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厂商仅由一个卡特尔经理人经营。在(b)中各家厂商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总和用∑MC来表示,该卡特尔组织的利润最大化产出率为Q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P卡特尔。 
    关于单个厂商的相应曲线由图14.2(a)给出,注意图(a)和图(b)中使用的横轴单位相差恳殊,图(b)的横坐标表示行业的产出规模,图(a)的横坐标表示单个厂商的产出规模。现在我们假定,卡特尔的经理将行业总产出等额地分配给每家厂商。在(b)中,它用q卡特尔来表示。在q卡特尔水平下,单个厂商的平均总成本为C1,所以,在卡特尔组织中每家厂商获得的利润便是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即(P卡特尔×q卡特尔)-(C1×q卡特尔)。    
    如果一家厂商企图违反卡特尔协议而进行舞弊,并假定其余厂商的产出率仍保持不变。近于真实的第一种情况是该违约厂商会以卡特尔价格作为其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于是该厂商会一直将产量扩大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或达到E点,从而达到它的利润最大化水平。产出率为q1时,它获得的总收益将是(P卡特尔×q1),成本则为(C2×q1),因为在新的产出率q1,平均总成本等于QC2,因而该厂商的利润等于图14.2(a)中全部斜线区域和阴影区域之和。无论是因为未参加卡特尔协议,还是由于作为卡特尔内部的一个舞弊厂商,其利润的增长数额都等于斜线阴影区域的面积。 
    盈利矩阵 
    根据一个盈利矩阵,我们可以表明串谋协议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考虑X、Y两家厂商。我们从表14。1中可以看到,与两家厂商都舞弊即彼此竞争时各自获得1500美元的利润额相比,如果他们成功地串谋,则两者将各获利2500美元。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如果X舞弊而Y遵守协议,则X可得利3000美元,Y则不得分文;反之,如果Y舞弊而X继续守约,则X分文不得而Y可获利3000美元。 
                   表14.1  X和Y的盈利矩阵 
                          串谋      舞弊 
            串谋          X=2500   X=3000 
                          Y=2600   Y=0 
            舞弊          X=0      X=1500 
                          Y=3000   Y=1500 
    在这种情况下,X将倾向于舞弊,因为他的盈利将比串谋多500美元。另外,为了对付Y的舞弊,如果X也舞弊,它就能实现自我保护,因为如果X信守串谋协议,而Y却背信弃义,则X就会毫无所得。于是我们可以料到X和Y最终将结束这种违约竞争。当然这绝不是必然的结果。如果舞弊(竞争)后的收益较低,或者舞弊容易被控制,那么串谋的协议便会生效。这里,我们的盈利矩阵仅仅是用来证实在任何串谋协议中都潜伏着不稳定因素。 
    串谋组织的设立 
    即使是在完全串谋——合法卡特尔——被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串谋组织也需要一个关于行将串谋的竞争者的明确定义。换句话说,为确定哪些厂商确有必要组建串谋的组织,我们必须能够限定一个适当的替代品范围。例如,如果人们希望有效地将教科书行业卡特尔化,那么可能替代教科书的商品的范围包括讲义笔记、盒式录音学习系统、录像学习系统、专业和普及书及一些大众化杂志。计算出所有这些替代物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后,是否就能够决定教科书产量的削减额?但是,即便是这样,确定潜在的竞争者和替代商品可能仍将是困难的。因此,如果可能的话,为了识别和确定潜在的竞争者,任何串谋组织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定义出所有的替代品。 
    一旦确认出所有的潜在竞争者,则这一行业将建立的串谋组织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劝导那些潜在竞争者加入到卡特尔协议中来。当强有力的或大量的潜在竞争者被排除在串谋组织之外的情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则该组织的有效性便会削弱。这就是说,当仅仅是一个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被包含在串谋组织中时,那么这些串谋组织中的厂商将得不到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率,即使这些厂商在组织内为完全串谋时也是如此。 
