、柳传志、张维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是包括老工业基地改造、新工业基地建设、国有企业发展,也包括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就是我们的民族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2003年春天,“非典”来了,有的外商撤走了,但民营企业一家都没有走,它不肯走,它不愿意走,它的根就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不是民族经济是什么呀?所以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它就是我们的,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样的民族经济,我们不保护 ,还保护谁呀! 
  最后我还想说明两个问题。今年夏天有二十天的时间,我在东北,到了很多工业城市,我有一个体会,他们感到了最怕听什么话呢?不是省级干部,是地方的干部,跟国有企业的干部,听“国退民进”这句话,我讲你干吗要老讲 “国退民进”这个提法呢?本身也没有什么,你把民营也作为新公有制,不就问题解决了。 
  而且更重要的,不要去提“国退民进”,就是传统公有制,通过资产重组,改为新公有制,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他们还害怕什么?那个民营企业来了,外地的企业来了,把我的利润都夺走了,我让利了等等,太多了等等。 
  你这个看法,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这个故事是北大MBA的学生讨论时所讲的龟兔赛跑。大家都知道,兔子骄傲,半路上就睡着觉了,乌龟就跑第一了。可是MBA学生讨论说,龟兔赛跑不是只跑一次,它还跑第二次呢。 
  第二次赛跑,兔子输了不服气,它吸取经验了,第二次再跑,兔子一口气就跑到了终点,坐在那儿等,乌龟慢慢就爬到了,所以第二次龟兔赛跑,是兔子赢了。 
  那乌龟又不服气了,咱们跑第三次吧!那就跑吧。乌龟讲了,前两次赛跑,都是你指定的路线跑的,第三次赛跑,得由我指定的路线跑;兔子想了,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爱怎么指定路线,就怎么指定路线。好吧,就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兔子又是当先了,跑得快。到了河边被拦住了,一条河把路挡住了,终点在对岸,兔子傻眼了,乌龟慢慢爬到了,乌龟就游过去了,乌龟就跑第一了。 
  它俩又赛跑,要跑第四次,咱们干嘛这么老赛跑,咱们就优势互补吧,咱们就协作吧,咱们和解吧。怎么跑呢?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河里面乌龟驮着兔子游,共同达到终点,双赢结果。 
  一定要知道,民营企业如果参加国有企业的重组,是双赢的结果,一定要想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什么让利问题,而是共享更大的利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都过时了,我们知道这个庙,离开河边都比较远。有三个庙:第一个庙,三个和尚商量的,每个人要挑水,一旦挑起来,路太远 就累了,挑一点水就行了,不愿意挑第二次。三个和尚商量,咱们协作吧,一人挑一段,我挑第一段,交给你接力挑,再交给第三个人挑,我坐那儿等,休息,空桶回来我又挑,这样就不累了。一会儿三个和尚,把缸里的水挑满了。 
  第二个庙,老和尚就引进了竞争机制,定下了新的庙规。把三个徒弟叫来,你们都去挑水去,谁今天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今天挑水最少,晚上就吃白饭。于是三个和尚你追我赶,一会儿把水缸里的水就给挑满了。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一商量,这样挑也累,山上有竹子,咱们把竹子砍下来,竹子当中再打通它,连在一起,装一个辘轳在河边。第一个和尚坐到河边去摇,桶就上去了;第二个和尚漏斗往竹桶里一倒;第三个和尚坐在边上休息。三个人轮换,一会儿水就满了,这叫技术改革。你就这三个办法。 
  你国有企业怎么改革?要协作、要引进新机制,要技术改革,这样的话,三个和尚水多得用不完。协作对象是谁啊?民营企业进来了,所以说很多问题,我们都要这么想,我们的思想不就开阔了嘛?何必老去计较那些,我又让利多少了 我又吃亏了,你不吃亏,共享更大的利润,一定要有这种想法。 
  所以我们说,假定我们在民营经济的论坛,跟今后民营经济的各种研讨会上,大家都抱着这样一点,就是说我们的协作,我们共同来使中国的经济上去,为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我相信民营经济,能发展得更好。 
  谢谢大家! 
