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天-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不能在重演了。

相比与沈从云的冷静,边上的柳婷几乎已经合不上嘴巴了,一同前来观看的工业部长张,更是露出了激动的不已的表情。普通的卫兵就更别提了,全都看傻了。

沈从云的平静,让聂梓休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心道是不是大人对咱取得的成绩不满意呢?当初莱特兄弟在美国试飞成功的时候,观看的百姓全都是发疯一样的。怎么大人就能如此的冷静呢?这也许就是高位者的矜持吧?聂梓休也只能这么理解了,要不然怎么解释的通?飞机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靠发动机动力飞起来的,别看现在只能飞五百米,既然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以后的发展还能慢的了么?

“大人,您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指示没有?”聂梓休说话的时候,边上的张已经忍不住的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像鸟一样的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如今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是成立一个私人的飞机公司,还是把飞机制造纳入国家的体系中?”沈从云想的更远一些了,在飞机的萌芽状态,就得考虑一个体制问题了。

“现在的一切都还非常的简陋,我也知道每个月五千块大洋的经费,是您掏的私人腰包。我总不能让您做亏本的买卖吧?您在美国投资的基金和企业,都是赚了大钱的。

我的想法是,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飞机,并且和美国方面保持紧密的联系。据我所知,莱特兄弟飞机研究制造的过程中,经费的来远主要是来自联合基金。在技术共享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聂梓休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纳入国家体系中固然现在看来是好事情,可是婆婆多了指手画脚的人也就多了,聂梓休不愿意看见这样的局面发生。

张没想到聂梓休会这么说,不由的楞了一下,飞机制造一旦纳入国家的工业体系里面来,以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搞,难道不比私人花钱来搞要好?碍于沈从云在面前,张没有进一步的表态。

沈从云意味深长的看了聂梓休一眼,似乎看穿了这小子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一番沉思后低声道:“就按你说的办吧,回头你搞个方案出来,钱的事情你去找斯蒂芬,还是按照在美国的那个模式来搞吧。联合基金出钱,你出技术,基金获49%的股份。控制权在你的手上,这下你可以满意了吧?”

沈从云的决定,让聂梓休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来,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的同时,也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大人,请放心,我一定搞出当今最先进的飞机来。我回来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国家花了大把的银子搞发动机的研制,现在我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已经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造的要差了。有了这个基础,我就有信心让你的投资赚的盆满钵满。”

“财迷!”沈从云轻轻的说了一声,慢慢的走到飞机的跟前,摸着这个简陋的还不能长时间飞行的飞机,心中不由的一阵感慨。老天爷把自己打发到这个世界来,让自己重新面对人类征服蓝天的过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奇妙的体会啊。

“既然你决定要把飞机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就要有长远的目光。现阶段飞机制造的关键是发动机,日后涉及的领域会更加广泛,人才的储备上一定要做好啊。”沈从云淡淡的点拨了一句,很多话实在不好说的太明白了。总不能告诉梓休,飞机要走喷气式发展的道路,人类还会飞上太空的。那才叫骇人听闻呢。

这个下午沈从云算是难得的休闲了一下,前方的战报传来的时候,沈从云有得开始忙碌起来了

第五部

第五十七章 … 刘步蝉病危

事不会连着来的,沈从云刚回到官邸内,便收到海军报。刘步蝉病危!这消息等于迎头打了沈从云一闷棍!

总参这边还在惦记着怎么好好的奖励一下海军的出色表现呢,刘步蝉居然就病危了。

沈从云立刻丢修手头其他事情,亲自去了一趟国家医科大学,找到几个美国高薪聘请来的专家,接着又跑到国家中医学院,联系好一干名医,其中不乏以前是干御医的,让这些人辛苦一趟,去威海给刘步蝉来个大会诊。

刘步蝉在真实的历史上,可算是个英雄人物。沈从云曾经看过电影《甲午风云》,出于政治目的,也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给刘步蝉抹了黑。如今穿越后的历史,沈从云重用刘步蝉,将其倚为股胘。眼下中俄战争正酣,俄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已经启航了,刘步蝉这一病倒就得临阵换将啊。总之无论如何沈从云都是要救下刘步蝉的。

