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语:脑血栓、脑栓塞合理的治疗包括立即采用扩张脑血管的措施,例如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术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创用的星穴针刺,也能有效地解除病区脑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作为脑血栓或脑栓塞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21.扁桃腺穴
  【取法】正坐位,头微抬,位于下颌角正中下缘,颊车穴后5分,天容穴下5分处。
  【主治】急性化脓型扁桃腺炎
  【刺灸法】穴位注射
  【治疗经验】
  ◎吉天祥:小量抗生素注射扁桃腺穴,治疗急性化脓型与急性扁桃腺炎。
  操作:①作青霉素与奴夫卡因皮试。②青霉素20万单位(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地塞米松2mg,1%奴夫卡因lml(均抽入5ml注射器内),选5号针头。③穴位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向同侧眼球方向迅速刺入2/3,抽吸无回血,方可缓慢注入药液2ml。
  典型病例:罗x之妻,30岁。急性化脓型扁桃腺炎。患者发病3天,咽喉肿痛,不敢进食,双侧扁桃腺Ⅲ度肿大并有脓性分泌物。使用本法治疗2小时后,周身出汗,体温下降,局部与周身症状缓解,能进食,即日下午上班工作,治疗1次愈。
  注意事项:青霉素皮试阳性可用庆大霉素4万,奴夫卡因可用利多卡因lml代替。注射后休息5分钟方可离去。一般治疗取患侧穴位即可。淡盐水含漱,局部涂金黄散。
  22.达治穴
  【取法】其穴位在后头部,靠近风池、翳风二穴。首先定准风池穴,然后向外量约1cm,紧贴颅骨后下缘。
  【主治】⑴白内障 ⑵视神经乳头炎 ⑶青少年近视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王乐善、朱素荣:达治穴是经外奇穴,有其他穴达不到的治疗效果,因而命名为达治穴。达治穴能治疗多种疾病,尤对眼科病效果甚好。
  操作:用28号或30号2寸毫针。进针后针感酸胀传至前额乃是此穴。如不得气是进针方向和穴位及手法不对。有针感为适度,深度不能超过2寸,不可向眶上外上角方向深刺,大约进针1。5…2寸,留针15…20分钟,平补平泻手法。
  典型病例:李xx,女,68岁。1年前无原因突然双目视力下降,数月后二目胀痛流泪病情加重、视力仅有光感。诊为双目白内障,经治无效来诊。诊见神志清、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双眼有云翳遮睛。针刺达治穴、每日1次。经治15天,自诉双目视物清楚,已能穿针引线做活。
  曹xx,女,28岁。1989年5月28日感觉前额及头顶阵发性剧痛难忍,眼球有压迫感,3天后开始右目失明,心烦意乱,头疼尚可忍受,随之左目亦失明。6月9日在xx医院眼科检查:视神经乳头水肿,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建议做CT颅内扫描确诊。由于左侧头疼加重来诊。有癫痫病史,巩膜胀痛充血1次。诊见张目失视、摸椅就座,瞳孔扩大,失去对光反应,神志清楚,舌质红,苔少,脉弦数。诊断:视神经乳头炎(暴盲证)。针刺达治穴。先泻后补,留针10分钟,针感上传前额及两太阳,都有麻胀感,先用泻法,目内有凉感,再用补法,目内有热感,出针后患者跳起来大声喊:“我看见啦”说明针后立见功效,患者休息15分钟后说自己表针走动都能看清,头疼已消失,继续针刺3次。瞳孔及视力恢复正常。
  袁x,14岁。8岁时开始视力下降,以后逐渐加重,10岁时验光300度。3年一直带眼镜学习,近l年视力又极度下降,带眼镜也模糊不清。诊断:青少年近视眼(能近怯远证)。针达治穴,纯补不泻。留针10分钟,隔日1次。经治20次,视力明显提高,摘掉眼镜已能看书写字,经学校体检视力基本恢复正常。
  23.山根
  【取法】双眼内眦部连线与督脉经交点上。
  【主治】⑴癫痫 ⑵偏头痛
  【刺灸法】推针
  【治疗经验】
  ◎吴炳煌:治疗有关脑部疾患均收到比较理想效果,尤其对癫痫、偏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效更明显,不少病人行针后当即感到头痛消失,头部轻快。
