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色彩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就是吃饭、睡觉、踩踏板,生活得快乐、悠闲似神仙。

然而,臆断并非科学的态度,这时候还没有人敢打包票它和一位人类吸毒者之间已经能够完全彻底地感同身受。要检测这只老鼠是不是成了瘾君子,还得看看它有没有痛苦的戒断反应。于是,实验人员出场把毒品换成了生理盐水,倒霉的老鼠被迫进行强制戒毒。最开始,它还是会痴痴地踩踏不停,几天之后,因为习惯了得不到满足的失望,踩踏的频率有所降低,逐渐地,它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只有毒瘾的老鼠,走过踏板的记忆也一样云淡风轻,仿佛这块踏板从未给它带来过狂喜。

事情进行到这个地步,瘾君子鼠的全部反应跟人类里的难兄难弟完全符合,科学家们放下心来,觉得尽可以在其身上使出浑身解数,只为搞清楚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令老鼠上瘾?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物学家试着给笼子里的老鼠们注射了一种能够阻断多巴胺的药物,之后把毒品换成生理盐水,老鼠们就不再疯狂地踩踏踏板了。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实验中被阻断的多巴胺是产生药物依赖性的一种关键性物质,它的日常工作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大脑中传递信息,产生的效果则与人类的快乐感受有关。

此时,还有个问题萦绕在你我脑中,为什么吸毒者重操旧业率居高不下?这问题想拿到老鼠身上来研究,可没想象中容易。一个人类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望,可能来自于昔日同伴的一个电话:“嗨,哥们,要不要出来一下。”而对老鼠,如何勾起它对毒品的渴望,然后量化研究这种渴望,还需要大费周折。

妻离子散,生活不幸福的吸毒者通常更容易复吸——痛苦的刺激也许是引发复吸的一个好办法,研究人员由此得到灵感,对戒断后的笼中鼠进行电击,果不其然,老鼠很快想起了自己曾经是只瘾君子鼠,对毒品的心理渴求被激发出来,标志性的动作就是重新踩起了踏板,踩踏的频率在此可被用作心理渴求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

除了电击,还可以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引起老鼠们的心理渴求。每次给老鼠注射毒品时,都在笼中引入声音或光线刺激。等老鼠戒断之后,以当日情形来勾起反应……灯亮了,声音响起来,如同巴浦洛夫的那条狗,老鼠们刷地一下子燃起了对毒品的强烈欲望,和痛苦刺激下的反应一模一样。
现在,有了复吸的量化指标,让我们看一下老鼠们复吸的情况,根据戒毒后不同时间施加刺激导致老鼠踩踏板的频率画出曲线,从中可发现老鼠们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升高。就可卡因而言,戒毒后第一天对毒品的心理渴求最低,然后逐渐上升,直到半年之后才开始下降,但仍比第一天高。一只老鼠的平均寿命约2年半,戒毒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可以维持至少半年,等比例放到人身上,这种心理渴求的潜伏期可能会超过14年。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复吸有关的神经回路与已知的记忆存储相关回路有很多相似之处,被牵扯进来的脑区越来越多,事情变得愈加复杂。幸而,科学家们也开始抓住了几丝主线。

故事的另一面

老鼠和毒品的故事并非只有一条主线,英属哥伦比亚Simon Fraser大学心理系教授Bruce Alexander带领的一个团队,正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诠释鼠类或人类与毒品的纠缠。

Alexander等人属于跟上述同行完全不同的一种研究者,这群人认为单纯地去寻找一粒治疗毒瘾的药丸,事实上掩饰了整件事情的真相——我们如此容易便掉入陷阱,是因为我们过着孤独、不幸福的生活。

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业界都热衷于将老鼠们放在一个单独的小笼子里,观察它们如何热衷于毒品,甚至不惜放弃食物与水,最终饥渴而亡。上述现象又被宣传至人尽皆知:毒品具有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致瘾性。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致瘾是毒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的固有特性吗?

