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物-纪晓岚全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行来,乾隆皇帝看到两岸的风景,时常出个题目,要纪晓岚来对。比如
皇上看到岸边桥木葱笼、满山青翠,便想出一个上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纪晓
岚则用岸旁人家的炊烟对之: 〃因火生烟夕夕多〃。
    乾隆看到一处池塘的荷叶密植,含苞待放的花蕾,犹如握着的红拳,又口占
一联道:〃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又以岸边挺拔的剑麻对道:〃岸上麻叶
伸绿掌,要啥?〃这样船行一路,应对不停,吟出了许多佳诗佳对儿,传成一串佳
话。船行二日即到了无锡,乾隆游览了太湖之滨的鼋头渚,观赏了战国时越王侍
臣范蠡居住过的五里湖,品尝了惠山泉的泉水,然后继续南下,到了誉满天下的
苏州古城。
    这苏州素享〃人间天堂〃的美称,山水清秀,风景如画,名胜古迹遍布城内城
外。苏州的佛丘山、灵岩山、天平山、楞伽山、七子山、支硎山、穹窿山、岩穹
鄂山、邓慰山、东西洞庭山,乃至常熟虞山、昆山玉峰等或幽或峻,或雄或秀,
各擅其胜,争艳斗奇;苏州的水更是非同寻常,太湖、石湖、阳澄湖、金鸡湖、
独墅湖、澹台湖、浣山湖,葑溪、越溪,横塘、山塘,大运河,可谓星罗棋布,
交错纵横,真是〃绿浪东西南北水;江栏三百九十桥。〃更有那举世无双的苏州园
林,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耦园、临园、环秀山庄、退思
园等等,或玲珑窈窕,或旷豁舒展,四周石窟回廊,中涵碧池绿水,融大自然之
高山深林、巨岩飞瀑于咫尺庭院,极尽精致委婉,妙趣横生,鬼斧神工,叹为观
止!果然是〃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乾隆每次到江南巡幸,必在这
苏州居留多日。这次乾隆来到这里,兴致不减当年,先是观赏这苏州的园林。原
来在乾隆这次南巡之前,地方的官绅打听到皇上即将六巡苏州的消息,即大兴土
木,在各个名胜之处,又挖空心思地增添了许多新鲜花样,来迎接圣驾。
    单说在徐氏枣园,有一座太湖石,名叫瑞云峰,高三丈有余,清秀奇特,玲
珑剔透,通体折皱孔窍,涡洞连接,相传是北宋朱勋进呈花石纲遗物。当年朱勋
在太湖采到块奇特的湖石,分别名为大游姑和小游姑。大游姑先运往艮岳,赐名
神运。小游姑正当装船启运,突然狂风大作,连船带石吹翻沉入湖底,曾派遣了
许多人打捞,觅寻不得,只好弃之湖中。到了明朝,吴县陈氏在西洞庭山找到了
这块奇石,雇人装船运走,在渡河时船破了,湖石又沉水中,百计搜寻不得。
    后来,在峰石四周,用泥围成堤,将水漏干,才将峰石取出运到家中,安置
在住宅堂屋前面。不久浙江乌程董氏,花巨资购卖了这一奇石,在运输途中,船
也遭覆没,董氏破资招募善于泅水的人,动用了百夫之力,好不容易才将湖石打
捞上来。苏州东园主人徐泰,正是董氏的女婿,董氏以此石赠嫁,徐氏才得此奇
石,更名叫做瑞云峰,置于庭园之中,为东园增添了无限光辉。待到徐氏衰落以
后,湖石高卧东园被遗弃草木之中。
    在苏州的织造官,闻听皇上要六下江南,探寻到这块宝石,便为迎接皇帝南
巡装修行宫,役使了大量民工,花费了许多银子,将瑞云峰搬移到苏州织造府西
侧的乾隆行宫内,果然受到了乾隆的嘉许赏赐。
    这只是接驾赶修园林的一例,由一斑而可知全貌矣,那众多的园林,都兴师
动众增造美景,百般出新,争奇斗妍,一派繁忙的景象由此可见。还有人说虎丘
的那座断梁殿,就是这次乾隆南巡时建造的。由于期限紧迫,昼夜赶造,工匠忙
中出错,配差了木料,自觉期限已逾,工匠畏罪自杀。幸而这江南人才济济,在
这时又请到了一位高人,方以两根断木接续,才赶在御驾到来之前完工,断梁殿
却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乾隆到了苏州,观看了园林胜境,听过了昆曲吴歌。并谕命在苏州城内的大
街小巷,家家皆需张灯结彩,乾隆最爱看的是这里的走马灯,点燃后光华璀璨,
在碧瓦飞檐的亭阁内,人物故事循环往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
