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悔

    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1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忏 悔 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

 2

    关于本书的作者和内容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

    是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氏于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拉斯(SoukAhras)

    ,当时北非已入罗马帝国版图,完全在罗马文化笼罩之下。

    父名巴特利西乌斯,是本城的一个普通市民,母名莫尼加,是信奉基督教的,奥氏自幼受母氏的熏陶,但没有正式领受洗礼。幼年在本城读书,以后先后至马都拉(即今阿尔及利亚的末达乌路赫Mdaourouch)和迦太基攻读文法和雄辩术(当时罗马教育分三级制,启蒙小学是识字和书算,十二至十六岁入文法学校,读文法、诗、文、历史,十六至二十岁入雄辩术学校,读修辞和哲学)。

    十九岁,开始爱好哲学,由于探索恶的来源问题,因而皈依了摩尼教。毕业后,先在本城执教,后至迦太基任雄辩术教授八年。因不满迦太基的学风,便渡海至罗马,任米兰城雄辩术教授。奥氏在迦太基时,对摩尼教教义已感觉不满,至米兰后,受该城基督教教主安布罗西乌斯(AmbroAsius)的影响,正式脱离了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派的著作,对一切怀疑,但在界想上已逐渐和基督教接近。终于经过一次剧烈的思想斗争,于386年秋决定信奉基督教;便

 3

    i忏  悔  录

    辞去教职,预备献身教会。次年在米兰领受了洗礼,启程回乡,至梯伯河口,母亲病逝。

    因此延迟一年回至非洲。

    391年,在希波(今阿尔及利亚的彭城Bone)升为神甫。

    395年该城主教病卒,奥氏便受任为希波主教。从此开始他在教会中的一系列活动,与教内各宗派展开剧烈的论战,成为当时基督教学术界的中心人物。

    430年汪达人(Vandali)

    侵入北非,是年8月28日,希波城被围的第三个月,奥氏病逝。

    奥氏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一人,据奥氏本人提出《修订》的著作,至427年,已有93种,而书札和布道言论尚不在内。他著作中最被传诵的,便是这一本《忏悔录》。

    《忏悔录》原名“Confesiones”

    ,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

    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

    ,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

 4

    作 者 和 内 容i

    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

    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在中古时代,欧洲印刷术尚未发明,本书传抄极多,欧洲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中所藏旧抄本尤为繁夥。

    1506年始有奥氏全集出版,以后重要的版本有:1576—1577年出版的比利时罗文大学本,167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本笃会本(后收入米涅辑的《拉丁教父集》Migne:PatrologiaLatina)和1896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版的《教会拉丁作家丛书》本。至1926年法国拉布利奥勒(Labriole)

    教授复据维也纳本,参考了十八种第七至十一世纪的古抄本和四种印本校订,出版了合校本,收入《法兰西大学丛书》,成为最完美的本子。现在此书即据此合校本移译的。

    译者识1962年8月28日

 5

    目  次

    卷一…………………………………………………………2…

    卷二………………………………………………………2…6卷三………………………………………………………3…8卷四………………………………………………………5…4卷五………………………………………………………7…5卷六………………………………………………………9…6卷七………………………………………………………1…19卷八………………………………………………………1…44卷九………………………………………………………1…69卷十………………………………………………………1…97卷十一……………………………………………………2…46卷十二……………………………………………………2…75卷十三……………………………………………………3…06附录:书中人地名汉拉对照表…………………………3…47

 6

    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

    一

    “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

    ①

    一个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这人遍体带着死亡,遍体带着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你拒绝骄傲的人”。

    ②

    但这人,受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愿意赞颂你。

    你鼓动他乐于赞颂你,因为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

    主啊,请使我得知并理解是否应先向你呼吁而后赞颂你,或是先认识你然后向你呼吁。

    但谁能不认识你而向你呼吁?

    因为不认识你而呼吁,可能并不是向你呼吁。或许向你呼吁是为了认识你?但“既然不信,怎会呼吁?无人传授,怎会相

    ①见《旧约。诗篇》144首3节;146首5节。译者按:奥氏所引《新旧约》文字与天主教《通行拉丁文译本》相合,而与我国通行基督教(新教)译本,卷数文字略有出入,故书中引文,据拉丁文直译。又《诗篇》,通行拉丁文译本,以9、10两首,合为一首,147首分为两首,故自第10至147首,与基督教本相差一首。

    ②见《新约。彼得前书》5章5节。

 7

    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3

    信?“

    ①“谁追寻主,就将赞颂主”

    ,②因为追寻主,就会获得主;获得主,也就会赞颂主。

    主,请使我向你呼吁,同时追求你;使我相信你,同时向你呼吁,因为你已经传授给我们。主,我的信仰要向你呼吁;你所给我的信仰,你通过你的“圣子”

    ③的人性,通过布道者的工作而灌输给我的信仰向你呼吁。

    二

    向天主呼吁,就是请天主降至我身,那末我将怎样向我的天主,向我的主、天主呼吁?我心中是否有地方足以使我的天主降临,使创造天地的主宰降至我身?

