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30
      前面所说的,纯属玩笑。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回帖一下,我写作起来会有更多的思路。顶帖不是目的,沟通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33
      刚才发的是一张抓拍的照片。昨天电力出现故障,后来发现是线路断开了。
  
      打电网的服务电话,晚上8点多,半个小时就上门诊断问题,第二天早上上班就过来修复。如此高效,改变了我对垄断企业的某些偏见。
  
      严重建议南方电网的领导,表扬一下这些基层员工。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44
      我们使用柴油机,改造了一个抽水泵。 作为喷灌的补充设备。
      在地中间,挖掘了一个水坑,水流入水坑,再使用高扬程压力水泵,实现喷灌。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51
  给大家看一个近距离的喷灌效果,喷灌土地不容易板结,而且高压条件下,喷灌距离超过30米,一次喷灌覆盖面积超过3亩。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55
  2009年的第一次抽穗,来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8:57
  补苗以保证全苗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20
       农场无处不性感。且看今年刚出的小黄瓜,除了个头略小,是不是比玉米更性感?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23
      这就是那第一个抽穗的玉米。为了表彰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决定给它荣立一等功一次。并且在全场玉米大会上,予以表彰。号召全农场玉米,向它学习,早日全面开花结果。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28
      这一群玉米,以齐苗壮苗获得集体一等功。它们纷纷表示,一定向前面抽穗的前辈学习,有穗一起抽,维护集体的荣誉。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31
      荣立一等功的玉米们,扬起叶子,集体宣誓:我们一定按时抽穗开花,不辜负农民的辛苦栽培。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35
      菜园里的西红柿,对于玉米获奖,很是不忿。凭什么他们获奖,我都结果了,还没有获奖??罢罢罢,给它个安慰奖,到天涯来露露脸。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39
      地瓜界的群众,对于此次评奖活动,很嗤之以鼻。别不把种地不当创业!我们也是农场重要作物,缺了我们参与,这个评奖就不完整。一定要给在天涯曝光露脸的机会!!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46
      这是我们新实验种植的凉薯。虽然上面不起眼,但是以后我们长大,下面很大的。嘿嘿嘿!!!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52
      各位获奖的作物,始终没有忘记默默在后面奉献的前辈。这是打在地里的老萝卜,有了它们,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可以少用化肥。
      各位露脸的作物,向前辈致敬!!!!!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1 19:58
      空心菜说,虽然我们没有参加评价,但是我们很实在的,记得《连城诀》里面最实在的狄云没有,他的外号就是空心菜。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12 16:37
  规模农业和小农优劣谈(下)
  
      在市场信息方面,规模农业可以有更多的经销商关系。作为市场的经销商而言,很愿意和农场主打交道,因为走村收集农产品,是很辛苦的工作,不光要学会打狗棒,如果钱带得多,说不定还遇上粉仔赌徒,有时候遇上点蛮不讲理的村民,人身安全堪忧。相反,如果锁定一个大型的规模农业,就省事得多。以我自身经历为例,只做了一年多,桂林的大小玉米经销商,就人人皆知了,而且时常来电沟通。还有南宁、桂林几家经营农产品的公司,也都经常信息往来。小农民往往获取信息渠道很单一,什么赚钱就作什么,很容易导致某种作物供应过量,形成烂市,由于国内流通不畅,很难通过全国整体市场消化,这就是媒体经常报导的情况。
  
      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可以在农场使用,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很多农业知识,弥补经验的不足。通过网络,我可以了解农资价格的变动,我甚至可以大体知道经济状况。安排生产,决策起来就比较有依据。网络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在农场日常运行使用,例如网上银行转账支付,网络购买农资产品等等,通过信息化,几乎不用去县城银行,就可以调度资金。网友也经常能够提供一些有用信息,今年年初,桂林一个网友,给我提供了一家做育秧盘的厂家联系方式,我和厂家直接购买,成本比外面县城购买的,至少降低30%。
  
      显然在市场信息和信息化方面,规模农业往往有很多小农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花了不少代价,保持农场上网畅通。
  
      物流和市场,也是规模农业的强项。小农体系下,产品的直接销售,一般不超过半径30公里的区域。大于这个区域,摩托车这样的运输工具,就已经比较吃力,何况还有很多乡村道路,相当坎坷,20公里已是畏途。如果产品要输出远方,就必须依赖经销商收购,再整体装车发车。不仅耗时,而且很费事。对于规模农业,这个问题就相对简单得多,经销商如果在地头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