前人已经进行过的大量重复实验之中,老鼠们无一例外都会陷入毒瘾,然后一次次复吸。于是Alexander和他的合作者们提出了大胆假设:老鼠们的生活极度糟糕,它们孤独、压抑且生活无趣,所以才投入了诱惑的怀抱。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Alexander在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个实验鼠的天堂——“鼠园”。这个方圆200平方英尺(18平方米)的居住区里有罐头瓶子可供戏耍,绘着漂亮的溪流和草地,并有大量的小房间供鼠类们进行约会、婚嫁等社会活动。

    16只幸运的大鼠被Alexander选中,“扑通”一声丢入园中,开始了它们的幸福生活。在那里,有两种饮料供选:水或是掺了吗啡的甜鸡尾酒。Alexander给对照组的那些关在笼子里的鼠们也提供了同样的饮料备选。结果如何呢?真实的天伦之乐显然超过了吗啡的人工*,那些鼠园里的老鼠们对吗啡溶液几乎不怎么碰,而对照组中孤独、沮丧的老鼠们则很快接受了自己借毒消愁的命运,这些形单影只的家伙喝下的吗啡鸡尾酒足足有鼠园里那帮幸运儿的12倍!

    由此Alexander一语道破天机:除非人类也能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真人版的伊甸园里,才有可能根除任何形式的成瘾。而传统的药物依赖性研究学者们,虽然很不喜欢Alexander关于寻找戒瘾药是无用功的断言,却也赞同“生活环境很关键”的结论。药物依赖性研究人员最后达成共识的观点,家长们也许该好好听一听:一个积极、良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是一个人抵抗“成瘾”的强有力的保护伞。


纵欢时刻
姬十三

隔了好些天,一个朋友将MSN昵称改成“力挺窦唯”,我才后知后觉地了解到砸车事件的来龙去脉。坚忍的品性固然是在复杂社会里保全自己的良方,偶尔的血性迸发却弥足珍贵,令人心头热。

贡献一条之后不久的动物新闻。2006年5月17日这天,一头懵懂的野猪溜进陕西一所法院,悄然酣睡在后院过道。被工作人员发现之后,野猪大发脾气,不肯乖乖离去,颇是闹了一阵,最后被闻讯而至的武警同志乱枪击毙,付出鲜血的代价。

比起一本正经的人类,动物虽然更彪悍、野性十足,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同样也表现得颇为隐忍。它们晓得如何在动物园里保全自己,不给饲养员叔叔添麻烦,如何乖巧谄媚从游人那弄得吃食。家养的宠物,性情更是温顺柔弱,像极了婴孩,满足人类怜宠的心理。实验室的老鼠和猴子,为了搞点小零嘴,不厌其烦地走迷宫,在电脑屏幕前一遍遍做傻兮兮的选择题,只在被捕杀的刹那,才做抵死的挣扎。连放纵在自然界的野兽,也通常远远作路过状,若非惹急了,不轻易与人类为敌。

不过呢,就像我们要时不时除去正装跑到KTV去吼一下,动物也不乏性情流露和放纵享乐的时刻。性格静默的狼,会在月光下放声悲鸣,宫崎骏的动画里,狸猫在夜晚变化成人形,跑进城市来撒欢。

现实生活中,宠物猫是温顺的典范、受虐事件的主角,但它们也有勾起野性的小命门:猫薄荷。猫薄荷是有着灰绿色叶子、紫白色花的薄荷科植物,是诱惑猫儿进入狂欢舞会的入场券——那些优雅从容的高贵猫种,根本无法抵挡它浓郁的香味。把猫薄荷的叶子弄碎扔地上,它们就会跑来,围着转,用爪子刨。如果味道足够强烈,猫便成虎,狂暴,流口水,神志不清地在地上打转,简直像人磕了摇头丸。

猫薄荷里催情的成分是荆芥内脂,这种挥发性的物质,多半是通过猫犁鼻器中的受体分子,触动了体内掌管*或情绪的神经通路。有意思的是,对人类来说,猫薄荷意外地有镇静作用——有些人说猫薄荷的香味能帮助他们入睡。此外,猫薄荷还有治疗偏头痛的用途。

动物不单单喜欢“磕药”,它们也爱沉溺于酒精世界,大象就是其中臭名昭著的一员。非洲象在吃了发酵果后,会变得极其兴奋而富于攻击性,而它们的亚洲兄弟同样常常因为“醉行”而被新闻朋友关照——2002年12月,在印度东北部,有几头大象在破坏一个谷仓后意外找到几桶米酒,喝完之后,它们就开始横冲直撞,巨大的身躯甩啦甩啦,造成一起六人死亡的交通事故。

酒后飞行则更危险。常有报道说,吃了发酵果子的醉醺醺的鸟儿撞到建筑物或树上,然后一头栽下来,翘掉。这些肇事者尤以知更鸟和腊翅鸟为甚。每年冬春天,冻僵的果子开始解冻,某些鸟类就统统吃掉这些容易发酵的果子。曾有研究表明,有些腊翅鸟因为毫不节制地吃了过多的发酵果而引发酒精性肝病。放纵,足以危害禽兽。

