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情况如果被认为有利于一个国家,那末债务与债权的一般情况亦对它有利。换言之,
真实的汇兑情况,与估计的汇兑情况,可能极不相同,而且事实上往往极不相同,所以,
在许多场合,关于债务债权的一般情况,我们决不能根据汇兑的一般情况得到确实的结
论。
    假设你在英国支付的一笔货币,按照英国造币厂标准,包含若千盎斯纳银,而你所
得的汇票,在法国兑付的货币额,按照法国造币厂标准,其中所含的纯银量恰好相等,
人们就说英法两国以平价汇兑。如果你所支付的多于兑付所得,人们就认为你付了汇水,
并说汇兑对英国不利,对法国有利。如果你支付的少于兑付所得,人们就认为你得了汇
水,并说汇兑对法国不利,对英国有利。
    但是,第一,我们不能常常按照各国造币厂的标准,来判断各国通货的价值。各国
通货的磨损程度和削剪程度,低于标准的程度,是有多有少的。一国通用铸币与他国通
用铸币的相对价值,并不看各自应含的纯银量,而却看各自实含的纯银量来定。在威廉
王时代改铸银币以前,英荷间的汇兑,依照普通计算法,按照各自造币厂的标准,要英
国贴水百分之二十五。但英国当时通用铸币的价值,据朗迪斯调查研究所得,却低于其
标准价值百分之二十五。所以,当时两国间的汇兑,照通常计算法,虽是那么大不利于
英国,实则有利于英国。实际上在英国支付较小量纯银,所购得的汇票,却可在荷兰兑
得较大量纯银。被想象为付了汇水的人,实际上可能得了汇水。在英国金币改铸以前,
法国铸币比英国铸币的磨损程度小得多,而法国铸币接近其标准的程度也许比英国铸币
大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如果英法间的汇兑,据计算,其不利于英国的程度,若未超过
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则真实的汇兑便可对英国有利。而自金币改铸以来,汇兑总是有
利于英国而不利于法国。
    第二,有些国家的造币费用,由政府支付;有些国家,则由私人支付。在后一场合,
持银块往造币厂铸造的,不仅要支付铸币的费用,有时还要给政府提供若干收入。在英
国,造币费用由国家支付,如果你持一磅重的标准银至造币厂,你可取回六十二先令,
内合同样的标准银一磅。在法国,铸币须扣除百分之八的税,这不仅足够支付造币费用,
而且可给政府提供小的收入。在英国,因铸造不收费,故铸币的价值,绝不可能大大超
过铸币内含的银块量的价值。在法国,工价增加铸币的价值,正象工价增加精制金银器
皿的价值一样。所以,包含一定重量纯银的一定数额法国货币,比包含等量纯银的一定
数额英国货币,有更大的价值,必须支付更多的银块或商品来购买它。所以,这两国的
铸币,虽同样接近各自造币厂的标准,但包含等量纯银的一定数额英国货币,未必就能
购买包含等量纯银的一定数额法国货币,因而未必就能购买在法国兑付这货币额的汇票。
如果为购买一张汇票,英国所支付的超额货币,恰好补偿法国铸币费用,那末两国间的
汇兑,事实上就是平兑。债务与债权自可互相抵消,虽然按照计算,这两国间的汇兑大
有利于法国。如果为购买这张期票,英国所支付的货币,少于上述数额,那末两国间的
汇兑,事实上有利于英国,虽然按计算对法国有利。
    第三,有些地方,如阿姆斯特丹、汉堡、威尼斯等地,都以他们所谓银行货币兑付
外国汇票;但有些地方,如伦敦、里斯本、安特卫普、勒格亨等地,则以当地通用货币
兑付。所谓银行货币,总是比同一名义金额的通用货币有更大价值,例如,阿姆斯特丹
银行货币一千盾,就比阿姆斯特丹地方通用货币一千盾有更大的价值。二者间的差额,
被称为银行的扣头,这在阿姆斯特丹,一般是大约百分之五。假设两国通用的货币,同
样接近各自造币厂的标准,但一国以通用货币兑付外国汇票,另一国则以银行货币兑付
