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门徒 黄光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气也是通过发言人对外表态,铁嘴钢牙一概只字不谈。

  接近张大中的人说,企业内部事情无论巨细都要张大中亲自拍板决定,20多年的奋斗压力,2万员工庞大企业集团的事务,都很折磨人。有人说张大中老了,有人说他累了,有人说他在希望与永乐并购遭遇反复一事上受到了伤害。

  在永乐转身投奔国美,将双方的合并协议搁置起来之后,张大中愤怒了,他单方面宣布与永乐解约,并将双方的“解约官司”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进行仲裁。

  就在跟永乐官司理还乱的时候,张大中也在不断地活动,通过媒体、市场放出更多买家争购的消息。或者张大中也不明白,自己一手缔造的庞大家电帝国,盈利及财务状况良好,为什么却要如此周折才能如愿以偿地安享晚年?

  仲裁结果还没有最后出笼,张大中只能等待。也许是苏宁最后取得大中的市场,也许是国美最终曲线胜利,又或者干脆是百思买的真金白银打动张大中,这个迟暮英雄还要疲惫一阵子。或者,这就是江湖――永远有规矩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他经常穿着大中的蓝色马甲为消费者服务,也经常“微服私访”看自己的店里缺什么,他艰苦朴素的故事一直是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天,大中电器一位新员工对一直在店堂内转悠的一位中年人招呼:“大叔,您到底想买什么电器?”大叔答道:“我不买电器,我只是看看大中电器还需不需要购进什么电器。”这位大叔正是张大中。老一点的员工这样描述他们的老板:生活俭朴,作风低调,和普通人一样经常独自逛街,很少有车队和随从簇拥出行。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不管是待价而沽的大中电器,还是去意已决的张大中本人,都多多少少让人们感觉到了几分悲情和无奈。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诸多头衔中,张大中自己最愿“加封”的却是“首席店小二”。

  店小二就是跑堂倌,其标志不是毛巾围裙而是一件蓝马甲。每个大中员工都穿着这套蓝马甲,张大中也经常穿着它跑前跑后地忙碌着。这种被他总结为“为您服务我最佳”的店小二文化,随着大中的转手已经与他无关。

  已届60岁的张大中经常被人称为布衣富豪,这与他早年艰苦的家庭环境有关。

  他11岁时丧父,20岁时母亲因反革命罪被枪毙,兄妹7个相依为命。心灵手巧的他会自己浆布头做布鞋、自己裁布料做裤子。对于这段痛苦的往事,张大中很淡然:“人的痛苦程度取决于对痛苦的理解。”

  1980年,依靠母亲的抚恤金,张大中结婚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一个半人多高的绿色落地灯。这个用废弃的纺织梭组合而成的落地灯,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相当于他当时4个月的工资。

  和一般的北京人不一样,张大中没觉得做生意有什么不好意思。1972年开始,他就在海淀区供销社工作,这7年里他卖过猪肉卖过糕点,最大的收获是熟悉了正规且完整的商业流程。

  张大中是最早进入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商人之一。在他25年商业生涯中,大中电器成了一块令人目眩的“金字招牌”。但他也错过了进入资本市场和全国布局的好时机,最终,在资本为王的今天,他不得不考虑退出舞台。

  明谈苏宁暗交国美

  在大中电器一年来不断传递出的并购消息中,走上前台的并购方始终是苏宁。先是30亿元的出价传言不胫而走,然后是苏宁已经派驻相关人员入主大中。甚至双方都对外发布消息称,已经开始对部分地区的门店进行交接,一切似乎按部就班。

  就在外界一致认为苏宁将顺利拿下大中时,苏宁却在12月12日突然发布终止并购。而仅仅在1天之前,苏宁华北区总部还召开了年终发布会。当时,苏宁华北区执行总裁范志军还语气轻松地说,“我们已经接手了大中在山西的门店,对天津的门店还没有接手。”如此明确的信号,换来的却是次日的一纸终止公告。

