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天-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登陆艇靠岸,海岸上的阵地上的枪炮声,似乎并不太热烈,甚至给人一种胡乱放枪的感觉。伤亡几乎没有出现,第一批登陆艇就已经顺利地靠岸了。陆战队士兵飞快的跳下船。在半腰深的海水中跋涉。

这样的一个场面,让李准多少有点感慨。三年前情报部门就已经开始收集印尼方面的情报了,其中涉及了方方面面,这一带的天气、海面潮汐情况等等,都在收集的范围之中。

有了充足地情报准备,这一次登陆作战才显得如此的轻松。当然这也和荷兰军队的数量已经装备有很大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中俄战争之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枪炮声渐渐的密集了起来,正在海水中涉水上岸的士兵,开始出现了一些伤亡,荷兰人地机枪突突突地在响着,听的人心里一阵发紧。一些小型战舰快速的顶了上去,利用速射炮压制阵地上的荷军火力。

第一批登上海岸的陆战队,快速的成散开队形。很快迫击炮就架设起来,咚咚咚的开始定点压制阵地上的火力点。

端着冲锋枪地陆战队员。快速的往阵地上扑上去。火力上的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了。当陈国栋在望远镜中看见士兵登上一个阵地上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切都非常地顺利,六个小时后,陆战队已经在海岸上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大批船只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和人员运送上岸。

“可以通知国内后续的船队启航了。”

“呵呵,中原军区的一个军,加上陆战一师,足够扫平整个印尼了。”

天黑时分。马达维亚两岸地阵地上,荷兰军人地身影已经完全看不见了,陆战一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朝马达维亚市区挺进,陈国栋也告别了李准。开始带领他地师部登陆。

“什么?一天半的时间就彻底的占领了马达维亚?荷兰总督率部集体投降?”沈从云接到这样的战报时,开始严重的惊讶了一下,很快想起二战其间日本人在印尼也是轻松得手,当时的总督投降的也很干脆的事情来。觉得这种事情发生也就不算意外了。

小国终究是小国啊,一旦失去了制海权。就只能任人鱼肉了。荷兰人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这一招直捣黄龙的效果很好,接下来就要看怎么收拾那些土著了。

穿着笔挺的将军服。骑着战马跟在队伍中间,陈国栋脸上笑的合不拢嘴了。战斗居然顺利成这样,马达维亚外围的战斗,只是简单的两次冲锋,荷军就丢下武器跑路了,当部队进逼到城外时,总督大人普尔顿让人打着白旗出来,宣布投降了。整个战斗伤亡不到一百人,其中还有三十几个是登陆时弄伤的。

荷兰士兵拍着队伍出了城区,丢下武器后列队等待处置。按照国际惯例,他们是战俘,应该收到优待。陈国栋当然没有为难战俘的意思,只是把他们集中关押在荷兰的旧军营内,荷军的后勤人员甚至连关都没关,还负责给战俘们做饭。

假如只是简单的来保护侨民,一个陆战师已经足够了。沈从云自然不会满足于前一个目标,所以要全面占领,要增兵。

陈国栋和李准搞了一个受降仪式,李准接过荷兰总督递来的军刀后,舰队进入海港,陆战一师进城。

拍着整齐的队伍,以最威武的姿势买进马达维亚的市区时,前方传来一阵密密麻麻的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城区内只要还能走动的华侨,都涌上了街头,敲锣打鼓迎接来自祖国给华侨撑腰的队伍。几乎是大炮响起的同时,大街上已经难得看见当地土著的身影了,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现在谁都没底。

华侨们在经历了一场苦难后,总算是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刻。这一刻每个人都在声嘶力竭的欢呼着,热泪在每一张脸上纵情流淌。

一坛子一毯子的美酒打开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捧着一碗酒拦住了陈国栋和李准。

老人颤巍巍的手里捧着酒,这时候还有什么好想的,看着这些发自内心来到大街上欢迎自己队伍的乡亲,两人都觉得这一趟来的太值得了。

一口干掉碗中的美酒,人没醉心已经先醉了。

总督府上的荷兰国旗,缓缓的落下,升起了中国国旗,华侨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唱着,凝视着国旗的升起。

