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的财富书-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想发财致富,就先播下“赚钱”的种子———服务。?

    环境?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形象,也会影响人们做事的方法。随着岁月的消逝,你5年、10年之后的情况会有所改变。究竟会变成什么样,跟你将来的环境,亦即将来的理想信念关系很大。为了使我们的将来符合成功的理想,能带来满意感,要先克服对成功遥遥无期的感觉,因为这种想法是使我们的思想平庸无奇的大敌。?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崇高的目标,例如征服未知事物、成为某一行的领导人物、工作上出人头地、做一番丰功伟业等等,总而言之,样样都要第一、要最大和最好。?

    天真与无知使儿童以为将来一定可以实现这些目标。长大以后又怎么样呢?在能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之前,理想早就受到无数的阻力。这些挫折会在不知不觉中妨碍我们的努力。我们本身的各种小事,例如走路和咳嗽的样子,拿杯子的姿势,对音乐、文学、衣着的爱好等等都会受到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人的个性、习惯、生活态度、工作目标等。那么怎样利用环境,让它帮助你成功呢??

    1、要重视你和环境。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有滋补作用。?

    2、使你的环境为你工作,而不是拖累你,不要让那些阻力,亦即专门扯你后腿的人使你萎靡不振。?

    3、不要让那些思想消极、度量狭窄的人妨碍你的进步。那些幸灾乐祸、喜欢嫉妒的人都想看你摔跤,不要给他们机会。?

    4、尽量请教成功人士。千万不要到长舌妇那里征求意见,因为这种人一辈子没有出息。?

    5、充实自己的心灵。多多参加新团体,尽量挖掘值得去做的新鲜事。?

    6、消除你的思想毒素。避免谈论是非。你当然可以谈论别人,但是一定要是积极方面的事物才行。?

    7、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尽善尽美。你负不起因小失误所积累的种种负担。?

    现在就去做?

    人间的事物没有一件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待下去了。?

    作者介绍说,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的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都可以击退你的恐惧。那些大作为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时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每一个人的需求都不同,但是只有少数人才追求自己的需求,绝大多数的人不但不追求,反而扼杀了它们。作者认为,有五种危险的因素会妨碍你的成功,赶紧把它们破坏掉:?

    1、自暴自弃。很多人说:“我很想当医师,或主管、艺术家、自己创业,可是我一直办不到。”“我的头脑不行。”“如果做的话,可能会失败。”“我的教育程度(经验)不够。”他们都在用这种方法扼杀自己的需求。?

    2.、工作保障。那些爱说“我的工作很有保障”的人都用这个借口抹煞自己的理想。?

    3、过度竞争。“这一行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以及“这一行的人才供过于求,快要自相残杀了”,都是抹煞需求的消极论。?

    4、父母之命。大卫·史华兹听过无数年轻朋友说:“我真的很喜欢某某工作,但是我的父母硬要我做这个,我只好服从了。”其实,大部分的父母都不会强迫自己的儿女从事某种工作。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如果年轻人对父母好好解释为什么喜欢另一种职业,他们的父母也通情达理,就不会有任何冲突发生了。因为父母和儿女对于职业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获得成功。?

    5、家庭责任。“五年以前就好了,因为当时我没有家累;现在不同了,我考虑再三都不敢轻易换工作。”这种说法也是抹煞自己需求的借口。?

    彻底消除这五种因素吧。想要自动自发地力争上游,惟一的方法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追求你的理想,以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建议试着练习做到下面这几点:?

    1、做个主动的人。要勇于实践,做个真正在做事的人,不要做个不做事的人。?

    2、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预期将来一定有困难,一旦发生,就立刻解决。?

    3、创意本身不能带来成功,只有付诸实施时创意才有价值。?

    4、用行动来克服恐惧,同时增强你的自信。怕什么就去做什么,你的恐惧自然会立刻消失。你试试看就明白了。?

    5、自己推动你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来推动你去做事。主动一点,自然会精神百倍。?

    6、时时想到“现在”、“明天”、“下个礼拜”、“将来”之类的句子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要变成“我现在就去做”那种人。?

    7、立刻开始工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准备工作上,要立刻开始行动才好。?

    8.态度要主动积极,做一个改革者。要自告奋勇去改善现状。要自动担任义务工作,向大家证明你有成功的能力与雄心。?

    现在就开始吧。??编者点评?

    认识自我是一个人未来成功的第一步。自我是指一个人具有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意识,也是一个人的活力和雄心壮志的反映。自我是事业的灵魂。每个人都应在认识自我基础上担负起责任,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全面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空位,开发个人无穷的潜能,创造出美好的机会和前景。?

    现在和将来,我们面临的都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在竞争中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作者将自己的多年经验拿出来与渴望成功的人共享,让我们认识到,装满财富的口袋的大小实际上跟人的思考程度是成正比的。让我们努力去接近雄心万丈的成功人士,培养自己迈向成功的信心,从而发挥你还需要加以利用的巨大潜能。??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传??核心智慧?

    危机管理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企业经营家,他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艰苦的努力,使松下电器度过了几次严重的危机,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企业。?