  “刚开始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大中也在和国美谈。”苏宁总裁孙为民说,当初和大中在谈的时候“彼此还是比较真诚的。之所以最后没成,倒不是因为苏宁看到大中走向落寞,而是多方面的因素”。

  显然,苏宁12月12日的终止并购公告并非外界眼中的“事出突然”,而是早有准备。而一直等到12日才发的这个“终止”公告给苏宁带来的市场效应也很明显。

  在发布公告前的7个交易日,苏宁电器股价大涨超过20%。家电专家陆刃波表示,仅从股价方面来看,苏宁就已经成功了。之所以一直未予澄清,是因为连续的并购进展传闻在给苏宁股价“抬轿子”。

  “其实张大中更愿意卖给国美。”据接近张大中的人士透露,张大中本人对于黄光裕“性格直率、有事说事”的行事作风很是欣赏。更何况,国美和大中的管理模式更为接近,整合起来会更容易。而苏宁的高管团队中至今还没有非江苏人,一旦合并双方人员如何磨合也是个问题。而大中主动与苏宁接触,“更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国美抬价。”

  在大中电器董事长张大中的“左右逢迎”之下,令苏宁对大中这场本将“收官”的并购案充满了戏剧性。

  说“戏剧性”,是因为此前呼声最高的不是国美,而是国美的老对手苏宁电器。据说苏宁已经做好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却在最后关头被国美抢先。

  国美并购大中之后,将实现其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领先地位。目前,包括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内,国美电器的门店数达到了1200家。

  而此时,距国美电器并购永乐不过一年有余。');

“间谍门”事件迷雾重重

  “一切都在张大中计划中――打压国美,为被苏宁并购造舆论。”有网友发帖子,影射张大中便是那见了诸侯聚集狼烟下抿嘴而笑的“妃子”。

  但张大中到底是如何想的,人们不得而知。在两强相争中,大中价格持续走高,在这关键当口,大中突然自曝丑闻,在业界传出了“间谍门”事件。张大中高调回应。

  大中方面采取公开发布的方式,宣布揪出潜藏在自己公司的一名“内鬼”。这名内部员工涉嫌在工作期间充当大中北京最大竞争对手的商业间谍,将大中电器的营销计划书、价格信息、开店协议、与合作伙伴的合同等一系列商业秘密透露给竞争对手。大中还为此准备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称大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可能打算正式起诉这名员工。

  随后不久,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又称,该名员工已经逃走,不知去向。

  “商业间谍”现象在国内外公司领域普遍存在,每家公司都颇费心思在对方公司“安插眼线”探听商业机密,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俨然成为行业“潜规则”。事实上,每家公司对此现象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地小心防范,但却很少将其公之于众。而且,由于同行之间的商业间谍行为很难防范,要想掌握有力的证据更难,因此能够胜诉的此类官司就更少。

  由于大中方面不愿透露更多信息,因此大中将其大肆公开的原因不得而知,随着大中与国美最后的并购成功,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谜。而且大中方面剑指的竞争对手也称不知有此事,认为这一事件宛如“娱乐事件”,家电业发展越来越“娱乐化”。

  大中电器早先通知媒体时,曾用“轰动性新闻”来渲染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坊间则传闻会议是有关大中电器掌握国美电器在其内部派驻商业间谍的证据――“内鬼”事件迅速替代了大中电器和苏宁电器的并购传言,成为家电连锁业最热门的话题。大中方面对此不置可否,但在准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场,会场主席台背板上“惩戒不法,诚信为商”八个大字,似乎在证实传言不虚。

  然而,就在发布会即将召开前的最后一刻,张大中却突然决定取消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取消之后,大中电器新闻发言人罗连对于“是否有商业间谍这件事”以及“大中是否会继续追究”等问题,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她表示,就商业间谍这件事情,大中从来没有对外界发布什么消息,所有消息都是坊间传言。罗连在事后被媒体追问时还反复强调:“抱歉,遗憾,因故取消”等字眼,给事件的真实原因留下重重疑云。后来还有传闻称,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在不久前曾跟大中电器董事长张大中在茶馆共饮,并对某些事情进行协商。

