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客户沟通的技巧-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租地段面积×租用天数,折合下来是一笔非常高的数目!也许柏林街头的这块广告牌可以给许多推销人员以提示。
    (2)只提差价。
    这种方式适用于很多推销场合,例如:
    “只要多付500元,您就可以享受地道的爱尔兰风情。”
    “您提出的价格只能获得比这个小三号的沙发,可是那样的话您的客厅就显得不够气派了,只要多付1500元,您就可以让您的整个房间提高一个档次,何乐而不为呢?”
    (3)进行贴近生活的比较。
    这要求推销人员对自己的产品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必须要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例如:
    “这种款式的车虽然耗油量大,可是从它与同类型车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如果把其他车高出的价格用到这款车的耗油上,您就已经节省了两年的油钱!”
    “您只要每天少抽一支烟的话,这个产品的钱就出来了……”
    专家提醒
    当客户认为你的产品不够好时,那你可以问问对方什么样的产品可以令其感到满意。
    巧妙地暗示客户,十全十美而且又价格便宜得惊人的产品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
    如果发现你的产品特征符合客户提出的某些产品要求,那你就要赶快表明产品的这些优势。
    即使你的产品在某些方面达不到客户要求,那也没什么可怕的,这其实很正常,如果你能让客户认为这些特点微不足道,那你的推销就接近成功了。
    技巧12
    适度运用“威胁”策略
    运用另外一种方式也许是销售成功的又一途径,这种方式就是告诉客户,如果他(她)不购买你的产品,那他(她)就会遇到怎样的麻烦或问题。
    ——资深销售代表
    1暗示客户可能丧失某种或某些利益
    像很多商家开展的“限期促销活动”等,除了可以创造一种热烈的销售气氛之外,所谓的“限期”其实都在向客户传递一种“超过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优惠”的意义。而消费者也对商家有意无意传递的这种意义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在节假日或企业推出的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疯狂购物”,即使需要排队等待也乐此不疲。
    与商家集中组织的这类活动相比,销售人员个人与客户进行沟通谈判时,可能要面临更多的客户异议,因为客户此时不是主动购买,而是需要销售人员的说服。如何说服他们下定决心呢?也许任凭销售人员说尽产品的益处,客户也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销售人员必须改变策略,至少不要让自己的说服形式过于单调,而向客户提出“假如此时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您将会受到……损失”的暗示,就是一种打动客户的有效方式。
    在进行这类暗示时,销售人员首先要弄清楚客户最关注的产品优势是什么,不要在一些客户不太关心的细枝末节上大费周折;同时,销售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必须进行客观、实际的暗示,绝不可以用谎言欺骗客户;另外,销售人员必须在尊重和关心客户的基础上,有技巧地进行说服,否则可能引起客户的强烈不满。
第三部分 第19节:适度运用“威胁”策略
    合理而巧妙的暗示可以坚定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心,而且还可以促使客户更主动地缩短沟通时间。所以,掌握这种说服技巧不仅有助于销售人员增加销售业绩,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例如:
    罗成宇是某保健器材的销售人员,他在一位老客户的介绍下认识了某公司的牛总。罗成宇在见到牛总之前就得知,对方对父母的健康非常在意,而且只要认准了产品就不会在价格上斤斤计较。
    当罗成宇与牛总寒暄过后,罗成宇向牛总介绍了这种保健器材的一些功能和特点。牛总说他目前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一定会与罗成宇联系的。罗成宇听出,牛总是在下逐客令。可是罗成宇并没有在意,他又说:“听说您的母亲就要过70大寿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呀,不过以您母亲的身体状况就是再活70年也没问题呀!”
    牛总听了慨叹道:“哎,虽然我母亲保养得一直很好,可是毕竟年龄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呀,最近就时常闹些小毛病。”
    罗成宇说:“其实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光靠吃药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经常做些有益的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二来还可以使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牛总仍然神色严肃地说:“以前他们也出外参加一些活动,可是最近他们自己总觉得太累,再说我也怕他们到外边活动出现什么问题不好及时处理。这个问题愁坏我了。”
    罗成宇接着说:“我们公司的产品正好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难题……”
    在说明了使用这种保健器材的一系列好处之后,罗成宇看到牛总已经有了点购买产品的意思,他想现在应该是趁热打铁的时机了,于是他又说:“如果您不能在母亲70大寿的时候送给他一件有意义的礼物,那她一定会很失望的。而这种保健器材不仅可以让她老人家感受到您的孝心,而且每次看到它时,老人家都会想起自己这个值得纪念的生日的。这种保健器材我们销售部只剩下3台了,如果您现在不买下的话,等到您想买的时候恐怕就要卖完了,到时候只能等公司总部发货过来。如果那样的话,那您一定会感到遗憾的。”
    “好吧,我现在就要货,你先把它送到我的办公室,我想等母亲生日那一天给她一个惊喜。”牛总已经迫不及待了。
    2提醒客户可能产生某些隐患或者面临某种威胁
    除了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某种利益或者降低一定成本之外,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可能还会考虑一定的安全或健康需要。当发现客户对产品或服务可以满足的安全或健康需要比较关注时,销售人员可以巧妙地提醒客户,如果不及时购买此类产品或服务,那么他们将失去重要的安全或健康保障。当正常的产品价值说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这种反方向的说明往往更能触动客户的内心。
    销售人员应该如何利用这种正反结合的说服方式呢?不妨学学下例中销售大师的做法:
    山本先生完全有能力购买家庭保险,而且他也很关心自己的家人。可是当原一平劝他投保时,他总是提出异议,并且进行了一些琐碎且毫无意义的反驳。原一平意识到,如果不用点什么好对策的话,这次谈判大概不会成功了。
    原一平凝视着山本先生说:“山本先生,实际上您对自己购买家庭保险的要求已经十分明确了,而且您也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相关的保险费用,更重要的是,您比任何人都关爱家人的安全和健康。不过,您仍然不能下定决心购买保险,这可能是我此前向您介绍的保险方式不太适合您。也许我不应该让您签订这种方式的保险合同,而应该签订一种‘29天保险合同’。”
    山本先生显然不明白原一平说的这种保险合同是一种什么保险方式,于是他问道:“‘29天保险合同’?这是一种什么保险方式?”