沈从云亲自出马办事,自然是立杆见影的效果,当天晚上一干专家名医就上了南下的火车,沈从云下令用自己的专列送这些人不说,还交代铁道部,一路上必须保证专列以最快的速度抵达。

威海海军医院,天空阴沉沉的,一副山雨欲来的前兆。脸色苍白的刘步蝉躺在病床上,目光呆呆的看着窗外的景象。

林泰增和邓世昌穿着白大褂走进病房,病床上的刘步蝉回过头来,让身边的护士扶着坐起来。强作笑容道:“凯仕、正卿,你们来了。”

看着这位昔日铮铮汉子,如今让病魔折磨地脸上没有一丝的血色,邓世昌一个大步上前,抓着刘步蝉的手想说点什么宽解一下他,话到嘴边千言万语竟觉得口中一片苦涩。

“子香兄!”林泰增说着也上前来,拉着刘步蝉的另一只手,同样的嘴巴张了张,招呼一声就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眼睛红红的。双手微微的颤抖着。刘步蝉见了不由淡淡的笑了笑道:“你们两个老伙计,今天是怎么了?我这不还是好好的么?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见惯了生死地,何必如此儿女情长短了我等的英雄气概?”

这话说的林、邓两人连忙挤出笑容来,连连点头称是。

刘步蝉看的出来这两人笑的勉强,心里明白估计是医生说了点什么的缘故。不由地微微一声轻叹道:“笑不出来就不用笑了嘛!呵呵。

还记得当年我们一起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地时候么,少时无忧啊!”

提起往事。三人的脸上不觉都露出回忆之色。

林泰增道:“怎么可能忘记?刚进学地那会,平时就数你老兄老成。方伯谦狡猾,萨镇冰是头蛮牛。正卿整天一副掘头的样子。放了学就全都原形毕露了,撒了欢地在海边玩。”

刘步蝉道:“一眨眼我们都老了。正卿也55了吧?”

邓世昌点点头,刘步蝉又道:“还记得甲午年间的那场海战么?兄弟们拼死与日寇作战。谁曾想战后竟落地那份结局,李中堂一手营建的北洋,在日本人的面前竟然不堪一击,当时我就觉着心里头不是滋味啊。不是我北洋众将士无能,而是国家出了问题啊。上上下下地来了事情的时候,张嘴说话的人多,真正能打仗的人少。当时我就想,我中国堂堂天朝,洋务也办了那么多年了,枪炮船只也能自己制造了,怎么就一溃至斯?当时真是想不通了,心里头那分遗憾苦闷真的无处倾诉。大东沟一战后,我就一直在想,要再给我们一条定、镇那样的战舰,小日本哪里是对手?后来到了南洋,在沈大人的手下做事,我才算是想明白了。是大清朝根子烂了!后来眼见着南洋水师一天一天的壮大,当时心里就觉得要好好的再收拾一下小日本就好了,结果沈大人让我们上去,算是消了一场旧怨。”

说到这里。刘步蝉突然激动了起来,呼吸也变的微微的急促一些,口中犹自低声道:“年轻那会子,何等豪情壮志,一心要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可是在北洋水师那会,没几年下来,一干同僚都只惦记着升官发财了,有的人连即将要上战场的炮弹里头都敢动手脚。如此烂,焉

?在看看如今,我们连俄军舰队都打了个落花流水,算是立刻闭上眼睛,心里有也没有遗憾了,因为我完成了年轻时的夙愿。我堂堂中华的海上门户,如今何人胆敢窥视?”

刘步蝉说着一阵剧烈的咳嗽,身边的护士急忙上前帮忙拍了拍,然后低声对林、邓二人道:“刘大人需要多休息!”