  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场商业间谍官司”的大中“内鬼”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当时,苏宁、国美和大中这三家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博弈正处于微妙阶段,对于两个竞购者而言,任何一方的撤出,都有可能打破竞价机制,使对方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大中电器。而对于大中电器而言,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周旋于双方之间,让其中一个接受自己的开价。

  剑指竞争对手的“商业间谍”事件欲说还休之事,也许能给大中与国美的博弈增加些筹码。最明显的效果是在被媒体炒得更加沸沸扬扬。

  “是为了双方找个机会坐坐吧。营销计划书、价格信息、开店协议、与合作伙伴的合同这几样东西都不需要特地去打探,竞争了这么多年,差不多都是透明的了。”“家电圈就那么多水和那么多泥,来来回回那么几个人,还有什么秘密?彼此太了解了。”一位在家电连锁业供职的高层说得直截了当。

  “别逗了,还用得着间谍?”“这个圈子很小的,大家都是圈子里混的,不用间谍,这些信息也能得到。呵呵,搞笑。”在网上留言的显然是家电连锁圈里人。

  “都不用跟他们谈,几家的政策我们都了解,无非是讨点价还点价的事。”一位音响企业的营销老总说。“他们相互间打得也热闹,哪家开了新店,开业当天头批挤进去的肯定是竞争对手的员工,抄价格,看店面。”

  “国美放弃大中,首要考虑的不是自己会失去什么,而是竞争对手能得到什么。”有人这样分析。

  “您认为苏宁最终能否成功并购大中?”赛迪网在网上做调查。说“能!”的占58?33%,表示“不好说”的为25?00%,明确认为“不能”的是16?67%。局外人不知哪来的信息,对苏宁并购大中如此乐观。

  “还是谁也不并的好,三足鼎立是最稳定的结构,相互竞争,我们老百姓才能得实惠。”一位周末逛家电大卖场的消费者大手一挥说。大中先前对“商业间谍”的高调及至后来的含糊其辞都是表象,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还是大中的何去何从。

  苏宁失去最佳出手机会

  就在大中、永乐闹翻脸的时候,国美欲间接并购大中,大中拼死抵抗,到2007年4月9日,苏宁电器公开并购大中。

  苏宁失去并购大中的机会并非完全在于价格差异,其实苏宁在一年前可能就失去了最佳机会。在2006年国美致力于并购整合永乐的时候,实际是苏宁的最佳机会,但战略过于谨慎的苏宁没有抓住。当时大中首度待价而沽时开出的价格仅为20亿元。由于苏宁没有立即出手,结果大中利用在苏宁与国美之间摇摆不定的策略使身价不断升值,直至30亿元。

  在苏宁公布并购大中消息8个月后,苏宁电器突然于2007年12月公告披露,公司已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行业发展、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公司及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并购事宜进行了谈判,但公司综合考虑了并购成本、并购风险因素,双方一直未能在核心条款上达成一致意见。

  苏宁电器表示,公司经营一贯强调稳健,以自主发展直营店面作为公司连锁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公司决定终止实施该并购事项。

  其实,就在2007年11月还有消息称,苏宁电器在12月将与大中电器正式签约并购协议,以股权置换方式并购大中,并购价在28亿~30亿元之间。而大中电器把股权卖给张近东本人和苏宁电器公司,张近东拥有51%的股份。当时,苏宁电器已完成了对大中电器门店盈利能力的核算工作,正在进行对大中的行政、人力资源、经营贸易、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财务核算工作,包括经营贸易部与供应商之间的货款结算状况等。

  据之前媒体披露的苏宁并购大中的“条款书”显示,苏宁将并购大中电器100%的股份。并购完成后,“大中”商标和标识归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