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是太空人的后代-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分离”——月地分离,这就是大洪水暴发的原因,这就是我们的假说。但是,月地分离的原因,却是因为一场意外的战争。
    2、意外的战争
    造成地月分离的直接原因是一场战争。那么,是什么性质的战争,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呢?
    《圣经·创世纪》:罗得一家住在所多玛城。神决定毁灭这座城,告诫罗得一家赶快离开,说“千万不要回头看”。罗得的妻子没有听从神的劝告,回头望去,结果被一道强光杀死。第二天,他们回望所多玛城时,“不料,那地方烟气升腾,如同烧窑一般。”
    上个世纪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邦发现的两座巨大的古城遗址,据信至今已5000年以上。古城遗留文字至今无人读解;发掘的人体骨骼与现今世界所有人种均不相同,古城中找不到神殿及宫殿;所有建筑似乎无贫富之分,而卫生设施却“非常现代化”……考证结果:古城毁于一场“瞬间高温”事件。
    黄帝蚩尤之战,风火雷电,铁甲流光……
    神与神(劣神,或魔鬼)之间的战争,见诸于全球各地神话中;放射性武器爆炸的遗迹,遍布世界各地。
    是地外人之间的战争导致了漫长的“核冬天”,太阳一度消失。
    热核战争造成地球生物变异与部分生物的灭绝。
    《淮南子》:尧之时,契俞、齿、九婴、大风、封希、修蛇皆为民害。
    《启示录(圣德约恩·鲍戈斯咯夫)》第十章:第三天天使吹响了号角,一颗灯盏般明亮的巨星自天而降,落在世界三分之一的河流和一些水源上。这颗星名字叫“艾蒿”……
    这段话两千年来无人解读,直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发生核泄露,人们才警醒:在乌克兰语中,切尔诺贝利的意思正是“艾蒿”。
    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该地区出现了巨大的青蛙、奇怪的老鼠和鱼。……
    中国古史记载的怪异动物,其出现时期,正好在那次战争之际。
    刑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构思是非常奇特的,“头亡身在、双乳为眼”,这种大提的想象使人怀疑是“亲眼所见”。中国古代神话中神与神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例,世界其它民族的神话传说亦是如此。
    在宗教中,由于有了明确的善恶划定,神与鬼的争斗往往没有神话中那么大的规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神话还是宗教,神与神、神与鬼的战争都是与人相关的。在《圣经》中,就是魔鬼诱惑了夏娃,使人类犯了“原罪”。
    一般说来,承认神与神、神与鬼之间的战争使人费解,因为人类普遍认为“高尚”应当是神的天然属性,而“高尚的神”之间似乎不会有战争出现。
    而事实上,战争从来就是同一个文明的范畴,或者说,战争是伴随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试想,在野蛮的动物之间,除了个别的争斗就是种群间的争夺,在文明意义上的战争是根本不存在的。
    有了文明也就有了功利,这种观点甚至在宗教中都是明确无疑的,例如《圣经》中神说:我要把麦子收进仓里,把野草烧掉。《圣经》中的这段话显然是神启发人的一种比喻。如果试想在同一块地里,人要种庄稼,牛要吃野草,牛和人之间会不会发生战争呢?在印度就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大象们集合起来冲击人群,以阻止人们开发大象生存的天然领地。
    与地月分离相伴随的意外战争是突发事件,它的缘起人类无籍可考,它的阴影却永久地笼罩在人类的潜意识中,神话传说中神的战争就是这种阴影的反映,而宗教中神鬼的斗法似乎对人更有一层警示的作用。例如《圣经》中对大洪水与火烧多玛城的记载,在这两次事件之前,神均有过善意的警告,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在引发这两次事件的战争中,人是相对独立于战争双方之外的第三者。
    为什么说中国古史中三次神与神的战争实为一次?
    生存与斗争是支配生物向前发展、进化的永恒的动力,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淘汰,这是达尔文的学说,也是自然界一切生物千古不变的法则,连自然界最优秀的人类也无法摆脱这一法则。不论翻开哪一部历史长卷,你都会惊奇地发现,人类之间的战争多得数不胜数,重重叠叠,静静地躺在那里,每一场战争都向你诉说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场面,和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读完历史,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仿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用战争这条线穿起来一样。这还是文字记载下来的战争,没有记录在案的战争又有多少呢?
