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音老人文集-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妄念最重要、最妙的方法。

    由于这是‘解法之最要妙’,所以下面再将这三个修行层次讲一遍。妄念起来了,首先识得它,不跟它跑,妄念随之而灭。但最初认识妄念的力量不够,妄念虽然灭了,我们心中不无它的影相,还是有的。像遇到从前的熟人一样,他虽然已离去,但是我们心中却翻腾起来:这人多年不见了,他过去怎样、现在如何。人虽离开,影子却在。妄念虽灭,影相犹存也。此为力量不充之故!

    其次,进一步认识妄念,晓得妄念必然自灭,力量较前充足了。但是,妄念的虚幻之相还在,而且停留一段时间才灭去,这如同‘蛇结自解’一样。蛇是不会自己打结的,你若给它打一个结,经过一段时间,它会自己解开。功夫到此,‘旧识之人’离去,也不会心起翻腾了,比较以前,又进一步了。

    再其次,认识到妄念无利无害,妄念起灭与我不相干。因为真心是不动不摇的,我的真心不因妄念起而损一分,不因妄念灭而增一分,真心无增无减,所以,妄念无利无害,任它随起随灭。认识到这一点最重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最妙。假如我们起了妄念之后,还在心里盘旋,还丢不掉,还要再盘算盘算看,这是力量不充之故。很多人都是这样,晚上做了个梦,醒过来还要再想想,这梦怎么、怎么样,还要讲给别人听听。假如我们能做到:知道这是个梦,不去管它,心里一点影子也不留,这就有力量了。如遇旧识、蛇结自解、盗入空室,这是我们对妄念的看法和消灭妄念之力量的不同层次。诸位能把妄念消灭在哪一层上,自己去考察考察看。

    ‘知修不知解,与禅天同。’

    知道修行,知道不跟妄念跑,但不知道‘一切妄念,皆自性通彻境中所起之妙用’,这就叫‘知修不知解’。只知道修道,不知道真心是怎么一回事,不认得真心,就‘与禅天同’。你这样勤做功夫,即使做到极点,定功颇深,而不识真心,也不过生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而已,还是不出色界。慢说解脱,连无色界也没有到达。

    ‘若不具如是解法妙要之修习,虽心能坚住禅定,亦落于上界之禅定。’

    如果不具如是解法妙要之修习,就是‘知修不知解’。虽心能坚住禅定,就是心能够不动,入定很深,经一年、两年、三年,乃至一劫、两劫、千百万劫的时间而不动。‘亦落于上界之禅定’,也不过落在四禅天或者四空天的禅定里。这还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还在三界里,并非解脱。不认取真心,就不可能出三界,就与外道相同。外道为何不能出三界?因为他不知道真心是怎么一回事。外道执著阳神,认为阳神是真实不坏的。阳神就是佛教讲的‘意生身’,就是第七意识(意根)所生之身,还是虚假的影子。《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相的东西全是假的,阳神也是假的,不出三界,并不究竟。只有认取真如自性,努力保护它,这样修行,才能成大道。我们再三地讲:大家要保护好真如法体啊!要了了常知,时时无住,绵绵密密地保护它,久久自然证成大道,决定能成就。认取真心,就好像得到了米,再用火来烧,就能成饭。所谓用火来烧,就是时时保护它,处处不让妄念侵扰,不随妄念跑,心空无住,那么,结果一定成佛,这非常重要。若不这样修,纵然定功很深,入禅定的时间很久,也不能证成大道。现在很多人喜欢定功:哎哟,这个法师功夫很好,入定一星期了。噢,不、不!那个法师功夫更好,入定三个月了。我们在此要向他大喝一声:不行!那是死定,绝对不能证成大道!真正的禅定,是对境不迷惑,一切时无住。坐在那里就定,下座就不定了,那能行吗?不行的。所以,不认取真如法体,盲修瞎练,决定不能成道。一定要认取真心,做功夫保护它,才能成就大道。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知道的、至关重要的原则问题。

    ‘如以了知妄念起住为足者,是与下劣狂惑无别。’

