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嚣张无比,一边结瓜,一边大肆抢占地盘,全力捞过界,把藤子伸向砖厂寸草不生的取土区。
  
      屋后的菜地,因为经常有水浇灌,加上淤泥做底肥。小小菜园,供应美味无限。高温和阳光,对他们似乎毫无影响。辣椒不管天气变化,我行我素,继续开花结果;2009年的第一个茄子,也在高温下长大成果;西红柿到处都是,顺便烂掉很多来不及吃掉的;大叶空心菜(吃杆子的那种),长势简直堪比番薯藤,本地昵称“过江青龙”,果然名不虚传,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方知真切。 豇豆完全是有机的,从来不打农药,虫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几乎大半都是完整无虫的,一根根吊在架子上,随风晃荡很是炫耀招摇。腌制的豆角酸,每天用来和着稀饭吃,作为解暑凉菜,我经常一吃半碗,毫无牙齿酸痛之虞。
  
      只有晚上,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夏天的蚊子,委实太多,密密麻麻地漫天飞舞,看来绿色一些的农业,也有虫子太多的负面效应。我的脚上,都是它们享用美食之后留下的痕迹,初期还经常痒痒发红发肿,到了后来,发现自己的抵抗力大增,对着它们叮过的地方,吐口唾沫擦擦,半个小时之后,多半自己消除。
  
      因为实在太热,工人们都下午五点以后才开始做工。收工回来,已经是天黑八点多。我们吃饭都很晚,收拾干净碗筷以后,多半都到了9点,工人们第二天要起早收玉米。一般都睡觉很早,吃过饭,洗洗就睡了。我不需要那么早起,所以通常也睡晚一些。在农场里四处走走,也不敢走太远太偏,主要是空地的地方,草都长很高了,虫豸横行,不怕老扁也怕蜈蚣。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农民也不去打扰虫子夜生活。
  
      虽然艰苦,我倒也没有后悔。人生天地间,受天地之气,才会自然健康,四季轮回,寒来暑往,炎热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出汗也是一个排毒过程,体内的毒气邪气,高温炙烤之下,自然透肤而出,留我一身正气阳气。想城市生活,有人为了出汗,专门去蒸桑拿,耗资不小小,效果一般般,哪里比得上我这正宗的天地间第一大自然桑拿?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20 08:27
  作者:博士路 回复日期:2009…06…19 23:46:43 
   
     楼主可以不必全部种植甜玉米,糯玉米比甜玉米更容易种植,且冷藏保存后比甜玉米口味好,前后变化不大。糯玉米可以尝试很多颜色,黑色,白色、黄色、紫色以及五彩糯玉米,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你目前的基础上,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可以尝试一下哦!
    满足市民对彩色玉米的需求,市场前景很好!
  =
      实际上,我种了一半的糯玉米,一半的甜玉米,因为这个策略。我们避免了全面的烂市,而且顾客群增加了很多。
      甜玉米和糯玉米有交叉授粉的问题。我们采用的是时空隔离,在开花时间以及空间距离上错开,这样降低花粉感染的可能。
      彩色的玉米,产量不是很高,市场容量也不是主流,我们暂时就没有做。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20 10:41
  作者:刘乘云 回复日期:2009…06…17 17:03:24 
     
      钦佩楼主的思维和缜密,还有忧国忧民的精神,关于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谈得很深刻,几个问题希望能向楼主请教:
      1、种子来源:固定还是随机,对象是流动商人、定点商户,还是品牌种子代理商,优劣何在,主要关注什么?
      2、销售对象:是直接对应消费者,还是批发、转售给中间商,还是取得终端超市订单,各自优劣何在,难度如何,如果跨省市应如何操作?
      3、作物品种:农作物价格波动大,而那些起点高、绝对价格也高的品种,如保护动物、高档中草药,是不是比瓜菜作物的经济效益好,没有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4、如果遇到特殊的灾、病,有没有准备再生产的资金,没有的话如何操作?
      5、雇工的劳动强度、食宿条件、士气如何,理想状况与现实情况如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怎样平衡?
      6、如果扩大规模,到什么程度时考虑设立行政部门,行政中心如何搭建?品牌如何确立?
    
