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班主任培训讲话稿-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语——语言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自知——自省智力

                     交往——交流智力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特殊实例引人深思。这些人在某一方面表现非常杰出,但在其他很多方面根本无能。这种人也叫白痴学者。例如,有位计算奇才的心算速度可能比一般人用计算机器还快,但他不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连话也不会说。还有的人一直被认为是白痴,但突然有一天,人们却发现他在音乐方面具有超人的理解力。这些事实说明,人的某种单一智力是可以独立存在或独立表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每一个人,每一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而且,它们发生的曲线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就是发展规律是不一样的的。人的音乐智力可能发展得很早,像莫扎特那样的著名音乐大师4岁就开始作曲,并很快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身体/运动智力就不一样了。人们不能指望一个4岁的儿童成为运动健将或成为一个表演家,也很难期望著名的运动健将或表演家在他们的晚年仍处于很高的水平。同样,逻辑/数学智力的发展曲线既不像音乐智力,也不像身体?运动智力。一个数学家过了40岁可能就很难再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了,但对于小说家,40岁…50岁正是创作的黄金时机,而对于绘画,一个人甚至可以在退休之后开始学画并最终成为画家。实验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对人的某种专门认知技能(如阅读)进行训练后,这种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对其他的技能(如计算)的提高却没有多少帮助。心理测验的结果也表明,人的语言能力(词汇等)、逻辑/数学智力(计算、数字等)、空间智力(图画排列等),以及低程度的身体/运动智力(组装物体等)之间的相关很低,这些也可以说明各种智力可能是独立的。

多元智力理论: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首先,加德纳强调“每个人都同时拥有7种智力”。不过,这7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结合方式并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在所有的方面或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杰出。当然,还有一些人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处于很低的水平。世上的绝大多数人介于中间状态。其次,加德纳认为大多数人的智力都可以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常常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无能而感到自卑的人,可以从多元智力理论中得到鼓舞。加德纳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训练、鼓励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所有的7种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第三,人的各种智力是以复杂的方式协同作用的。尽管加德纳强调他所确定的7种智力是有充分的依据的,但他同时也指出,每一种智力实际上都是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智力是独立存在的,至少对于正常发展的人来说是这样的(极少数的白痴学者和一些脑损伤的病人除外)。即使是完成一些看起来最简单的活动,各种智力通常也总是协同作用的。第四,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来评价人的聪明与否。这就是说,同样具有很高语言智力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可能是文学家,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能生动地讲解许多故事并赢得听众的喜爱。同样,一个在操场上表现得非常笨拙的人,却可能具有很高水平的身体/运动智力,因为他(她)在工艺制作或棋类方面表现非凡。 总之,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一个人都会以丰富的方式表现其特有的天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父母没有必要用自己孩子的弱项去与他人的强项比较,从而无地自容;也没有必要用孩子的强项与他人的弱项比较,从而趾高气扬。每个孩子都将是平凡而又杰出的。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扬长避短。班主任首先是赏识教育,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我们应该持有正确的质量观:

1、高质量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高质量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高质量是学生手脑同步发展

4、高质量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5、高质量是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完善

6、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质量的核心

我想到了我的一个从1年级带到6年级的学生,他一直是我教学中关注的“困难户”。应该说,这个孩子由于学习差,在班上一直是很不起眼的的。我虽试图去寻找他的闪光点,但他确实从学习技能来讲一无所长,偶尔还调皮捣蛋。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让他感到老师对他是轻视的。我始终把他和他的过去比,尽管总是落在大家的后面,他总是保持着进步的走向。我把这个学生当作是自己的“成功之作”。因为我觉得这个孩子的成长有许多制约的因素,是学校和老师无力改变的,但是老师可以就这块“材料”,让孩子明白:我还是块“材料”,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时某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相对自己,是在成长之中。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孩子学得慢,学不好,或不是出类拔萃,也不显山,不显水,就断定孩子是“废物”。既然他们是正常智商的孩子,就应该花足够长的时间,费足够多的口舌,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可用之“材”。如果我们没有条件,如果我们创造的条件还不够,或者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孩子们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成功。我们也应该最后留给孩子的是:对自我的信心。这在小学教育中尤其值得重视。我们可不能在孩子还没有正式踏上学途的时候,就告诉他:你走不了。这样做是罪过!

