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录片精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北京的家》(1993年完成 30分钟*2集)任编导,获'93四川国际电视节大奖 
    《龙脊》(1994年完成 30分钟*2集)任编导、摄影,获'95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南狮北狮》(1995年完成 30分钟*1集)任编导 
     《大哥大 桑塔纳 破小褂》(1998年完成 50分钟*1集)任编导 
    1996年开始制作文献纪录片 
      计有:《朱德》(50分钟*6集)任总编导 
     《刘少奇》(25分钟*12集) 任总编导 
     《百年中国》(35分钟*52集) 任总编导 
     目前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制片人  



《回家》
导演:王海兵


一只大熊猫名叫〃高高〃,它的家原本在四川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崇山峻岭之中,但它从小因病被人们从野外抢救回来,在保护区管理所和人们相处了两年。这年春天,人们又让它重返大自然。本片记录了〃高高〃放归之前一个冬季里和人们最后相处的生活,以及春天里人们送它回家的经历。记录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段情感,同时记录了人们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环境做出的努力,以及山区普通老百姓的环境意识、保护意识。本片获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获法国国际音像节评委会特别提名奖,入围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入围法国环境电影节,入围巴西里约电视节,在美国凤城纪录片电影节上展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动迁》 
导演:章焜华

章焜华,高级编辑,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本科毕业,1963年至1978年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任记者,1978年至今在上海电视台从事电视纪录片编导工作。
主要作品:
《大动迁》,1995年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特等奖,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上海外宣〃银鸽奖〃一等奖。
《半个世纪的乡恋》,第二届华语电视最佳纪录片金龙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别荣誉奖。
《回归何处》,1996年上海电视节最佳纪录片评委奖、最佳纪录片记者奖、最佳纪录片观众奖。
《回到祖先的土地》,第35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中国外宣〃彩虹奖〃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
《Bobby老师,您好》,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上海外宣〃银鸽奖〃一等奖。
《中华之最》(第一辑),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
《雁荡山》,1996年中泰国际电视旅游风光片优秀奖。
《新中国大使》,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彼岸》 
导演:蒋樾

《彼岸》讲的是一群没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他们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了戏剧导演牟森主办的一个班。当时牟森正要排一部戏,是根据高行健的《彼岸》写的一个实验剧《关于<彼岸>的语法讨论》。 
    牟森就带着这14个孩子排这部戏,排了四个月。这个戏一直在讨论彼岸是什么,有的说彼岸是一个名词,有的说是一个动词,有的说没有彼岸。他们在北京电影学院连演七场,每次演完了那些孩子都哭。很多艺术家都去看了,给了很高的评价。
    三个月后作者再次见到这帮孩子时,他们已经被那个瞬间粉碎的大梦扔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漂流在北京城里,〃明星〃又还原成普通人了。有的女孩成了歌厅门口招徕顾客的小姐,有的男孩骑着车到处给人送方便面。又呆了四个月,实在撑不住了,就纷纷往回走。作者跟了其中的三个孩子回家。这三个孩子特别不服气,回到石家庄的农村,又自己弄了一出戏,叫《一只飞过天堂的小鸟》,然后在自家的地头上,给三四十个老头老太太演了一场,看完了他们鼓鼓掌。那出戏一开始就在修理一台拖拉机,到最后也没修好,后来一群人在荒野里推着拖拉机走,他们的梦就此消失。 

蒋樾,1988年从中央戏曲学院编剧系毕业,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因为不喜欢故事片的拍摄方式而离开,1991年、1992年两次赴藏拍摄纪录片,1993…1995年摄制纪录片《彼岸》,1996…1998年摄制纪录片《静止的河》。


《山洞里的村庄》
导演:郝跃骏

中国西南云南省境内,有一个叫做〃峰岩洞〃的石灰山洞,洞里有一个已经延续了八代人的村庄。这个山洞里的村庄有一套延续了上百年的村社习俗和〃村规民约〃,有古老的磨房、学堂、诊所和小店,也有村民们自己推选出来的村长,俨然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社会。实至今日,村民们谁也不愿搬出这偏远而闭塞的山洞。 山洞里所有的建筑均不用屋顶,各家各户的内部可一览无余,因此山洞里很少有隐私,人们和睦相处,犹如一个大家庭。 洞里的所有声音,鸡鸣、狗叫、无线电、缝纫机都带有天然的混响,尤其是山里孩子们所特有的,带着阵阵回声的唱读,通过硕大的喇叭状的山洞口飘逸而出时,会在山里传得很远。这个山洞里的村庄,通过一条步行四、五小时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每年都有人通过这条小路走向省城的学府。这天,出外读书的人们回到了村里,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很有戏剧性的真实故事。