    价格和产量的确定 
    当我们讨论一个完全卡特尔的形成时,我们假定每个厂商面对的是与其在卡特尔组织中的产量份额成比例的总需求曲线,并假定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完全相等。当串谋组织中的厂商面临的两项假设中的任何一项有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 
    不同的厂商效率  在我们开始讨论卡特尔化的可能性时,曾假定所有厂商是等效率的。很清楚,每家厂商所得的配额在行业总产出中是可以除尽的。然而,如果厂商们的成本曲线不同,则为每家厂商确定合适的产量配额便成了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于确定如何经营一个多厂垄断。多厂垄断应该在边际收益=厂商1的边际成本=厂商2边际成本的条件下经营。卡特尔协议则应该在行业的边际收益=厂商1的边际成本=厂商2的边际成本=……=厂商n的边际成本条件下运行,厂商数目为n。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业卡特尔,其利润最大化常常会在配额反比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出现。这就是说,对那些效率较差的厂商将给以较小比例的产量配额,而对那些效率较高的厂商则给以较大比例的产量配额。我们可以通过识别较高边际成本曲线来找出前者,通过识别较低边际成本曲线来找出后者。 
    很清楚,低效率厂商可能并不愿意按行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行事,因为,这将意味着减少他们的产量。所以,只有当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被“收买”或由较高产量配额的高效率厂商来补偿他们减少的产量时,我们才能期望看到一个始终有效的串谋组织。 
    需求差异  在现实世界中,并非所有的厂商都面临彼此相似的需求曲线。因为需求条件的变化依赖于地点、气候和其他许多变量。而且,如果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因当地某些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而发生移动,卡特尔将会如何处置它呢?因为此时该厂商将抱有通过压低串谋协议价格来吸收其他区域需求的动机。因此,为使成功的串谋实现,就必须对面临向左移动的需求曲线的厂商给予补偿。 
    需求曲线差异,以及更重要的需求转移,大大增加了卡特尔的管理费用。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费用可能会高到足以使卡特尔协议无法再维持的程度。 
    卡特尔和管理费用 
    在我们讨论卡特尔不稳定性问题的全过程中,管理或实施费用的概念一直是暗含着的。为了卡特尔能够运行,就必须有效地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管理。我们实际上可以从罪行和惩罚的角度来考察完整的卡特尔——串谋问题。任何违反串谋协议的厂商就是对卡特尔成员们的“犯罪”;另一方面,卡特尔成员们会通过惩罚“罪犯”来努力监视和阻止这种犯罪。当这种惩罚足以阻止所有的违约发生时,就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或“完全的”卡特尔。但是,当惩罚和卡特尔本身变得无效时,其结果将只能是混乱不堪的竞争。 
    一个行业中厂商和消费者的数量越少,串谋协议所需的管理费用也就越低。因此,行业集中程度常被用来度量垄断势力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这种相关关系显然是模糊的。因此,为了用行业集中率来表示垄断势力这一概念,就必须按行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大量的推断。 
    在商品不完全同质的市场,管理费用更高。这是因为,厂商可以用提供更高质量或额外的服务等手段来降低他们产品的实际价格。基于这一理由,最成功的卡特尔实际上是利用政府来管理内部行为的。 
串谋组织的类型实例 
    我们已经描述了串谋组织的一些理论问题,现在让我们看看不同类型串谋组织的实例,它们包括卡特尔,行业工会和受管制行业。 
    卡特尔 
    卡特尔的正式定义是由那些希望限制产量、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厂商联盟。一个典型的卡特尔协议订有其成员们同意的规则和惩罚条例。许多卡特尔,诸如德国钢铁卡特尔,是由国家政府本身安排和实施的,或者,在国际性协议中,卡特尔也可得到几个国家的认可,例如,由各参加国的外交部长所签订的国际条约建立起来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显然是作为一种卡特尔在发挥作用,并将以其现有的形式(作为欧洲共同体的一部分)继续存在下去,尽管这与该卡特尔组织所宣称的目标相反。在许多国家,卡特尔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契约得到法院的赞同。一个完全的卡特尔会纵向控制某一行业的所有方面,正像一个行业仅由单个垄断厂商在出售产品一样。因此,完全的卡特尔控制了产量、产品组合、投资、定价、质量和利润分享诸方面。为了做到这一切,对卡特尔来说信息显然是极其重要的。  