    有些人做功夫,知道了妄念的起住之处,就满足了。他说:‘噢,我晓得了。妄念起处、住处我都知道了。妄念从什么地方起呢?妄念从境界起,妄念是境界的反映。妄念住在什么地方?就住在境界上。’妄念确是从境界起来的,没有境界,就没有妄念。‘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毗舍浮佛讲的。可是,境界从何而有呢?假若只知道妄念起住就满足了,‘是与下劣狂惑无别’,那就和下劣狂惑没有差别。佛法是上妙之法,定而不狂,慧而不惑,下劣狂惑不是佛法。‘以了知妄念起住为足者’是最下乘根器。你只知道妄念起住,有什么用?一定要认取真如法体,在法体上用功,时时处处观照保护,才能成道。只知道妄念起住而幻想成道,就像是以沙煮饭,千万劫也不能成饭的。

    ‘或偏于空性求法身印契等等思量,然遇恶缘时,则所修持不能解除境缚,而反自现过失。’

    以了知妄念起住为足者,当然是下等根性的人,因为他著境,以为境是实有。但是‘偏于空性’也不行啊!著有当然不对,落空也不对。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法身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是空也不是有,说有不对,说空也不对。‘求法身印契’,印是印证,契是契合。求法身印契,就是要求与法身印证契合。你偏空了,与法身不相应,怎么能印证契合法身呢?所以,只能说这是‘思量’。法身不落思量,一落思量,便违法身。著空、著有的种种思量,都与法身不相应。

    ‘然遇恶缘时,则所修持不能解除境缚,而反自现过失’。这些偏空的人,遇到恶缘、逆缘的时候,他所做的功夫,不能解除这些境界的束缚,就被这些境界捆住了。他的‘空’只是思量,遇到事情就空不了啦!他的‘空’是有个空在,这岂不成‘有’了吗?从前,上海浦东有一位大老,他说:‘你们说空、空,怎么还有山河大地、男女老少?’他把‘空’理解为‘什么都没有’了,这和我们理解的空不相同。我们讲空,是空其相,不要住在相上,以不可得为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是不要著相,相还是有的,没有相怎么起妙用啊?这房子没有,我们怎么避风雨?这凳子没有,我们怎么安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无自体、无自性为空,并不是没有相。

    思量‘空’不顶用,遇到境界就空不了了。我们的自性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有’之当体就不可得,这才是真空。执著偏空,而不认自性,就没有力量,就透不过境界。若认识自性,种种境界不过是自性的妙用。就像镜中之影、水上之波。认得镜子识得水,就不会被影子和波浪所迷惑,一切境界自然很容易空掉。若不识自性,那就空不掉了。我们第一要认识真如法体,这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明心见性是根本,不论你修什么宗,都以明心见性为本,不明心见性是不行的。

    只是理解妄念起住,或者偏空,而不认识自性,遇到恶缘时,则所修持的功力解除不了境界的束缚,‘而反自现过失’。凡夫不认识什么是真空,在恶逆境界显现而受阻碍时,就疑虑重重,因而毁谤佛法。他说:‘这个应该是空的嘛!怎么空不了?还是有啊!那么,佛法说空是说错了。’四空天的天人就是这样,他修到了空定,空定的劫数一到,他就出定了,见到外面的境界就起了怀疑:‘咦,说是空的,怎么还是有啊!佛说法骗人,是骗子、骗子。’他还是著相,著相就造业,造业就受报。反过来毁谤佛法,就下地狱了。这就是‘而反自现过失’。所以,我们要认识佛法的真谛,晓得佛性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最重要的。佛性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亦空亦有。你要是著空落空,不认识本性去修,是修不成功的。其结果是造恶业,反而自己出现过失。

    ‘起灭、自灭、定灭,皆是妄念自灭,随妄本净。’