林泰增和邓世昌只得起身告辞,临行一再叮嘱刘步蝉好好将养。目送着两人离开,刘步蝉紧闭的嘴角微微的张开,一道鲜红的血流悄然滑落,惊的护士连声大呼医生。

刘步蝉病危,总参关于新的舰队司令人选的问题犹豫不决,最终克泽还是来找沈从云,把难题丢给沈从云解决。

沈从云在书房里见的克泽,得知他的来意后,苦笑道:“东海舰队司令的人选,不就那么几位么?林泰增、邓世昌两人威望能力都够,你们拿个主意出来就是了。”

克泽连连苦笑道:“要说到海军的一干将领,还有谁能比您更了解的?我不来找您商量,我找谁去?怎么着您也给定下一个范围嘛。”

沈从云听着不由的一阵思索,心道林泰增和邓世昌,论名气邓世昌自然是要大的多,青史留名的人物。在沈从云的心里得分也高一些,就是性格相对要生硬一些,眼下俄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已经气势汹汹的启航了,邓世昌一贯治军严厉,自然是当司令的最佳人选了。

“林泰增年龄也大了,为了保证海军在未来十年的有序发展,我看还是让邓世昌上吧,先代理着。林泰增那边总参说明一下我的意思,别落下什么心病才好。”这就算是定下来了。

处理完这件事情,克泽见沈从云情绪不高,起身请辞了。虽然知道人总是要死的,可是沈从云心里还是为刘步蝉的事情感觉一阵气闷,真的有点失去手足之感。从当初的南海舰队到现在,海军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因为刘步蝉的缘故沈从云觉得自己从来不需要为海军的事情操心的,一切刘步蝉都打理的妥帖。年初江南造船厂采用德国技术建造的国内第一条巡洋舰已经下水了,预计年底就能交付使用。当时沈从云非常激动,总算是兑现了当年对刘步蝉说的话,让他驾驶着国产的战舰出海。谁想这时候出这档子事情,真的担心刘步蝉不能等到那一天啊。

沈从云心里念叨国产战舰的时候,威海上空一阵惊雷响彻,狂风骤起之后漫天的雨幕遮蔽了整个大地。病床上的刘步蝉遥望着北方,口中低声喃喃自语道:“沈大人,我一定会坚持到那一天的,我相信您说到就能做到。”

……………………………………

旅顺战场上,占了绝对上风的张光明,得了总参的建议后,采取了稳健的策略。面对俄军的坚固堡垒,在打掉俄军其他方向的炮台增援后,张光明下令暂停攻击。白天继续用28公分的榴弹炮猛烈的轰击地,二龙山方向也采取土木掘进配合沙袋壁垒的办法,一再加固已经占据的大半个阵地。这一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甘心失败的俄军组织了十几次反击,都在凶猛的火力面前徒劳而公,还白白的搭进去两三千人。

这样一来旅顺俄军彻底的失去了反击的能力,只能困守在203高地、二龙山炮台等几个坚固的堡垒内,苦苦的等待着北面俄军南下增援的消息。

旅顺方面的日子不好过,阿列克谢耶夫的日子又何尝好过?余震上报总参决定发起一次小规模的主动攻击的建议,得到总参的许可,余震动用了一个军的兵力,在俄军的左翼发动志在骚扰的连续进攻,这样以来俄军的日子就愈发的难过了。由于左翼一线阵地,俄军无险可守,加之本来是打算主动进攻的,没做多少防御的准备。中国军队以凶猛的炮火,在夜间发起进攻,俄军左翼的一个师竟然被击溃了。阿列克谢耶夫干脆下令,将左翼战线再往后退了五十公里,沿着松花江布防,这才算是稳住了阵脚。

第五部

第五十八章 … 进攻战略

军的主动后撤,好处是随着补给线的缩短,供给问题程度的缓解,坏处是国家上的声誉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中方的报纸趁机拿俄军的后撤大做文章,与俄国交恶的奥地利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俄军战败后退的消息。一向死要面子的尼古拉二世大为震怒,当着统帅部的一干大员们怒斥阿列克谢耶夫的无能。好在阿列克谢耶夫的根基甚是牢固,朝中有人帮着说话,加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败,这才没被拿下。

尽管保住了位置,目前的阿列克谢耶夫还是比较头疼,进退两难的日子肯定不是好过的。就目前的战局而言,往前进攻,补给不济强硬开战,自然没啥好结果,再往后退,国际舆论承受不了,老牌的帝国俄罗斯,叫一个十几年前还是任人宰割的对手打败了,这到哪也说不过去。

从战略上来说,俄军的军事潜力要远远的强于中国,俄军最明智的做法其实是打持久战,别的不说,打上个三年五年的,中国还出于相对幼稚的民族工业,根本无法长期支援这场战争。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