  兄弟的问题确实很有深度。看得出经过深思熟虑。
  1。 种子来源,糯玉米我直接和北京燕禾金公司联系邮购,品质很好。比本地的种子出芽率高,而且更壮,价格比本地稍低。甜玉米我们有2家固定的经销商,品质还不错。通过网络和厂家直接邮购的方式,看来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农业现代化,首要的是信息化,信息化不仅能够避免很多中间环节,而且质量可靠,成本降低。
  
  2。 关于销售,我们的是大宗商品,只能面向批发市场。我们9个人种植的玉米,差不多零售市场有30人以上在卖。这就是零售市场的劳动密集,我们几乎不可能建立终端销售体系。跨省操作,一般都是外地老板来本地联系地头收购,或者在批发市场配货。比如湖南就有很多车,在桂林进行配货,他们每次要玉米10…50包不等。 超市市场很小,远远不能达到我们的销售目标,甚至10%都不到,而且经常拿来倾销促销,很不好做。
  
  3。 作物品种,我们现在也在逐步多元化,一个是实现土地轮作,一个也是考虑成本和劳动力平衡,高价的作物,特殊的种类,对技术要求很高,投资业很大,市场很细分,我们通常看到的《致富经》,其实有很多不实成分在里面。不适合推广的。   我们通常通过分批次持续供应,高价低价都卖,来平衡烂市时候的价格波动。
  
  4。 我有一些实力,但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是有可能的。任何生意都存在赚和亏的可能,毕竟这不是包赚不赔的垄断企业。困境肯定会有,用勇气去面对,用智慧去行动,用实力再雄起。勇气、智慧和实力都用尽,实在天要亡我,那就听天由命吧。
  
  5。 我的雇员采用提成制度,多劳多得,加上我们充分考虑了员工的各方面福利,整体而言,这个团队还是很不错的,在桂林我们糯玉米的品质都是一流。我们保证员工住得比一般打工的好,起码和老板的住宿条件一样,吃的绿色健康,夫妻一起工作,没有分居问题,子女一般都在本地读书,周末可以过来,也没有太大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个人认为,我作老板,比很多黑心的老板够义气,够人性化。
  
  6。 考虑将来是要扩大的,现在的玉米还不足以保证持续供应,而且也需要轮作。所谓的行政中心,就是地里的一间大一些的房子而已。农业不是可以享受的产业,而是全程很辛苦的产业。至于品牌,很多时候,由于销售地域的限制,口碑即是品牌。对于我们这种小企业来说,老板的形象,即是企业的形象, 老板的高度,就是企业的高度,老板的性格,就是产品的性格。
  
      谢谢你一如既往地关注,有空可以多交流。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22 13:50
      谢谢刘兄的指导,仔细读来,很多问题真知灼见,让我受益菲浅。
  
      其实民营企业尤其是农业相关的企业,从来都是在夹缝里求得生存的,成功的背后,都是无尽的辛酸。即使在所谓的高科技行业,不一样充满了惨烈的竞争?开心网刚一冒头,无数山寨版的就跟着出来了。很多山寨版,还来自著名的大网站。哪里给小企业什么生存发展壮大的机会?
  
