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社长天下-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在公司内部;已经有一种说法在流传。那就是不要在娱乐策划上和崔常务意见相左;他总会证明你是错的。
  虽然有个人崇拜的成份在里面;也确实说明了崔正源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而在经营上;崔正源更是奇招迭出;频频出人意料。偏偏效果还很好;甚至好到让人膛目结舌的程度。
  就连公司以外的同行们;都在研究崔正源的操作手法;学习其中的可借鉴之处。最让人震撼的是;东国大学艺术和影像经营系堂而皇之的开了一门课;专门用来研究崔正源曾经做过的策划案例。
  这件事被媒体爆出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崔正源何德何能;以十七岁之弱龄居然让韩国的知名院校专门为他开课。
  当时甚至有一些学者在报纸上撰文;批评东国大学不遵从学术之严谨;行小丑之事。连带着;崔正源也受到了不少的责难。
  有一些身份暧昧、意图不明的人;还将矛头对准了教育部。认为正是教育部的责任缺少;让一个正应该接受学识教育的孩子;贸然出来经营企业;才出现揠苗助长的事情来。
  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连教育部都险些挺受不住压力。
  还好此时崔正源的《生命之杯》横空出世;像最耀眼的彗星一样光芒万丈。
  一下子;因为崔正源的缘故;连带着韩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都提高了不少。
  社会舆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原本还是教育反面题材的崔正源瞬间成了国民英雄。面对如滔天巨浪一样的赞颂;再也没人不识趣的拿崔正源的教育问题说话。
  这一系列成就在外人眼里自然是光彩夺目;神奇无比。
  但在公司的全体员工眼里;这个已经神话了的常务可不是那么的让人喜欢。
  “反贪风暴”时候的雷厉风行、严酷无情还说得过去;毕竟是那些蛀虫们做错了。就算崔正源的手段再激烈;那也是对待敌人;无可厚非。
  可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位常务的要求都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不管是多么小的事情;哪怕是无关大局的错误;只要被他看到;绝对少不了一番责骂。他才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不对;一定不会嘴下留情。
  今天这么一反常态的平和;还真让饱受传言困扰的李安好不适应。
  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保持谦恭一些的态度比较好。既然常务问起;那么就实话实说。“确如常务所言;自从在这里工作以后;感觉很多东西都捉摸不透;办起事来屡屡出错。要不然公司的业务也不会展开的这么艰难。”
  崔正源莞尔一笑;对李安好的说法心知肚明。
  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国际上的通用标准相去甚远。很多初来乍到的人;都拿着国际惯例的那一套来行事;结果每每被碰的头破血流还不自知。显然;现在李安好就遭遇了这个问题。
  不过换做其它人也一样;整个公司里面除了崔正源自己;没人熟悉这里的一切。所以说这不是李安好的错;而是没有把握好脉搏而已。
  崔正源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资料;问道:“我在公司的时候;看过这边分公司的财政报告。我发现你每月的公关费用都会剩下不少?”
  听到这个问题;李安好不禁有些自豪。看样子自己诚心诚意为公司省钱;被常务注意到了。连忙精神抖擞地回答道:“是啊;公司正处在起始阶段;到处都需要钱。我就想着;这里省下一点;就能给总部减少不少负担。”


第265章 钱不不是这么花滴
  崔正源心中一声叹息;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起码人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公司省钱嘛。说起来;还是一个好员工呢。
  但问题是;这种想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在资本社会里;大家的关系都非常的简单。我出钱;你办事。直截了当;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所以只要找准目标;公关跟上;基本上很快就能见到成效。
  但这里是人情社会;不是光靠钱来砸就行的通的。有钱也要方法对才行;不然手段粗劣;只会让人平白看低。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在中国做公关;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很多时候;公关的效果要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果。
  这就需要做公关的人;极富耐心;不间断的持续投入才行。所以在花费上;就要比在国际上多出不少。
  可相对来说;只要公关做的漂亮;将来得到的回报也是翻倍的增加。
  被攻关目标舒心惬意;往往都会很大方;所以受益的还是公关人。
  李安好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拿着韩国的行事方法用到中国的情况上。结果驴唇不对马嘴;差距就不可以道里计。
  崔正源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也不是只会一味的骂人。当属下像无头苍蝇一样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为他们指明方向。
  斟酌了一下;崔正源果断地道:“这样;李部长。我给你特权。以后只要你把每个月的公关预算花干净;我就算你立了一功。”
  “呃。”李安好原本准备好的说词全部都用不上了。
  他没想到崔正源居然会说出这样的指示来;思维出现差距;直接导致了语言上的卡壳。
  因为韩国地小人多;物资匮乏。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私人;都养成了节约生活的习惯。
  在韩国的企业里;每一分钱的开支都必须有确切的明细。每个员工都要把花费精简又再精简;生怕被上级拿这方面的理由诘难。
  没想到自己碰上个另类的老板;居然还不让自己省钱。
  他可不会认为崔正源是在拿他开玩笑。
  韩国的上下级关系非常严谨;即使是关系再好中间也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何况他和崔正源还是第一次见面。关系更谈不上好了。
  而且看崔正源的神情也知道;他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李安好虽然是职场新人;但潜力很好;不然也不会被金英敏这种毒眼相中;立即放到了中国分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基本的察言观色对于他来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崔正源说的是正话反话。他还是能听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李安好的心跳突然加快了不少。肾上腺素的急速涌动;让他不自禁吞了好几下口水。