    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世界,争斗更是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捕食与反捕食,为争夺种群的领导权,为保护自己的生存领地不受侵犯等等,都有可能爆发你死我活的争斗,甚至为延续后代也不得不打个头破血流。连大地上生存的植物,也常常会因为争夺阳光、空气、水份养料等发生相互之间的绞杀。
    生物之间为生存而彼此斗争的思想,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层内核,它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散发出来,表达了不同时期人类对生存所作的思考,神话就是古人对这一问题思考的结晶。
    中国神话中记载了神与神之间的战争,但最著名的只有三次:即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我们在第二章分析神话的特点时指出,由于口述历史的特点,使神话在记载上有很大的混乱性,许多事件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中国“盘古开天”的神话里就包含了共工使天地分离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看似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仔细去考证,却发现是同一事件演变出来的许多变种。上述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就属于这种情况。
    《绎史》卷五引《新书》曰:“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黄帝与炎帝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都不是原始的古神,是春秋时期同时被创造出来的,当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创造了五方帝王;东方天帝太白打皥属木,称青帝;南方天帝炎帝属火,称赤帝;西方天帝少鎋属金,称白帝;北方天帝颛顼属水,称黑帝;中央天帝属土,称黄帝。黄帝与炎帝虽然出现于春秋时,但他们的事迹都很古老,只是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神话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期曾发生过一场战争。
    《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蚊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怕进扫,雨师沥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很显然,蚩尤是黄帝的属臣,生活的时间大约也与黄帝同期。麻烦的是共工与祝融,有资料说共工是炎帝的五代孙,而且是祝融的儿子,《山海经》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儿子跟老子打仗,可能性不大。在其它的资料里,共工很可能属于黄帝的那个时期。在这以前,我们曾引女娲与黄帝共同造人的传说,那么也就是说女娲所代表的时代与黄帝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一致,而据《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说,共工与祝融的这场战争就发生在女祸时期,那么共工的时代应该和黄帝的时代相去不远。还有一个证明,说共工不是跟祝融打仗,而是同颛顼打仗,《淮南子》就持这种说法:“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可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黄帝与蚩尤的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心灰意懒才把帝位让给了颛顼。一个时期内发生了三场战争,而这三场战争又互有牵连,很可能是同一场战争的三个不同说法。
    上面已经说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发生在涿鹿这个地区,意外的是,黄帝与蚩尤战争的地点也在涿鹿。《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且记载二次战争的行文也基本相同,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场战争是同一场。
    从战争的目的和结果看,这三场战争也十分相似。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起因和目的完全一致。从战争的结果看,除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外,其它两次战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导致了天地的开辟。当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将帝位传给了颛顼。颛顼吸取以前的教训,派重和黎两位天神把天地间的通道绝断了,从此天和地有了区别,这也可以看作是天地分离的一种表述方法。共工在与祝融战败之后,更是气得一头揞倒了天柱——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巨变,天越来越高,地越陷越深。
    从时间、地点、目的、结果这几者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上古时中国神话中的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实为一次,后人在归纳、整理神话的时候,将这次战争分属于不同神的事迹中,造成了一分三的情况。
    中国神话中对这次战争记载得十分简略,只是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稍有些内容。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经过。
    蚩尤是天上的一个恶神,长得很难看,人身牛蹄,有四个眼睛六只手,头上还长着尖利的角,耳朵两边的毛发直竖起来好象剑戟。他常吃些砂子、石头、铁块等东西,又善于制造各种兵器。据说,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有一年,蚩尤带着这帮兄弟把南方的炎帝给赶跑了,霸占了苗民聚居的一大片土地,人模狗样地当起了南方的帝王。可这个冒牌的帝王野心极大,还要抢夺黄帝统治下的北方。经过长期准备后,蚩尤正式举起大旗,率领苗民们杀向有名的古战场——涿鹿。
    黄帝迫不得已出军应战,于是乎,涿鹿杀声阵阵,狼烟滚滚,勇猛的苗民把黄帝的军队打得连连败退,情形十分狼狈。一天,蚩尤不知用了什么法子,造起了漫天大雾,把黄帝的军队围在核心,怎么也冲不出去。正当黄帝愁眉不展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名叫“风后”的臣子正坐在车上打盹,黄帝十分生气地责问他为什么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打盹睡觉,风后睁开眼说:“我打什么瞌睡,我正在想办法呢。”果然,这个聪明的风后造出了一辆“指南车”,车上有个小铁人,伸出手臂,时时指向正南方。黄帝的军队就是靠着这辆指南车杀出了重围。
    黄帝无计可施,只好调应龙前来助战。可是蚩尤纵起一场猛烈无比的风雨,吹得应龙东摇西摆,根本无法施展才能。于是,黄帝只好叫女儿“魃”上前助战。据说,这个魃是个秃头,样子很丑,但她却有一样大本事,就是她的身体里奇热无比,能把石头都烤化。果然,她走上战场,一下子发出强大的热量,把蚩尤弄起的狂风、骤雨消熔得无影无踪,还杀死了许多蚩尤的军队。只可惜,她发出热量后就再也不能上天了,只好住在赤水一带,每当她跑出来游玩的时候,必定带着干旱,所以后人把它叫作“旱魃”,一有旱灾,人们就敲锣打鼓举行赶早魃的仪式,她听到后,就羞愧地回到老家赤水去了。应龙乘着魃造成的战机,在空中大展神威,尖叫着从空中杀死一个又一个敌人。
    此时,黄帝又用“夔”的皮造了一面鼓,用雷公的骨头作鼓槌,据说这面鼓一敲起来,天摇地动,声音能传到几百里以外,震死了不少蚩尤的军队。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是蚩尤战败了,他的铜头铁额兄弟、还有请来的巨人们都死光了,这冒牌的帝王也被黄帝抓起来杀了,把头埋在如今山东省的寿张县,把身子埋在矩野县。古代时,寿张县人每年十月都要举行祭蚩尤的活动,据说,此时往往有一道红色的光雾从蚩尤坟顶冲出,直达云霄,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一面旗,人们把它叫做“蚩尤旗”。《述异记》记载,在晋朝的时候,人们还在原来的古战场挖出一些东西,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人把它叫做“蚩龙骨”。据《述异记》的作者说,他曾亲眼见到过“蚩尤牙”的东西,大约有2寸长,坚硬无比,任何东西都打不碎它。
    对于导致“天地分离”这样大天文事件的起因,上述战争似乎不够猛烈,也算不上精彩,或许有的人会因此而否定我们的假设。但我们要知道,上古的神话本来就不可能像现在的历史专著一样记载得那样详细,古人在口传神话的时候,纯粹是为了自己的某种信仰,而不是有意要记载什么具体的事件,我们不能要求古人把什么都记载得一清二楚,否则哪里还会有科学研究?考虑到中国神话在春秋战国时曾被诸子百家大大给“人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