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找准发病原因。为了切断辛玉的发病源,李医生详细讲解了“性转换症”,的起病因素在童年,它不是自发产生的,是父母违背了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打扮、教育孩子的结果。既然此病是人为培养的模仿欲,那么就应该下最大决心去除环境的不良影响。唯一方法是父母要向孩子承认,是自己的不科学做法给他造成了痛苦,希望他赶快回头,不要再继续错下去。这样,就能克服治疗障碍,打下痊愈的基础。

    三是鼓励性欲“升华”。李医生多次通过谈心方式,说明一个人的性别是无法选择的。引导他尊重自己的性别,按科学办事,克服脱离实际、胡思乱想的毛病,把心思用到工作、学习方面去。并带他参加工厂组织的文艺晚会、智力游戏、小型体育活动等,从而促使他转换病态心理的注意力,加快康复的进程。

    通过二个月的疏导心理治疗,辛玉的心理恢复了正常,开始树立男子汉的气概。后经李医生一年的随访治疗,性转换症彻底消失,真正成为一位健康的男性。

    4.变性手术。通过变性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心理得到平衡。但国外资料报道有些人术后后悔,认为是个错误。因此手术治疗未可乐观,必须慎重对待。我国已有几例成功的变性手术报道,但这确是慎而又慎的工作,变性手术不可轻易做,因此更多得依赖心理治疗。

第八章 性心理障碍的治疗 第三节 性变态的主要表现及其调治(7)

    七、恋物癖

    恋物癖是指经常反复地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并将此物品作为件兴奋与满足的唯一手段的现象。患者大多数为男性,也有女性患者,多为异性恋者,偶尔也可以在同性恋者中见到,有的还伴有窥淫癖行为。恋物癖产生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1.是一种习得的结果。大部分患者都与环境影响和性经历有关,最初性兴奋出现时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但经过几次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时只一次深刻的印象也可造成心理上的固定阴影,这类情况多是在青春期出现。如曾有一男青年在地上躺着,一位风韵十足的女性将一只脚放在他身上,这一偶然的动作竟激发起他的性欲,后来此男子成为一个终身的恋足癖者。

    2.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初高中阶段,男女生接触较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男女连话都很少讲,这样便使他们将自身的性冲动向一些异性的象征物发泄。起初他们是偶然得到异性的物品,性兴奋也是偶然引起的,但经过几次反复便成为一种习惯。

    3.由性心理发育异常所引起。患者一般都有性心理异常的特点,他们在潜意识中多有对自己生殖器的忧虑,害怕被阉割。从而促使某些人去寻求较安全、较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或产生把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及饰物当作性器官的潜意识,以缓解内心的不安。

    4.性知识缺乏、好奇和意识方面的某些问题也是形成恋物癖的原因。恋物癖患者的特征表现为:

    (1)千方百计地收集其偏爱的异性的物体。不惜冒偷窃、名誉扫地、前途黯淡的危险,不住地到处寻找,若拿不到这些东西,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如有一个大学生,先后偷过一百多条女性的内裤。在恋物癖初期,偶有偷窃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偷一次,趁着天黑无人之际,到晾衣绳上取下就走。当恋物癖发展到严重程度时,偷窃行为便变成经常化了,每隔一两天就要去偷一次,不然就觉得浑身难受。最后竟发展到失去理智,大白天闯入女生宿舍,抓过几条内裤就走,结果被抓住了。他将偷来的女内裤都编上了号码,并在中间剪一个小洞,在旁边写上淫秽的文字。

    (2)恋物癖患者对异性本身毫无兴趣,把性欲专门指向物品。至于这些物品是什么人的则无关紧要。而正常的恋物心理则与此相反,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

    (3)患者是一边摸着、看着、闻着这些物品,一边以各种方式达到性高潮。如有的患者在手淫或性交时也带着这些物品。

    (4)恋物癖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而且患者在偷窃恋物的前后心理也是相当复杂、矛盾重重的,没有得手之前,往往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一旦得手,虽然性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常常又会因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产生自责、悔恨、忧郁、痛苦、自卑等心理冲突。因此,经常是有改过之心,无改过之举。可成为恋物癖者的恋物种类很多,包括身体的各部分以及身上各种无生命的物品。