外国汇票,这两国间的汇兑,即使事实上有利于以通用货币兑付的国家,但按照计算,
仍可有利于以银行货币兑付的国家。这好比两国间的汇兑,虽然事实上是有利于以较劣
货币兑付外国汇票的国家,但按照计算,仍可有利于以较良货币兑付的国家,其中理由,
正相类似。在最近金币改铸以前,对阿姆斯特丹,对汉堡,对威尼斯,我相信,对一切
其他以所谓银行货币兑付的地方,伦敦的汇兑,按照计算,都是不利于伦敦的。但我们
不能因此便断言,这种汇兑事实上对伦敦不利。从金币改铸以来,甚至与这些地方通汇
也对伦敦有利了。对里斯本,对安特卫普,对勒格亨,我相信除了对法国,伦敦对欧洲
大多数以通用货币兑付汇票的地方,按照计算,其汇兑大都对伦敦有利;事实上,大抵
也是这样。
    顺便谈谈储金银行,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储金银行
    象法国、英国那样的大国,其通货几乎全由本国铸币构成。如果这种通货因磨损、
剪削或其他原因,而其价值降至标准价值之下,国家可通过改铸有效地恢复通货的旧观。
但是,象热那亚、汉堡那样的小国,其通货很少全由本国铸币构成,一定有大部分是由
它的居民常常来往的各邻国的铸币构成。象这样的国家,通过改铸,只能改良其铸币,
未必能改良其通货。这种通货,因其本身性质极不确定,一定数额的这种通货,价值亦
很不确定,故在外国,其评价必然低于其实际价值。所以,如果这种国家以这种通货兑
付外国汇票,其汇兑就一定对它大为不利。
    这种不利的汇兑,必然使商人们吃亏。为作救济,这样的小国,一经注意到了贸易
的利益,为使商人们不吃亏,往往规定,凡有一定价值的外国汇票,不得以通用货币兑
付,只许以一定银行的银票兑付或在一定银行的账簿上转账。这种银行是靠国家的信用,
并在国家的保护下建立起来的,其兑付汇票,势须完全按照国家的标准,以良好的真正
的货币兑付。威尼斯、热那亚、阿姆斯特丹、汉堡、纽伦堡等地的银行,原来似乎都是
为了这目的而设立的,虽然其中有些可能在后来被迫改变了目的。这种银行的货币既优
于这些国家的通用货币,必然会产生贴水,贴水的大小,视通货被认为低于国家标准的
程度的大小而定。据说,汉堡银行的贴水,一般约为百分之十四,这百分之十四,乃是
国家标准良币与由邻国流入的损削低价劣币二者之间被认为应有的差额。
    1609年以前,阿姆斯特丹的广大贸易从欧洲各地带回来的大量剪削磨损的外国铸币,
使阿姆斯特丹通货的价值比造币厂新出良币的价值约低百分之九。在这情况下,新出的
良币,往往是一经铸造出来,即被溶解,或被输出。拥有大量通货的商人,不能常常找
到足够的良币来兑付他们的汇票;此类汇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变得不确定,尽管有了
若干防止这种不确定性的法规。
    为了纠正这种不利情况,阿姆斯特丹于1609年在全市的保证下设立了一家银行。这
家银行,既接受外国铸币,也接受本国轻量的磨损了的铸币,除了在价值中扣除必要的
鼓铸费和管理费,即按照国家的标准良币,计算其内在价值。在扣除此小额费用以后,
所余的价值,即在银行账簿上,作为信用记入。这种信用叫做银行货币,因其所代表的
货币,恰好按照造币厂标准,故常有同一的真实价值,而其内在价值又大于通用货币。
同时又规定,凡在阿姆斯特丹兑付或卖出的六百盾以上的汇票,都得以银行货币兑付。
这种规定,马上就消除了一切汇票价值的不确定性。由于有这种规定,每个商人,为了
要兑付他们的外国汇票,不得不与那银行来往。这必然会引起对银行货币的需要。
    银行货币,除了它固有的对通用货币的优越性以及上述需要所必然产生的增加价值
外,还具有几种别的优点。它没有遭受火灾、劫掠及其他意外的可能;阿姆斯特丹市,
对它负全责,其兑付,仅需通过单纯的转账,用不着计算,也用不着冒风险由一个地方
