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要比较长一些,大约在2小时左右。
  (4)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
  3.家庭人际关系治疗
  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
  (1)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
  (2)配合精神分析治疗或行为治疗对于患者进行〃自我〃强化咨询辅导;
  (3)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
  (4)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
  (5)讨论并解决家庭关系当中的冲突。
  4.药物治疗:主要采用下列药物:(1)氯丙咪嗪;(2)氟西丁(3)氟伏草胺(4)MAOIs苯乙肼
3.强迫症的自我判断
  〃强迫行为〃是指虽然自己也知道是不合理而愚蠢的,欲不明就里的持续去作的症状而言。要是不摸着一根根的电线杆、桥的栏杆、楼梯的扶手走的话,就觉得不安心;出门的时候,如果不是从右脚先踏出家门,就会觉得不安;用餐时餐具的排列方式、就寝时寝具的场所、枕头旁边的东西不和往常一样的话,就睡不着;列车经过的话非数数看一共几辆,爬楼梯的时候也非数数看爬了几级不成;一天不洗好几次手就觉得坐立不安。。。。。。似乎觉得不这么做的话,就会发生什么倒霉的事似的,其实本人也很清楚,这些行为毫无意义。
  有些症状最重的人睡个觉好像办什么仪式一样有固定的程序。洗澡的时候,右手舀几瓢水、左手舀几瓢水也都一成不变。边数着楼梯边上楼,数错的话,重新下楼再数一次的人也有。一旦陷于这种强迫行为中,很自然的就会失去对现实的柔软适应力,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强迫行动〃是说偶尔会有一种想作危险、愚蠢事情的行动,像去自杀吧!放火吧!弄坏别人珍视的物品吧!杀了别人的孩子吧等等。如果有小婴儿在身边就会有想把他踩过或丢掷的行动,但并不一定真的会付诸实行。这是一种〃并不真心想作,想想而已〃的行动恐惧。对着对面的人(特别是男性碰到女性时),想说出猥亵的话的那种行动;看话剧看到一半,突然想奔上舞台的行动;在严肃的仪式进行中突然想大吼大叫的行动等等,都属于强迫行动的一种。
  当你经常地、反复地思索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不能自我控制时,当你经常地迫使自己做一些无实际意义的事情而不能自我控制时,你要从医学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心灵被扭曲了吗?自己患了强迫症吗?如果你尚未觉察或有所怀疑,不妨根据下面专家的提示来自我判断…下:
  1.反复思考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如:人的耳朵为什么生长在头颅两侧?
  2.经常强迫自己计算毫无意义的数字,如一边走路一边数多少步。
  3.老是强迫自己回忆某些往事。
  4.总担心自己在某一场合失控而做出违法的事。
  5.自己不明白也无法控制地反复洗手或换衣服。
  6.总怀疑门或抽屉没锁上而反复检查几遍。
  7.信寄出后常怀疑地址写错,后悔当初没有反复检查。
  8.在某些场合所想的和所做的总有矛盾,如站在桥边就几乎忍不住要跳河。
  9.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或现象,追根寻源总想弄明白,结果越弄越〃糊涂〃。
  10.见到或听到某件事总会联想到别的事,如:见到车祸即联想自己亲人的意外。
  11.为摆脱强迫症状而刻板地、重复地做一些仪式性动作,如摆脱反复洗衣服而不停地搓手。
  12.上床后浮想联翩,难以入睡。
  13.害怕会演变成精神病,怕无法医治而悲观。
  14.明知自己所想的或所做的事是不合理的而又无法摆脱,因而深感痛苦,焦虑不安。
  如果你的症状符合上述提示中任何四项或四项以上的话,那么你就可能患强迫症了。
4.警惕强迫症思维
  在强迫症中,很多人举的例子都是强迫性洗手,给人造成的假象仿佛强迫症中一定有洗手这一项,其实不是的。
  有一种潜在的强迫症,如强迫性思维就很常见。它在刨根问底的人中很多见。这种人老是问一些无聊或者一些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人为什么会从一个受精卵长成一个成人〃,在如:〃什么叫成功,成功是不是有一个公式〃然后就反反复复的想,做功课时想,工作时想,睡觉前也想,他与那种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一样,有探索研究的人有时候会放弃这种想法,甚至转移到其他的研究方面,而强迫性思维的人不是这样,如果他们停止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就仿佛生活的秩序被打乱,会明显的感到不安。这个问题没解决之前,什么问题也不愿想,什么事也懒的做,而这种问题在常人看来,似乎根本没必要关心,或者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患者想的奇怪的问题,会长久的存在,久而久之,那种想法更是挥之不去,病人感到很痛苦又无助。
  另外具有强迫症思维的人口才都特别好,因为他对某件事关注的过于厉害,所以也确实对这个问题有研究,但你能发现他有明显的偏执,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而且有时显得志向很大,这时候我们都要小心,而患有该症状的人却本人无发觉,还以为自己是在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由于强迫症很容易同神经衰弱混淆,及打着〃为真理而奋斗〃的幌子,所以不易察觉,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及时的自醒,如果有,赶快找心理医生,以免耽误前程。
5.反复洗手锁门可能患强迫症
  日前,在南京市脑科医院心理门诊,10岁的京京战战兢兢,泪眼婆娑,像只惊恐的兔子。原来,楼下的邻居家养了两条狗,小姑娘害怕。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无奈她那位当会计的妈妈认真惯了,总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如人家孩子勇敢,于是动不动就向女儿指出这条〃缺点〃,越指责小姑娘越紧张,竟发展到夜不能寐,成了强迫症。
  日前,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主任赵荣凤收治了一名患者18岁男孩黄某。黄某的父亲是个博士,母亲是个科研人员,从小家教很严,黄某从小经常担心这也出错那也出错,会被父母责骂,导致性格出现缺陷。黄某现在只要与别人产生分歧,就会去砸东西,而他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赵主任告诉记者,这就是强迫症。青少年和白领阶层是这类神经障碍的主要患者群,而且患者群在不断扩大。
  这种神经疾病的最典型症状就是患者明知道是不对,却无法控制自己去重复做一件事或者反复想一件事。