    不觉已过月余,这苏州城内的胜迹,皇上几乎游赏无遗。
    纪晓岚、彭元瑞等一班扈驾大臣,也大饱了眼福。然后他们又随着皇上巡游
苏州城外的虎丘山。纪晓岚还为花神庙题了一副对联。联云:一百八记钟声,唤
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这一联意境颇佳,为后世所传流。
    接着,纪晓岚又伴驾游览了寒山寺、支硎山,这天来到了天平山行宫,因为
皇上每次到了苏州,都要到这天平山来,到天平山必到灵岩,到灵岩也必到天平,
所以在天平山、灵岩山之间,专门修筑了一条御道,供皇上往来驱驰。
    在天平山下,有一座天平山庄,是宋代范仲淹的义庄。范仲淹出任杭州时,
返回故乡苏州,看到不少族中之人,仍受着饥寒之苦,于是访寻宗族,买下良田
千亩,创建了范氏义庄,周济贫困的族人。范仲淹死后,后世子孙屡修其业,历
元明清各朝,经久不衰。对范仲淹的惠民德政,乾隆很是嘉许,前次巡幸这里曾
赐范公祠一幅〃学醇业广〃的匾额,并将这天平山庄,题名为〃高义园〃。乾隆几次
在这高义园中,都作诗题咏,这次乾隆又留诗一首,诗云:名园弗一足,高义独
称芗。
    岂不因行志,宁惟擅景芳。
    座陪梅馥佃,堤拂柳绿长。
    春色已如许,农工产误忙。
    乾隆题完这首高义园诗,纪晓岚等人齐声称赞,乾隆看着这身边的几个才想
起了天平山半山腰上的白云泉。
    原来天平山有三绝,即是怪石、清泉、红枫。对这里的怪石、红枫,乾隆都
已有过题咏。唯独这白云泉,还有过难住乾隆的故事,那年皇上南巡时,乾隆一
路上为沿途名泉序名已多,第一泉在镇江金山,第二泉在无锡惠山,第三泉就在
苏州虎丘,当来到天平山,尝过白云泉的泉水后,泉水甘冽,深感水质胜于前而
名却于后不太公平。皇帝乃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前面诸泉既已排上序列,就不
便更改了。若循序而号白云泉为第四泉,就有损泉味,名实不符。思索良久,实
无奈何,就只好作罢,没有给它按顺序排号。这事儿一直在乾隆心中是个遗憾。
    乾隆喜爱拈墨弄笔,附庸风雅。每到一地,都要求地方官吏进呈方舆图浣,
古迹名胜,尤以详载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人文风俗,古人题词和本朝诸多项为
佳,并且在典记中明文规定:凡御道三十里以内之历代先贤勋臣忠烈祠墓,都要
致祭,因而,在江南的许多名胜古迹之区,名臣先贤之地,都留下了他的题赠诗
文。他前后几次来到苏州,皇上的题赠已到处都是,惟独天平山的白云泉,因为
前面所说几处泉水,已排上了座次,这白云泉无法挤进前几名去了。〃眼前有景道
不得〃,这区区小事竟难住乾隆帝,怎不让他耿耿于怀呢?
    这次,乾隆皇上把纪晓岚叫到身边来,把以前之事说了一遍,然后问道:〃白
云泉的序列,当怎样名号才好?〃纪晓岚是何等聪明,立刻想出办法,向乾隆奏道:
〃圣上何不以水号之?〃乾隆一听这话,立刻圣聪开启,欣然提笔,题下了〃吴中第
一水〃,几个大字。命人凿于泉旁石壁之上,随释解了久积在皇上心中的块垒。
    辞别天平,纪晓岚随皇上游至灵岩。这灵岩山,峭壁磊落,怪石嶙峋。十二
奇石,六十胜景,无不引人入胜。君臣们拾级而上,每一处古迹皆有一段迷人的
故事。
    到了山顶的吴宫旧址,更是引人遐想不已,这当年为西施所筑的离宫别馆
馆娃宫内,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梳妆台、琴台石,无不令人心醉神迷。
    在山顶俯瞻山脚,竹林森蔚,松荫夹立,稻菽相错,溪田如绣,更妙的是,
陇亩间红黄青绿几色交错,锦绣出〃天下太平〃、〃万寿无疆〃几个大字,皇上看了,
万分喜悦,当即下令,〃此一方田亩业主,格外免租。〃纪晓岚心中想道:这地方
乡官,真会熬费苦心,百计媚幸!转而又想,其情亦属可悯。
    乾隆君臣在灵岩山寺,正在游玩之际,忽然一块乌云飞临头上,顿时电闪雷
鸣,大雨如注,乾隆君臣只好在殿中避雨,一时无话。乾隆忽然问道:〃纪爱卿,
这雨为何来的这样快呢?〃纪晓岚应道:〃云从龙,风从虎,万岁圣驾至此,故而
云兴雨降。〃乾隆听后当然高兴。俄顷雨停云收,在东方天空出现了两条彩虹,乾
隆一时兴发,随之吟出了:〃谁把青红绒两条,半红半紫挂天腰;〃可是只吟出这
两句后,却一时续不出下面的诗句。他灵机一动,转脸对纪晓岚道,〃卿可续来!