    松下幸之助恪守的人生信条是: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有回报。他的非凡之处是,在人们为眼前的成功喜悦之时,他能够洞察潜在的危机,并以非凡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找到解决危机的途径和方法。他提出的五大精神,现在已成为日本各公司所追求的信条。?

    松下幸之助的艰难经历?

    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和佐村。他在三男五女八个孩子中排行最小。父亲早年在村里还是个头面人物,一边务农,一边在村公所干事。1899年,全家老小移居到和歌山市谋生。?

    1901年,松下进入和歌山市的一所小学,学习成绩中上。他喜爱算术和一些能发挥创意思维的课程。1904年11月初,年仅9岁的松下刚上小学四年级,突然接到在大阪工作的父亲要他去大阪工作的来信,于是他中途退学,只身前往大阪。?

    松下先是到大阪宫田火盆店去做店员,一年以后,进入大阪“五代自行车店”工作。松下幸之助由早晚打扫、收拾柜台开始,渐渐担任修理或贩卖的工作,因此,逐渐掌握了从事自行车这一行业的知识、技术、经验,获益甚多。主人对他也特别垂爱。老板经商能力很强,品德高尚;老板娘为人贤淑。松下在主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若干优良品质。比如他常想到:“要做端端正正的商人;一个人应该勤勉礼让,掌握分寸,克己厚人……”?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松下而言,也是一种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冬天5点半,夏天5点钟就得起床,先将店铺内外打扫干净,接着干修理、销售之类的活,直到晚上7点钟才能休息。?

    松下幸之助在自行车店工作了7年,由于他在经营和管理上提出过许多有益的见解,很得老板的赏识。1901年6月,在他入店第7个年头,松下忽然下定决心辞职,想要进入与自行车没有直接关系的另种行业里去,希望发现一个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环境。松下幸之助辞职后,立即向大阪电灯公司申请找事做,当了一名电线见习工。他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的技术,并成为熟练的独立技工。由于工作出色,后升为工程负责人,被提拔为检验员。?

    1917年6月,23岁的松下另立门户,自己创业,以不足200日元为本钱,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开了一个小作坊,生产松下自己发明的新式电灯插口。这就是如今闻名全球的松下电器公司的前身。?

    松下电器公司的发展?

    1915年9月4日松下幸之助与井植梅之小姐成家。1918年3月,松下幸之助创立松下电器具制作所,这期间,他改良电灯插座成功,承接电风扇盘订货,第二年又接到2000个订货。生意大了,松下把制作所搬到大阪。?

    松下幸之助一边完成阻盘订货,一边着手配线器材的改良:他又成功了,订货不断涌来。1923年经过埋头钻研,松下幸之助制造出新式自行车电灯,经过试销,效果良好,1924年每月平均能销货1万只以上,著名的化妆品批发商山本武信以提前支付48.6万日元的代价向“松下”买了3年的独家销货权。1928年,松下幸之助又研制成功便携式的方形电灯,仅8个月就卖出47万只之多。?

    1929年,松下把电器具制作所改称为松下电器制作所。30年代初,“松下”相继开发出干电池、灯泡、无线电及电热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1935年12月,松下电器改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次年在大阪设立子公司———“国家”电灯株式会社,1938年成立专门生产马达的“松下电动公司”。“松下”跨越40年代带来了家电热狂潮,领导了新潮流。?

    1951年,松下刚从“整肃”中解放出来,就第一次出访美国了解市场行情。回国后,他决定把“松下电器”推向世界。之后他又于同年10月和次年11月两次访美,与美国合伙人签订合作协议。1952年,松下在大阪建立“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它很快发展成为年销额870亿日元的超级企业,成为松下家族的佼佼者。继与飞利浦合作之后,松下多方面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在国内开始一系列的合作与兼并。从50年代初开始,一些经营逊色而拥有先进技术的冰箱、制冷机、电视、收音机、唱片、电视机等制造商都先后并入“松下”行列。1952年,电视机问世;1953年,电冰箱等出现;1954年,除尘器、电风扇、自动炊具进入居民家庭,接着各种高质量的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也先后冲向市场,到1960年,仅电视机产量就突破100万台,“松下电器”的年生产销货额达800亿日元。?

    60年代,松下与东芝、日立等几家日本公司合力撞开美国市场,并相继在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地设立海外生产厂家和分公司。到80年代,松下将电器产业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超级集团,拥有资产总额达1.6亿日元以上,职工超过11万人;它拥有110家工厂,23所研究机构,70多个海外制造厂和分公司;近3万多家产品代销店,生产现代电子产品多达上万种,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掌握了专利5万多项。松下电器———“松下王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面临危机的决定?

    本书在介绍松下幸之助如何创立并发展了松下电器的同时,以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他在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之际,特别是预感到危机到来之时,采取什么样的措拖和对策来解决矛盾并摆脱危机。当松下已年近90岁,松下电器正值营业额创历史最高记录之际,他曾涨红了脸斥部下“为此而洋洋得意怎么行?”那时的样子令人深深难忘。?

    松下电器曾有过三次大危机,即昭和初期金融危机、战后美驻军的财阀令危机,以及昭和39年出现的销售网面临瓦解的危机。?

    其中,金融危机和财阀解体是由于全球性经济萧条以及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所造成的影响所致,并非松下内部的问题。但是松下考虑的却是松下电器是否可以找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