    山本先生的疑问完全在原一平的意料之中,他向山本先生解释说:“简单地说,‘29天保险合同’与过去我向您介绍的合同保险金额是相同的,满期退还金也是完全同额的。而且‘29天保险合同’还具有和同类保险同样的重要功能:第一,设想您万一失去支付能力而无力交纳保险费用,或者因为意外事故而造成死亡时,则约定‘免交保险费’;第二,假如出现上述问题时,保险公司必须要对您履行‘发生灾害时增额保障’的义务。希望您不要介意,这完全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进行的设想。”
    停顿了片刻之后,原一平继续说道:“这种‘29天保险合同’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购买这种保险的人只需要花费正常规模保险合同50%的保险费用。从这方面来说,它似乎更符合您的要求。”
    山本先生的确对这个条件很感兴趣,这从他吃惊而喜悦的神色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又问原一平:“既然它可以拥有与正常规模的保险合同同样的保险金额和保险条件,为什么只要花费50%的保险费用就可以了?这个‘29天保险合同’应该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吧?”
    原一平知道这下才到了谈论问题实质的时候了,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得相当急切,而是仍然用不紧不慢的语调说道:“山本先生,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种保险最独到的特点就是您这一问题的答案。所谓的‘29天保险’就是指您每月受到保险的日子是29天。比如这个月是4月份,有30天,您可以得29天的保险,只有一天除外。这一天您可以随意选择。您大概会考虑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吧?因为这种休息时间您通常可以自由支配。”
第三部分 第20节:提出超出底线的要求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原一平继续说道:“不过,您打算如何支配您的休息时间呢?为了更有保障,您可能会选择呆在家里。其实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家庭这个地方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说着,原一平将一些统计资料交到山本先生手中。
    刚才还出现在山本先生脸上的喜悦表情这时已经荡然无存了。原一平此时将声调提高了一点,他说:“山本先生,如果您现在马上让我从您家出去的话,我会认为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我说了不应该说的事情,我提议的这种保险方式是对您和家人的不负责任,而您对家人的责任感却相当强烈。我在说明这种‘29天保险’时说,您每月有一天或者两天没有保障,我担心您会想:‘如果我正是在这个时间里发生意外伤害怎么办?’”
    山本先生很诚恳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原一平的说法。
    原一平直视着山本先生说:“山本先生,请您放心。刚才我提出的这种‘29天保险合同’只是我冒昧地说说而已,目前我们公司并不认可这种保险方式。所以,您不必为刚才的想法所担心。我相信,您早就意识到了正常保险规模的意义。有了这种保险,您一周7天之内的任何一天都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在一天24小时里的每一小时都不会被忽略。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您是在工作、出差还是休闲,您都会享受到安全的保障,您的家人也会得到这样的保障,这一定正是您所希望的吧?”
    此时山本先生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高高兴兴地购买了费用最高的那种保险,因为他要保证自己和家人时刻都处于一种足够安全的保险体系当中。
    专家提醒
    没有人愿意被威胁,客户更是如此。这里所谓的“威胁”策略与恶意的恐吓没有任何关系,而是销售人员通过基于客户需求的认真分析,对客户进行的善意提醒。
    当销售人员告诉客户,他(她)此时不购买产品可能会失去某些利益时,对客户的触动可能要比告诉他(她)这种产品多么好更大。
    “威胁”策略应该与产品益处说明等正面说服方法相互结合,否则的话,就会引起客户的不安,从而造成沟通中出现不愉快的局面。
    技巧13
    提出超出底线的要求
    如果您想得到100%,那么你最好提出200%的要求;如果您只提出100%的要求,那您最多能得到80%的满足。这是商业谈判中的一条铁律。
    ——某商务谈判专家
    1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底线
    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有时表现为相互进攻,有时表现为各自坚守阵地,更多的时候,是进攻与防守的结合运用。例如:
    销售人员:“如果购买量达不到100箱的话,那就不能享受八折优惠。”(“100箱的销售量”属于进攻行为,“八折优惠”为防守策略。)
    客户:“如果这种产品的价格不能享受七折优惠的话,那我就只能选择其他产品。”(“七折优惠”是进攻行为,“不购买产品”为防守策略。)
    在进攻与防守策略灵活运用的各个沟通环节当中,销售人员应该学会掌控整个沟通局面,而不要令自己被动地围着客户提出的种种条件团团转。要想掌控全局,在每次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销售人员都需要在关键问题上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底线,比如产品价格不能低于多少、不符合某种购买条件时不提供某种免费服务、客户最晚不超过多长时间付清货款等等。
    如果不能事先确定一个底线,那么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就很容易处于被动局面,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和公司丧失许多利益,从而出现销售了产品却赔了钱的情况。如果销售人员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确定了一个合理的底线,那么在与客户沟通时就会摆脱被动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