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高楼不筑一条小坝;对于水患,我们很多人仿佛在听遥远的故事,因为身居都市,很多情况下还轮不到我们倒霉。
  
      仅仅以下的众所周知事实,足以让我们触目惊心:
      我们这些年投资水利建设的资金和努力,远远赶不上这些老水利工程的自然衰老退化速度,毛主席时代留下的水利老本,快被我们坐吃山空了。而中央财政投入的资金,到底有多少能够流到实际的水利修缮,只有天知道……看看审计署最近公布的官方报告吧,那里有部分的答案
      我们这些年水污染的事件,像太湖蓝藻这样的,多得已经足以让我们麻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三闾大夫屈原活到现在,找点干净的水来洗脚,都很不容易了。估计他连沉江的念头都起不了,因为水太臭。
      倘若李白活到现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诗,也是吟不出来的了。大诗人站在黄河滩上,想破脑袋,都不会明白,这里怎么可能断流呢???
      当旱灾肆虐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武警消防队,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的资源可以再调用,而用洗脸盆来抗旱,除了作秀,真的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吗?
      当洪水泛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堤坝的钢筋,原来是用竹片替代的。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已经形成了很多地质的地陷大坑。
      在北京,苇子坑,积水潭,莲花池这些地方,望名思义,都是当年的积水湿地,现在呢,除了一座座的高楼,宽阔的马路,还能够看到一点点水吗?
  ……
      还不够心惊吗?只要愿意,打开互联网搜索一下,与水有关的各种负面消息,比比皆是。我们还有多少干净的水资源,可以支持我们每年8%以上的GDP增长?
  
      回到我熟悉的农业上,每一顿粮食,需要消耗水很惊人的。以种植甜玉米为例,这个我有实践经验。如果是下半年的旱季,我需要平均喷灌6次,每次30吨水,一共180吨水,大约产玉米1500斤,合起来,每斤玉米要24斤水。玉米属于旱地作物,不需要水养着。我使用的是喷灌方式,算是比较节水灌溉的技术。其他的粮食如水稻种植,耗水量只多不少。
  
      是的,我们有很多节水的技术,例如滴灌、大棚、地膜等等,甚至能够很大的提高产量。但是能够推广的范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且不说让农民学会接受这些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推广成本,光使用这些技术的材料成本,也是惊人的。同时,每一种技术的进步,基本都带着其负面的效应出现。特别是丰产的节水技术,也常常包括了对土地有机质的加速消耗。
  
      因为我们的短视和贪婪,我们注定在某一天会陷入水的危机,我们的发展,遵循的是只索取不回报的理念,贪婪而不择手段的狼性原则,大行其道,对农村如此,对自然界也是如此。危机,自然不会一夜之间全面爆发不可收拾,通常它们像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样,渐渐地量变,直到走入很难逆转的质变阶段。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灾难的惨烈,那是自然界向我们讨回多年的欠账。以干旱而言,自然的干旱是可怕的,而人心的干旱和毫无作为的态度,则会让干旱变成真正的灾难。
  
      当我们沾沾自喜地说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时候。我相信水神在苦笑,因为他太累了,负载太重了,他已无力再扛下去。如同一盏枯灯,燃烧着仅存的火焰,照亮着我们。我曾经默默念叨过,参与过水利建设的前辈们,无论活着的还是在天之灵,请宽恕我们,我们享受着一切,却很少学会感恩,更没有学会建设。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1 22:56
  前面水的思索,算错了一个数字,一斤甜玉米,需要消耗水240斤,不是24斤。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16:04
  补充点水的思索(兼回复几位朋友):
     1。粮食生产一直是高耗水的,这是事实,官方的数据也是如此(可以baidu一下 粮食 耗水量)。耗水并不一定引发水的危机。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保护好湿地、湖泊,涵养好水源,水不会消失,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2。现在小型水利的失修,很直接的后果,就是农业生产过度依赖老天。实际上,很多小型的水利,例如一个小塘,一条水沟,雨天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干旱有抗旱的效果,而且能够很好的改善生态。像北京城,以前有大量的湿地,气候就好很多,打井几米就可以出水。现在就不行了。
    3。水污染并不见得导致农作物绝产,一般的污染甚至不会减产。但是这些污染元素一定会传递给食物。
   4。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小型的水利太少,水污染重,北方地区地表水消耗很快,缺乏湿地涵养,过度开采地下水。这些问题短期内看不到好转的趋势。
  5。 以后的极端气候可能会越来越多,大自然很生气,后果可能很严重。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19:38
   
  
  作者:内需男 回复日期:2009…05…19 02:04:28    
    看到楼主“解字”,头一个是“田”,刚听一个段子,流氓一下:
    最牛的字是“田”,你看,捂住左边右边日,捂住右边左边日,捂住上面下面日,捂住下面上面日,去掉一横站着日,去掉一竖躺着日。
  
     有才,有才,简直是太有才了。向你学习,学习你一日到底的精神。这个字,这种解法,这种境界,深得我心,我对你的崇拜,简直如玉米田之田一样。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19:42
  作者:cr99 回复日期:2009…05…19 09:49:17    
    看到楼主贴的 今年刚出的小黄瓜 不由得想到 从去年冬天就一直没卖断过的超市黄瓜。。。。
    也都闭上心 往嘴里塞了
    