  〃在接诊的患者当中,青少年和白领阶层是主要患者群。〃为什么强迫症如此喜欢光顾这类人群呢?赵主任告诉记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又多处于刚刚结束人格转型期的重塑阶段。儿童2岁至8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从青春期的开始至青春期的结束则是人格重塑的重要整合时期,如果重塑〃失败〃,很可能引发精神障碍。而随着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年轻的白领由于繁忙的工作、不协调的生活等所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多,也不断加入到〃强迫症〃这种亚健康人群的行列之中。
  及时发现完全可以治愈
  强迫症患者属于典型的思维活跃、但行为滞后的人群。他们时常会感到很焦虑、不安,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做事追求完美,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这类人一般单方面能力强,但综合能力差;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头晕、心胸气短等症状。现在患有这种症状的人较多,但大多数意识不到这是一种病态。赵主任指出,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心理诊所去治疗,如果及早发现并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而心理专家周正猷主任医师说:〃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因为成绩问题患强迫症,而是他们的家长不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自觉不自觉地用完美无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点过失,最终引起心理疾病。〃周正猷提醒这些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中新南京日报)
  强迫症及主要症状
  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其主要症状如下:
  强迫观念:1、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又不能克制。3、强迫疑虑: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4、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强迫动作:1、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2、强迫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3、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6.强迫症…学生心头的阴影
  小吴,男,19岁,是某高校外语系一年级学生。入学初,他发现自己看到不顺眼的同学就想啐,不久,他见人就想啐。他明知啐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会引起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但他控制不住自己,见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啐,这种冲动十分强烈,不啐就浑身不舒服,这使他苦恼不堪,以致不得不整天躲在宿舍里,连课也害怕上。
  案例分析
  小吴主观上能感觉到有一种不能克制,不可抵抗的意向(啐)存在,而且也意识到这种意向(啐)是不合情理的,没必要的,但不能控制自己,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症。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使他极度焦虑、恐惧,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冲突性心理疾病。
  据悉,一年前,小吴因高考落榜插班到另一所中学高三班,坐在他后面的男生颇爱玩恶作剧,经常在他背上贴胶带、涂墨水,小吴与那位男生经常闹矛盾。高考前夕,那位男生叫来一帮弟兄在下晚自习的时候将小吴打倒在地,并且每人向他啐了一口。从那以后,小吴满脑子都是那晚的情景,他在日记里发誓:一定要复仇。
  治疗步骤
  第一步,通过启发式谈话,引导小吴发现自己思维上的不合逻辑的因素。
  〃小吴,每个人无故被当众欺侮后,心里总是特别难受,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一个人的心灵受伤远比他的身体受伤更为严重。特别是像你这样自尊心很强的男孩,你当时一定想找个缝钻进去,永不出来。是吗?〃为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与患者进行共情是必要的。
  〃那样的奇耻大辱我受不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懦夫,我要报仇,要让他们知道我不是懦夫。〃
  在患者自我暴露的基础上,分析其深层的认知结构,不难看出,他对被人打这件事的负性影响评价过高。
  〃可是你现在换了环境,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
  〃这所学校有我的老乡,我原来班上的同学肯定告诉了他们,他们肯定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现在的同学,所以大家都知道。〃
  患者在认知过程中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导致了他不合情理的情绪和行为。
  〃小吴,当你看到别人无故被欺,你会站到哪一方,支持谁?〃
  
  〃应该是有理的一方。〃
  〃一般说来,人都是有正义感的,肯定会站到有理的一方。据我所知,你当初是无故被人欺负的,你想想你的同学会支持谁?〃
  〃现在想来应该是我。〃
  〃这就对了,既然他们支持你,他们还会嘲笑你吗?能不能告诉我,你从高中到现在看到过多少次打架,每次被打的人穿什么衣服,长得怎样,叫什么名字?〃
  〃记不太清了。〃
  〃是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要记的东西很多,我们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于那些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去记的。像你一样,别人也不会把你被打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这与他们也是毫不相干的。事实上,你的同学也许早已忘记了这件事,而你却坚信他们一直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