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万别成熟-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27年1月鲁迅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即由许广平陪伴在旁。10个月之后他到上海,在虹口的景云里租了一幢三层的房子,与许广平公开同居。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他总算逃出来了。
  然而鲁迅并未给许广平以妻子的名分,依然保持着与朱安的婚姻关系。而朱安对鲁迅、许广平毫无怨恨,只是自己默默地在痛苦中忍耐。一次朱安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鲁迅)领了一个孩子回来。她有些生气地对老太太说梦,而此时老太太和她的观点有了分歧。老太太对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很高兴,并且早就盼着有个孩子在眼前跑来跑去。朱安的这个梦正好带来了吉兆。朱安凄凉地说:“大先生连话都不和我说,我又怎么会有他的孩子呢?”许广平的出现,让朱安对婚姻的希望更为渺茫。后来,听说许广平怀孕了,她陷入了绝望中。她曾就和鲁迅的关系说道:“我就像只蜗牛,从墙下一点点地往上爬。”现在,她感到了蜗牛落地的伤害。但是,单纯善良的朱安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心理平衡:大先生的儿子就是她的儿子,在她百年后,她的儿子自然会给她斋水,不会让她做孤魂野鬼的。
  1936年10月19日凌晨6时,在苦苦地跋涉了56年之后,鲁迅与世长辞了。
  这之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费主要由许广平承担,周作人也按月给一些。但在周老太太去世后,朱安就拒绝了周作人的钱。朱安的生活十分清苦,常常难以为继。对于社会各界的捐资,她决不肯轻易接受。由于朱安的悉心照料,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和遗物得以完整保存。朱安把许广平看做姐妹,视周海婴为己出。她爱她的丈夫,也爱丈夫的亲人。
  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走完了她的69个春秋,度过了她41年的孤独岁月,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的墓地孤独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
  去世前,她曾泪流满面地说,死后希望能葬在大先生旁边。
  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鲁迅娶妻又无情地弃妻而去,说明他对这桩婚姻的不满。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接受这个安排呢?他自己做过多次解释。一是说不愿意违背母亲的愿望,为了尽孝道,他甘愿放弃个人的幸福。二是说不忍让朱安作牺牲,在绍兴,订了婚又被退回娘家的女人,一辈子要受耻辱。三是说他当时有个错觉,以为在酷烈的反清斗争中,他大概活不长久,和谁结婚都无所谓了。他对朱安的怜悯,自然是表现了对弱小和无辜者的人道主义的同情,但是,他这样将朱安娶来,又弃她而去,不同样是造成她的不幸甚至是更大的不幸吗?
  鲁迅的抉择给自己的命运涂上了浓重的悲凉色彩,不过,从另一面说,婚姻的不幸,对鲁迅极端的个性的形成和表现也起了重要作用。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至少在文学界,他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对社会黑暗的批判,都是最深刻的,无人可比。这自然来自他学习和洞察的理性,然而,理性并不就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抽象的理性一定要有生活的基础。应该说,他婚姻的尴尬就使他比常人更深刻地领略到了社会的重压。在这个意义上,没有痛苦的给予,理性便无以立足。而时时刻刻都在承受着的煎熬,正是他化作“投枪”和“匕首”的力量。这也可能是成功人士大多经受过异常痛苦的理由。
  ☆没有享受痛苦的人得不到幸福,因为他没有反观的深度和力量;没有享受生活的人得不到生活,因为他没有生活给予的彻悟。
  ☆人都愿意享受欢乐,可一万个欢乐也没有一个痛苦深刻;人都愿意享受时尚,可历史却不给它留下一点迹象。
  NO。26
  成功的人都有痛苦,痛苦是深刻的母亲
  ———深陷婚姻泥潭20年的文坛巨匠鲁迅
  鲁迅在人们心中是“投枪”和“匕首”,而在鲁迅身后,却有一个安静得为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夫人朱安,就是这个朱安对鲁迅的命运产生了几近致命的影响。


后记


  千万别成熟
  成功者的26种非常思维
  195
  作者是两个大学老师,教哲学和品德课,也很有一点人生的经历。有感于学生的困惑和人生的不易,很想找一个点,切进去把内里的东西拿给人看。于是,书名从最初的《人生录解》,到《命运司芬克斯》,到《29个人的29种选择》,到最后的《千万别成熟》,一路走来,繁难倒也快乐。一步步深入,主题愈加明朗,思想也愈加成熟。自然,人生或命运是个永远也解不完的题,这本书最多是个片面,看了书能让人想些事便是作者的大快乐。
  这本书最初的资料是陈泽生老师收集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的刘素娟、郑雅维、毕孟琴、李春凤、马淑明等老师做了不少工作,在此表示谢意。出版社的刘伟娜女士热心地做了很细致、很有见的的工作,令人感动,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参考书目
  后  记
  吴光远著,非常人生———名人非正常性格启示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张钧等著,性格与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麦迪主编,王者之风———亿万富豪的脾气性格,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易杰雄主编,现代世界十大思想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许卫兵编,企业家的个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贺雄飞主编,世界十大富豪处世韬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张俊杰主编,富豪的第一桶金,北京出版社,2004年
  '日'盛田昭夫,世界索尼走向世界———盛田昭夫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
  '美'小托马斯·沃森,父与子———IBM发家史,新华出版社,1993年
  吴士宏,逆风飞扬———微软·IBM和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一代人的心灵历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美' 理查德·尼克松,角斗场上———尼克松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0年
  黄乔生著,度尽余波———周氏三兄弟 ,群众出版社,1998年
  马骏主编,二战骁将与名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唐师曾,我钻进了金字塔,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唐师曾,我从战场归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唐师曾,重返巴格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佟子华著,一个真实的陈景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英'简·古多尔、菲利普·伯曼著;祁阿红译,希望的理由———著名生物学家简·古多尔的精神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