《八廓南街十六号》
导演:段锦川                                                                                                                                                                                                                                                                                            
西藏的中心是拉萨,拉萨的中心是八廓街。八廓街是西藏拉萨环绕大昭寺的街道,八廓街居民委员会就在八廓南街16号这个古老的院子里办公。本片纪录了1995年一年的时间里发生在八廓街居委会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在这部片子里看到明信片式的蓝天白云的诗意。我们看到的是和内地任何一个居委会一样的繁琐的事务:调解家庭纠纷、给外来人员开会。没有旁白解说,没有煽情的音乐,也没有大量纪录片里采用的访谈。作者的道德取向和感情色彩深藏在画面背后。1997年,在法国戛纳真实电影节上荣获特别奖。

段锦川,1984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长期在西藏摄制纪录片,现居北京。作品有《青稞》(1986)、《青朴》(1992年,与温普林合导)、《广场》(1994年,与张元合导)、《八廓南街16号》(1996)、《沉船──97年的故事》(1998) 


《半个世纪的乡恋》 
导演:章焜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去的村庄》 
导演:王小平


上海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进入上海电视台工作。在《纪录片编辑室》从事纪录片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远去的村庄》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大奖、最佳导演奖、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提名、加拿大Banff最佳纪录片提名奖、葡萄牙电视节大奖提名。1997年担任第38届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国际评委。任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年》 
导演:陈大立

《流年》里的四位农民剪纸艺术家都是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于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白凤莲曾于1994年、1995年应邀到法国、美国表演剪纸,白凤兰于1985年赴中央美术学院讲学,高凤莲于1995年和库淑兰、郭佩珍一起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剪纸展。库淑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话系统:剪花娘子。         《流年》深入黄河文明的腹地黄土高原,记录了四位农民剪纸艺术大师的生活与艺术场景。不仅展示她们的作品,也展示她们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别无选择》 
导演:何苏六

年轻漂亮的母亲田惠平,大学毕业后到德国进修了行政管理专业,准备回国备干一番事业,却发现自己三岁的儿子杨韬得了一种当时国内还不甚了解的疾病孤独症。由于这种病的患者没有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没有情感,对社会的规范也没有任何意识,在台湾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在西方被称作〃雨人〃。孤独症的患病率在我国达0。6%;在日本更高达1。1%,可是至今国际医学界对它的认识还是远远不足,被公认是一种疑难病症,治愈率几乎为零。然而生性好强的田惠平并不甘心,跑了多家医院不果后来到了北京。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现代女性,田惠平不想放弃自我,然而她又是一个母亲,不同的角色让她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她开始探寻培养孤独症儿童能力的方法,并在艰难的处境中创办了〃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田惠平找到了一个多重角色的结合点。本片全长9分钟,获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最佳评委奖、最佳观众奖。

何苏六;1965年2月1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中国纪录片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纪录片协会会员;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评委,中国视协行业电视委员会纪录片评委,1998年第6届(法国)国际青年电视节评委会副主席,纪录片学术网站《纪录·中国》chinadocu创办者、负责人,(北京)国际科学纪录片展评研讨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1996年纪录片《母亲,你别无选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最佳评委奖和最佳观众奖;                 
1997年香港回归献礼片《方寸国土万千情》之《走进香港》、《大戏女小生》,获98年〃春燕杯〃长纪录片奖;
1997年 20集纪录片《家在北京》,任总编导
1998年 纪录片《香港新纪元》编导之一;
1999年 大型纪录片《千秋基业:邓小平与中国教育》编导之一,获首届中国新闻出版音像制品一等奖);
1998年 为张艺谋工作室创作纪录片《紫禁城今夜灯火通明》;
2001年 《中国院士》之《中和》、《为了共和国的〃太阳〃》、《〃不守本分〃的院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节草》
导演:梁碧波

《三节草》讲述的是一个叫肖淑明的老人一生的传奇故事。肖淑明还在少女时代时,被摩梭人土司喇宝成看中,带回泸沽湖成为他的压寨夫人,这一去就是54年。1996年她有机会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当她看到繁华的城市的时候,肖淑明百感交集,她已经不可能再重新融入到这个城市中来,但是她却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孙女拉珠送回到成都去。全片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肖淑明讲述自己早年的经历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一条是肖淑明为了能将孙女拉珠送往成都而做的努力的全过程。
  本片曾获得1997年第20届法国真实电影节特别奖,入围1998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1998爱沙尼亚国际电影节,入围第40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波波里电影节、第四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第7届中国电视骏马奖。

梁碧波,男,汉族,主任记者。1963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先后毕业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和四川大学。1992年至今在成都经济电视台工作。1992年至1995年3月,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共获全国及省市级新闻奖20多项次。1995年3 月至今从事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为:
1995年:《峨嵋女尼》,《二娘》,《马班邮路》第二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
1996年:《冬天》 
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短纪录片奖 ,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摄影奖,第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
第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奖最佳摄影奖,第3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特别成果奖 
1997年:《三节草》 ,1999年:《婚事》



《舟舟的世界》 
导演:张以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导演:孙曾田

镜头围绕着大兴安岭一个鄂温克的驯鹿部落中三代女人的故事和命运展开。主角鄂温克姑娘柳芭是地道的山林的女儿,柳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