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音老人文集-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名在后,而西方是名在前姓在后,表述的方法就不同。而且一句话所隐含的意义很多,不是一句一意。尤其是中国字,往往一字多义。所以西欧学者翻译东方高深的佛学,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另外,在佛教密部里,佛是无量数的佛,名字也很多。就像《阿弥陀经》中所说的六方佛,名号就很多。经文的专用术语及名词则更多。要把词义解释清楚,不著在字义上,非常困难。我们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必同魔说’。就是说不能光依照文字解释意思,内含的经义没有解释出来就不好。所以讲经最难之处就叫‘点中言’。就是要把中心要义点出来,点出什么是最重要的中心思想,怎样可以使我们开悟,见到本性。名词可以抛开,要把中心思想拿出来,这就叫遣辞定名。假如你自己还不理解,怎么可以把它写出来呢?而张、赵两居士的翻译,先从藏文译成英文,再从英文转译成中文。所以孙景风居士推想:纵然用同一原本,如果用直译法或用义译法,或直译与义译兼用,即使是一个人前后翻译尚难尽同。何况是经过两次转译呢?!难免有些错文略义。最好能看到藏文原本,按原文翻译成中文,可以使内容更为充实。由于孙居士精通藏文(在本书里他说粗知藏文,是谦虚),所以他想得到藏文原本再核对一下。他有这个志愿,想得到这部经的原文又得不到,像有个东西埋在心中一样,耿耿于怀。

    ‘有志者事竟成!’在宝堪布上师圆寂后,整理他经箧的时候,竟然发现此宝经的原文。孙居士如获至宝,总算圆满了多年的愿望!全经是手抄本,不是印刷出来的,因为这部经是由莲华生大士写在梵页上(西藏或印度的经都是写在菩提树的叶子上,叫梵页)。原本内容要比英译本多,共有十四种名目(这些名目后面我们再讲)。如书中的‘答卓咒本’,有很多咒(书后都附有),可以使中阴身从痛苦的罪业中解脱出来。这些咒在张、赵两居士的译本当中仅有其名。还有‘解业集颂’,是解除业障的颂文。颂文就等于是偈语。四个字、五个字、七个字一句等等。这些内容在张赵两居士的译本中都没有了。经过对照,发现张、赵两居士的译本不够全面,于是孙景风居士发心要尽他毕生的精力重新翻译。开始只译出草稿,以后又恐怕有用辞不当,不完善的地方,经过多次修改整理后藏在箱子里面。等他到七十岁的时候(翻译时还未到七十岁),恐怕译稿有散失,又重新整理,编好顺序,完成了这部宝经的翻译工作。

    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并记住经文,孙居士把经中的名词都作了注释,另外还附加了两部曼荼罗表。这样全经的脉络就贯通了。我们做文章写书就要脉络贯通,就像人体的血脉经络也要贯通一样。我们人体当中就有阴极和阳极,当我们思想紊乱、妄念多端时,阴极和阳极不相合。所以要做功夫,做到心真清净了,阴极和阳极自然会溶合,奇经八脉自然会贯通。但是不能有心去求。有心去求就是妄想、妄念,这样反而使气脉不通。只要一切放下,气脉自然就会畅通了。

    ‘曼荼罗’就是佛、菩萨以及眷属圆满具足聚集在一起的道场、坛场。修密法的人都有曼荼罗。我们心中心密法的曼荼罗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上首,下面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下面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下面是光明童子,两旁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四大金刚等。由于佛心的建立属于光明童子,他向佛偷学了心中心法的密咒之后,就能起大作用,所以心中心曼荼罗里就有光明童子。曼荼罗的名目很多,一种是三昧耶曼荼罗,一种是大曼荼罗,还有事业曼荼罗(就是羯磨曼荼罗)。大曼荼罗就是前面讲的眷属圆满聚集的坛场;三昧耶曼荼罗就是佛菩萨持不同的器械,结不同的手印聚集在一起的坛场,以表示每一个佛菩萨所发的誓愿不同;事业曼荼罗就是显示佛菩萨成就各种事业的坛场。总而言之,曼荼罗就是眷属圆满聚集的道场、坛场、方位图。它通常分东、西、南、北、中五方五佛,表示我们的五大智慧。属于中央的是最重要的法界体性智,即我们的本性光明。其余的四大智就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其实我们的佛性本来没有什么方位,它是一个大圆。方位是用来表法的,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世界的西边,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西边还有西边,相对来说西方极乐世界不就在东边了吗?!所以不能说死。