〃纪晓岚不加思索,随口吟道:〃上皇昨夜銮舆出,故尔空中驾彩桥。〃乾隆高兴点
头称善,随行众人无不称纪学士的才思敏捷。
    游完灵岩山寺,乾隆皇帝尚要在这苏州居住一段时日,这天闲来无事,就乔
装改扮,要纪晓岚、彭元瑞侍卫着,悄悄地在苏州城内游逛,玩到下午口渴了,
便走进河边的一家茶寮内歇息喝茶,这苏州茶寮,大都有一个听书的场子,上午
喝的是清茶,下午晚上喝的是书茶,就是喝茶之外兼可听书,这时书还未开场,
但看悬挂的唱书牌上写着〃笑笑笑〃三个字,便知道弹唱的是《三笑姻缘》吴门才
子唐伯虎的故事,乾隆几次来苏州,又曾到唐伯虎故居桃坞一带巡游过,早就熟
悉唐伯虎的故事,但仍然很有兴致,但身边没带翻译人员,即使书场开了,对这
里的方言也听不大懂,对纪彭二人说道:〃你俩位可能讲:唐寅的故事?〃彭元瑞
接道〃唐解元的故事,老先生喜欢听那一节?〃乾隆说道:〃专听那没听过的〃。
    这下却把彭元瑞难住了,他哪里清楚,哪些是皇上没听过的,纪晓岚心想唐
解元在苏州的笑话很多,皇上几次来到这里,可能早已听人说过,我何不讲个唐
寅在南昌的故事,于是悄声问道:〃唐解元南昌判状一事,是否讲得?〃“你且讲
来听听。〃乾隆没有听过这段故事。
    纪晓岚说道:
    〃在明朝弘治年间,宁王宸濠藩临南昌,权势显赫,他家养着一只鹤,是皇帝
赏赐的,宁王特别喜爱。王府中派有专门仆人照管这只白鹤,不但饮食沐浴照顾
精心,而且还需陪它上街游荡。
    〃有一次路过东门,民家的一只犬从户内窜出来,将鹤咬伤,府吏借题发挥,
要治畜犬主家的死罪,告到南昌府衙,诉状上写道:'鹤系金牌,乃是御赐。'〃纪
晓岚见皇上听得津津有味,就接着说道:〃知府见状词写得如此重大,不敢不受理,
既怕宁王发怒,更怕朝廷见罪,但若判了蓄犬的民家,则既怕民心不服,又恐士
林责备,实左右为难。〃“这关唐伯虎何干?〃皇上问道。
    纪晓岚笑一笑,接着讲道:〃恰值唐解元来游南昌,知府与唐相识,便与唐寅
谈及此事,唐寅看过诉状,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畜相伤,不关人
事。'知府看后表示赞同,驳回诉状。〃“果有此事?〃乾隆询问一旁的彭元瑞。
    “确有此事。〃彭元瑞答道。
    乾隆捻须笑笑,起身离开茶寮,沿河沿向前走去,看见一个老妇和一个少年
争吵,旁边围了观看的人群,彭元瑞过去向人问过,知道是少年无故打死了老妇
的一只鸭子。
    在古代,曾有射鸭取乐的旧习,唐代诗人王建有诗曰:〃新教内人唯射鸭,长
随天子苑东游。〃五代时唐代宗、晋初帝,也都有射鸭之举,还把这当作大事,与
使者来访驾幸等一并载入史册。明朝时,苏州的射鸭之风尚存,在网师园内专门
建有供朋友雅乐射鸭取乐之〃射鸭廊〃。所以一些贵家公子,已养就射鸭的嗜好。
今天这位公子,行在街上,乱弹射鸭,实属恶作剧。
    彭元瑞向皇帝使个眼色,然后对纪晓岚说道:〃纪春帆,往昔'禽兽之争,不
关人事'。而今人禽之争,你何不判解一下?〃“正是,正是。〃皇上在一旁附和着。
    纪晓岚知道皇上和彭元瑞都在想看他的笑话,但此时又不好推辞,便也不顾
自己的书生打扮,和北方口音,挤进人群,对那少年公子说道:〃这鸭子敢情是你
射死的?〃那少年看他一副读书人模样,面容清癯,猜他不过是个穷秀才,又听他
是北方口音,便挺着脖子说道:〃是我又怎么样〃?
    纪晓岚冲那少年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说道:〃啊呀,那你可要闯大祸啦!皇上
驾临苏州,你知不知道?〃皇上巡幸苏州,这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