    主、我的天主,我身上真的有可以容纳你的地方吗?你所造的天地,复载我们的天地能容纳你吗?

    是否由于一切存在没有你便不能存在,为此凡存在的便容纳你:这样,我既然存在,何必要求你降至我身?因为除非你在我身上,否则我便无由存在。我不在黄泉,而你在那里;即便“我进入地狱,你也还在那里”。

    ④

    我的天主,假如你不在我身,我便不存在,绝对不存在。

    而且“一切来自你,一切通过你,一切在你之中”

    ⑤,是否更可以说,我除非在你之中,否则不能存在?

    主,确然如此,确然如此。那末既然我是在你之中,我更从何处向你呼吁?你

    ①见《新约。罗马书》10章14节。

    ②见《诗篇》21首7节。

    ③天主教教义,天主有三位,第二位圣子,降世成人,是为耶稣基督。

    ④见《诗篇》138首8节。

    ⑤见《新约。罗马书》11章36节。

 8

    4忏 悔 录

    从何处降至我身?我的天主,你曾说:“我充塞天地”

    ①,我岂将凌跨天地之外,使你能降来我身?

    三

    既然你充塞天地,天地能包容你吗?

    是否你充塞天地后,还有不能被天地包容的部分?你充塞天地后,余下的部分安插在哪里?是否你充塞一切,而不须被任何东西所包容,因为你充塞一切,亦即是包容一切?一只瓶充满了你,并没有把你固定下来,瓶即使破碎,你并不散溢。你倾注在我们身内,但并不下坠,反而支撑我们;你并不涣散,反而收敛我们。

    但你充塞一切,是否你全体充塞一切?是否一切不能包容你全体,仅能容纳你一部分,而一切又同时容纳你的同一部分?是否各自容纳一部分,大者多而小者少?这样你不是有大的部分和小的部分了?或是你不论在哪里,便整个在哪里,而别无一物能占有你全体?

    四

    我的天主,你究竟是什么?我问:你除了是主、天主外,是什么呢?

    “除主之外,谁是天主?除了我的天主外,谁是天主?”

    ②

    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

    ①见《旧约。耶利米书》23章24节。

    ②见《诗篇》17首32节。

 9

    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5

    往而不在,至美、至坚、至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使骄傲者不自知地走向衰亡”

    ①;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而一无所需;负荷一切,充裕一切,维护一切,创造一切,养育一切,改进一切;虽万物皆备,而仍不弃置。你爱而不偏,嫉而不愤,悔而不怨,蕴怒而仍安;你改变工程,但不更动计划;你采纳所获而未有所失;你从不匮乏,但因所获而欢乐;你从不悭吝,但要求收息。

    谁能对你格外有所贡献,你便若有所负,但谁能有丝毫不属于你呢?你并无亏欠于人,而更为之偿;你免人债负,而仍无所损。我能说什么呢?我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神圣的甘饴,谈到你,一人能说什么呢?但谁对于你默而不言,却是祸事,因为即使这人谈得滔滔不绝,还和未说一样。

    五

    谁能使我安息在你怀中?谁能使你降入我的心灵,使我酣畅,使我忘却忧患,使我抱持你作为我的唯一至宝?

    你对我算什么?求你怜悯我使我能够说出。我对你算什么,而你竟命我爱你?如果我不如此,你就对我发怒,并用严重的灾害威胁我。如果我不爱你,这仅仅是小不幸吗?我的主,天主,请因你的仁慈告诉我,你和我有什么关系。请告诉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救援。”

    ②请你说,让我听到。我

    ①见《旧约。约伯记》9章5节。

    ②见《诗篇》34首3节。

 10

    6忏 悔 录

    的心倾听着,请你启我心灵的双耳,请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你的救援”。我要跟着这声音奔驰,我要抓住你。请你不要对我掩住你的面容。让我死,为了不死,为了瞻仰你的圣容。

    我的灵魂的居处是狭隘的,不相称你降来,请你加以扩充。它已经毁败,请你加以修葺。它真是不堪入目:我承认,我知道。但谁能把它清除呢?除了向你外,我向谁呼号呢?

    “主啊,求你清除我的隐慝,不要由于我因他人而犯下的过恶加罪于你的仆人。”

    ①“我相信,因此我说”。

    ②主啊,你完全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