  操作:用推针法轻点在穴位上,针尖微向上,以平补平泻手祛,慢慢推刮针柄,至局部出现痠胀及震动感,并向周围扩散。连续刺激5分钟以后,每隔10分钟再重复刺激2次,作为1次治疗量。7…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5天第2疗程开始。
  要求:山根穴定位必须准确,即在鼻梁根部督脉上,同时在运针时也不能偏离经线,刺激手法要保持相对恒定,以震颤手法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度,才能起一腔四窦共振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坚持弱刺激,不能使病人有刺痛等不适之感,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洪xx,男,20岁。突发性人事不省,口吐白沫,两目上吊,四肢抽搐,小便失禁已5年多。每月发作2…3次。脑电图提示癫痫。取山根穴以推针治疗28次,逐次改善,基本恢复正常。
  XXX,女,35岁。偏头痛,每月发作1…2次7年。每于劳累、月经期诱发,发病以来,均以药物止痛及卧床休息而暂时缓解。1987年9月,第1次接受针灸治疗,取山根穴,用推针平补平泻手法,连续刺激5分钟,每10分钟重复1次。前后经5次治疗,头痛消失。
  按语:山根穴是督脉经上一个奇穴,它同样具备该经临床上主要治疗头、颈、项部病症、热病、神志病的功能。
  该穴所处的部位是一个特定位置,在该穴的下方是鼻咽腔,而鼻咽腔与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有着直、间接联系,所以山根穴实质上是连结一腔四个窦的重要枢纽,故在山根穴施以一定刺激,而这个刺激是以推刮针柄的弱刺激所产生的颤动,通过一腔四窦共振作用,又直、间接地对颅底韦立氏动脉环起刺激作用。所以尽管病人感到局部只是比较轻微的弱刺激,但内在的效应波及范围却相当广泛,达到有效刺激量值,从而改善了脑部的血液循环和功能。大约从1979年起,应用山根穴由治疗一般性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目眩的配合用穴到成为主穴,最后作为治疗癫痫、偏头痛的特效穴。
  24.臼间穴
  【取法】位于口腔内上下第3大臼齿中间后壁粘膜处是穴。
  【主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束吐灸法】穴位注射
  【治疗经验】
  ◎张鸣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维生素B12 100微克+654…2注射液10mg。恢复期(耳后疼痛消失、肌张力低):维生素B12 100微克+加兰他敏注射剂2。5mg。倒错现象(患侧眼睑紧缩变小、口角歪向患侧、患侧面肌萎缩或挛缩):维生素B12 100微克+辅酶A100单位或肌苷注射液10Omg。每日注射入患侧臼间穴1次。急性期一般10次即能恢复正常。恢复期及倒错现象,需时较长,也有相当疗效。
  操作:用5ml注射器,5。5号针头抽取注射液,让病人张大口腔,穴位粘膜消毒,针尖朝向耳垂下方平行刺入缓缓前进深约1寸,病人有痠胀反应后,再将药液缓缓推入穴内,将针头抽出时加压针口。
  典型病例:高xx,女,30岁。流产后5天没有很好休息,甚感劳累,夜眠多梦,头昏目眩,晨起感眼多泪,羞光,刷牙漏水。当即到市中医院诊治。为行针灸,每日1次,每次在患侧面部针刺7…8只针,10次后耳后疼痛已消失,唯眼嘴没好转,经朋友介绍来治。检查:左额纹消失,皱眉动作不能,左眼不能闭合留隙0。5cm,眼球睫膜充血,左侧唇鼻沟变浅,鼓颊漏气,示齿时人中尖端偏向右侧一门齿,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静止恢复期。注射左臼间穴,每日1次。6次后左眼已能闭合,额纹渐出现,人中偏斜恢复较慢,治疗至30次方完全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654…2注射液是抗胆碱药,对出血症急性期及青光眼患者忌用。氢溴酸加兰他明注射液对胆硷酯酶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禁用于癫痫、运转肌能亢进、支气管哮喘、心绞痛和心动徐缓症患者。
  按语:臼间穴邻近耳咽管、茎突孔、面神经管,在该处注射能直接作用于患部,使药物浓度高、集中、效力强,且比在翳风、完骨、耳门、听会、听宫等邻近穴位疼痛较轻,疗效较好。
  25.佐泉
  【取法】舌系带根部两侧,金津玉液穴的内下方。