  没有人不喜欢可以放开手脚花钱;即使李安好是一个吝啬的韩国人。听了领导的吩咐;他的脑筋里就已经开始幻想着怎么支配这笔公关费了。
  只是他耳聪目明;崔正源更是精明透顶。一眼就看出这位属下似乎有些头脑发热;可能想歪了。于是赶紧打预防针道:“事先说清楚。这笔资金只能用到公关方面。公司的制度你清楚;一旦被发现你挪作他用的话;那几个还在吃牢饭的人就是你的榜样。”
  这番话崔正源说的煞气十足;直接就将还在做着好梦的李安好惊醒了。
  好在他也只是陶醉于将要能够踌花钱的激动当中;并不是起了邪念。面对崔正源的警告;赶紧解释道:“不是常务;我只是有些激动。你也知道;那可是将近六百万韩元啊;真要每个月都花出去;还是有些激动的。呵呵”
  这没出息的属下。崔正源砸吧砸吧嘴;什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想了想;还是指点一下这货怎么花钱吧。并不是说有了资金;就真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花好钱;也是一种艺术。
  “这笔钱看似很多。但其实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所以以后你再要进行公关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找准目标。不要怕挫折;要有耐心。”崔正源先传授了一步。
  看看李安好的神色还算清明;就继续道:“一旦找准了目标;那么首要的事情不是直接登门求见。最好的办法是从目标人的周边入手;了解一下目标人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困难;再比如他在所属部门里面的人际关系和任职期限等等。”
  说到这里;他拍拍李安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在中国发展关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最最重要的成功条件;就是要有耐心。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在好面子的中国官员眼里;那是行不通的。你也不必在意前期的业绩不好;没法向公司交待。我会给你时间的;中国市场的开发;也不急于一时。”
  诚如崔正源所言;李安好以前身上背负的压力确实挺大。
  目前a。p公司撒出去的几个据点里面;美国的张家督和日本的金大利成绩最好;遥遥领先其他人一大截。
  尤其是张家督;据说上次和常务针锋相对拿到全部合约后;更是水涨船高。
  金大利在日本;借着离韩国本土近的优势;长袖善舞;勾连纵横;已经闯出了很大一片天地。
  虽然在演艺事业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前段时间公司里面大量的幕后工作人员被派遣到日本去学习;就说明了日本分部的重要性。
  一家娱乐公司;真正决定实力的因素并不是旗下艺人的数量;而是幕后工作人员的质量。只要高素质的助理、伴舞、声乐、服装、造型都方面的人才源源不断;那么就能保证推出的艺人的质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分部已经成了公司培育幕后团队的大本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就是东南亚地区的几个小的分部;也都经营的有声有色。和当地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为日后a。p公司进军这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唯有中国分部这里;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就连这里的员工回总部述职;都觉得低人一等。
  李安好想了无数的办法;就是打不开局面。原本刚刚履职时候的雄心壮志;都快被消磨的差不多了。现在的他;一心想着找出问题的症结;对得起社长和常务的重任。
  直到今天崔正源当面;一番指点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一开始的思路就错了。
  原本在北京读硕士的时候;就已经对中国的很多东西不适应。按理说;早该有所准备才是。
  但谁叫a。p是一家韩国公司呢;即使是在的分部;但内部还是完全的韩国的氛围。
  这让李安好有些被假象蒙蔽了;忘记是他的职责其实是要和中国人打交道;就必须要遵循中国的处事方法。
  现在有了常务的指点;虽然还不能一下子就大彻大悟。但总算是有了眉目;知道努力的方向了。
  何况常务说了;不需要为暂时的业绩担忧;这等于是得到了免死金牌。
  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李安好要是再做不好;那可真就是无颜面见汉江父老。
  “常务;您放心。只要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会把所有的环节都捋顺的。”李安好斗志昂扬地道。
  崔正源挥挥手;道:“不急不急;我给你一年半的时间;你能把公司的触角深入到真正的中国商业领域;我就算你成功。到时候有了你这个桥头堡;我们做起事来也方便的多。哪像现在这样;不管干什么;都要和人家合作。凭白的被人家捞去大把的利润;想想都不是滋味。”
  李安好是真的把崔正源的话听进去了;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拳头攥的紧紧的。心里发誓一定要干的漂漂亮亮的;才不负常务的看重。
  既然说了这么多;崔正源也不在乎再细致一些。如果光是一些假大空的话;说不定会被这个属下理解歪了。
  “今天见到的那位文化部的艾如绾小姐;你别看她年轻;但是不论背景还是实力;都不容小觑。既然有这次的好机会;你要想办法把她拉拢住。不为了现在;要考虑长远。”崔正源看着窗外日新月异的首都;发着感慨说道。
  没了烦心事的李安好;重又恢复了精明。“常务;你是说;这位艾小姐正因为年纪轻;所以前途不可限量。我们和她搞好关系的话;可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了是吗?”
  崔正源一树大拇指;赞道:“聪明我们是外来户;本来就惹人注目。那些现在火的发热的人物;基本上是不会和我们扯上关系的。因为麻烦不少;好处有限。所以我们的目标就要放在那些此时还声名不显、但未来的前景可以预期的人身上。做好长远投资的打算和准备;不争一时一地;决胜于未来。才是我们在这里站稳脚跟的关键。”
  这番话夹杂了很深的儒家哲学;李安好听的似懂非懂;但也觉得很有道理。
  心里想着;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去学习一下儒家文化。不光能够追随常务的脚步;对自己在这个东方古国立足也会很有帮助的。


第266章 访访谈(1)
  下午两点;崔正源准时出现在了首都电视台。在这里;他将要接受《杨澜访谈录》将近三个小时的专访。
  现年三十四岁的杨澜正年富力强;出现在崔正源面前的时候;是那么的光彩夺目和自信飞扬。“你好;兰斯先生;欢迎来到中国和做客我的节目。我是主持人杨澜;初次见面;希望这次的节目能给你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曾经在美国留学过的她英文非常的流利和地道;让人完全听不出有外来人的那种语调。如果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碰的话;你一定会以为她是一个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