      无论蓝海红海,都是生存企业的地方。大部分的企业,都在红海里面挣扎求存的。毕竟世界数百年资本沉淀,早已经万事定局; 我们改革开放30年,财富格局以及各个阶层分化,也已经定型完毕。新的民营企业的路,可想而知有多难。
  
      有志青年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也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话,对他而言,另一条道路也许就是待在老家农村了。投奔曹丞相并非不可能,只是丞相手下猛将谋士如云,说不定连留京户口指标,曹丞相未必愿意给。
  
      你说到资金,我当然知道这是大问题。很核心的大问题。有足够的资金,我可以立刻实现很多方面的现代化。比如淮山这种高产值作物,需要投入的资金就相当于玉米的4倍以上,而且周期长达1年。如果实现滴灌和大棚种植嫁接苗西瓜,不仅不怕重茬,亩产可以高达8000斤以上。
  
      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向来是中国的大问题?怎么办?集资,和非法集资只有一步之遥,赔光了怎么和乡亲好友交代? 借贷,哪里有那么好的借款条件?其他路径,中国实业最缺钱,唯独政府不缺钱,但是政府的钱,是那么好要的吗?实话实说,现在连农业补贴我都不确定能够拿到,其他的钱,不就是扯谈嘛!!
    
      远大理想,离不开面对现实残酷。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精英,做事也是力所能及为止。好高骛远,是作企业的大忌,尤其是我们这种资金链短,规模小,政府关系不厚的企业。
  
      我谈过融资,但是投资方的条件让我放弃了。我认为企业初期,尤其需要高效的执行力,股东过多,会干扰决策和执行。融资对于成长型的企业,是双刃剑,搞不好是取乱之源。而不计较一时得失的天使投资,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哪里去找?
  
      困局是作企业永远的主题。穷有穷的难过,富有富的烦恼。大如通用丰田,也有难题; 小如我之流的小农民,也是麻烦一堆。过日子还不是问题接着问题?很多问题,能够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将来再说吧。
  
      不过兄弟你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资金链的难题,让我好生佩服。远大理想,离不开孔方兄一路相随。我这等区区小民,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半文钱足以让我难倒。所以除了节俭,就是节约,别人看着是美德,自己其实挺委屈自己。
   
      对于未来的竞争,我向来很有勇气。路有千万条,哪条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只不过我未必会作很大,小富即安,控制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就好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23 15:27
  
  批发市场那些事儿(一)
  
  产业的思考
  
      已经开卖十几天玉米了。今年玉米销售形势好坏兼有,好的时候个把小时就一扫而空。坏的时候,要守到天亮,廉价卖给早市的小贩。我参与了大部分的销售过程,其中滋味,酸甜苦辣俱全。
  
      谁在赚钱?这份产业除了要赚钱,还有其他意义吗?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市场给了我部分的答案。
  
      因为这个季节,玉米正在集中上市,有几天烂市在所难免。目前为止,由于我们的玉米都是当天采摘的,都能够卖完,倒也没有发生倒入漓江的事情。只是有时候价格低下,算完成本,除了给工人提成以外,剩下的钱只够支付地租和种植投入。
  
      烂市,就是不耐留存的产品集中上市,市场消化不了,只能低价处理。最烂市的时候,小贩们从我们手里拿货的价格是6毛到7毛。考虑到人工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这已经快接近我的成本线。
  
      不要以为市民可以因此吃到便宜的玉米。无论是我批发价格是6毛还是9毛1块,市民买玉米,都在2元上下。超市里更贵,一般高达3元以上。但是有时候超市可能进行促销,一元左右就大出货,不为别的,主要是吸引人气,从而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终端价格再高,我们也不会零售给市民。这是基本不可能操作的事情。即使是桂林最大的超市促销,让市民自选,一天撑死了也就是千把斤的买卖。对于我们一个卡车的供货能力,相当于一个零头。除非我能够像安利那样,组建一支庞大的直销队伍,以性感名义,走街串巷去零售这些东西,这种事情想都不能去想,只是浪费脑细胞。
  
      在大市场批发,是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销售路径。
  
      我仔细统计了一下销售数据,批发拿货一般以1包到3包的为主(每包平均大约85斤),平均一个小贩,拿货大约是1包半左右。在供货周期,我们每天供货量,大概是100-120包。也就是我们9个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