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总经理101条忠告-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交给部下,又用过程的结果来衡量部下,实在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监控行为,让管理进入一个自我控制的管理状态。

  所谓“君忙国必乱,君闲国必治”,最少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75.轻松管理的六个技巧
 

  企业管理凡是终日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甚至感到顾此失彼、忙于应付的时候,最好审视一下自己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否对头?是否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回想多年来管理企业的成败得失,我认为要想轻松地管理企业,下面这几项可能是应该遵循的:

  1.要分级管理而不要越级插手问事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主要管理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对下属的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事,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这样,总经理不仅能从管理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只要管理几个人就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充分地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或重大决策。

  2.多想、多看,少说、少干

  这是高明的总经理必须掌握的原则。千万不要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亲。许多时候,你只有站在一旁观看,才能真正做到“旁观者清”,而避免“当局者迷”,才能更公正、更有效地判断是非曲直,才能真正看清哪些事情是企业应该坚持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改进的。即使你比你的下属干得还要好,也不要事事都亲自去干。一个元帅如果必须亲自去冲锋陷阵,一个教练如果必须亲自到运动场上去拼搏,不仅不能说明这支军队的强大和运动队的水平很高,反而说明他将寡兵弱,可能离失败为期不远了。比如一台戏,如果是总经理在台上又唱又跳,而企业员工则坐在台下观看,还可以指手划脚地挑毛病,这样的情景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轻松管理企业而又驾驭全局就要多当教练员少当运动员,多当导演甚至观众而少当亲自登台演出的演员。

  3.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作为一个总经理,首先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大事,什么是企业内无关紧要的小事。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决不可等闲视之。而大事往往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让下属部门按照分工自己去解决,不要陷于繁琐的事务之中而不能自拔。但是,也要敏锐地观察和分析一些小事的起因和影响,不要因小失大。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必亲自去处理。

  4.要豁达大度,不要小肚鸡肠

  “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古人称道的所谓大智大勇。总经理也要培养自己一种处变不惊的素质,以对付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即使企业陷入困境,也要有毛泽东那种“大不了再上井岗山”的气魄。对下属,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适当容忍。不要听风就是雨,也不要时时盘查,事事追究。必要的时候,也要睁只眼、闭只眼,看见全当没看见。只要不影响企业的重大利益,对一些事情不必去兴师动众地深查深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还要适当照顾他们的“面子”和威信,以便他们今后更好地工作。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甚至会有“一念之差”。有些问题可能会越深究越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问题会自行消失和解决。如果总经理没有容人之量,很难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也很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要知道:如果养活一班没有缺点的“圣人”,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5.管理企业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企业的管理制度在颁布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颁布之后不要朝令夕改。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必手忙脚乱。中国很多事情都是无为而治,改革初期,农村基础组织瘫痪的几年间正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几年。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你越想管细管严,管得滴水不漏,反而会越乱。很多时候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6.不要事事追求“尽善尽美”

  很多总经理,都想把自己管理的企业办成一个非常完美的企业。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完美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过分的完美无缺,往往就要走向反面,什么事情都是八个字“适可而止,物极必反”。一个由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体组成的组织,要想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古人云:宁静致远,虚怀若谷。企业的领导者只有摆脱繁琐的事务,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从更高的角度正确地权衡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利弊得失,才能更好地考虑企业的发展大计和重大决策。当然,要轻松而高效地管理企业,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无为而治”,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基础。总经理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十分熟悉企业的人和事,还要有一定的肚量或胸怀。这样,才能“熟中生巧”、“艺高人胆大”,从而实现轻松管理。因为企业管理从科学到艺术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76.养成良好的习惯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做人如此,管理企业也是如此。我们时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这样的孩子就应该送到军队去锻炼锻炼,为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到了军队就能变好呢?因为,军队改掉了孩子身上的许多不好的习惯。使孩子具有了军人的素质、军人的作风。

  军人良好的素质来自于平时训练,操练的目的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增强体魄,二是学习战斗中的攻守技能,三是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人类的行为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习得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过程建立起来的,是对一定刺激的应答反应,这类行为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