升旗仪式结束的瞬间,陈国栋的嘴角挂起一道冷笑,心中暗暗道:“是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第六部

第十五章 … 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拳头大的是老大,这一理论在绝大多数时候是畅通无阻的。”沈从云在私下里说这句话的时候,唐绍仪犹豫了一下,停下了手中的笔。这话要是拿出去说,多少有点不符合政府形象。

沈从云发现了唐绍仪的犹豫,抬手笑道:“这话大家私下里说说还可以,心里有数就行了。”

“荷兰政府现在正四处游说,主要游说的目标是英国。昨天荷兰公使还向我提交了一份抗议书,措辞颇为强硬,扬言将不惜一切夺回印尼。”唐绍仪笑道,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沈从云撇了撇嘴巴,一副嘲笑的口吻道:“吃进嘴巴的东西,还想让我吐出来?没那个实力还想装大头蒜,笑话。”

嚣张是需要实力作为后盾的,中国政府在印尼问题上的强势,是因为有强大的军队作为本钱。有了军队这个本钱,沈从云就算表现的贪婪一点,别人看见了也顶多是表示一下嫉妒,最终不了了之。就好比荷兰人的抗议,大家都拿来当空气,谁也不会当真,更不会拿这个麻烦来得罪中国。

同样是贪婪,另外一些人的贪婪就是一种愚蠢的表现了。

巴达维亚郊外的一个李氏庄园,如今让当地土著给占去了。几十户人家盘踞在庄园内,即便是中国军队来进了巴达维亚。他们也没有退出来地意思。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整个印尼随处可见。

大房子谁不想住?肥沃的土地谁不想拥有?每年大把收入的橡胶园,谁不想占据?通过暴力手段尝到了甜头的土著,自然也不愿意放弃。更不会去想,这些象征着财富的好东西,是华侨们用血泪和汗水积累下来的。

沈从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前看过很多这方面的史料,华侨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是心向祖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多少华侨变卖家产也要为中国地抗战捐款。远的不说,中俄战争其间。沈从云的政府就接收到华侨数以亿记的美元捐款和物资。这样地一个群体,当他们遭受到灾难的时候,祖国不站出来说话,那就是整个政府在犯罪。

当然沈从云针对的是眼下的情形。穿越前的那段真实历史上地恩恩怨怨,沈从云不想去关心。再说这个时代,中国并不存在主义的争端,海外华侨的眼睛里只有一个祖国。

唐绍仪的身边坐着一位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脑袋的前端微微有些谢顶。也许是因为面见国家第一人的缘故,又也许是因为不习惯在这种场合还能有个座位的缘故。中年男人地目光显得有些复杂,殷切、不安、惶恐综合交织在一起。

沈从云看见他的这幅表情,不由的投以一个亲和的微笑。就在半个小时前,唐绍仪领着他进书房地时候,他还给沈从云来了个三跪九叩的大礼,搞的沈从云赶紧上前拉他起来。

“李先生有什么话就说嘛,在我这里没必要拘束。印尼华侨为了祖国的强大。是作出了大贡献的。目前国内40%地橡胶输入,都是来自印尼华侨地橡胶园。别的功劳就不算了,就凭着华侨卖给国家地橡胶价格比国际市场低三个百分点这一条,中国政府就有义务为华侨讨个公道。”

沈从云的话让李先生安心了很多。同时又显得更加的惶恐了,总统大人尊称他为“李先生”,这个怎么也有点太给面子了吧?这个年月先生这个称呼,还没有泛滥。沈从云倒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完全是按照一些旧习惯。

“祖国的军队进入巴达维亚后。华侨们的安全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保障。眼下我家的庄园。还被当地土著占着,这种现象在整个印尼非常普遍。当地的父老们曾经联合上书陈国栋、李准两位将军。要求他们帮助收回资产。两位将军声称,目前他们手上的兵力不足,只能暂时控制巴达维亚一带区域,进一步的行动要等国内的指示。因此印尼的父老们委托在下,恳请总统大人早日增兵,南洋华侨愿意分担祖国出兵半数军费。”

李先生这番话,沈从云听不由心里微微的一楞,陈国栋和李准在搞什么名堂?三万人的海军陆战一师,怎么就只能控制巴达维亚地区?对那些占据了华人庄园的土著,都过去半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手?