    常见的异常恋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器物,包括衣着及随身所戴物品,如内衣、内裤、乳罩、手套、鞋袜、手帕、裙子、外衣、月经纸、月经带、发卡、项链等,以及雕像、画像等;一类为身体各部分及有关物体包括正常的部分如头发、脚、手、乳房、臀、分泌物、排泄物和非正常部分如跛足、斜眼、麻面、六指等。广义的恋物癖还包括某些视觉性和嗅觉性性对象异常,如情景恋和臭恋。前者在某一特定场合产生性兴奋,后者则多为体臭产生性兴奋反应。恋物癖有正反之分,上面讲的都是正恋物,还有一种反恋物,即由于两性关系的原因而对某种物品产生了强烈的憎恨感。比如一对青年男女恋爱了几年,后因女的变心而分手。男的发现,他们分手后,女的很快就交上新男朋友,而且过去不喜欢穿红衣服,现在经常穿红衣服。男的由此对红衣服产生了深深的仇恨,见到红衣服就要想办法弄到手并弄坏,以发泄心中的怨恨。

    治疗恋物癖主要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一般来说治疗效果都较好:

    1.疏导疗法:心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用准确、生动、亲切的语言分析其恋物癖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本质和特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达到治疗的目的。

    〔案例〕某工厂技术员小赵,是从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开始他给人们的印象很好,工作积极肯干,能吃苦耐劳,完成工作任务较好,人际关系协调。不料,却被派出所审查了三天,原因是专偷女性用品,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全,建议送心理门诊进行治疗。消息传出,人们议论纷纷,对他的印象来了个大转变。

    在心理门诊,小赵低着头,不敢正面看人,表现出极大的羞耻感。心理医生对小赵进行了多番安慰后,要求他回忆过错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保证对其隐私给予保密,请他放心。小赵热泪盈眶,痛苦地回忆了心理变化的过程:

    在“十年动乱”时期,小趁才七、八岁,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揪斗,他被同学骂为“狗崽子”、“小反革命”,受到歧视。从此他的正常心理发展受到严重摧残,形成了孤僻、胆小、拘谨而自尊心极强的个性特征。在上高中的时候,班上一位年龄比他大的男同学经常在他面前谈到两性间的问题,使他第一次听到了有关“月经”的事。班上一些女同学有时不上体育课,在他头脑中便隐隐约约地和“月经”联系起来,引起了好奇心和神秘感。在上大学一年级时,一位女同学主动与他谈恋爱。由于他自幼严谨拘泥,两年中二人相敬如宾,连互相握手都不曾有过。有一次在女友家里,女友将自己的短裤与他的衣服放在一起洗,被女友的母亲指责,使他不解。接着学校又发生了一起女生短裤被窃的事,更加重了他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他想:“女性的短裤究竟有什么秘密呢?”但又不敢去问别人。不久,女友的父母以他家无住房为由阻止两人继续恋爱,使他精神受到严重打击而极为苦闷。工作之后,一次,他从某女工宿舍楼旁路过,看到晒在外面的女性内衣内裤,心中突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拿走了两条女三角裤,随即有一种紧张而满足的感觉。从此,他每当路过这幢楼时,就不由自主地寻找晒着的女性内衣内裤。一旦看见就极度紧张,心跳加快,大脑中想法极为模糊,无意识中便顺手取走短裤、胸罩、月经带等。一旦拿到就心满意足,要是拿不到就非常焦虑,紧张不安,不可克制地到处搜索,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但回到自己的宿舍,又感到自责、悔恨、痛苦,知道这样干没有意思,想改过,也写过许多自我警告的誓言,然而没有作用。