  另一类习得的行为最初出现时并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也许有刺激,但不明显,也许纯粹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一类行为称作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应答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刺激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所有的应答性条件反射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S…R(刺激…反应)。S在行为的形成中扮演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中,条件刺激总是伴随着非条件刺激而出现。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述,但不是S…R,而是“反应…强化”,在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反应前出现何种刺激,而是反应后得到何种强化。

  二是强化在反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应答性条件反射中,人们重视的是反应前的刺激,而不是反应后的结果,没有人关心反应以后会得到何种结果,因此“强化”在这类反射行为中没有任何意义;但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中,强化才是最重要的。

  斯金纳认为,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了奖赏,人们以后就会多做出这类行为;如果人们无意中做出的某种行为导致了惩罚,则以后会回避这种行为,会尽可能少做这种行为。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前的刺激决定了行为的保持或消退。

  军队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行为方式最“模范”的区域,与以上两种“反射”理论的认真贯彻有很大的关系。但到了企业,军人的规矩就不那么好立了,因为情况变了。

  首先,军队是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机构,它与外界基本上只保持一个信息交换点,其内部的管理方式是直线式的;企业则不同,由于经营的需要,它的对外信息交流渠道尽量要多,与此相对应,它的管理格局也复杂得多。

  其次,军队和军人的关系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兵只能在部队的大熔炉“冶炼”,而不是相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则不这么单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是企业改造着员工,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改变企业。

  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在推行管理时势必要碰到许多有形无形的阻力,管理只能在较量中前进。既然是较量,那就必须使力气下工夫。

  企业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有,之后便是“萧规曹随”,只能达到“应答性条件反射”阶段。

  如此看来,企业的管理仅凭“刺激”还不行,还需要“强化”,通过“强化”来进行正负反馈,如此循环往复,良好的习惯应该可以慢慢形成。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反复做什么事,他就是什么人。当管理者要求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时,他们自己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当良好的习惯在企业的上上下下都形成后,管理者所希望的轻松高效管理也就不远了。 


77.建立一套好的制度
 

  制度是总经理做好工作的一根标杆,没有好制度,一切都会形同虚设。

  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但是怎么开发这个辽阔的大陆呢?当时英国没有人愿意到荒凉的澳洲去。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犯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运送犯人的工作。最初,政府以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多装人,却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所以犯人的死亡率很高。英国政府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一位议员想到了制度,那些私人船主利用了制度的漏洞,因为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付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来计算报酬呢?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澳洲上岸时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一段时间以后,英国政府又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犯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有些运送几百人的船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犯人还是同样的犯人,船主还是那些船主,制度的改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在任何单位里,都需要规章制度。一套好的规章制度,甚至要比多用几个管理人员还顶用。

  无论制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事前都要详细了解实际形态,整理分析各类问题,再制定规则,这样才有意义。若徒具冠冕堂皇的条文,而与现实情形背道而驰,则无异于一纸空文。

  因此,在规则之外,还要另定一项处罚违规者的条文,以约束他人遵守。

  只重理论的理想派管理者,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背景下,总是一味强调“勿××”的单方面主张,比如:“凡公司员工一律阅读公报,不遵守者须接受处罚。”假若公报缺乏内容、空洞无物、辞不达意,又有谁会愿意去看它呢?就算是如此生硬地执行,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规则制定的目的是对一些职责不明的事项,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它时间性很强,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环境而定出来的,绝非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再好的规章制度也是从出台的那一天就开始老化,因为一个单位和它的员工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一套规章制度,必须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发挥好作用。当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规则本身也必须随之变化。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本单位的规则,发现不切实际或不合情理的要及时纠正,不断改革,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必然是不断发展不断改革着的。这样的规则是活的规则,只有活的规则才有意义。

  曾经有过这样滑稽的规则,某单位以发生意外事故的多寡来决定是否表彰员工,这样的规则如用在几乎没有危险性的工作场所,未免就不合情理。表扬无事故记录的员工自然很好,但是要考虑各种不同的情况,对于有些人,工作本身就没有危险性,那肯定是要受表扬了。

  还有这么一则故事,据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很流传:一个不擅指挥、无能的连长获得了一项最高荣誉。获奖原因来自于一条规则。规则中规定,凡连队官兵,在军事演习中获得了最高成绩,则连长可获得最高荣誉。

  这项规则在当初制定时,肯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