    在本经中有诸佛裸体双身像和饮血忿怒像,为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他们怀疑:佛经里怎么还会有这些形像?下面我们著重讲一讲。

    为什么诸佛要现裸体双身像呢?一方面是为了应众生之机而显现的,因为藏密是针对西藏人讲的(当然也是为广大众生讲的),西藏人非常著相,说我们都是佛,他们就不能接受。他们认为:‘假如我们是佛,怎么不能显神通呢?也不具足万能嘛!所以我们不是佛,是凡夫’。要给他戴上皮绒帽,穿上佛的衣裳,装扮一下,这样他们才相信自己就是佛。所以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形像才行。他们还说:‘要了生死,要成佛,没有阴阳怎么能化生呢?’所以佛顺应他们的机缘而显现双身像。其实我们人体本身就有阴阳,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火属阳,水属阴。平时因为妄想、颠倒、执著、追逐外境之故,阴阳不相合,也感觉不到。假如功夫做得好,心真空净了,就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体内像两股电流‘哗……’合到一起了。这就是道教所讲的婴儿素女,黄婆为媒。就是在我们心包里的中黄庭观想成一个‘婴儿’—即所谓的阳神。这完全是观想的功夫,只要用心观想就能成功,因为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阴阳,并不一定非要佛父佛母才是阴阳相交。另一方面双身是用来表法的,佛在《圆觉经》上讲:‘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我们人有色身就是因为有淫欲心。在中阴阶段同样有淫欲心,并没有减少丝毫。当它看见有缘的父母同房时,淫欲心动就飘过去入胎了。所以生就是从淫欲而来的。我们现在要脱离生死轮回,要成佛,还是要从此处出。双身像就是表示生从此处来,了从此处出,所以是表法的。假如你们还有淫欲心,遇到这种境界时心还在动,就不能了脱生死。只不过是嘴巴上说说而已。我们要在淫欲当中能脱离欲乐,看见双身像时一点都不动心,那才是真了脱生死,否则不行。所以密宗里就有双身法。莲华生大士讲:‘双身法不能轻易的尝试’。这个法是两头蛇,一头是直接超升,一头是直堕地狱(因为只要心一动就会下地狱)。有很多人为满足他们的淫欲心,欺骗别人说:‘我们来修双身法,可以了生死’。殊不知这不是了生死,是要下地狱的。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轻易的尝试。平时要多加观照,看见双身像千万不要动心。佛在《楞严经》里讲得很清楚:‘裸体相呈,味同嚼蜡’。就是说裸体呈现在你面前,就像把蜡烛油放在嘴里嚼一样,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最高深、最重要的是事实的考验,绝不是儿戏。佛没有一定的相,是应众生之心而显相的,叫应化相。佛为度化我们而显现双身像,看我们是不是真有定力,是不是能在欲乐当中入定。这就叫欲乐定。所以要明白双身像是应众生之机而显现的,也是表法的。大家不要疑虑。

    为什么要现饮血的忿怒形像呢?因为佛有两轮身:一种是正法轮身,另一种是教令轮身。正法轮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智慧福德之相,众生见了都心生欢喜;教令轮身(也称明王身)就是忿怒、恐怖、饮血等相,是为了让魔王看见害怕,警告他,不让他来捣乱。所以忿怒像同样也是表法的,大家看到忿怒像也不要恐惧。