沈从云的直觉是两人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估计这两天会有相关的计划报上来。

沈从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依旧笑着说道:“出兵护侨是国家军队的本分,海外侨民的拳拳之意,怎么好再次愧领?”

李先生见沈从云没有立刻承诺什么,顿时有点急了,印尼华侨的大片橡胶园,时下正是收割的好季节,停一天刀子就是大把银子浪费掉了。

“总统大人,我听说国家正在扩大汽车制造规模,南洋华侨心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在海外辛劳的成果才有安全保证。所以,南洋华侨前些日子召开了一次宗族大会,南阳各地的华侨代表都参加的会议。会议最终决定,南洋华侨整体卖给国家的橡胶价格,在下降两个百分点。我们别的不求,就求沈大总统一件事情。求您向国会建议,出台一部专门保护华侨的法律。”

沈从云知道华侨有钱,但是没想到如此有钱。华侨出钱主要是感激政府出兵,同时也是在寻找一个坚强的靠山。目前南洋完全欧洲列强殖民统治下,华侨有钱是不假,但是作为被统治者。生命财产总是不那么有保障。李先生这次找到唐绍仪,让他领着来见沈从云,最终目地就是希望国家通过一部专门保护华侨的法令。

“少川,这个主意是你出的吧?”沈从云笑了起来,同时也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出兵印尼,沈从云除了保护华侨之外,更多的是冲着南洋这个太平洋上重要的战略要地还有各种必须的战略物资而去的。现在华侨已经看见了国家的行动,在南洋地位一直没有得到保证的华侨,除了诚恳地感激之外,恐怕也想不了太远。只有唐绍仪这个副总统。才会站在长远的国际利益角度考虑,才会鼓动华侨代表来提这个建议。可以说,唐绍仪的这个鼓动,让华侨们看见了在南洋利益地位长治久安的可能性。尽管有些惶恐,还是壮胆前来了。

唐绍仪冲着沈从云微微一笑道:“属下不过是想给海外地父老们吃一颗定心丸罢了,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要钱要好处,他们的这些决定,我也是刚才知道的。”

“是的是的。唐大人确实事先不知情。”李先生赶紧要为唐绍仪开脱,沈从云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明镜似地。唐绍仪是没有明着要,但绝对暗示了一点什么。这家伙一贯的无利不起早,今天这么卖力的亲自带着人上门来,肯定是事先得到了相关的消息,才敢领着人登门担这个干系的。

“这个建议不错,我同意了。只是要辛苦少川负责一下具体事宜了。关于马达维亚驻军如何帮助华侨收回资产的事情。我军自然责无旁贷。总参在出兵之前,就已经拟定一个计划,从南方、中原两个军区各抽调两个师的兵力和装备,目前已经在广州完成了集结。最多一个星期后,第一批一个师的部队就可以到达马达维亚。”

沈从云判断地没错,陈国栋和李准并不是不作为。半个月来,两人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权利的接管以及军需物资的上岸上面,同时还有一点欲擒故纵地意思。另外两人还在印尼当地土著的处理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正在整理一个计划上交沈从云批准的过程中。

说白了,两人的就是要让当地土著放松警惕。让那些不知道死活地家伙暴露地越多越好。要杀人,总是要有借口的,相关情报部门正在整理大批地黑材料,以备刀子举起来时摆到国内外。

就在李先生求见沈从云的一个星期后,唐绍仪领衔的政府正式向议会提出通过《关于保护海外侨民相关措施草案》,也就是日后的《护侨法案》。该草案最重要一点是,所有在国外的华侨,都可以通过申请,拥有中华共和国公民国籍。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认华人的双重国籍。法案着重强调,一旦海外侨民遭遇大规模的迫害行径威胁时,中国政府必须出兵“救援”。

这一条就有点玩文字游戏的意思了,比如这一次出兵印尼,打的也是救援的旗号,可是到了印尼就赖着不走了。还是拿破仑说的在理,“公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半个月的时间,巴达维亚接管之后的一切事务,已经基本理顺。沈从云在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