运至另一个地方。因为它有这种种优点,似乎自始就产生了一种贴水;大家都相信,所
有原来储存银行内的货币,都听其留在那边,谁也不想要求银行支还,虽然这种存款在
市场上出售,可得到一项贴水。如要求银行支还,银行信用的所有者就会失去此项贴水。
新由造币厂造出的先令,既不能在市场上比普通的磨损了的先令购得更多的货物,所以,
从银行金柜中取出来归入私人金柜中的良好真正货币,和通用货币混在一起,就不易辨
认,其价值就不高于通用货币。当它存在银行金柜时,它的优越性是大家知道而且是确
认的。当它流入私人金柜时,要确认它的优越性,所付代价要大于这两种货币的差额。
此外,一旦从银行金柜中提出来,银行货币的其他各种优点,亦必随着丧失。安全性丧
失了,方便的安全的移让性丧失了,支付外国汇票的用处亦丧失了。不仅如此,要不是
预先支付保管费,就不可能从银行金柜提出货币来。
    这种铸币存款,或者说银行必须以铸币付应的存款,就是银行当初的资本,或者说
就是所谓银行货币所代表的那种东西的全部价值。现在,一般认为,那只是银行资本的
极小的一部分。为了便利用金银条块进行的贸易,这许多年以来,银行采取的办法是对
储存金银条块的人付给信贷。这种信贷,一般比金银条块的造币厂价格约低百分之五。
同时,银行绘与一张受领证书或收据,使储存金银条块的人或持证人得于六个月内的任
何时候取回所存金银,条件是将等于那笔信贷的银行货币交还银行,并给付千分之二十
五(如果存的是白银)或千分之五十(如果存的是黄金)的保管费。但同时又规定,若
是到期不能作此种支付,则所存之金银条块即按收受时的价格,或按为此而付给信贷时
的价格,归银行所有。如此支付的储金保管费,可以看作是一种仓库租金。至于金的仓
库租金,为什么要比银的仓库租金高得那么多,也有几种不同的理由。据说,金的纯度,
比银的纯度更难确认。比较贵重的金属,比较容易作假,由作假而引起的损失亦比较大。
此外,银是标准金属,据说,国家的意图,是鼓励以银储存,不怎么鼓励以金储存。
    金银条块的价格比通常略低时,其储存最为普遍,到价格腾贵时,则往往被提出。
在荷兰,金银条块的市场价格一般比其造币厂价格高,这好比最近金币改铸以前英格兰
的情况,理由亦相同。其差额,据说一般为每马克六至十六斯泰弗,即银八盎斯,其中
包含纯银十一分合金一分。对于这样的银(在被铸为外国铸币时,其成色为一般所周知,
而且被确认,例如墨西哥银圆)的储存,银行所给的价格,即银行所给的信贷,则为每
马克二十二盾;造币厂价格约为二十三盾,市场价格则为二十三盾六斯泰弗,乃至二十
三盾十六斯泰弗,超出造币厂价格百分之二乃至百分之三。金银条块的银行价格、造币
厂价格及市场价格几乎保持着相同的比例。一个人一般可为了金银条块的造币厂价格与
市场价格间的差额,而出售其受领证书。金银条块的受领证书,几乎常有若干价格。所
以,坐待六个月期满,不把储金提出来,或忘记支付千分之二十五或干分之五十的保管
费,而获取另六个月的新受领证书,以致银行得按收受时的价格把储金收为已有,却是
极不常有的现象。但是,这现象虽不常有,但亦有时发生,而在金的场合又比银的场合
较常发生,因为银的保管费较轻,金则因为是比较贵重的金属,其保管亦须支付较高的
仓库租金。
    由储存金银条块而换得银行信用与受领证书的人,在其汇票到期时,以银行信用兑
付。至于受领征书是出卖或是保留,那就看他对于金银条块价格的涨跌,作怎样的判断。
但此种银行信用与受领证书,大都不会长久保留亦无长久保留的必要。有受领证书并要
提取金银条块的人,老是发现有许多银行信用或银行货币,让他以普通价格购买;同样,
有银行货币并要提取金银条块的人,也发现有同样多的受领证书,让他购买。
    银行信用所有者及受领证书持有者,是银行的两种不同债权人。受领证书持有者,
不把等于被领金银条块价格的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