    听了小越自我心理情况介绍后,心理医生认为小赵患的是“恋物癖”,属于性变态方面的心理疾病。治疗时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疏导疗法,并制订了一个“三步走”的治疗计划。

    第一步,提高认识。

    为了使小赵分清是非,心理医生深刻指出:你犯错误的行为是幼稚的,是儿童思维在成人身上的体现。用拿女性用品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性欲,是非常可笑的,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倒退行为,其结局是自己贬低自己,走上自毁之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不就这样干。小赵对医生讲的道理感到很亲切,认为是肺腑之言,痛心地说:“我确实做了很多傻事,尽管我是快三十岁的人了,却像五六岁的孩子,被人瞧不起。这是自己成长发展中的障碍,是没有很好向同龄人学习的恶果。我一定记住这个教训,好好改造自己。

    第二步,分析危害。在小赵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心理医生把小赵偷拿女性用品的原物展示出来,严肃地对小赵说:“由于人的健康水平不同,别人用过的东西很可能沾染着病菌,偷拿会传染给自己,这叫招灾引祸,它的危害不可估量。”小赵看到实物,又联想到群众和公安人员对他的训斥,难过地说:“我怎么这么蠢,真是害怕啊!”

    第三步,进行性知识教育。小赵的错误心理克服后,心理医生开始鼓励小赵树立健康的性意识。他语重心长地说:人到一定年龄,有性的要求是正常现象。因此,找朋友谈对象是正当行为,用不着害羞,如果没有这些要求倒是不正常了。希望你一定要改变过去的那种做法,大大方方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性。只要行为正常,好好工作,不久定会有自己的伴侣和小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小赵对医生的关心和引导很感动,决心做一名身心健康,光明正大的人。

    在心理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小赵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恶习彻底丢掉。2.认识领悟疗法:通过患者对疾病过程的回忆,医生找出真根源,然后帮助患者分析解释恋物癖行为的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因有所领悟。上例中,心理医生不仅运用了疏导疗法,还运用了认知领悟疗法,二者结合进行治疗的。

    3.厌恶疗法:当患者产生了恋物的欲念时,便给他一个恶性刺激,如拉弹橡皮圈去弹击患者的手腕,使之感到疼痛,从而控制这种欲念,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

    〔病例〕一男青年在女朋友的陪伴下,走进了心理咨询中心。见了心理医生,男青年只是脸红,说不出话来。女青年走上来,大大方方地说:“他是我的男朋友小梁,心理患了病,前来咨询治疗。”心理医生热情地说:“请坐下谈。”在女友和医生的鼓励下,男青年慢声细语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病经过。小梁今年25岁,大学文化,出生于干部家庭,独生子。其母严厉而专横,在家说一不二,全家人都得顺着她,否则就要吵架。因此,小梁自幼胆小,性格内向,老实少语,喜欢与小女孩玩耍。如女孩哭泣时,小梁总是上前安慰,并用手抚摸其头发。时间久了,他觉得这样好玩,心理特别愉快。上初中以后,经常借故接触女生,并情不自禁地寻找机会抚摸其头发。高中毕业考入军校,学习成绩挺好,但内心对校内没有女生而苦恼。于是,迷恋女人头发恋本加厉,出门看到秀美的女性头发便激动不安,像磁铁一样吸住他,常不能控制地设法触摸。一旦目的达到,则激动不已,觉得浑身舒服。有时,接近女人时偶尔嗅到头发的香味,他心里也觉痛快。在对女发迷恋欲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邪念蒙生。他心想:要是将年轻女子秀发剪下来,长期珍藏,岂不更好。既可随时取出抚摸,又可捧在手中嗅吻,不出屋门就能享受女人的温情和香气。于是他曾多次携带剪子上街,一有机会就动手。一次作案时,被公安人员发现,把他扭送派出所,以流氓罪拘留15天,并被学校开除,受了处分。但他并没接受教训,还想再干。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将获得女人头发视为“最高欲望”,每次“行动”时均感到紧张、心慌。往往在抚摸或嗅嗅头发感到性满足后,又自责和悔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