    不完全的卡特尔则是销售卡特尔。德国曾在许多年里存在过这种被称为“辛迪加”的卡特尔组织。这种卡特尔的销售和收益由销售卡特尔控制,即除投资和利润分享外的一切皆由卡特尔进行控制。 
    石油输出国组织  最著名的国际卡特尔之一要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960年,欧佩克最初只是一个旨在帮助石油出口国家的国际性组织。到1970年,它的成员国已包括阿布扎比、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以后,另一些国家,例如厄瓜多尔,也参加了这一组织。60年代期间,欧佩克的成效是有限的,因为当时石油供给的持续扩展保持着超前于消费的势头。从1960年到1970年,伴随着需求的增长,新发现的油田是如此快地扩大着供给,以致原油的名义油井价格实际上还略有下降。到1970年和1971年,原油的需求增长率逐渐下降,但就在1970年,已经成为西欧石油市场主要供给来源的利比亚爆发了革命。取得政权的新政府在一场反对那些曾由前政府给予特许权的西方石油公司的带有政治意义的运动中大幅度削减产量。或许是利比亚的石油减产导致了1971年石油价格的明显上涨。但这种价格上涨在的黎波里和德黑兰签订的协议中得到了欧佩克其他成员的认可。因此,石油价格上涨成功,大部分要归因于欧佩克,而某些观察家则坚待认为需对油价上升负责的只有利比亚,欧佩克并没有支持利比亚。 
    欧佩克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1973年中东战争的爆发。紧跟着这场战争的,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一些较小的阿拉伯国家一致同意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原油生产,以使价格大大增加。这里必须记住:在纯粹垄断条件下,提价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削减产量和销售,因此,只有在部分或全部成员国削减他们的生产和销售时,欧佩克的卡特尔协议才是有效的。正是由于占中东石油产量很大比重的沙特阿拉伯在1973年大幅度削减了产量,欧佩克的卡特尔协议才得以实施了数年,石油输出国的总利润也因此大大增加。 
    欧佩克卡特尔化的活动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是很大的。1973年1月1日,人们可以按每桶2.59美元的价格购买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这一价格量的大部分——1.99美元——归于沙特政府。因此,每桶价格中仅有0.60美元被留作抵补私人石油公司的经营成本和利润。但在中东战争爆发的这一年中,每桶原油的价格已上升到了11.65美元。实际上,所有的价格增加部分——每桶11.05美元——都落在了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手中。到1975年,沙特阿拉伯政府从每桶11.25美元的原油销售价中取走了10.87美元。到1981年,原油价格已上升到每桶36.00美元的水平。 
    此外,世界上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国际卡特尔,许多是涉及国际性的贸易商品的。这些卡特尔常常声称他们的目标是稳定价格或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合作。例如,国际铝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Bauxiter Association)试图控制全世界的铝矾土价格,并明显地获得了成功。国际锡协定(The Intern-ational Tin Agreement)自第二次大战前就一直存在着。香蕉出口国织织(The Organization of Banana Exporting Cou-ntries)也试图重现欧佩克的成功。在铁矿石、水银、茶叶、热带林木、天然橡胶、镍、钴、钨、钶、胡椒、钽和奎宁产品上也存在着生产者卡特尔,但是,并非所有卡特尔都是成功的。这里我们要问的是,对成功的卡特尔协议来说,需要什么必要条件。 
    如果卡特尔要成功的话,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1.卡特尔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