  【主治】⑴流涎不收 ⑵口干舌燥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朱江:治疗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流涎不收和慢性咽炎、糖尿病所致的口舌干燥有速效。
  操作:先嘱患者张口,并将舌头上卷以暴露舌根部。再用28号2寸毫针进针寸余,得气后让患者轻轻闭口,留针30分钟(此时针柄的一半在口腔外),针感一般为舌根发麻。
  典型病例:xxx,男,50岁。因3日前突发流涎不收前来就诊,左侧面部呈面瘫状,额纹正常,眼裂未增宽,口角歪向右侧,左侧鼻唇沟浅。血压正常,舌淡红苔白腻体胖,脉弦。诊断:中枢性面瘫。因患者要求先解决流涎不收之症,再回当地诊治,故取本穴治疗。留针过程中症状逐渐减轻。
  xxx,男,49岁。口干舌燥月余,入夜尤甚,且咽部有异物感。咽部慢性充血色暗,淋巴滤泡隆起。舌红,少苔,脉弦细尺沉。诊断:慢性咽炎。辨证:阴虚喉痹。留针过程中唾液渐多,口舌干燥之症消失,异物感减轻。
  注意事项:在留针过程中注意避免发生折针、断针等意外事故。神志不清者忌用。
  按语:佐泉穴是本溪市王隆漠医师所创“舌针疗法”中的穴位之一,临床主要用来治疗中风偏瘫等症。在随其学习时我发现佐泉穴对糖尿病患者口干舌燥的症状有缓解作用,推测该穴可能有调节唾液分泌的作用,故应用于治疗流涎不收之症亦获良效。
  26.完上
  【取法】乳突上凹陷中。耳根上缘与枕骨外粗隆连线中点下移0。5寸。
  【主治】偏头痛
  【刺灸法】平刺
  【治疗经验】
  ◎卢静:治疗各种类型偏头痛收到特佳效果。一般初发患者,针刺1次即可痊愈,顽固性反复发作者留针1…3天,亦大多1次而愈。
  操作:用28号或30号l寸毫针,针尖向脑后斜下进针,沿皮平刺,缓慢大幅度捻转,得气后留针半小时。病情严重留针可长达1…3天,长留针者,针柄不用固定,只需针身与头侧平行,不影响侧卧即可,并嘱病人若有不适可自行将针抽掉,稍加压迫。左痛刺左,右痛刺右。
  典型病例:周xx,女,58岁。患者头痛20余年,终年头缠头巾,遇冷或气候变化便疼痛难忍,尤以左侧为甚,曾多方医治无效。当日针刺完上穴,留针半小时。次日疼痛大减,嘱其回家解掉头巾,洗头后再治(因多年不洗头,污垢甚厚)。如上法刺之,留针2天,痊愈。
  27.风池下穴
  【取法】风池位于枕骨之下,大筋外廉,正当风府穴之两旁、脑空穴之直下方陷中。患者正坐,头微仰,由风池穴直下约5分,再向前约2分即风池下穴。
  【主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斜刺
  【治疗经验】
  ◎孙明一:治疗耳鸣耳聋,亦治目疾及颜面疾患(需调整角度和深度)。
  操作:于胸锁乳突肌的边缘处,向同侧目下方缓慢进针,角度稍低于同侧耳垂,深达1。5…2寸(深部针尖贴骨下刺进3…5分为止)。针感传至耳窍,即提插捻动加强针感,约10…30下,留针15分钟。病情较重者,可行针1…2次,出针宜缓,揉闭针孔。
  典型病例:马xx,男,48岁。2月前被打伤,右耳鸣终日不已,听力减弱,心烦不安,左侧头痛,前额沉重。面色较晦滞,舌尖边暗红,苔白腻,脉弦。取风池下穴治之。3诊,耳鸣减轻,至第7诊,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28.音亮
  【取法】患者正坐仰首,约在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中点,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微凹处。
  【主治】癔病性失语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管遵惠:单针音亮穴治疗癔病性失语、梅核气有效。
  操作:用28号1。5寸毫针垂直进针,快速透皮,进针后,针尖略向上,缓慢送针,当针进入1…1。2寸左右,则会引起反射性咳嗽,此时应稍提针,待患者咳定,令患者发音,如发音不理想,可再进针刺激;如发音正常,即出针。
  典型病例:杨x,女,19岁。患者喑哑7天。1964年10月11日在河口施工,中午酷热,喝山中溪水一碗,下午则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取溪水送检,未发现有毒物质),晚上则完全不能发音。当地经治无效来治。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咽部略充血,喉镜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