(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把这样的观念同时传递给家长和学生,让家长和学生以及我们自己对学生的成长充满信心,也指导我们去发现学生的优势,促其充分地健康发展。             

“我们不能说谁比谁更聪明”

“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 

 

班主任的作为 

苏茜能把钢琴弹得如梦一般,保尔能把破收音机整旧如新……但一纸书面的智商测查值并没有反映出他们的能力,反倒往往使这样的孩子遭了殃。实际上,孩子具有许多专家门测查不出来的能力,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霍毕德.加德纳作了创造性的研究,认为孩子有六种基本能力,他们在受到鼓励以后,至少会在其中一个方面得到发展。读一读他关于这六种能力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并培养孩子的潜在特长。 

  语言方面他很早就是个兴致勃勃的交谈者,他能用自己加工过的词名,很擅长学会一些新词汇或长句子,喜欢写诗或讲故事。很早就学着独立读书。 

  怎样使他得以发展呢?每天晚上上床时读书给他听。适当给他提供足够的书籍。要求他背诗,大人也背一些。玩文字游戏……对他写的或背的每项东西都应有所反应。 

  音乐方面他可能会倾听取暖散热器、汽车喇叭、打字机按键……所发出的音响。很小时他就喜欢摸琴键,并站住谛听。即使没有歌词,或是换了乐器,他也能知道是熟悉的曲子。他学新歌快而准。 

  促进他音乐才能的方法是,给他唱歌,租一部钢琴,买一支长笛,请一位适合的辅导老师,进入一个有音乐附加课程的学校,等等。 

  逻辑数学方面他擅长下跳棋和象棋,喜欢抽象思考,能很快地搞通一些等量关系。(2天=48小时)。 

  给他一个透亮的塑料玩具盒,他会分门别类地装些小玩具。时常伴着他玩玩棋、牌,那怕他屡屡得胜。如果能就近为他寻找几个有数学才能的伙伴,那他们就可以组成个“数学俱乐部”了。 

  空间方面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基娣,她4岁时就想用立体画法画奶油箱子,今年15岁的她艺术上成绩不凡,正筹划做一名摄影家。 

  应该给这样的孩子从小提供画画的场所,还应用粘土、塑料造型等。带着他到陌生的地方去远足,并请他把走过的地方画下来。让他学学肖像的绘制和其他绘画课程。 

  身体动觉方面有很大成绩的运动员和舞蹈家都有这方面的天赋。这种天赋是两种基本技巧构成的:使自己动作优美和熟练驾驶东西。许多工程师也有这一才能。如果你的孩子对翻跟头、游泳、骑车一学就会,在穿针、使用多种工具、拆装钟表和收音机等方面都挺顺手,那他就有这方面的天赋了。 

  把孩子推荐到舞蹈或体操、体育的小俱乐部去,尽力而为地为他提供些装修机械或电子玩艺。学校的体育运动或木工活对他很适合,在运用肌肉、神经、技巧的天地里,他会十分超众的,这些天地含有工艺和文体表演。 

  对己对人的认识方面一般我们常留心孩子认识自己的缺点,但那些懂得如何计划和使用自己才能的孩子,我们往往是在他们长大后才发现的。认识别人的能力不难发现,他常会注意到别人的变化,看侦探书或惊险影剧,并能很快指出坏蛋。 

  如果孩子能认识自己,那对其见解一定要加以赞扬。如果他能认识别人,那对他参加“侦察小组”的游戏是挺有益的。对于这两方面的才能兼有的孩子,参加表演短剧是很好的形式,表演之后可同他一道讨论人物的个性,并让他对每一个家人做大致的描述。

学会  生存(不能以学习的名义伤害孩子的健康)

        自立    

        自理:

                生活技能

                生活常识 

教师要多元认识每一个学生,多元发展每个学生,多元评价每个学生.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爱生如己:

这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谈班主任工作,分三个方面把握:

自己——管理学中最为难管的人 

自立 

自利

自理

人天生要通过学习,受教育,掌握生存的本领,以求自立。同时,做什么事是趋向于有利于自己的就怎么做,“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有非分之想是正常的,只要不做非分之事就行。因为人不可能做到“自觉不做非分之想”,但人完全有能力做到:自觉不做“违规之行”。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很多人都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规矩是给别人定的,而我可以想办法突破它。所以说,最难管的是自己。实际上,在契约社会中,只有人人都以自觉约束的方式享受自由,才能获得持续的权利。教育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再从自律走向自由,这是一个人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要做到使学生自律,就要通过教育促使他们选择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