    妄念能生起,就能灭掉。灭掉的形式有三种:‘起灭、自灭、定灭’。起灭:后一个妄念生起,就灭掉了前一个妄念;自灭:妄念自己灭掉了;定灭:做功夫入定,将妄念消灭。

    这几种妄念消灭的方式,有快慢之不同,有力量大小之差别。不论用什么办法消灭它,都是妄念自己消灭了,所以‘皆是妄念自灭’。其实,妄念本身是虚妄不可得的,也没有什么灭不灭,不住著它,便视之为灭。妄念灭后,就‘随妄本净’了,随著妄念的消灭,就是本来清净的真如法身了。经云:‘息下狂心,即是菩提’。妄心是怎么起的?‘心本无生因境有’(毗舍浮佛明言),妄心是因境而有的,没有外境就没有妄心。但是,境同心一样虚幻不可得,‘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心与境相对而生,离一即无。所以先师骧陆公云:‘境亦不有,同属幻影’。只要你了知一切外境,都如梦幻空花,无有实体,不去攀缘,不生妄念,那就神宁智清,灵光独耀,真心明净,如镜照物,无取无舍,无爱无憎,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当下就亲证真如法身,无需于息心之外更做什么笨拙的功夫了。你若真正认识真如法身,妄念就是真如法身的妙用,妄也就是净了。就像认识到波浪本身就是水,不著波浪相,那就不必等波浪平息,波浪当体就是水了。这是‘随妄本净’的深刻含义。

    这里所讲的中心,就是要认识妄念,不要怕妄念。妄念就是真心的妙用。只要不跟它跑,就能把它斩断,随妄本净。随著妄念的起灭,就是根本清净的真如法身。真如法身本自清净,不因为有妄念,真如法身就不清净了。只要不跟妄念跑,不被它所左右,时时照顾真如法身,绵绵密密地保护,久久必然能够证成大道,证成佛果。

 恒河大手印 (第十四讲)

    恒河大手印(第十四讲)

    元音老人著

    第十四讲

    ‘此灭解相,即自解脱现量唯一之要。’

    前面讲过随妄本净。妄从何而起?妄是随境而有的。假若没有境界,就不会有妄念。虽然跟著妄境起妄念,但是我们的真心,并不被污染,还是清净的。我们曾以珍珠为喻,比如珍珠被污泥包裹了,珍珠本身还是清净光明的,并不因为被污泥包裹,珍珠就变污黑了。把污泥去掉之后,珍珠还是光明依旧。所以,只须认取真心,不必害怕妄念。息灭了对妄念的不正确认识,解开了怕妄念的心结,从而认取真心,谓之灭解相。‘此灭解相,即自解脱现量唯一之要。’现量就是和盘托出,不加分别,如镜照物。照到圆物,就现圆相;照到方物,就现方相;照万两黄金,镜子不喜;照一泡大粪,镜子不恼。这就是现量。现量是随著客观事物的形象而显现,一点也不加妄心分别。如果分别这个好、那个坏;这个长,那个短;这个美,那个丑。便是比量。

    我们修解脱道,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朗照十方,森罗万象都在我们真心里显现,丝毫不加爱憎取舍,这就是‘解脱现量’。虽以镜子作喻,但也并不全似镜子。根据客观情况显形,这像镜子。然而,镜子没有分辨力,没有知觉性。我们有知觉性,知道是非、长短、得失,只是没有爱憎、取舍。恰如经所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虽分别而不到心里去,即是现量而比量。假如只有现量,那我们就成痴子、呆子了,连是非、好坏、长短也不知道,那怎么行啊?作功夫要活泼泼的,就是我们时时以现量真心,作比量之用。比量就是所谓妄念了,因此我们要懂得佛在《圆觉经》里说的‘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这个道理。用著它时就用它,能用它便是妙用。这就是‘灭解相’的深刻含义。此灭解相,就是解脱现量,就是‘唯一之要’,这是唯一重要的。

    认取真心,最为重要。真心在哪里?真心就在每个人面前放光。光明在哪里?东西我看到,声音我听到,香臭我闻到,种种境界我知道,这就是光明啊!有的人一味消灭妄念,但在妄念灭了之后,真心朗然现前时,他却不认取真心,而是继续作息念的功夫。这样作功夫,久久就死掉了,不得活泼泼的妙用,因为他不认取真心。我们前面讲过,只息妄念而不知本体,是没有用处的。要在妄念息处,识得本体,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

    ‘亦即自性大圆满殊胜法门不共之要妙。’

    大圆满有具体的法可修,但这里说的是‘自性大圆满’,自性本来就是圆满无缺的,本来就满虚空遍法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