守株待鸟拣几只醉鸟来吃,想来倒是不错的主意,不过,文献记载中,这样的遭遇并不愉快。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斯科特?菲兹杰拉德报道,有位妇女曾因一些腊翅鸟猛然从房顶坠落而受到了惊吓,“它们乱哄哄地飞,就像喝醉了,然后突然直直掉在地上”。你永远无法预料什么会降临到头上——等的是幸福,结果是傻鸟——这是什么鸟事啊。研究者对两只死于这场坠机案的鸟儿进行解剖,在体内找到了一些发酵过的山楂果,并发现肝内的酒精量足够让这些鸟完全醉倒。

猴子也喜欢喝酒,但是它们更接近人类的风格,懂得克制——嗯,是某些人。曾有研究者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上观察一群猴子的喝酒行为,发现大约有15%的猴子是绝对的禁酒主义者,而剩下的也多显得有节制,甚至会用果汁兑了酒精来喝。只有5%的猴子纵情饮酒,喝高到烂醉如泥。嗯,像某些人类。

近日有项研究颇为细致地比较了猕猴和人类的饮酒行为。研究者先将21只猴子做好标记,让它们集体在一个房间里随意饮用一种甜酒,度过“欢乐时光”;在另外一回,其中10只猴子分别被弄到单独的房间,关起门独酌杯中物。研究者测定两次实验后猴子体内的酒精浓度,想对比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饮酒行为。

这项滑稽的实验有何意义?实验的研究者之一,美国马里兰健康动物中心的一位科学家表示,“看到猴子们跌跌撞撞、翻跟头、呕吐真是件不寻常的事,有些嗜酒的猴子会一直喝到倒下为止。”看得出他也很欢乐。

当然,他解释道,这篇发表于2006年5月的科学论文并非只是看猴戏。猴子的“血液酒精浓度超过了美国许多州的合法水准”,还有,猴子的饮酒行为像极了人类,“比起在群体中,单独饮酒的猴子会多喝2到3倍。在集体中时,有许多因素限制了它们尽情享用酒精,例如社会地位或等级制度。”等级高的猴子似乎有所顾忌,在大伙面前不怎么喝酒,颇为自制。很明显,装的啊。

此外,像人类一样,猴子的纵欢也随心情而异,若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情绪紧张,猴子们就更倾向于狂饮一番。要知道,它们不用买单,干吗憋着呢。



“妈妈”考
瘦驼

身为哺乳动物,我们该知道我们为什么是哺乳动物。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儿莫名其妙,既然叫“哺乳”动物,那肯定是吃奶长大的动物呗。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鸽子就是吃奶长大的,小鸽子孵化出来的第一周完全靠父母嗉囊分泌的鸽乳为生。鸽乳可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半消化的粮食,而是嗉囊分泌的专用“婴儿食品”,其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甚至超过牛乳,另外,火烈鸟和企鹅也有类似的“婴儿乳品”。那胎生算不算是哺乳动物的标签?如果把下蛋的鸭嘴兽和针鼹开除勉强算是,另外直接从妈妈身体里蹦孩子的鱼和爬行动物乃至昆虫也不在少数。

还是揭晓答案吧,哺乳动物之所以成为哺乳动物,是因为我们是有“妈妈”的动物,“妈妈”者,乳腺也。北方话管乳房叫“妈妈”,是有其丰富的词源学涵义的,几乎所有语言里母亲这个词都有“ma”这个音素,语言学家研究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其实这个音发端于*乳汁的声音,因此ma由吃奶转变成了乳房再转变成了母亲,而我们也自称mammals——哺乳动物。不像鸟类,哺乳动物整齐划一地配备了分泌乳汁的装备。乳汁这种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特别定制(不同动物乳汁的成分差异巨大)的专业“婴儿食品”可以让小哺乳动物们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了哺乳动物在生物界立足的法宝之一。

不同哺乳动物泌乳的家伙事儿千差万别,鸭嘴兽和针鼹连乳房都没有,更别提*了,它们只是把乳汁分泌到腹部的毛或者褶皱里,供小崽儿*,这也是我刚才用拥有“乳腺”而非“乳房”来定义哺乳动物的原因。*最多莫过于猪,猪的*数量并不恒定,从6个到32个不等,而*数量往往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