  柳传志:我想从我们自己做企业切身感受谈谈,就国有体制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在哪儿?我觉得那个旧的国有体制的问题,大家都说得非常明确了,根本的问题就是主人问题。这个企业到底有没有主人?这个主人对企业的利润感不感兴趣?在这个股市上,这个投资人一般都是这么说,要对这个企业持续增长的利润感兴趣,就是你这股票的高低,不仅是利润还要增长,还要持续增长,这人家才花钱买你的股票,你的股价才能升上去,但是现在我们要看我们这个投资人,到底对这个利润是不是感兴趣,这就决定这个企业,到底能不能办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般的这个出资人,他以什么形势来对企业来进行运作的呢?基本上都是凭着自己的这个股份,再派代表在董事会里占有席位,然后这个董事会的席位怎么办呢?一个就是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做出决定,还有一个就是决定企业的,管理者是谁?他自己可以不做决定。比如说是个弱势董事会,董事长不怎么管,让这个总经理管,那么他选择总经理,并且对总经理要做出激励,这些东西都对企业有着非常直接地影响。有一个非常大的国有企业的总经理,我跟他有深入的谈话,他这个企业有很大的亏损,他给我讲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资本的付出太大,他们也就是说每年要付十几个亿的利息,我说为什么会付这么多的利息呢?就因为当年投入的时候,投入了几百个亿的钱,贷款来了之后,生产出的产品过时了,那么所以完全卖不出东西出来。那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呢?是因为当时是当地政府,为了政治需要做的这个决定,那么当时做决定的人怎么样呢?这是多年的事,早已经一拨换了一拨,所以到今天就是变成无头债,你找谁吧,好几届以前的这个领导做的这个决定,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这个领导本身,对这个企业的利润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考核这个领导是不是进步也不考核他所投资的企业的利润如何。 
  另外还有像我们自己所在的这个高技术企业,我觉得高技术企业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咱们国家提的问题,就是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高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是什么?是这个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钱的过程。在咱们国家钱变成技术好办,清华,北大,科学院全搭上,把钱投入下去产生技术。但是技术如何变成钱呢?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了,它实际上包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的问题,甚至包括了企业的机制问题,我觉得有的时候国家的部委或者有些地方,要做这个高技术产业化,老认为这是个技术问题,于是大量的做技术投入,实际上问题不在这儿,他没有把技术弄变成钱的环节弄清楚。 
  有一次我参加这个“八六三”的顾问会,在会上多数的专家学者,谈的都是技术能否实现,实现到什么水平,而做企业的人谈的不是这个,更多的是说有了这个技术之后,是不是能赚得回钱来,怎么能得到回报。这个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面也就说明了作决策的人是不是对利润感兴趣,这极其重要。 
  第二点我想谈的就是,关于投资人对企业管理者选择的问题,多数的时候国有企业出资人,可能是政府的领导或者是政府的部门,他派的总经理本身去管理企业,那么从什么角度去选总经理?这个当然就非常重要。民营企业或者说像我们跟利润直接有关的人做股东的话,那选择这个企业的负责人,比如德才的标准,德,一定是要把企业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是不是他,这个总经理从企业的利益之中谋取自己的利益,才能,当然就是对这个企业的管理了,再深层次就是是不是能够正确的制定战略,是不是很好的指进战略,会不会带队伍等等。但是如果是从这个国有企业方面来讲,很难免的会从政治因素或从其它因素去选择这个企业管理者。 
  我想我自己举个例子,这是对这个人在调动使用的时候,在1992年前后的时候,我们公司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岗位上的一个负责人,我们发现了他有贪污行为,发现了以后就是研究怎么把他换下来的问题,当时就没敢动,为什么呢?他即使有贪污,要把他动了以后呢,换了别人,换了这个人上来以后,得到的损失比不贪污的人上来,比这个贪污的数字还要大,所以我的主要办法,赶快找到比较适合坐这个位置的人调到他身边,不声不响的先工作三个月,把情况熟悉了以后,然后再跟他谈话,把他最后开除出公司,进行了处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坚决要调动他,假定说不光是我们知道,员工都知道,那我就会不顾一切的,要把他开除撤换,原因就是他会对我们文化根基有影响,因为员工不知道,我心里知道他,我是准备按部就班的调动他的,以为会有姑息,那是不行的,不是这种情况下,我会尽量减少公司的损失,来处理这件事情。我想这在人的安排上,可能跟利润负责和不跟利润负责上,这个处理方式上会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管理者的激励问题,这个管理者本身,能不能有正确的激励,那当然是极其重要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激励的作用,一般的投资人对企业的管理的激励应该是恰到好处,怎么样能够让他发挥出最大积极性,而他待遇本身又最合适。你比如说,像我们以前去到世界各国,做Road show 就是做路演,叫各国的投资者买我们的股票的时候,投资人一听说你是国有企业,又有国有控股的背景,都难免要问你这个话。你们这公司挣多少钱?你有没有股份,他们的观点就是说,假定你公资过低,你又没有股份的话,我怎么敢投资花很多的钱买你的股票让你来管呢?他不放心,这是一种情况。所以投资人对这件事情的本身,他一定是有一个合适的度,一定要让我们这个管理者,不仅要把他当成一般的责任来做,还需要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物质和精神的鼓励。比如说像这个企业的管理者,这个除了工资,物质鼓励上,工资、奖金和股份,什么东西能够最根本的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这些问题?这个会想得比较透彻。比如说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仅这个奖金要考虑他当年起的作用,可能是因为他当年做的决策,到三年以后才能起作用,那么也许三年以后,那个时候发三年前的部分,这个奖金,那就从那个时候来考虑这些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从物质角度上来考虑,如何能从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比如像联想的股份制改造,其中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当年创业的老同志,能够退下来,让年轻人到第一线去工作,不然的话,如果我们不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话,当年跟我一起创业这些“老人”,他们比如因为年龄精力的关系已经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但是你要他立刻离开岗位,或者从第一线的领导岗位上下来,不到退休年龄,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因为在他创业的过程之中拿了很低的工资,做了很多的事情,到了今天果子熟了,树上要摘果子的时候,你让他们到一边去,换了年轻人来做,这个很难实现。那么现在的做法是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后,实际上就是说,你们做园丁不合适了,换了年轻的园丁,那么他们在这个分果子以前,先把树上苹果摘一筐给你们送到家去,你们在家里面,让他们来做新的园丁,这个做法就非常合适。因此从股份制改造这个角度上讲,从激励方式上讲,怎么样对企业有更大的调动,这个做法就最为合适。第三部分,我想除了激励以外,就是关于这个国有企业,从机制本身上讲很容易形成这个宗派问题,我跟几个大的国有企业之间,有过讨论,就是在这个企业里面,发生有宗派问题,宗派问题就是比如说这个企业的总经理,下边有一拨人,很明显是属于他的人,常务副总经理又有一拨人,党委书记又有一波人,企业到了这种情况就很难运作,那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本身,退下去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企业的投资人他自己的利润跟企业的利润不能够直接挂钩、直接联系的话,这个企业就没有真正的主人,就很难发展。 
  在咱们国家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