    我们讲这些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对双身、忿怒等相发生疑惑而致堕落。防止将来境界现前时,心生邪念而怀疑、诽谤佛法:‘怎么还现双身像呢?不对吧?’要知道佛是应众生之机而显相的,就是表示我们生从此来,死从此去。一切都不可得,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假相。我们的心,果真清净了,一点相都没有,就是无上大光明,就是报身佛。心如果不清净,那就要现各种各样的相。所以这些相现不现,就看我们的心清净不清净。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就分四种净土:最下面的是凡圣同居土,上面是方便有余土,再上面是实报庄严土,最上面是常寂光净土。往生到什么净土,就要看我们功夫的好坏。常寂光净土就没有相,因为佛性本来如此。只因为我们著相,才会现相。就拿做梦来比,假如我们功夫做的好,平时心里清清净净不著相,睡觉的时候就没有梦境。平时对境生心,想这想那,睡著之后就会做梦,这样那样的境界就都现前了。从前高峰祖师的师父问他:‘你平时做得了主吗?’他回答:‘做得了主’。这就很好,平时能做主就不容易了。比如这里有一锭金子,我们心就跳了:‘哎哟!这金子能归我就好了!’好色的人看见漂亮的女人,心一动,就跟著她跑了。这就叫色不迷人人自迷。好喝酒的人闻到酒香,就馋涎欲滴。这些就是做不得主。如果遇到这些境界能不动心,还只是初步。所以高峰祖师的师父又问他:‘做梦的时候作得了主吗?’他答道:‘睡梦中也能作主’。做梦的时候是半昏迷,死的时候是大昏迷(因为四大分散很痛苦)。能在梦中做得了主,功夫就进一步了。有人平时倒可以作主,但睡梦中就糊涂了。所以高峰祖师梦中能作主已相当不错了。他师父进一步问他:‘无梦无想时作得了主吗?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什么地方!’就是这时既不做梦,也没有思想,主人公在什么地方?他答不出来了。‘哎!不行不行,赶快参!’他师父说。所以做功夫得向上升进才行。

    我们了解了双身像和忿怒像的涵义之后,在中阴阶段看见这些像时,就不要再起颠倒妄见。要知道这些相都是我们自心所显现的。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所有的相都是镜子里显现的影子,任何境界都能不动心,在中阴阶段与光明合上去,就证成报身佛了。活的时候要修成报身佛很不容易,当然只要老老实实的用功,活著就能证成法、报、化三身:我们做功夫打开本来见到自性,就是法身佛;再做功夫勤除习气,心真空净了,就能转化境界,就能转化色身,就能发神通证成报身佛;再进一步就能出意生身,即化身成就。证到三地菩萨就可以现意生身(第七识意根所生之身叫意生身)。证到五地菩萨就能出三个意生身,就是道教所讲的‘一气化三清’。所以道教和佛教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是道教讲的不究竟,不彻底,总是著一点相。因为第七识所化的意生身还是假的,只是佛性本体所起的妙用,不可执著。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就能现种类具足的意生身。不光是现人身,要现什么就能现什么(如高山、大河、树木、房屋等),可以现一切种类。这就是变化自在。就看我们怎么用功了。第一步要能做到念起不随。念头一起就能看见不跟它跑,仍然是清清爽爽,了了分明,一点影子也不留。这样就能做到受身自在,想到哪里投胎就可以到哪里投胎;第二步要能做到好坏都平等,好的不喜,坏的不恼,就能变化自在了;第三步要能做到微细流注断灭,一切化空,圆觉大智朗然现前,那就能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万众生了。所以在我们活的时候,按大圆满、心中心等层层入胜之法去修,就能证到这些。假如在我们有生之时没有修好,到最后还有‘中阴救度法’,可以使我们证成报身佛。我们今朝有缘能听到这个无上大法,真是无穷的福报啊!

    世人传说,人在死后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境界。有的人死后会看见阎王鬼卒、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恐怖景象;还有的人坏事做多了,在没死的时候就看见这些恐怖景象。我见过好几位,还是佛教徒。当然他们破坏戒律,没有很好的修行。在临死时地狱境界现前,感到非常害怕,就自言自语道:‘哎哟!某某人讨债来了,某某人讨命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由于人们生前造业,死的时候自识作崇,才变现出这些境界。人们被这些境界缠住就解脱不了。其实都是我们的识神在作怪,因为一切相都是我们自性所显现的,不是自身以外另有一个阎王鬼卒。所以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安慰他,提醒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