    夏秋是田里的好季节啊 多贴图啊
  …
      不违农时,顺其自然,多吃当季的食品,也是一种健康养生之道。
      这几天会拍摄一组感恩为主题的图片的,敬请关注,拍照水平一般,忽悠功夫还可以补充一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19:45
  作者:高子山09 回复日期:2009…05…19 09:59:15    
    为了避免被小碰油BS,赶紧回贴。
    
    TY已经好久看不到这么平实的帖子,这么真实的LZ呢。
    =
      新时代的《种地者说》。既然真实种地,那就平实地说啦。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0:25
  作者:jxr9601 回复日期:2009…05…19 12:27:29    
    中国目前这种食品安全的现状,都是我们多年来疯狂透支的必然结果:透支社会、透支环境、透支亲情、透支信任……透支使我们失去了底线。相比安金磊,更欣赏LZ的半理想半现实的务实风格,衷心祝LZ成功!
  
      谢谢你的祝福。
      相信将来,一定有很多新的出路的。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到了一个坏的极限,大家就学会反思,新的希望就会萌芽。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0:28
  作者:wsxed 回复日期:2009…05…19 14:19:23    
    不顶不行啊;楼主讲了很多大实话;农业的;农村的;社会的;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先要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这是第一要务。
  …
     没错,再多的理想,也需要现实物质基础支撑。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0:31
  作者:leadostone 回复日期:2009…05…19 17:55:55    
    楼主的种植园这么大,政府应会鼓励会有扶持的吧?
    我回农村两年了,也在着手做一些事情。湖南的油茶,政府规定每亩补贴500元的须按政府提供的苗子,不用政府规定的苗子得不到补贴。而要等政府的苗子,又是遥遥无期。有些郁闷。
    楼主了解过油茶吗? 广西的红花巨果油茶,金花茶,您听说过吗?
  
      到目前为止,我都是自己的资金在投入,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跑政府的那些政策。
      油茶我们这里的品种,比较单一,细节不太知道。实际上,茶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有机食用油。对于现代人而言,早晚其价值,会被认可的。
     你说的政府补贴的猫腻,哪里都有。我也实在不好说什么。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0:32
  作者:anrankai 回复日期:2009…05…20 10:04:35    
    作为一个无奈的IT民工,顶楼主,加油!!!!
  =
     作为一样有很多现实无奈的小农民,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1:05
  作者:竹林e贤 回复日期:2009…05…20 12:12:50 
    俺相信楼主您现在肯定不会为名所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据俺了解,。。。。。田间地头做隐形冠军,而少为大众知晓罢了。
    
    大家都是一面倒的大唱赞歌对楼主可不是什么好事,。。。。。。。行动力确实令人敬仰!
    
    俺每次去柳州办事。。。。。。。。哪样已不简单了!
    
    最后俺还是觉得您一下子扔掉积累十年的IT资源有点可惜,。。。。。。俺又说多了!
    祝您好运!
  
      先谢谢高人的祝福。
      It资源扔掉,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我经常宽解,很多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倘若我还能够做好眼下的事情,我等于活了2辈子。我已经35了,如果不创业,这辈子应该没有太多别的机会等我。老家的俗语,30不发,40不富,50等死路,我有年龄的危机感。
      出名的事情,能够出多大呢?也就是这样了,我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碰巧有很多人能够认同,人气就这么来了。网络每天都有新热点,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这里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新鲜热闹的东西,新鲜劲一过,也就归于平淡了。
      关于隐形冠军,我当然知道。我前面都说了,国内比我做的早,做得大,做得强的,到处都是。但是他们很少有人表达出来。我的很多观点看法,其实都是和农民沟通慢慢形成的。我个人觉得,写出来,对很多人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国内,同时在作这个行业而又能够写出来的人,不多。不谦虚地说,很多三农专家,也未必能够写得比我更深入更实际,或者文笔更优美。既然如此,沉默,是不是对社会的一种损失呢。?我觉得即使我失败了,这些文字,也许算得上一家之言,可供参考。
      
      很多人对我一边倒地支持,其实无非是我想了,我也作了。假如我平时是坐在写字楼里面,偶尔来农场晃晃,然后夸大其词无病呻吟地写点东西,肯定挨的砖头不会少。
  
      我不是谦谦君子,不善礼节,在社会底层待惯了,慢慢性格中的书生气也少了很多。说话很直接干脆,如有言语过分,请海涵。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22 21:07
  作者:竹林e贤 回复日期:2009…05…20 12:12:50 
    俺相信楼主您现在肯定不会为名所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据俺了解,。。。。。田间地头做隐形冠军,而少为大众知晓罢了。
    
    大家都是一面倒的大唱赞歌对楼主可不是什么好事,。。。。。。。行动力确实令人敬仰!
    
    俺每次去柳州办事。。。。。。。。哪样已不简单了!
    
    最后俺还是觉得您一下子扔掉积累十年的IT资源有点可惜,。。。。。。俺又说多了!
    祝您好运!
  
      先谢谢高人的祝福。
      It资源扔掉,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我经常宽解,很多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倘若我还能够做好眼下的事情,我等于活了2辈子。我已经35了,如果不创业,这辈子应该没有太多别的机会等我。老家的俗语,30不发,40不富,50等死路,我有年龄的危机感。
      出名的事情,能够出多大呢?也就是这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